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乡俗琐记:忠义仁勇的关
初五是财神爷生日 破五
最新热门    
 
文财神范蠡:老子思想的实践者

时间:2015-01-16 11:57:05  来源:不详

    来源:老子申遗网

    作者  王振川

    据史料记载,范蠡是老子的弟子,他对老子思想的理解与实践,不只是“功成身退”,还有很多值得今人借鉴的地方。
  老子说:不争而善胜,夫唯不争,故无尤,无执故无失。我们可以通过范蠡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理解与实践老子思想的。
  吴越战争胜利后,范蠡及时身退。范蠡在离开越国的时候,给文仲写了一封信,劝他及时离开,文仲不听,对越王勾践[注: 越王勾践跟吴王夫差对战,夫差为报仇雪恨,养精蓄锐,誓取越国。越国大夫范蠡劝告勾践切莫跟夫差火并,不为接受。勾践跟夫差对垒,夫差节节胜利,勾践及其五千残兵被围困会稽。]存有幻想,仍贪恋着官位,争着名利。而范蠡抛弃名利,得以全身而退,文仲却遭杀身之祸。“夫唯不争,故无尤”。因为不争名利,所以越王不伤害他。
  范蠡泛海到了齐国,齐国聘他为宰相,他不干,在齐国海边围垦种田。在齐国住了两三年后,当他有了“不祥”之感时,就立即离开了齐国,带子弟和西施隐藏于陶地。这个陶地,据考证可能在今天的安徽涡阳西阳镇范蠡村一带,那里有一座硕大的范蠡与西施的合葬墓。这地方正处于古时各国之间,是一处与各国都不相干的地方,又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地方。wWw.LsQn.CN特别是它北临中原,南接吴楚,交通便利,正是个经商的好地方。他就是在这里生活的19年中三致千金。
  不争官位,不争名利,做对人民有利的事,是范蠡一生最大的特色。
  传说魏国国王面临一个案子,“群臣一半以为罪,一半以为不当罪”,魏王不能决断,便请范蠡来帮忙。范蠡先讲了一个故事:“我家中有两块白璧,这两块璧的颜色、质地、直径都差不多。但价格不同,一块值千金,一块值五百金。”王问:“直径与色泽差不多,怎么价格差那么多呢?”陶朱公说:“侧过来看,一块比另一块厚一倍,所以值千金。”
  老子主张“不争”,还主张厚道。老子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老子所说的“厚”与范蠡在这里所说的“厚”是一个意思,即忠厚,敦厚。
  当今社会中,年轻人对跳槽已经习以为常,这里面也有许多人并不是为了金钱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而是想换一个环境。在人与人关系不融洽的单位里,可能会多挣点钱,所以有些人更想找一个“不争”的和谐环境。这样的环境对他们来讲,更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范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赚了很多钱,但他不当守财奴,经常仗义疏财,这在古代是不多见的。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那么多守财奴,有哪一个能将财产流传至今呢?
  范蠡一生中的很多事都体现出他的“不争而善胜”、他的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也许,这也是范蠡被后人奉为文财神的原因之一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