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否都主张工商皆本

时间:2010-2-5 专题:黄宗羲
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两人也重视工商业的发展那么能说他们俩也主张工商皆本吗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
1."经世致用"思想:
(1)内容:
①主张学以致用,关注现实问题.针对明代八股取士,读书人只知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情况,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
②主张"工商皆本".明末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明末进步思想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2)影响: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2.君主批判思想:
(1)内容
①君主的横征暴敛和专断加剧了王朝的危机,他们逐渐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是诸多弊病的根源,从而无情地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
②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
(2)影响:以顾,黄,王为代表的君主批判意识是在明清之际政治经济天崩地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思想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王夫之提出的虚君立宪思想
 “有天子而若无,则无天子而若有,主虽幼,百尹皆赞成治之人,而恶用标辅政之名以疑天下哉?”
 “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
 “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君子正而小人安,有王者起,莫能易此”
 
 黄宗羲提出的揭露君主专制本质的思想
 “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鸣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二、经济上
 王夫之明确提出皇帝也不能侵犯私有财产的主张
 “若土,则非王者所得私也。”“民所治之地,君弗得而侵焉。民之力,上所得而用,民之田,非上所得而有也”
 “王者虽为天地之子,天地岂得而私之,而敢谈天地固然之博厚,以割裂为己土乎”
 不干涉的经济主张:
 “人则未有不自谋其生,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上为谋之,且弛其自谋之心,而后生计愈蹙”
 王夫之说“大昊以前,中国之人若麋聚鸟集,非必日照月临之下皆然也,必有一方焉如唐、虞、三代之中国。既人力所不通,而方彼之盛,此之衰而不能征之,迨此之盛,则彼衰而弗能述以授人,故亦蔑从知之也。”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大昊以前,中国人不过是麋聚鸟集的野蛮人而已,但未必在日照月临之下的全世界都是如此。肯定在某个地方存在一个比中国更早步入了文明的社会,只不过因为人力不通,所以那边文明正处于强盛时期的时候,中国这边由于处于野蛮状态,而不能知道罢了。而到了中国文明强盛起来的时候,那边的文明衰落了下去,不能显示出它的光辉,所以中国这边也还是不能知道罢了。
 
 “在近小间有如此者,推之荒远,此混沌而彼文明,又何怪乎?《易》曰:‘乾坤毁则无以见易’,非谓天地之裂也,乾坤之大文不行于此土,则其德毁矣”
 “中国之文,乍明乍灭,他日者必且陵蔑以之于无文,而人之返乎轩辕以前,蔑不夷矣。”
 
 
  也就是说中国的文明一会儿明亮,一会儿熄灭,将来必定消失退化到没有文明的状态,人也退化返回到轩辕以前,没有一个不是夷狄(“蔑不夷矣”)。显然这里的“夷”正是和文明对立的野蛮的同意词。
 
 
 九、在捍卫文明,抵抗野蛮上
 
 王夫之说“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夷类间之”
 “夷夏者,义之犹严者”“不以一时之君臣,废古今夷夏之通义也”
 痛斥“败类之儒,鬻道统于夷狄盗贼而使窃”
 王夫之说“中国之天下,轩辕以前,其犹夷狄乎!太昊以上,其犹禽兽乎!禽兽不能备其质,夷狄不能备其文……所谓饥则呴呴,饱则弃余者,亦直立之兽而已”
 
 也就是说,中国这块地方,在轩辕以前,也就是夷狄,太昊以上,就是禽兽。在这里王夫之,已经提出了动物禽兽进化成人的概念。

原君
黄宗羲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则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人之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
——选自《四部备要》本《明夷待访录》

人类社会开始之后,人都是自私的,也是自利的。社会上对公众有利的事却无人兴办它,对公众有害的事也无人去除掉它。有这样一个人出来,他不以自己一人的利益作为利益,却让天下人得到他的利益;不以自己一人的祸患作为祸患,却让天下人免受他的祸患。那个人的勤苦辛劳,必定是天下人的千万倍。拿出千万倍的勤苦辛劳,而自己却又不享受利益,这必然不是天下常人之情所愿意的。所以古时的君主,考虑后而不愿就位的,是许由、务光等人;就位而又离位的,是尧、舜等人;起先不愿就位而最终却未能离位的,是大禹了。难道说古代人有什么不同吗?喜好安逸,厌恶劳动,也像常人情况一样啊。
后代做人君的却不是这样了。他们认为天下的利害大权都出于自己,我将天下的利益都归于自己,将天下的祸患都归于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让天下的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将自己的大私作为天下的公利。开始时对此还觉得惭愧,时间久了也就心安理得了,将天下看作是广大的产业,把它传给子孙,享受无穷。正如汉高祖所说的“我的产业所达到的成就,与二哥相比,究竟谁多呢?”他的追逐利益的心情,不知不觉已流露于言辞了。
这没有其他原因,古时将天下看成是主,将君主看作是客,凡是君主一世所经营的,都是为了天下人。现在将君主看作主,将天下看作是客,凡是天下没有一地能够得到安宁的,正是在于为君主啊。因而当他未得到天下时,使天下的人民肝脑涂地,使天下的子女离散,以增多自己一个人的产业,对此并不感到悲惨,还说:“我本来就是为子孙创业呀。”当他已得到天下后,就敲诈剥夺天下人的骨髓,离散天下人的子女,以供奉自己一人的荒淫享乐,把这视作理所当然,说:“这些都是我的产业的利息呀。”既然这样,作为天下最大的祸害,只是君主而已!当初假使没有君主,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东西,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利益。唉!难道设立君主的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古时候天下的人都爱戴他们的君主,把他比作父亲,拟作青天,实在是不算过分。如今天下的人都怨恨他们的君主,将他看成仇敌一样,称他为“独夫”,本来就是他应该得到的结果。但小儒死守旧义,认为君臣间的关系存在于天地之间,难以逃脱,甚至像夏桀、殷纣那样残暴,竟还说商汤、周武王不应杀他们,而编造流传伯夷、叔齐的无从查考之事,把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死,看成与老鼠的死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天地这样大,却在千千万万的百姓之中,只偏爱君主的一人一姓吗?所以说周武王是圣人啊,孟子的话,是圣人的言论啊。后代那些想要凭着他像父亲一般、像老天一般的空名,禁止别人窥测君位的君主,都感到孟子的话对自己不利,直到废除孟子配祀孔子的地位,这难道不是来源于小儒吗?
虽是这样,如果后代做君主的,果真能保住这产业,把它永远传下去,也不怪他将天下当作私有了。既然将它看作产业,旁人想得到产业的念头,有谁不像自己呢?于是用绳捆紧,用锁加固,但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并不能战胜天下要得到它的众多的人。远的不过几代,近的就在自身,他们血肉的崩溃,就应在子孙的身上了。过去南朝宋顺帝愿以后世世代代都不要投生到帝王家中,而明毅宗对公主所讲的话,也说:“你为什么要生在我家!”这话真可痛惜啊!回想他们祖上创业之时,志在占据天下的雄心,哪有不垂头沮丧的呢?因此明白作君主的职责,那么唐尧、虞舜的时代,人人都能推让君位,许由、务光也并非超尘绝俗的人;不明了作君的职责,那么就连市井之间,人人都想得到君位,许由、务光因而绝迹于后世而听不到了。虽然君主的职分难以明了,但用片刻的荒淫享乐,不值得换取无穷的悲哀,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明白这一道理的。
【顾炎武】原名绛,明亡,改为炎武,字宁人,或子署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是江苏昆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卒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682)。出身江南大族,他的祖父是个很有见识的人,认为读书一定要研究实际。顾炎武受祖父影响,从小喜欢读《资治通鉴》、《史记》和孙吴兵法等书,十分关心时事。后来参加科举,没有考中,就干脆下决心放弃科举,通读历代历史典籍,研究全国各地的地方志和历代名人奏章,开始编写一本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易名网:起名|取名|测名2006-9-2215:41:42uname.cn}
正当他用心治学的时候,明朝灭亡,清兵南下,江南各地人民都组织抗清斗争,顾炎武和他的两位好友也参加了保卫昆山的战斗。昆山军民跟清军激战二十一天后,因为兵力悬殊,终于失败。昆山城陷落的时候,顾炎武的生母被清兵斫断了右臂:抚养他成长的婶母(也是他的继母),听到清兵攻破常熟,就绝食自杀,临死时嘱咐顾炎武说:“我虽然是个女子,以身殉国也是理所应当的。希望你不要做清朝的臣子,我死后也可以团上眼睛了。”{易名网:起名|取名|测名2006-9-2215:41:42uname.cn}
顾炎武痛哭一场,葬了他的继母,离开了他的家乡。他想渡海去投奔鲁王,还没有去成,鲁王政权已经覆灭了。顾炎武隐姓改名,在长江南北一带奔走,想组织一支抗清义军,但毕竟势孤力单,没能成功。{易名网:起名|取名|测名2006-9-2215:41:42uname.cn}
当时,沿海和太湖一带还有零星的抗清活动,清朝官府防备很严,发现有什么抗清嫌疑的人,就要加上“通海”的罪名,打进监狱。昆山有个官僚地主叶方恒,想吞没顾炎武家的田地,买通顾家的仆人,诬告顾炎武通海。叶方恒还把顾炎武抓起来,私设公堂,逼他自杀。{易名网:起名|取名|测名2006-9-2215:41:42uname.cn}
顾炎武一些朋友为了搭救他,去找在清朝做官的钱谦益帮忙。钱谦益本来是南明弘光政权的礼部尚书,又是个出名的文学家,清兵下江南的时候,他投降了清朝,名声不好。钱谦益表示,只要顾炎武承认是他的学生,他愿意保顾炎武出狱。那位朋友知道顾炎武不肯那样做,就自作主张,假造了一张顾炎武的名帖,送给钱谦益求助。{易名网:起名|取名|测名2006-9-2215:41:42uname.cn}
这件事让顾炎武知道了,直怪那朋友多事,非要把名帖讨还不可。朋友不肯讨还,他索性在大街上贴告白,声明那张名帖是假的,弄得钱谦益十分尴尬。{易名网:起名|取名|测名2006-9-2215:41:42uname.cn}
经过朋友们的奔走,顾炎武才被释放出来。叶方恒还不肯罢休,派人追踪他。有一天,顾炎武在南京太平门外经过,遭到暴徒袭击,头部受了重伤,幸亏有好心人救护,才脱离危险。顾炎武知道,在江南他是呆不下去了,决心到北方去游历。{易名网:起名|取名|测名2006-9-2215:41:42uname.cn}
顾炎武到北方去,一来想考察各地的地理形势,风俗民情;二来也想找机会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抗清活动。他在那长途跋涉的艰苦环境里,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一路上,他用两匹马、四匹骡子,驮着他的书箱。遇到关塞险要的地方,他就访问当地的退伍老兵,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如果跟他在书本上读到的不一样,就拿出书本核对,这样他的知识就更丰富了。{易名网:起名|取名|测名2006-9-2215:41:42uname.cn}
顾炎武从四十五岁起,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在山东、山西、河北、江南来回奔走,每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住在旅店里。他还曾经和朋友一起,在雁北开垦荒地。到了晚年,才在陕西华阴定居下来。{易名网:起名|取名|测名2006-9-2215:41:42uname.cn}
顾炎武从小读书有个习惯,有一点心得就记下来,后来如果发现错误,又随时修改;发现跟古人议论重复的,就删掉。这样日积月累,再加上他从调查访问得到的材料,编成一本涉及政治、经济、史地、文艺等内容极其广泛的书,叫做《日知录》。这书被公认为极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在《日知录》里,他写了一段精辟的话,他认为社会的道德风气败坏,就是亡天下,为了保天下不亡,每一个地位低微的普通人,都应负起责任(原文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是这样来的)。{易名网:起名|取名|测名2006-9-2215:41:42uname.cn}
跟顾炎武同时代的思想家,还有王夫之、黄宗羲,都是参加过抗清斗争,始终不愿应召到清朝做官的。他们在学术上都有很大成就,历史上把他们合称为清初三先生。


著作

《日知录》三十二卷.

一至七卷,论经

八至十二,论政治

十三卷论世界风气

十三四卷论礼制

十六十七卷论科举

十八至二时一卷论艺术,文学

二十二至二十四卷论名义

二十五卷论古事真妄

二十六卷论史法

二十七卷论注书

二十八卷论杂事

二十九卷论兵事,外国

三十卷论天象术数

三十一卷论地理

三十二卷论杂考

顾亭林自认日知录是生平得意之作:"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

音韵学著作《音学五书》,三十八卷前后三十年,修改过五次

《古音表》三卷

《易音》三卷

《诗本音》十卷

《唐韵正》二十卷

《音论》三卷

《金石文字记》六卷

《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卷
江苏昆山千灯人,明清之际思想家,爱国学者,中华民族七十二伟人之一。初名绛,字宁人,明亡后改名炎武,自署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
少年时为诸生,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国,参加苏州、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斗争。失败后,十偈明陵,遍游华北,调查访问,搜集资料,致力边防、西北历史地理研究,发展经济,力行垦荒。晓岁卜居华阴,卒于曲沃。
先生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水利河漕、兵农田赋、经史百家、经济贸易都有精湛研究。晚年侧重考证,深究哲理,提出“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提倡“经世致用”实学。开创清代朴学风气,对吴、皖考据派有深刻影响,被誉为明清学问有根柢第一人。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激励世代炎黄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进!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br/><br/><fontcolor=#0556a3>参考文献:</font>http://221.10.201.161/article/顾炎武,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5月28日)生于江苏昆山东南的一个叫千墩的江南小镇(即现千灯镇)(昆山的花浦村)。顾炎武初名绛,学名继绅,字忠清,号宁人,自称圭年,或自署蒋山傭。
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为敬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他更名炎武。顺治七年,为避害曾化名蒋山傭。因家乡有一亭林湖,故人称亭林先生。
亭林先生3岁曾患痘症,右目为眇;7岁就塾,一目十行。19岁娶太仓王氏;至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1月9日,去世于曲沃,享年70岁)。一生受母教影响最大,10岁前即被授以小学,并及明代政纪诸书,举凡经史、典制、郡邑、掌故、金石、天文、舆地、仪象、兵农等,无所不通,故有“清代经学之开山祖”的美称。
亭林先生是我国明清之际学术思想界,治学严谨,忠贞耿介,励节高蹈,堪为各级教师示范者。
一、未婚守节断指和药的嗣母
顾氏的先世住在吴郡,现在的江苏吴县一带,是江东四大姓之一,五代时迁居滁州。南宋时有名顾庆的,从滁州迁居海门姚刘沙,今崇明县。庆的次子伯善又从姚刘沙迁居昆山县,于是顾氏就定居在昆山县的花浦村。从伯善传十一世到顾济,乃亭林先生的高祖;曾祖章志字子行,号观海,嘉靖癸丑的进士,做过南京兵部侍郎。本生祖绍芳,字实甫,号学海,是万历丁丑年的进士,做过左春坊左赞善。嗣祖绍芾,字德甫,是章志的次子,为太学生。本生父同应,字仲从,官荫生。嗣父同吉,早亡。嗣母王氏,乃太仆寺少卿王宇的孙女,太学生王述的女儿。
本来王述的女儿乃昆山儒生顾同吉的未婚妻,但至十八岁时,顾同吉尚未结婚,即行病卒。这时王氏方十七岁,在征得伊父母同意之后,即前往顾府吊祭。奠毕,即坚决不再返娘家,并谓闻之礼:信,妇德也。曩已请期,妾身为顾氏人矣,去此安往?即行决定与其太姑及姑相依为命,终生不嫁,从一而终。如此未婚即守节的妇德,在我国历史上尚属少见。
王氏到顾府后,平日不出大门,数年不回娘家。白天纺绩,夜晚看书,每至深夜方才休息,对于史记、通鉴、明朝政纪诸书等,尤感兴趣。有一次,其姑生病,昼夜服侍,极为辛劳。姑怜其终日辛劳,实于心不忍,特予慰问并牵其手,王氏不愿露指;其姑再三追问,方知伊为姑病曾断一小指而和药煮之,遂不胜惊奇与感佩。于是断指和药以示孝心的感人实事,不胫而走,在我国历史上平添一番佳话。崇祯九年,王氏年五十一岁,御史王一鹗奏旌其门曰“贞孝”,相传迄今。
当清兵南下,先生曾纠合同志起义抗清,不幸失败。他的母亲对他说:“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瞑目于地下!”于是绝食十五天而亡,堪称忠贞烈性的奇女子。
二、“归奇顾怪”传为美谈
明末,归庄与顾亭林,两人都有很高的才名,而且耿介绝俗,世人有“归奇顾怪”的说法。
亭林先生有双瞳子,右目微眇,其貌不扬,状甚丑,然才气不凡,生性耿介。先生自幼读书极为辛勤,然亦与众不同。例如先生每年常于春夏温经,届时即邀声音宏大者四人,分坐左右,置注疏本于前,先生居中,亦置经本于前,请一人诵读;遇有字句不清时,即详加辨问,读过二十页再换另一人,四人轮流,周而复始。读完十三经,再温三史或南北史。平日不喝酒,偶遇友人饮宴终日,常感不快,并谓“可惜一日虚度矣”。此外,也常喜欢在马上诵读诸经注疏,有时且因而不慎坠落坑谷。先生入清不仕,四处遨游,随居而安。一生中五谒明孝陵——南京明太祖墓,六谒明思陵——直隶昌平明怀宗墓,可见其故国情深,国族观念极深,决非一般人所能轻易认识与了解者。他尤其对人人应当知耻一事,分析更为深刻,曾谓:“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者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归庄字玄恭,乃明代大文学家归震川的曾孙。平素为人豪迈尚气节,但有怪名,人皆奇之。例如他曾写一联于其草堂:“两口寄安乐之窝,妻太聪明夫太怪;四邻接幽冥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并常自称“归妹”,“归乎来”,或“普明头陀”等名。他与亭林先生皆为昆山人,常有交往,声气相投,友谊甚深。从以上简略的事实来看,严格说来,相传的“归奇顾怪”,实乃由于伟大的思想家或学者的特立独行之实际生活,引起了一般人的敬仰,成为美谈,更可激励后世青年的尊敬与怀念。
三、重视科学研究讲求实学
亭林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学有专长,后世尤多称述其音韵考据学最具权威。由于亭林先生的治学精神谨严,取材务求真实,立论力求公正,故在学术研究上能有莫大成就。例如全祖望曾谓:“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鞅中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于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如此认真求实的精神,与治学严谨的态度,和当前所谓“言必有物”的科学研究(scientificresearch)极为相近。
亭林先生在亲身调查研究,使用调查法(surveymethod)搜集原始资料,以证明历史事实方面,亦具成效。他仆仆边塞二十余年,多为研究国防地理,以觅复国建国基地,一直不忘光复大汉河山。故尝“游览于山之东西,河之南北”,“数次出国,五谒孝陵,六谒思陵”,最后定居于陕之华阴。先生认为“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及“北方开山之利过于垦荒,畜牧之获饶于耕耨”,都是经过实际勘查之后,所获得的具体经验与论断。
先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但处处都富有研究精神,分类录出,旁推互证,绝不轻意放过。他欢喜金石文字,凡走到名山,巨镇、祠庙、伽蓝的地方,便探寻古碑遗碣,拂拭玩读,并抄录大要,以备将来研究时作为原始资料。其重要著作为日知录、音学、天下郡国利病书、金石文字记、求古录、石经考、九经误字、历代帝王宅京记、五经同异、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北平古今记等,影响以后学术研究风气,极为显著。
四、日知录为家喻户晓的名著
在清朝一代,亭林先生的日知录,堪称洛阳纸贵、家喻户晓的名著;除其门人潘耒有日知录闽中本外,尚有嘉定黄汝成集释本、广州本、湖本局本、朝宗书室活字本、及席氏刻集释本。民国以来更有商务万有文库荟要本,乃是将《日知录》三十二卷与《日知录之余》四卷合印而成。版本如此之多,可见世人需要阅读之殷。日知录经过亭林先生的多次增改,成为博大精深与包罗万象的名著。如果要想知道过往历史与经国治世之道,日知录可以提供很多宝贵的资料;这也正是成为当时世人喜爱阅读的主要原因之一。
日知录本是亭林先生的读书札记,然而其中尚包括论说、考据等性质的杂文。此书在其生前已着手编辑,并有钞本及刻本八卷。由其初刻日知录自序中,更可知其内容广泛无所不包,例如:某自五十以后,笃志经史。其于音乐,深有所得。今为五书以续三百篇以来久绝之传,而别着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余卷。
其门人潘耒所刻日知录,计三十二卷,共千余条,自卷一“三易”起,至卷三十二“雌雄牝牡”止:其中充满严肃的经世之学,也有轻松的文艺小品及历史掌故,堪谓已达博雅与包罗万象的境界了。
五、安贫乐道与公正严明的精神
亭林先生生于明末群雄割据,异族侵略,外患日深的大动乱时代。当时人心堕落,世风日下,学人多尚空疏清谈,趋附权门,寡廉鲜耻,追求个人荣利。眼见锦绣河山受异族铁蹄践踏,国人屡遭欺凌杀戮,暗无天日,无处伸怨;民族气节损伤殆尽,传统文化饱受摧残。这时,幸赖亭林先生清风亮节,力排众议,期挽颓风。先生以发扬其嗣母感人教义,与恢复我国礼义之邦为己志,一生不事二姓,笃勤于学,自强不息,老而弥坚。从以下几段话中,可窥见其斑:“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先生对进德修业与为学的方法,也提供很多原理与原则。例如: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为政者玩岁而憩日,则治不成,为学者日迈而月征,则身将老矣。”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亭林先生曾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前辈文编说部,及公移邸抄之类,凡有关民生利害者,莫不熟读精研。曾谓“读书不多,轻言著述,必误后学。”故亭林先生惟恐学不足,辨析名物,必穷究原委,深切不苟。负责任,肯用功。其所以能成一代儒宗,而获﹁清代经学之开山祖﹂的荣誉称号,就是由于力求实学,言行谨严,不附贰臣门下,及不受异族延致的安贫乐道为人师表的精神而然。<br/><br/><fontcolor=#0556a3>参考文献:</font>http://bbs.cqzg.cn/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