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戚继光抗倭寇的事

时间:2010-2-3 专题:戚继光
嘉靖三十四年(i555年),江浙倭患极为严重,朝廷升戚继光为参将,由山东调往浙江,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抵御倭寇的侵略。来到浙江后,戚继光马上检阅当地军队,发现军队中恶习泛滥,认为这样一支军队怎么能打败倭寇,于是出榜招兵,另建一支新军。不久,一支由义乌的农民和矿工组成的三千人的军队组建起来,戚继光对这支军队进行了严格训练,并更新了战舰、火器等装备,很快就使这支新军成为日后让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戚继光又根据江南地区地形多沼泽,道路弯曲,兵力不易展开以及倭寇善于设伏、短兵相接等特点,创造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鸳鸯阵”。一个鸳鸯阵由十一名士兵组成,在这十一个人中,有一个人是队长,他站在队伍的前列中央,其余十个人分成两列纵队,站在他的背后。虽说只有十个人,他们却持有四种不同的武器,并组成了五道互相配合的攻击线,在队长身后,是两名持有标枪的盾牌兵,他们用盾牌掩护自己和后面的战友,并首先投掷标枪发动进攻。掩护盾牌兵的,是站在他们后面的狼筅兵,所谓狼筅,是一种特制的兵器,形状十分怪异,以长铁棍为主干,上面扎满铁枝和倒刺,往前一挺,跟铁丝网一样,任谁也过不来。狼筅兵的后面,是四名长矛兵,他们是队伍的攻击主力,看见敌人,就使用长矛前刺队列的最后,是两名短刀手,防止对手迂回,从侧翼保护长枪手。这个阵型毫无弱点,十一个人互相配合,互相掩护,构成一个完美的杀阵。而且此阵型还可以变换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五行阵(即队长身后的两列纵队各自分开,以五人为单位进行布阵,狼筅兵迈步向前,与盾牌并列,形成第一道防线,两名长枪手跟随其后,短刀手殿后。此阵型多用于狭窄地区的巷战),另一种是三才阵(即狼筅兵迅速上前,超越所有同伴,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两名长枪手紧跟在他的身后,盾牌手和短刀手分别站在长枪手的侧方,保护他们的侧翼。阵型在狼筅兵的带领下,开始发动进攻)。
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倭寇一万余人大举侵入浙东沿海的台州府属的圻头、桃渚以及温州沿海地区,并兵分两路,妄图侵占台州、宁海。戚继光闻讯后,即以一部分兵力守卫台州,亲自率主力前往宁海迎敌。戚家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宁海,切断了正在桃渚烧杀抢掠的倭寇的去路,迫使敌人在龙山地区进行决战。戚继光下令攻击,士兵个个同仇敌忾,怀着满腔怒火冲向敌阵,曾经不可一世的倭寇在戚家军攻势下一触即溃,残敌败退到雁门岭。雁门岭位于温州西面,地势险要,倭寇五年前在此击败过明军。苟延残喘的倭寇仍企图凭借险要地形,顽抗到底,妄想重温五年前的美梦。戚家军乘胜进攻,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将雁门岭上的倭寇残余全部剿灭。但在此时,另一支敌军却趁戚继光进攻雁门岭之际,进攻台州。台州兵力不多,且城墙不固,处境甚为紧急。戚继光闻报后,即刻回师救援。戚继光一到台州城下,运用先以火器进攻,接着以大队人马进击的战术攻入敌阵,并身先士卒,亲临火线鼓舞士气。在戚继光的激励下,士兵更加奋勇当先,义无反顾地杀入敌阵。狡诈的倭寇招架不住,便故意将抢夺的金银财宝扔到地上,引诱戚军拣拾,然后回师反扑。然而倭寇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戚家军纪律严明,人人都对倭寇犯下的罪行怀着刻骨仇恨,区区宝物又岂能动摇抗敌决心。戚军愈战愈勇,奋勇杀敌,很快就歼灭了这股倭寇。此战,斩首三百零八个,生擒巨魁两人,其余倭寇淹死江中。戚军伤亡极少,仅三名官兵阵亡。值得一提的是,当戚军出击时,伙军刚开始做饭。全军凯旋时,饭才刚熟。这足见戚继光行动之迅速。
戚继光消灭这股倭寇后不久,又有一股倭寇向台州袭来。戚继光立即集合军队,向倭寇的驻地圻头进发。倭寇见戚家军至,便龟缩在营垒里坚守不出,恰在此时又逢大雨,戚继光只好在倭垒附近驻扎下来。双方相持三天后,倭寇得知台州有备,放弃了原定计划,将进攻目标转向处州。戚继光敏锐洞察到敌军意图,派出一支军队在倭寇的必经之地,仙居的上峰岭设伏,另派一支军队尾随敌军。为避免伏兵暴露,戚继光令士兵用松枝遮蔽身体。倭寇来到上峰岭,见四处尽是苍松翠柏,打消了被伏击的疑虑,便大摇大摆地进入上峰岭。当倭寇路程过半时,一声如惊雷般的炮响划破山谷的寂静,数千戚家军将士有如神兵天降,向倭寇杀来。戚家军的喊杀声和倭寇的哀嚎声交织在一起在山谷中久久回荡。在戚家军的冲杀下,倭寇伤亡惨重,惊慌失措的残余势力逃到附近村子的百姓家寻求躲避。百姓早对倭寇的暴行恨之入骨,倭寇逃入村中时,百姓像对待过街老鼠,群起而攻,将这些倭寇全部消灭。
此后,戚继光又取得几场胜利,至此,倭寇在浙江的势力基本上清除,浙江又恢复稳定和安宁。戚继光在浙江抗倭战争中,取得了九战九捷,歼敌六千的辉煌战绩。当戚家军凯旋归来时,台州人民出城欢迎,人群组成一条二十多里长的长龙,欢声雷动,共同庆贺英雄归来。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七月,戚继光被任命为上将军,率领六千军队到福建平定倭患。当时,倭寇在福建的活动十分猖獗,倭寇在宁德的横屿、福清的牛田、兴化的林墩修筑大量倭垒,以此为基地大肆在福建沿海各地进行烧杀掳掠。八月,戚继光到达福建,仔细观察战场形势,决定集中兵力,首先拔除倭寇在横屿的基地。横屿位于宁德县城东北十里,漳湾之东的海中,与大陆一衣带水,离岸约十里,和大陆中间隔着一片浅滩。涨潮时一片汪洋,退潮全是泥滩,人和舟船难以通过。倭寇在岛上约千余人,并筑木城建基地,和牛田、林墩互为支援,妄图长期据守。要收复横屿,必须解决漳湾上的倭寇党羽,方可进兵。戚继光对倭寇党羽晓以大义,并保证对他们过去的罪行既往不咎,最终使其全体投诚。八月九日早晨,戚继光利用退潮之机,让士兵用稻草铺路,一鼓作气,登上岸去。继而三面包抄,前后夹攻,焚烧岛上木城,在戚家军凌厉攻势下,倭寇负隅顽抗。经过六小时的鏖战,岛上倭寇全部肃清,此战,生擒九十余人,斩首二千六百余,救出被掳百姓三千七百余人,收复了被倭寇据守三年的横屿。
此时分布在福建沿海各地的倭寇数万人,听说戚家军到来,全都到牛田集中,分别在杞店、西林、上薛、木岭、葛塘、闻读等地据守,筑成一道延绵三十里的营垒。九月一日夜,戚继光率领所部,轻装衔枚,悄悄地向杞店急驰。到了倭巢,越墙而入,打开倭巢大门,大军一拥而入,倭寇从梦中惊醒,在懵懵转向之中,命丧黄泉。战斗一结束,戚继光又马不停蹄赶往银屏山设伏,将前来救援的七百倭寇全部消灭。之后,戚继光乘胜追击,连破牛田、上薛、闻读等巢,一路追到新塘,共计斩首六百八十人,收降数千,解救被掳男女九百五十四人。盘据在西林、木岭的倭寇见牛田已破,抱头鼠窜地向惠安、晋江一带逃遁。
九月十二日,戚家军从福清出发向兴化进攻,沿途歼灭倭寇千余,并于十三日黄昏收复兴化。十四日夜,大军乘着皎洁的月光风驰电掣般向倭寇据守的林墩前进,在黎明之前到达林墩后,遂发起进攻。当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升起时,倭寇才发现戚军到来,仓皇应战。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二千余倭寇在戚家军猛烈攻击下灰飞烟灭。此后,戚继光又在福清打退了倭寇的反扑。至此,福建的倭患暂时得到了缓解,戚继光遂班师回浙。
戚继光回浙不久,倭寇又卷土重来,这年冬,倭寇再度侵占兴化。朝廷急忙任命抗倭名将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同时急调戚继光再次入闽。倭寇获悉戚家军前来,便于次年一月,匆匆从兴化撤出,退守兴化东南的平海卫。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二十日,戚继光率军抵达福建渚林,与俞大猷和广东总兵刘显所部会合。二十一日夜,在福建巡抚谭纶的指挥下,戚继光为中军,刘显、俞大猷为左、右的三路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平海卫进攻。戚家军率先登城遭遇二千倭兵的阻击,戚继光令部队以火器反击,倭寇损失惨重,残兵退守平海卫附近的许家村。戚继光乘胜追击,俞、刘二部紧随奋进,在许家村乘风放火,许家村顿时火光冲天,倭垒化为焦土,倭寇死伤不计其数。次日又追剿倭寇一百七十余,解救百姓三千,取得了平海卫大捷。接着,戚继光又连续作战,将马鼻、小石岭等地的倭寇全部剿灭,从而结束了福建莆田地区长达九年的倭患。
这年十月,戚继光升任总兵,领闽浙粤三省军务。此时,不甘心失败的倭寇又集结二万七千人,战船六十八艘,气势汹汹地向福建沿海杀来。戚继光带兵出击,取得水战六捷、陆战六捷歼敌三千的胜利,使倭寇遭到沉重打击。十一月七日,倭寇从东沙登陆,进攻仙游县城,建立东南西三座倭垒,将仙游围住。十二月二十五日,戚继光兵分五路,当天就攻克三座倭垒,擒斩倭寇千余人,解除了仙游之围。万余残寇流窜到惠安、晋江、同安等地。嘉靖四十三年二月,戚继光先后在王仑坪、蔡丕屹两次战斗中给倭寇的残部以毁灭性打击,肃清了倭寇在福建的势力。接着,戚继光又挥军广东,将与倭寇勾结的山寇吴平的势力铲除,结束了广东倭患。
隆庆二年(1568年),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今河北蓟县)、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务,后又为总兵官,兼镇守蓟州、永平、山海诸处,并督帅十二路军戎事,因屡立战功,万历二年(1574年)升左都督,七年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为当国大臣高拱、张居正等倚重。戚继光在蓟州十六年。加固长城,筑建炖台,整顿屯田,训练军队,制订车、步、骑配合作战的战术,形成墙、台、堑密切联络的防御体系,多次击退侵扰之敌,军威大振,蓟门平静。时人誉为“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之长城”。
戚继光在张居正死后受到排挤。万历十一年被调任广东总兵官。十三年以年老多病,谢职归家,十五年病逝,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军事名著均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兵书和《止止堂集》等,备受兵家重视。浙江省台州所属古城桃渚建有戚继光纪念馆。

戚继光(1528—1588),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军事家。字符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出生将门,自小立志疆场,保国卫民,曾挥笔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名句。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25岁被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全省沿海防御倭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被调到倭患严重的浙江任都司佥书,不久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嘉靖三十五年(1556)9月,倭寇800余人侵入龙山所,他率军迎击,接敌没几回合,明军怯战,纷纷溃退。危急时刻,戚继光纵身跃上一块高石,连发三箭,将3个倭寇头目射倒。倭寇见状,仓惶撤逃。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从浙江义乌群山之中招募勇敢的农民和膘悍的矿夫共3000余人,采用营、官、哨、队四级编制方法编成新型军队。队是基本战斗单位,队员按年龄、体格分别配备不同的兵器,作战时,全队队员各用其所长,配合作战,攻守兼备,进退灵活。这种战斗队形能分能合,人称“鸳鸯阵”。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这支新军队伍很快成为军事劲旅,人称“戚家军”。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所部九战九皆,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倭寇们心惊胆战,给戚继光取了个名字叫“戚老虎”。次年夏,率戚家军南下福建,荡平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嘉靖四十二年(1563),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人取得平海卫大捷。次年,升总兵官,镇守福建全省及浙江金华、温州两府。是年11月,倭寇2万人围攻仙游,戚继光“用寡击众,一呼而辄解重围;以正为奇,三战而收全捷。”从此,戚家军威振中国海疆,倭寇望风而逃,危害已久的倭患终被荡平。隆庆二年(1568)五月,戚继光被任命为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军务,领兵镇守北部边关。他到任后,根据蒙古骑兵的作战特点,创建了以火绳枪炮为主的步兵营、骑兵营、车营和缁重营,并使各营成为能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协同作战的合成军。同时,在旧长城的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原有的边墙,在重要地断修筑重城重墙,并在长城沿线创建了空心敌台,从而真正建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坚强防线。他在北方御边的16年,“边备修饬,蓟门安然”。万历十一年(1583),因遭朝中权贵排斥,戚继光被调到倭患早已荡平的广东任镇守,郁郁不得志,三年后即告老还乡,回到山东蓬莱。万历十六年(1588),逝世于蓬莱故里。戚继光在40多年的戎马涯中,“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或在东南沿海扫灭倭寇,廓清海疆;或在北方练兵御边,使蓟门安然。堪称一代爱国名将。他智勇兼备,多谋善断,练兵有方。指挥戚家军“飙发电举,屡摧大寇”,甚至还出现过歼敌上千人,而“戚家军”却无一人阵亡的罕例。被誉为我国“古来少有的一位常胜将军”。他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在军事理论上颇多建树,着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兵书,为后世兵家所推崇,“谈兵者遵用焉”。


抗击倭寇嘉靖三十四年(i555年),江浙倭患极为严重,朝廷升戚继光为参将,由山东调往浙江,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抵御倭寇的侵略。来到浙江后,戚继光马上检阅当地军队,发现军队中恶习泛滥,认为这样一支军队怎么能打败倭寇,于是出榜招兵,另建一支新军。不久,一支由义乌的农民和矿工组成的三千人的军队组建起来,戚继光对这支军队进行了严格训练,并更新了战舰、火器等装备,很快就使这支新军成为日后让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戚继光又根据江南地区地形多沼泽,道路弯曲,兵力不易展开以及倭寇善于设伏、短兵相接等特点,创造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鸳鸯阵”。一个鸳鸯阵由十一名士兵组成,在这十一个人中,有一个人是队长,他站在队伍的前列中央,其余十个人分成两列纵队,站在他的背后。虽说只有十个人,他们却持有四种不同的武器,并组成了五道互相配合的攻击线,在队长身后,是两名持有标枪的盾牌兵,他们用盾牌掩护自己和后面的战友,并首先投掷标枪发动进攻。掩护盾牌兵的,是站在他们后面的狼筅兵,所谓狼筅,是一种特制的兵器,形状十分怪异,以长铁棍为主干,上面扎满铁枝和倒刺,往前一挺,跟铁丝网一样,任谁也过不来。狼筅兵的后面,是四名长矛兵,他们是队伍的攻击主力,看见敌人,就使用长矛前刺队列的最后,是两名短刀手,防止对手迂回,从侧翼保护长枪手。这个阵型毫无弱点,十一个人互相配合,互相掩护,构成一个完美的杀阵。而且此阵型还可以变换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五行阵(即队长身后的两列纵队各自分开,以五人为单位进行布阵,狼筅兵迈步向前,与盾牌并列,形成第一道防线,两名长枪手跟随其后,短刀手殿后。此阵型多用于狭窄地区的巷战),另一种是三才阵(即狼筅兵迅速上前,超越所有同伴,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两名长枪手紧跟在他的身后,盾牌手和短刀手分别站在长枪手的侧方,保护他们的侧翼。阵型在狼筅兵的带领下,开始发动进攻)。
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倭寇一万余人大举侵入浙东沿海的台州府属的圻头、桃渚以及温州沿海地区,并兵分两路,妄图侵占台州、宁海。戚继光闻讯后,即以一部分兵力守卫台州,亲自率主力前往宁海迎敌。戚家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宁海,切断了正在桃渚烧杀抢掠的倭寇的去路,迫使敌人在龙山地区进行决战。戚继光下令攻击,士兵个个同仇敌忾,怀着满腔怒火冲向敌阵,曾经不可一世的倭寇在戚家军攻势下一触即溃,残敌败退到雁门岭。雁门岭位于温州西面,地势险要,倭寇五年前在此击败过明军。苟延残喘的倭寇仍企图凭借险要地形,顽抗到底,妄想重温五年前的美梦。戚家军乘胜进攻,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将雁门岭上的倭寇残余全部剿灭。但在此时,另一支敌军却趁戚继光进攻雁门岭之际,进攻台州。台州兵力不多,且城墙不固,处境甚为紧急。戚继光闻报后,即刻回师救援。戚继光一到台州城下,运用先以火器进攻,接着以大队人马进击的战术攻入敌阵,并身先士卒,亲临火线鼓舞士气。在戚继光的激励下,士兵更加奋勇当先,义无反顾地杀入敌阵。狡诈的倭寇招架不住,便故意将抢夺的金银财宝扔到地上,引诱戚军拣拾,然后回师反扑。然而倭寇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戚家军纪律严明,人人都对倭寇犯下的罪行怀着刻骨仇恨,区区宝物又岂能动摇抗敌决心。戚军愈战愈勇,奋勇杀敌,很快就歼灭了这股倭寇。此战,斩首三百零八个,生擒巨魁两人,其余倭寇淹死江中。戚军伤亡极少,仅三名官兵阵亡。值得一提的是,当戚军出击时,伙军刚开始做饭。全军凯旋时,饭才刚熟。这足见戚继光行动之迅速。
戚继光消灭这股倭寇后不久,又有一股倭寇向台州袭来。戚继光立即集合军队,向倭寇的驻地圻头进发。倭寇见戚家军至,便龟缩在营垒里坚守不出,恰在此时又逢大雨,戚继光只好在倭垒附近驻扎下来。双方相持三天后,倭寇得知台州有备,放弃了原定计划,将进攻目标转向处州。戚继光敏锐洞察到敌军意图,派出一支军队在倭寇的必经之地,仙居的上峰岭设伏,另派一支军队尾随敌军。为避免伏兵暴露,戚继光令士兵用松枝遮蔽身体。倭寇来到上峰岭,见四处尽是苍松翠柏,打消了被伏击的疑虑,便大摇大摆地进入上峰岭。当倭寇路程过半时,一声如惊雷般的炮响划破山谷的寂静,数千戚家军将士有如神兵天降,向倭寇杀来。戚家军的喊杀声和倭寇的哀嚎声交织在一起在山谷中久久回荡。在戚家军的冲杀下,倭寇伤亡惨重,惊慌失措的残余势力逃到附近村子的百姓家寻求躲避。百姓早对倭寇的暴行恨之入骨,倭寇逃入村中时,百姓像对待过街老鼠,群起而攻,将这些倭寇全部消灭。
此后,戚继光又取得几场胜利,至此,倭寇在浙江的势力基本上清除,浙江又恢复稳定和安宁。戚继光在浙江抗倭战争中,取得了九战九捷,歼敌六千的辉煌战绩。当戚家军凯旋归来时,台州人民出城欢迎,人群组成一条二十多里长的长龙,欢声雷动,共同庆贺英雄归来。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七月,戚继光被任命为上将军,率领六千军队到福建平定倭患。当时,倭寇在福建的活动十分猖獗,倭寇在宁德的横屿、福清的牛田、兴化的林墩修筑大量倭垒,以此为基地大肆在福建沿海各地进行烧杀掳掠。八月,戚继光到达福建,仔细观察战场形势,决定集中兵力,首先拔除倭寇在横屿的基地。横屿位于宁德县城东北十里,漳湾之东的海中,与大陆一衣带水,离岸约十里,和大陆中间隔着一片浅滩。涨潮时一片汪洋,退潮全是泥滩,人和舟船难以通过。倭寇在岛上约千余人,并筑木城建基地,和牛田、林墩互为支援,妄图长期据守。要收复横屿,必须解决漳湾上的倭寇党羽,方可进兵。戚继光对倭寇党羽晓以大义,并保证对他们过去的罪行既往不咎,最终使其全体投诚。八月九日早晨,戚继光利用退潮之机,让士兵用稻草铺路,一鼓作气,登上岸去。继而三面包抄,前后夹攻,焚烧岛上木城,在戚家军凌厉攻势下,倭寇负隅顽抗。经过六小时的鏖战,岛上倭寇全部肃清,此战,生擒九十余人,斩首二千六百余,救出被掳百姓三千七百余人,收复了被倭寇据守三年的横屿。
此时分布在福建沿海各地的倭寇数万人,听说戚家军到来,全都到牛田集中,分别在杞店、西林、上薛、木岭、葛塘、闻读等地据守,筑成一道延绵三十里的营垒。九月一日夜,戚继光率领所部,轻装衔枚,悄悄地向杞店急驰。到了倭巢,越墙而入,打开倭巢大门,大军一拥而入,倭寇从梦中惊醒,在懵懵转向之中,命丧黄泉。战斗一结束,戚继光又马不停蹄赶往银屏山设伏,将前来救援的七百倭寇全部消灭。之后,戚继光乘胜追击,连破牛田、上薛、闻读等巢,一路追到新塘,共计斩首六百八十人,收降数千,解救被掳男女九百五十四人。盘据在西林、木岭的倭寇见牛田已破,抱头鼠窜地向惠安、晋江一带逃遁。
九月十二日,戚家军从福清出发向兴化进攻,沿途歼灭倭寇千余,并于十三日黄昏收复兴化。十四日夜,大军乘着皎洁的月光风驰电掣般向倭寇据守的林墩前进,在黎明之前到达林墩后,遂发起进攻。当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升起时,倭寇才发现戚军到来,仓皇应战。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二千余倭寇在戚家军猛烈攻击下灰飞烟灭。此后,戚继光又在福清打退了倭寇的反扑。至此,福建的倭患暂时得到了缓解,戚继光遂班师回浙。
戚继光回浙不久,倭寇又卷土重来,这年冬,倭寇再度侵占兴化。朝廷急忙任命抗倭名将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同时急调戚继光再次入闽。倭寇获悉戚家军前来,便于次年一月,匆匆从兴化撤出,退守兴化东南的平海卫。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二十日,戚继光率军抵达福建渚林,与俞大猷和广东总兵刘显所部会合。二十一日夜,在福建巡抚谭纶的指挥下,戚继光为中军,刘显、俞大猷为左、右的三路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平海卫进攻。戚家军率先登城遭遇二千倭兵的阻击,戚继光令部队以火器反击,倭寇损失惨重,残兵退守平海卫附近的许家村。戚继光乘胜追击,俞、刘二部紧随奋进,在许家村乘风放火,许家村顿时火光冲天,倭垒化为焦土,倭寇死伤不计其数。次日又追剿倭寇一百七十余,解救百姓三千,取得了平海卫大捷。接着,戚继光又连续作战,将马鼻、小石岭等地的倭寇全部剿灭,从而结束了福建莆田地区长达九年的倭患。
这年十月,戚继光升任总兵,领闽浙粤三省军务。此时,不甘心失败的倭寇又集结二万七千人,战船六十八艘,气势汹汹地向福建沿海杀来。戚继光带兵出击,取得水战六捷、陆战六捷歼敌三千的胜利,使倭寇遭到沉重打击。十一月七日,倭寇从东沙登陆,进攻仙游县城,建立东南西三座倭垒,将仙游围住。十二月二十五日,戚继光兵分五路,当天就攻克三座倭垒,擒斩倭寇千余人,解除了仙游之围。万余残寇流窜到惠安、晋江、同安等地。嘉靖四十三年二月,戚继光先后在王仑坪、蔡丕屹两次战斗中给倭寇的残部以毁灭性打击,肃清了倭寇在福建的势力。接着,戚继光又挥军广东,将与倭寇勾结的山寇吴平的势力铲除,结束了广东倭患。
隆庆二年(1568年),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今河北蓟县)、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务,后又为总兵官,兼镇守蓟州、永平、山海诸处,并督帅十二路军戎事,因屡立战功,万历二年(1574年)升左都督,七年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为当国大臣高拱、张居正等倚重。戚继光在蓟州十六年。加固长城,筑建炖台,整顿屯田,训练军队,制订车、步、骑配合作战的战术,形成墙、台、堑密切联络的防御体系,多次击退侵扰之敌,军威大振,蓟门平静。时人誉为“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之长城”。
戚继光在张居正死后受到排挤。万历十一年被调任广东总兵官。十三年以年老多病,谢职归家,十五年病逝,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军事名著均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兵书和《止止堂集》等,备受兵家重视。浙江省台州所属古城桃渚建有戚继光纪念馆。

希望对你有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