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急求!!商朝灭亡的原因,闯王(李自成)失败的原因和安史之乱发起的原因。。。

时间:2010-2-5 专题:闯王李自成
最好是讲它们是因为什么而灭亡或发起的,越详细越好啊!!!
我本人是要写一篇有关红颜祸水的论文,所以原因当中,最好不要涉及是红颜祸水的错,要比较有威信和公认的史实!!!!
首先,商纣有个与市井小民相同的嗜好,那就是“贪”。市井小民的“贪”已经属于得陇望蜀、得寸进尺的类型了,但与商纣相比,却仍是小巫见大巫。而且商纣还有个优势——他是至高无上的君主,他有着无限的权力。正因为无法节制的权力才导致他的贪欲无限膨胀,才有了他的横征暴敛——“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才会激起平民的怨恨。更令人好笑的是,虽然文王是他的劲敌,威胁他的王位,但纣王一看到闳天等人献上的美女珍奇,立刻开心地头脑发胀:“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不仅释放了文王,还赐给文王弓矢斧钺,赋予文王代王征伐地权利。
第二,除了“拜金”,商纣还坚持“享乐主义”,没有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追求奢侈腐化地生活。他玩物丧志,搜寻大量狗马奇物,“充仞宫室”;他大兴土木,广建园林楼台,“大聚乐戏”于其中;他荒淫无道,因酗酒无度、纵情声乐而颓废不止;因宠幸美女、“唯妲己之言是丛”而荒废朝政;他“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奢侈生活、醉生梦死却把全部负担加在百姓头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商纣无疑是给自己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第三,仍然是商纣自身的问题。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商纣固然有一定的资本,比如天资聪慧、力大无穷等等,可是他不能全面地认清自己,而是常常向大臣夸耀自己多么能干、过度提高自己地声望,孤芳自赏地认为别人都不如他。他的骄傲,导致他即使兵败,也宁愿穿上缀有珍珠宝玉的衣服自焚,而不要当俘虏。这是后来历代君主所不及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自认为系命于天。“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浓重的君权神授思想让他听不进忠良苦口婆心的劝谏。微子还算走运,逃走了,可是比干丞相却因为强谏而惨遭剖心,箕子假疯也仍被关进牢房。他的骄傲无疑是他和贵族、和臣子的一道高墙。高墙上还有着这样的标语:“纣不可谏矣!”纣不愿走出来,贵族和臣子们更无法攀援而上,于是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贵族和臣子们一起“向后转”、“齐步走”,商纣终于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第四,商朝之所以亡在纣的手里,根本原因是商后期的社会矛盾已发展道空前尖锐的程度,群众的积怨和怒火再也控制不住了,要“一吐为快”!商纣则恰恰成为了那个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人,不仅不加以改革整顿,反而加剧种种的矛盾。至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社会日益动荡不安,我认为这都是商后期政治文明建设太落后、太糟糕所至,商纣又缺乏一种文明的政治理念。整个国家在“人治”下,自然产生种种的弊端:
其一是严刑峻法。商纣加重刑法、发明了“著名”的炮烙酷刑,是为了震慑百姓于诸侯,想让百姓不敢怨声载道、诸侯不敢背叛于他,可效果却恰恰相反。他的残暴,使其丧尽民心;他的酷刑,违背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规律,连掌管文献典籍和乐器的大师、少师都逃跑了。整个社会“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最终只能走向灭亡。
其二,忽视民权。商纣容不得别人和他的意见的一丝不同!鄂侯看不过去纣亡“醢九侯”的行为,和纣王产生激烈的争论,就被纣王做成了肉干;西伯仅叹了口气,也被视为“不满朝政”而被囚囿里。诸侯尚且无发表言论的自由,何况百姓呢?一来他们辛苦而来的劳动果实会被剥削殆尽,二来法律又只能代表君主的一直,百姓受不到法律保障,现在连嘴也要被堵得严严实实。“防民之口,葚于防川”啊,百姓没有了民权,国家社稷又怎得长远呢?
其三,纣王虽然没任人唯亲,但也不是任人唯贤。他全是凭借个人的喜好:商容是个贤者,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废之不用;微子、比干虽是“王父兄弟”,但也是贤臣忠臣,他仍打击不用。“费中善谀好利”、“恶来善谀谗”,纣王却重用二人,并令费中主持政务。如此,朝廷中的谏臣、贤臣都被排挤、打击完毕,没有了“逆耳”的忠言,纣王更加淫乱不止。相比之下,文王、武王礼贤下士、广征博纳,政治清明,于是诸侯拥戴、贤者投奔、民心归顺,周人的力量自然一天天壮大,待到时机成熟,一场牧野之战就使得商王朝灭亡了。
终上,可以得出答案:
商纣无道x落后的政治文明建设=社会矛盾的平方=商朝的灭亡.

闯王(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1:从思想上还是要当皇帝,对人民的生活改善关心不够,因此平时还对老百姓可以,等到关键时刻一切以自己的小队伍为中心,置老百姓死活于不顾,人民缺乏一定需要他的理由。生活,使得军事上缺乏战略纵深经纪上缺乏战争基础、政治上缺乏民众支持。

3:相信家族统治、地域观念太强,难以团结更多的人成就事业,到后期竟然残杀自己的战友、对自己的亲信也开始猜疑。

4:完全流动作战、占一地、失一地,如何能使人民信服这样的政权可以保障他们?即使立官员管理却没有相应的国家级起伏作,成为没有实权的摆设,一旦形势发生变化,原来投降的明朝官员纷纷倒戈,根本无法控制。

5:不注重骑兵建设、是以步兵作战为基础的典型的战法,对满族的凶猛的骑兵无法抵抗。

6:后期虽然注重火器建设,但是没有是火器在军队的比例达到客观的效果,也缺乏激动的火器装备,这就更加难以满族的进攻。

7:思想上受牛进行等人的迷信误导太深,以至于从山海关战败的时候,还非要绕道从德胜门回来。非要到北京登基,其实完全可以在长安的。非要等登基完了才处理吴三桂的事情,一在延误战机。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8:对中国的各民族动向缺乏了解,这和它的小农意识有极大关系。不但使得明朝内外作战,导致迅速失败,而且十分轻视满族的军事力量,导致做出带领数量处于劣势的部队就敢到山海关决战,从而被满族和吴三桂的联军击败。

9:入北京后,心理膨胀,目空一切,根本没有成熟的政治纲领和政治手腕来统治中国,军纪迅速败坏,大大失去民心,是大量的明朝官员不愿意真正归顺。不但不赶快建立顺畅有效的秩序,反而大量屠杀明朝官员,任自己的部下驻扎城内,让他们靠抢劫等满足其分赃心理。

10:山海关失败后,不是鼓励将士坚守城池,不是率先杀敌,尽快挽回士气,而是惊慌失措、对自己的军事能力深表怀疑,再加上他的部下根本没有料到满族部队的战斗力如此强,从骄傲到完全失去信心,一战即溃,一路上拼命逃窜,丢失了大量可以固守的关口、损失了大量的部队、各地投降的明朝部队和官员以为吴三桂是请满族人来报仇,纷纷叛乱,使得李自成的作战信心越来越低,简直和以前的李自成判若两人。其实山海关失败后,李自成还有50万以上的部队,而满族全部军队不过十几万,加上吴三桂的人马和河北等地的投降部队也不过20多万,李自成如果能够想办法固守一处,取得一些小的胜利鼓舞士气,并等各地人马汇齐,就算无法完全击败满族军队,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11:随着军事胜利的扩大,夺取江山的既成事实将要来临,变得狂妄、骄傲、不允许别人反对他的意见,致使宋献策、李岩等人的真知灼见无法被采用,最后竟然残杀李岩。

12:严重脱离帮助他战胜明朝军队的人民大众、无法了解下面部队的真实情况,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策。

13:没有向毛泽东那样高明,把核心力量建设到部队基层,除了老营的核心部队以及几位个别将领的队伍外,不能对整个部队产生真正的控制,一旦士气低落或者发生变故,部队就失去战斗力。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14:确实也是时机不好,正好当时满族崛起,并且有统一中国得强大决心和高明政治手段,否则在他消灭崇祯以后,即使有以上的一些缺点,夺取天下还是可以做到的,李自成无论军事、经济、政治手段都比多尔衮差远了。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15:那么早进入北京,是完全的战略失误,时机当时虽然存在打下北京的良好机会,但是要看到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基础也并不雄厚,很多投降的土地和官员需要治理,大量的柏生的生活非常困苦,不能支撑那样多的军队打仗,对李自成无休止的征粮开始感到厌烦。再说,广大江南还有明朝大量的军队和官员,这一切都说明不应该那样快打下北京。应该象李岩说的先用几年时间经营陕西、陕西、河北、甘肃等地这样可以是自己的军事基础变得极为雄厚,可以得到人民源源不断的支持,可以得到大片的坚实的根据地,即使失败也可以退守,可以使得满族部队不敢那么快就南下进攻,暂时形成三足鼎立局

面。然后首先南下夺取江南,东进夺取山东,这样一样可以在实际上灭亡明朝,还是的满族人无法向这样大的根据地进攻,最后在夺取北京,夺取北京后,应该先巩固统治,治理政治,改善人民生活,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这是再对满族采取战争将会有充足的资源和兵力,而且得到人民的支持,满族人一千不过是利用了明朝无法全力对付自己的有利时机和明朝军队的地下战斗力取得了胜利,一旦这些条件都不存在,满族怎么取胜呢?

16:没有团结和利用好其他起义部队,先是杀了小曹操,和张献忠成为死敌,可是还没到最终消灭他们的时候,结果丧失了很多可以利用的力量。

农民起义本身就有局限性,由于农民的小农意识,他们不可能具备有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无产阶级思想。农民起义其实并不反对皇帝这种制度,其实反对的只不过是当时的皇帝,最终的目的是想要自己当皇帝!而李自成,说实话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皇帝,在他进入北京之后,一些所作所为和已经腐朽的明朝相比却更不如原来的崇祯皇帝。


安史之乱发起的原因
原因一:过分开边带来的戍边压力
开边是唐代的一贯政策,从太宗开始至高宗达到顶峰,玄宗时期在扩张的同时更多的时候是巩固开边成果。唐朝的兵制在初期偏向于战时体制,府兵更像是预备兵,平时除了轮番就是务农,定期进行一些基本的操练。对于需要大量驻军的边境,府兵就有些捉襟见肘。更何况到玄宗时期,府兵已经接近崩溃,于是此时担任戍边任务的就是募兵,称为健儿,自此职业兵就从原有体系中脱离出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群体,而这一群体又具有比较强的自我权力维护意识。同时由于边境线过于漫长,戍边军和中央军的比例出现了严重失调。

原因二:政策导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和谐
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发布一条诏令,其中有三点值得关注
1.戍边募兵由节度使自行招募。这样节度使和戍边军之间就有了某种私人关系。
2.戍边军长期驻扎而非轮番,中央鼓励士兵在当地安家落户,接近于移民。这从某种程度上,在士兵层面割断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3.戍边军的粮饷、田地、屋宅均由节度使自行发放,这样节度使就有了相对自由的财政权。

另外,唐朝出将入相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也可以算作抑制武将势力的一种手段),而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出于对自身权力的保护,想要杜绝这一现象,他使用的方法是任命蕃将出任节度使,同时以其文化水平不高为由拒绝其进入中央权力系统,一个节度使通常任期很长。这样又从将领层面割断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以上这些政策导致如下结果
1.兵将关系稳定而密切
2.具有强烈的地方保护意识,中央缺乏必要的向心力
3.节度使常驻地方且常一人兼多镇,军权集中

任用蕃将也具有其合理性,戍边军驻扎区域通常是民族关系非常复杂的区域,士兵也多为蕃兵,蕃将比之汉将更容易处理这些关系。以安禄山为例,他本人就是粟特人和突厥人的混血儿,通晓六个民族的语言。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对有着相同血统的人比较有亲切感,而汉族轻视其他民族的传统在这些地区也会引来敌意。不过这样一来,就进一步加深了地方与中央的分离。

原因三:缺乏警惕性的玄宗
其实从上面的分析看,玄宗一开始的政策就埋下了隐患。到后来玄宗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采取的是以蕃制蕃的策略,不同的节度使之间关系通常不太好,比如朔方军就和安禄山不合,不过这种政策本身就是姑息兴致的。让人不解的是玄宗既然已经看到了问题,仍然没有必要的警惕性。比方说有人把安禄山如何敬畏李林甫的事告诉他的时候,他竟然当作一个笑话来听;又比如说安禄山造反前上书要求用32个蕃将替换汉将,玄宗就这么轻易答应了,丝毫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原因四:具体的导火线
在李林甫任宰相时期,对于安禄山这些节度使的弹压还是比较成功的,安禄山对于李林甫也是非常敬畏,但是很不幸李林甫死了,而他的继任者杨国忠是个依赖裙带关系的蠢货。一开始他倒是想和安禄山搞好关系的,无奈与安禄山十分看不起他,于是两人关系就此破裂。杨国忠做了一系列蠢事来激怒安禄山,据说安禄山谋反的时候,杨国忠还很高兴地说:“你看,被我说中了吧。”

综上所述,这是当时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不当政策共同孕育的一个意外。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