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老子
  • 传承老子思想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老子的教育之道
  • 博通古今融会东西的老学文献遗产
  • 试析老子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 试论《道德经》的总纲
  • 老子大道哲学五论
  • 谈老子的和谐思想
  • 释《老子》的“绝仁弃义”
  • 《道德经》空白美学思想初探
  • 论老子和谐思想在企业人文中的实践
  • 最新热门    
     
    “小国寡民”与“百谷之王

    出的是,《老子》一书充满智慧的辩证思想和矛盾的对立统一观,在老子那里,有无、生死、刚柔、善恶、美丑、祸福等等相互对立的矛盾概念都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必然性,因此单从字面上理解是不能准确把握其深刻思想内涵的,所谓"正言若反"(78章)。《老子》第六十六章有对"百谷之王"的描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下言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果说"百谷之王"是老子要达到的政治目的,那么"小国寡民"则是实现其目的的社会管理方式。因为在老子的眼里,表面弱小的事物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事物,通过弱的方式达到强的目的;无为而无所不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之争",才是老子的最终目的。
    我们试着透过字面来透视"小国寡民"。
          首先要提出的是,古代的"国"和现在的"国"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说文·口部》上说:"国,邦也"。《广韵·德韵》也说:"国,邦国。"《庄子·逍遥游》则说:"国是五等之邦。"这里的"国"代指一个行政区域。《周礼·春官·职丧》上说:"凡国谓诸候国。"《周礼·天官·大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以居亦曰国。"可见,古代的"国"指的是诸侯国。《韩非子·内储说下》中说:"国之利器"。王先慎集解:"喻老篇国作邦,此作国,汉人改也。"也就是说,汉代为避汉高祖刘邦讳,改"邦"作"国"。帛书甲本中则称"小邦寡民"故"小国寡民"中"国"的真正内涵与现在的主权国家有本质区别, 其"国"的含义为"邦",《尚书·尧典》上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这里的"万邦"显然指的是诸侯国。《礼记·礼运》上也说:"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另《中庸》上有:"天下国家可均也。"这里的"国家"指的也是诸侯国。另外,"国"还有城郭的意思,《周礼·地官·泉府》上说:"国人郊人从其有司"。无论怎么解释,古代的"国"都不等同于今天的国家,它只相当于主权政府下的一个政区,也就是古代的诸侯国。故也就不能从"小国寡民"中得出,老子要使国家变小,人民变少的结论。仔细研读历史,就会发现"小国寡民"其实就是国家下辖政区的一种管理方式,"从夏商开始,乃至周天下,不论是周王朝,还是周王朝属下的诸侯国,都是小国寡民的城邦。"以至到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全国划分行政区域,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以后历代政府或承继旧制、或稍作变更,各郡县受制于中央,同时又作为一个独立的政区而存在,这样的政区形式直到今天,使得地大物博的国家得以有序的治理。由此可以看出,“小国寡民”所描述的是一种社会理想政区的管理方式。
          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国家下辖的各个政区文明有序、和谐而治,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个社会已离野蛮之境,而入文明初启之域, 仍保存朴质淳厚之风,人各自食其力,过着和平的生活”、“这个社会”应理解为单个的行政区域,这样的行政区域已有相当高的文明程度。冯友兰说的好:"此非只是原始社会之野蛮境界;此乃包含有野蛮之文明境界也。非无舟舆也,有而无所乘之而已。非无甲兵也,有而无所陈之而已。''甘其食,美其服'',岂原始社会所能有者?可套《老子》之言也:''大文明若野蛮。''野蛮的文明,乃最能持久之文明也。"如果国家的各个政区都能达到"持久文明"的境界,互相不发生冲突,和睦相处,又何患整个国家发展不好。其实老子是欲以"小国寡民"的管理方式来达到"百谷王"的目的。以小的政区为基点,管理好每一个政区,并使各个政区相互间都能和平相处,整个国家自然也就能繁荣昌盛,这也符合老子自己的观点,"见小曰明,守柔曰强"(52章),看似"弱小落后"的"小国寡民"其实上蕴含着富国强民、天下之王的远大理想。那么所谓"小国寡民"其实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构造形式,透过这一形式,实现的是老子"百谷之王"的社会政治理想。如果能结合春秋战国的时势来分析,就能更清晰看到"小国寡民"中的"国"本义就指的是诸候国,因而也就能更清楚的明白老子的政治理想。春秋时期社会调控体系发生转变,周王朝传统的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君天子臣诸侯"(《观堂集林》卷10)的局面发生改变,"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诸侯国都争相发展自己的实力,争霸称雄,据《春秋》记载,春秋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共483次,朝聘会450次。诸侯之间的霸业造就了新社会秩序,一些势力强大的霸主逐渐脱离周王朝的控制,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社会秩序动乱不堪。老子身为周王朝守藏室的宫吏,对周王室衰微的局面甚为忧虑,同时亦忧心于乱世之下人民的疾苦。在这样情况下,"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旨在挽救周王朝的命运,成就周王"百谷之王"的政治理想,因为只有各政区的治治,整个国家才可能真正强大。
          至于《老子》第八十章的内容,我们也要辩证的分析。柔弱胜刚强、以不争而不能与之争、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一书的基本思想格调。如单从文字表述上看,这一章内容确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果真的是弃绝先进文明,放弃先进的工具而不用,反对人类进步,无疑于开历史的倒车,将为文明所唾弃。然而,道家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绵延长存,是有其内在强大生命力的。如果我们不偏执于字面表达,而是结合社会发展来观察就会理解发现看似落后 "小国寡民"内蕴着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小国寡民"的主张是针对所处的社会现实而言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动荡变化时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奴隶制的土崩瓦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是文明的发展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的生活,大国称霸争雄的结果使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老子深刻洞察到了文明发展所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57章,以下引到《老子》,只注明章数)新的统治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利益,"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77章)那么,"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77章),在此基础上,老子提出了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社会管理模式,是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小国寡民"是法"道"而为的体现形式,是为了解决时世的弊端的,是为了实现"百谷之王"的目的。
          如果我们换一种视角,从反对文明异化的角度来分析"小国寡民",就会发现,老子的这种社会管理方式到现在仍然有积极意义。"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小国寡民",是指行政区域应有一定的范围控制,不宜过大,人口也不要太多,以保证人均的资源利用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在使用各种先进的生产工具,要注意其对自然的影响,如果危机到自然环境,宁可弃之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人们爱惜生命,安守家园。"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车辆船只也只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才肯使用,军队武器是用来防守安全的,而不是用来作战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民吃的香甜,穿的舒适,安居乐业,幸福美满。"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各政区之间(本义指各诸侯国之间)相互看望交通,有什么信息都互相交流(这里的"鸡犬相闻",不可照字面死板的理解为鸡鸣狗叫),各地和平相处,不相互冲突(这里也不可理解为人民到死都不相互来往、人与人之间绝交,这在情理中是说不过去的)。至于"结绳而用之"是因为人际关系简化,人们之间没有大的不可化解的纠纷,不必刻意的铬记,至于一些大的有影响的利民事件,人们都会牢记在心。这实在是说,社会的和美平安而不是说要人们真正去结绳而记事。由于人性自身的贪欲,实现这样的理想社会形式固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它至少反映了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对至乐境界的追求。处在现代工业化条件下的人们在遭受了文明弊端的侵扰,厌倦了都市的喧嚣和浮躁后,开始纷纷走向大自然,追求质朴宁静的田园生活,追求还原人自身的本真状态,世外桃源式的小国寡民的生活方式开始逐渐为现代人所接受并成为人们向往的乐园。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小国寡民"描述的只是一种社会管理方式,老子想通过"小国寡民"政区治理达到"百谷王"的社会政治理想。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谓的"百谷王"不仅预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也寓指着人类自身的长远发展。在这样的理想社会里,人们顺化自然,自得其乐,生活简单淳朴,弃绝争战,以质朴生活的追求为本真。这并不是说社会的退化落后,而是说要以最自然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人类自身的长远繁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的目光是敏锐超前的,它预示了文明进步双刃剑的作用,文明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人们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自然也会给人类以无情的报复。如果我们能从最合理有效的利用自然这方面来理解,"小国寡民"式的社会管理无疑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二、"治大国若烹小鲜"----从"小国寡民"到"百谷之王"
          既然"小国寡民"是管理形式,"百谷之王"才是政治目的,那么由形式又是怎么达致目的的?老子开出的妙方是"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意思是说,治理大国,好象煎小鱼。煎小鱼不能不断的翻动它,这样的话鱼就碎了。这个警句,在传统中国的政治思想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喻示着为政之要在安静无扰,扰则害民。虐政害民,灾祸就要来临。若能"清静无为",则人人可各遂其生而相安无事。(P300)由此,"清静无为"不仅是治身的原则,也是治国的重要方略。《老子》一书的核心是"道","无为"是"道"一种表达,是贯穿全部思想的中心见解,老子多次提出"无为"、"为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反复说明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道理,只有合于"道"才能达到身修国治,因而"无为"也就是治国的总原则。如,《老子》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四十八章:"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就要少干涉民众,给百姓自我发展的空间,使百姓"自化"而各安其乐,以"无为"的方式达到"无不为"的效果。老子之所以提出这样的为政之要,是和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分不开的,春秋战国群雄争霸、兵革相向,受到干扰最多的当然是百姓,生活动荡不安,社会生产也就谈不上什么发展。在这样的情况,提出以"无为"为治,希望统治者减少私欲、减少争战,还百姓安定的生活,必然会对生产力的恢复和社会的安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小国寡民"是"无为"而治下理想社会境界的管理模式。
          从老子提倡"无为"的思想我们可能看出,老子治国之要在于少干涉,因运自然。如《老子》第七十五章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老子认为,统治者的"有为之政",是社会不治的根源,要求统治者实施"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无为"、"道"、"自然",是老子哲学同一命题"道"的不同称谓,它们即是目的又是手段,合"道"的也就必然是"无为"的、"自然"的。故老子《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另外,侯王守"道"的方式还在于少施政令,也就是所说的:"希言自然"(二十三章)、"行不言之教"(二章),这里的"言"指的是身教法令,"希言"是合于自然的,其深一层意思是不施加政令,"多言"(政令烦苛)是不合于自然的。(P175)好的政府统治下的政治,其治政原则不能朝令夕改、变化频繁,这样会使百姓无所适从,引起社会的动乱不安。从这个角度上看,老子的"希言"仍然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在老子那里,治政之要不仅应顺任自然、合于"道",更要合于民心,按民意办事,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理想的治政者是"太上,不知有之"(17章),也就是说最好的统治者,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着。这是怎样的一种社会境界,看似原始落后却是高度文明和谐、看似无所治治却是井然有序,这样的文明才是真正的大文明,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和谐,是真正的"百谷之王"。
          综上分析,本人认为"小国寡民"绝不是老子的社会理想,"百谷之王"才是老子政治理想最终的实现。"小国寡民"只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管理形式,是"百谷之王"下政区的理想管理模式,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社会管理方式。从"小国寡民"到"百谷之王"是由"治大国若烹小鲜"治政方针实现的。看似落后的"小国寡民"蕴含着"百谷之王"的宏大社会理想。以弱胜强,以表面弱小的事物达到强大的目的,以其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本是老子思想的一贯策略。"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管理体制对现代社会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弘扬老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