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海洋运输业的历史

时间:2010-2-5 专题:徐光启明史列传
海洋运输业的历史
尤其是中国的
由于内容比较多,所以介绍你一些历代海运书籍【001】朱希祖:《明季史料题跋》,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146页)记载明朝尤其是南明历史的书籍,在清朝屡经焚毁和窜改,本书著者多方搜求,每得一书,即详加校勘和考证,并指出其中经过后人删补窜改的痕迹。本书收录书跋八十二篇,其中关于明季史籍的占六十二篇,大多数曾发表于《北大图书部月刊》、《图书月刊》(重庆版)、《文史杂志》等期刊,部分则为未刊稿及从日记中摘抄出来的,对于研究明末清初的历史,有相当的参考价值。【002】谢国桢编著:《明清笔记谈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香港:华夏出版社重印本,1967年。(370页)明清两代的笔记,种类繁多,虽良莠不齐,价值不同,但确实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可供后人治史时参考。本书分为两部分,前半为「明清笔记谈丛」,包括《草木子》、《菽围杂记》、《濯缨亭笔记》、《见闻纪训》、《见闻杂记》、《三家老委谈》等书提要凡四十八篇,扼要介绍各书内容及使用价值等,并叙述书中有关作者生平、社会风俗、科技发明等比较生动而有意义的事迹;或连类并举一些其它笔记等类的书籍,综合比较,互相贯通印证。此外,作者还批判了以往拿笔记稗乘作为茶余酒后「谈助」的不正确看法。后半收录〈明清史料研究〉、〈明代边防史乘十种跋〉、〈丛书刊刻源流法考〉、〈三省矿防考跋〉、〈彭茗斋著述考〉、〈陈则云事辑〉、〈张南垣父子事辑〉、〈关于全祖望鲒崎亭集之题跋〉、〈平景孙事辑〉等文章,或为史料评述,或为书籍题跋。总之,谢氏此书对于明清笔记等数据的介绍,扼要明白,是很值得注重的参考书。【003】蒋考瑀编:《明史艺文志史部补》,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69年。(143页)清代思想箝制甚严,明人著作多遭忌讳而不行于世,清修《明史》时亦多略而不载。本书以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为主,再采用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及近人所编专题目录如谢国桢的《晚明史籍考》、吴玉年的《明代倭寇史籍志目》、朱士嘉的《明代四裔书目》和《中国地方志综录》等十数种资料,增补《明史》〈艺文志〉史部未予收入的书籍凡四千余种,为数相当可观,其编排次序悉依《明史》分类:(一)正史类、(二)杂史类、(三)史钞类、(四)故事类、(五)职官类、(六)仪注类、(七)刑法类、(八)传记类、(九)地理类、(十)谱牒类,另增附(十一)目录类。〈后记〉指出《明史》〈艺文志〉所载史部书籍与《明史稿》〈艺文志〉的内容仅有少数差异之处,但若干记录则与其它书目不同。【004】王崇武:《明本纪校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27],北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5年;香港:龙门书店影印本,1967年。(135页)《明本纪》原称《皇朝本纪》,一卷,不著撰人名氏,记明太祖事迹,起自濠州从军,迄于洪武五年(1372),分年编排,是研究明初史事的重要资料。该书内容大致与《太祖实录》相同,所以王崇武取今本《实录》互相校对,间采他书注其本末,而成《明本纪校注》一册。〈序〉中论考《皇明本纪》成书年代和史料价值等,指出「此书与《实录》关系綦密,而成书则在今本之前,可能为修史之原料,亦可能钞自《实录》初修本,要就史料价值言,远胜于今本《实录》矣。」正文则校勘不同版本间的正误,于每段之后附《实录》文字以兹比较,再加按语考其异同,精辟见解颇多,实为用心用力之作。【005】《古今图书集成中明人传记索引》(indexofbiographiesofthemingperiodin“ku-chint’ushuchich’eng”),香港,1963年。(222页)[缺编纂者及出版者资料]本索引根据1934年中华书局影印本《古今图书集成》中有关明代传记部分,即:明伦汇编之皇极、官常、氏族;博物汇编之艺术、神异;理学汇编之学行、文学、字学诸典编成。目录部分附有姓氏的英文拼音,依字母次序排列。【006】吴晗:《读史札记》,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358页)本书选录1931至1948年间作者所撰的札记式论文共十一篇,按写作时间顺序编排。除〈王茂荫与咸丰时代的币制改革〉、〈投下考〉及〈元代之钞法〉外,以下各篇都是有关明史的:(一)〈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考证《金瓶梅》一书的时代,认为大约是万历十年至三十年(1582-1602)间写成的作品,退一步说,最早也不会早过隆庆二年(1568),最迟亦不能后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并扼要论述其时代背景。(二)〈朝鲜李朝实录中之李满住〉是以《李朝实录》中的记载为中心,探讨建州史前期著名领袖李满住的家世、住地及建州左卫的西徙,明与朝鲜两属下的李满住及其灭亡的经过。(三)〈明代的军兵〉记明代的军与兵、卫所制度、京军、卫军的废弛、募兵、军饷与国家财政等军事上的问题。(四)〈记明实录〉摘录《明实录》中资料百数十则,分成五类,辑为长编,「《实录》价值,言人人殊,记『评骘』第一;采录纂修,史官之职,记『史官』第二;椒园焚稿,史宬尊藏,记『仪制』第三;高、光著录,数经改修,记『掌故』第四;内廷录副,士夫争传,记『传布』第五。」(五)〈明教与大明帝国〉论证明之国号出于明教(摩尼教),对明太祖与红军、大明帝国与明教的关系加以探究。明教自唐代输入,至南宋而益盛,穷流溯源,因并及之;明教又与自出佛教之弥勒教传说及白莲社合,故亦连带叙述。(六)〈记大明通行宝钞〉申述明太祖印造大明宝钞和历朝流通的情况,兼及户口、食盐、钞、关、商税及俸给、赎法等与钞法有关的事项。(七)〈明初的学校〉记明代初期的国学和地方的府州县学,认为「研究明代学校和政治的关系,洪武一朝是最有代表性的时期。」(八)〈「社会贤达」钱牧斋〉指责钱谦益(牧斋)对明朝失节、出卖祖国人民,在清朝则名列《贰臣传》,羞辱至极。最后两篇文章中的一些说话,是针对着写作时的环境和人物而发的,多少含有影射的成分,详见〈后记〉所述。本书内容,虽如作者所称「只是若干专题史料的汇集」,但它除了整理和提供很多有用的资料给读者参考外,还有不少精辟的见解。【007】孟森:《明代史》,台北:中华丛书委员会,1957年。(392页)本书原稿是孟森在北京大学讲授明清史时,由北大出版组铅印发给学生的讲义,经劳贞一校对,杨联升作〈序〉,重新出版。书分两编,第一编「总论」两章,论《明史》在史学上之地位及《明史》体例。第二编「各论」共有七章:第一章〈开国〉述太祖建国及洪武年间大事;第二章〈靖难〉记建文朝事之得失,靖难之变及其后明运之隆替,仁宗、宣宗两朝大事等;第三章〈夺门〉述英宗正统初政,土木之变,景帝即位后的措施,夺门之变,宪宗、孝宗朝的政局和诸朝学术;第四章〈议礼〉论武宗之失道,世宗时的议礼及其影响,穆宗朝的政治、学术;第五章〈万历之怠荒〉分冲幼之朝、醉梦之期、决裂之期叙述神宗在位四十余年的朝政,附光宗在位一月的经过;第六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论天启朝之阉祸,崇祯致亡之痴结,流贼及建州兵事;第七章〈南明之颠沛〉载弘光朝、隆武朝、永历朝及鲁王监国事迹。本书论述明代大事与制度、学术等,简明扼要,实为近人研究明史的早期代表著作之一。【008】李光璧:《明朝史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232页)本书原是作者在天津师范学院讲授明清史课程讲稿的一部分,经过修改和补充而成,概略地阐述明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历史。全书八章的内容如下:(一)明帝国的建立,社会经济的恢复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高度发展;(二)永乐、宣德间封建政权的巩固与对外扩张;(三)正统至正德时期明帝国统治的危机;(四)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沿海倭寇的侵扰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海盗商人的东来;(五)嘉靖至天启时期统治阶级的腐朽、党派纷争、封建掠夺的加深和阶级斗争的新发展;(六)满族的兴起和建国,明朝「辽事」的失败与明末农民大起义;(七)清军入关和汉族人民的抗清斗争;(八)明朝的文化。【009】黎杰:《明史》,香港:海侨出版社,1962年;台北:大新书局,1964年;[缺出版地]:九思出版社,1978年。(650页)本书分门别类,概述明代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第一篇〈明代政治述略〉分明初、明代中叶、明代末叶及南明四个时代记叙重要史事;第二篇〈明代法制述略〉分成四章讨论职官制度、兵制与刑制、考选制度、财政制度;第三篇〈明代学术思想述略〉阐述:(一)思想概略,(二)文学概略,(三)晚明三本名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与西洋学术之输入,(四)艺术概略;第四篇〈明代的交通、都市与人口〉详列有关记录;第五篇〈明代的社会状况〉略论明代的农工商业、风气与宗教。书末附〈明代大事表〉。【010】李洵:《明清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香港:文昌书局翻印本。(261页)本书原为作者讲授明清史的讲稿,是一册概论式的著作。〈绪论〉讨论明清时期的历史及分期、史料与史学等问题,以下共有九章。作者将明代历史发展分成五个阶段来叙述:(一)反元民族斗争的胜利与封建帝国的建立,1368-1402;(二)十五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重大发展,1403-1435;(三)十五、十六世纪顷明帝国的危机,1436-1521;(四)十六世纪中国社会的继续发展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1522-1596;(五)清的建国与明帝国在农民起义浪潮冲击下的灭亡,1596-1644。第六章以后属清史范围。【011】沉明璋:《明代政治史》,台北:自印本,1967年。(294页)这是一册概略叙述明代史事的著作,分成十章:(一)大明帝国的创建〉;(二)〈明初的政局〉;(三)〈明初的对外〉;(四)(五)〈明室的中衰〉;(六)〈明代的外患〉;(七)〈张居正的相业〉;(八)〈明季的秕政〉;(九)〈明室的覆亡〉;(十)〈明代的制度〉。纲目清楚,内容则多引用《明史》文字。【012】姜公韬:《明清史》,台北:长桥出版社,1979年。(167页)本书是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共八册)中的一部,用语体文撰写,通畅易读,采录图片颇多,史事的叙述则较简略。第一章〈元明之际〉交代元末社会、民族意识与白莲教的兴起,风云际会的草泽群英,朱元璋早年的发展、平陈友谅与张士诚、北伐与统一的经过等。第二章〈明太祖的开国规模〉记叙明太祖定都、封王和藏富于民的财经措施,明代的学校与选举,太祖一朝严刑峻罚的事迹,并对政府组织和卫所制度一加探讨。第三章〈制度的更张与势力的发扬〉概述靖难之变后国家的内外发展:通漕与都城的北徙,宦官势力和阁权的递进,削藩与边防的始坏,明初与蒙古、女真的关系,郑和下「西洋」,西南开发与安南内属。第四章〈明朝中后期的政局〉介绍明代中叶以后政治日趋败坏的情形:土木之役与朝事的反复,成化、弘治之间的政治与军事,藩王之变,议礼与奉道,南倭北虏,政潮迭起的内阁和张居正的政绩。第五章〈明清之际〉依次说明党议与阉祸,努尔哈赤的龙兴大业,明朝的守御,流寇亡国与清人入关,南朝恢复的失败和清统一的告成。第六章〈清朝的极盛与中衰〉。第七章〈五百年社会文化的掠影〉综述明清两代人口发展与土地利用,商业与工艺,社会流动,书吏、幕友、乡绅,王学的风靡与反动,从「经学即理学」到「六经皆史」,文学与书画。【013】邓明炎:《明代之建国及其兴亡》,台北:天山出版社,1976年。(167页)本书是一册概述性的著作,就明代建国及有关兴衰的史事摘要分述,并藉此阐明中国历史上治乱兴衰的道理。全书分为下列九章:第一章〈明太祖之开国〉,述元帝国崩溃、群雄竞起和明太祖创业的经过,认为太祖成功的原因在于以民族主义号召天下、以仁义取得人心及见识过人。第二章〈明太祖的政治措施〉,从政治上的革新和严酷的统刑两方面对明太祖的措施加以探讨,指出一切制度都力矫元时之枉失,但太祖得国后不免猜忌,故其设施实在得失互见。第三章〈明成祖时代〉,记靖难之变及其后的杀戮,综述成祖的事业与其功过。第四章〈仁宣的盛世〉,述仁宗、宣宗的继立及两朝治绩,认为主要应该归功于辅佐得人,如蹇义、夏原吉和三杨等。第五章〈明代的中央政府制度〉,讨论初期的宰相制度、内阁的形成、阁臣的任用、内阁的职权、票拟与批红。第六章〈明代中期的忧患〉,就宦官专权、土木之变、景泰御虏、夺门之变、宪宗与孝宗时代的政治、武宗之昏乱、世宗的迷信等史实,说出明代中期内忧外患日趋严重的情形。第七章〈晚明政治的败坏〉,从张居正的革新说到神宗的弊政、光宗熹宗的荒乱、平倭与援朝、东林党祸及挺击、红丸、移宫三大案。第八章〈明室之覆亡〉,叙满洲兴起、宁远之捷、流寇猖獗与崇祯亡国,并分析明室倾覆的主要原因。第九章〈南明之复国运动〉,记弘光之消沉、隆武之简朴、永历之颠沛及鲁王监国,而以郑成功的光复事业作为尾声。各章内容,多取材于《明史》、《明史纪事本末》及孟森《明代史》诸书。末后附〈明代帝系表〉、〈大事年表〉、〈明代职官表〉。【014】存萃学社编集、周康燮主编:《明代社会经济史论集》(第一至三集),香港:崇文书店,1975年。(220页;344页;373页)本书选辑1936-1967年间王崇武、吴晗、梁方仲、王毓铨、李光璧等学者在《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禹贡半月刊》、《历史研究》、《历史教学》及《史学月刊》等学报上发表有关明代社会经济史的论文共四十九篇之多,照原版影印而成,极便利治明史者参考。第一集十四篇,计有:王崇武〈明代之屯垦政策与井田说〉、〈明代民屯之组织〉、〈明代的商屯制度〉;赖家度〈明代农民的垦荒运动〉;陈诗启〈明代的工匠制度〉;吴晗〈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李光璧〈明代手工业的发展〉;白寿彝、王毓铨〈说秦汉到明末官手工业和封建制度的关系〉;全汉升〈明代的银课与银产额〉;清水泰次著、王崇武译〈明代之漕运〉;童书业〈重论「郑和下西洋」事件之贸易性质〉;贾敬颜〈明代瓷器的海外贸易〉;李光璧〈明代西茶易马考〉;刘炎〈明末城市经济发展下的初期市民运动〉。第二集收录十六篇,依次为:郭厚安〈略谈明初的屯田〉;方楫〈明代的军屯〉;王毓铨〈明代军屯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其特点〉、〈明代的王府庄田〉、〈明黔国公沐氏庄田考〉;周良霄〈明代苏松地区的官田与重赋问题〉;杨国宜〈晚明土地占有关系的演变〉;傅玉璋〈谈谈李自成的均田〉;王守义〈明末农民军「均田」口号质疑〉;刘重日〈「均田」口号质疑的质疑〉;陈鸣钟〈试论明建国初年土地田亩户口赋役诸制度〉;梁方仲〈明代户口田地及田赋统计〉;王崇武〈明代户口的消长〉;王毓铨〈明代的军户〉;何维凝〈明代之盐户〉;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第三集收有论文十九篇:洪焕椿〈关于明代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问题〉;柯建中〈试论明代商业资本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方楫〈明代手工业发展的趋势〉;史宏达〈明代丝织生产力初探〉;彭泽益〈从明代官营织造的经营方式看江南丝织业生产的性质〉;郑天挺〈关于徐一夔《织工对》〉;梁方仲〈明代「两税」税目〉、〈一条鞭法〉、〈释一条鞭法〉、〈明代十段锦法〉、〈明代银矿考〉、〈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入〉;方楫〈明代治河和通漕的关系〉;吴缉华〈明代的海陆兼运及运河的浚通〉;方楫〈明代的海运和造船工业〉;陈得芝〈试论郑和下「西洋」的两重任务〉;田静〈明代辽东的马市贸易〉;傅玉璋〈李自成起义军的商业措施〉;赵俪生〈论明末大农民军对货币财源的积累〉。【015】黄开华:《明史论集》,香港:诚明出版社,1972年。(681页)本书收录作者十余年间所写的七篇论文,凡数十万言,其中有关南京政制者两篇,分析晚明政治社会的有两篇,讨论黄梨洲的也有两篇,而字数最多、最为可观的,则是关于明代土司制度设施与西南开发的专论。各篇内容大略如下:(一)〈明政制上并设南京部院之特色〉考据有关资料,指出成祖迁都燕京以后并留南京部院,成为明代政制上的一大特色,是中国历史上所仅见,其存在亦自有实际之需要。(二)〈补明史南京七卿表〉补正史之所未备,按《明史.七卿表》所列,尽属北都七卿,本表则详列南京七卿的更替,据此亦有助于观察中枢人事的动向。(三)〈明代土司制度设施与西南开发〉探讨明代统治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制度与政策,按土司制度是奠定开发西南少数民族的基础,此文资料丰富,整理排比,用功非浅,相信是目前研究有关问题最详尽的著作。(四)〈晚明寙政促致社会经济崩溃之剖析〉讨论明室败亡的关键所在。(五)〈晚明科举与士风颓败之探讨〉指出晚明的科举制度非特无助于学术政治,转成败坏人才之具。(六)〈读《明夷待访录》书后〉就《明夷待访录》一书,综述黄梨洲对明代政治、经济、军事、学术思想、科举取士等各方面的意见。(七)〈明遗老黄梨洲之史学〉专论黄梨洲治史的成就及其影响编修《明史》的大概。【016】李光涛:《明清史论集》(上、下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748页)本书辑录作者二十年间在《学术季刊》、《东方杂志》、《大陆杂志》等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凡五十二篇,内容主要关于两方面:一是明代与朝鲜的关系,作者利用朝鲜《李朝实录》中的资料,就个别的问题加以考证;另一是明清之际的史事,因明代覆亡、清朝代兴的关键原因,官书向无纪录,而汉满民族的交涉,官书隐而不载、或载而不实者,所在多有,作者引用内阁档案资料,究明若干史事的真相。引文中不乏贵重资料,考证亦详。作者对明清两代档案文献之研究,用功颇勤,凡与问题有关的资料,均尽量予以摘录。【017】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634页)[另台北世界书局有翻印本]本书收录论文四十四篇,大约可分为两类:一为历史事实的论述,一为文献资料的考订,主要集中于满清入关前后事迹的研究。其中大部分曾在报刊上发表,或曾收于《心史丛刊》及《清初三大疑案考实》中,少数则为未刊稿。属于明史范围的,有〈建文逊国事考〉、〈万季野明史稿辨诬〉、〈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原疏附跋〉、〈明烈皇殉国后纪〉、〈任民育〉、〈南明永历帝致吴三桂书跋〉、〈后明韩主〉、〈三朝辽事实录评〉、〈崇祯存实疏钞跋〉、〈传钞本黄景昉国史唯疑跋〉、〈书明史钞略〉、〈书樵史通俗演义〉、〈重明遗民传序〉等十余篇。书首有商鸿逵的〈编辑说明〉,指出「著者是一个旧型的历史学者,其在学术工作上的成就,受了他的立场、观点和治史方法的很大的限制。但……同时也应该承认,他在若干具体事情的看法上也自有其精到的、敏锐的地方。」编辑本书时,除了考虑文章的内容对现今的研究工作有无参考价值外,还特别注意暴露政治压迫和对封建统治者内部矛盾的著作。台北世界书局翻印本合订为一册,对〈编辑说明〉有所删改,著者所撰其它有关历史的文章附目亦削去后半。【018】苏同炳:《明史偶笔》[人人文库],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125页)本书辑录有关明史的论文四篇,占全书主要篇幅的,一是〈明代相权问题研究〉,阐述洪武初年的君权与相权、内阁、票拟与批红、相业与相体、明代宰辅职权的演变等等;另一是〈明代的邸报与其相关诸问题〉,记明清两代的邸报,评述《万历邸报》并对其作者问题提出商榷。此外,还有〈论台湾外记中的郑芝龙史事〉和〈沈光文的出身考〉两篇短文。【019】黄彰健:《明清史研究丛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655页)作者此书收录有关明清两代史事、政制及史料考证的文章共二十余篇,凡数十万字,分作五卷:卷一以论述明代制度为主,计有〈论《祖训录》所记明初宦官制度〉、〈论《祖训录》颁行年代并论明初封建诸王制度〉、〈论明初的四辅官——并论明初殿阁大学士的设置及东宫官属之平驳诸司启事〉、〈读皇明典礼〉、〈读明刊《毓庆勋懿集》所载明太祖与武定侯郭英敕书〉诸篇。卷二探讨明律,有〈《大明律诰》考〉、〈律解辩疑、大明律直解及明律集解附例三书所载明律之比较研究〉、〈明洪武永乐朝的榜文峻令〉三篇。卷三论考明代史料:〈校印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红格本明实录序〉、〈明实录校勘记引据各本目录〉附〈今存明神宗实录为初修本说〉、〈明末实录书成腾写四份说〉、〈明外史考〉及〈续记〉、〈读明史王艮传〉、〈《明史考证逸》纠谬〉。此外,卷四〈论明初北元君主世系〉、〈奴儿哈赤所建国号考〉等篇讨论满清史事,卷五则辨析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史事。【020】李光璧编:《明清史论丛》,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294页)本书辑录探讨明清两代政治、社会、经济各面的论文十八篇,有关明代及明清之际史事的约占三分之二,内容围绕着以下几个重心:(一)明代土地及田赋制度——赖家度的〈明代土地占有关系和赋税制度的演变〉综论明初民田和官田的性质、明代皇庄庄田扩张的影响和一条鞭法的历史意义;梁方仲的〈明代粮长制述要〉说明粮长制设立的目的,粮长的职责及其所享有的特权,制度的演变等。(二)明代的手工业生产——李光璧〈明代手工业的发展〉概述明代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丝织和棉织技术的提高,烧造和矿冶的进展,造纸和印刷业上的成就;贾敬颜的〈明代景德镇的瓷器和松江的棉织业〉则就瓷器及棉织业的代表性产地加以探究。(三)明末农民起义问题——李光璧的〈明代农民大起义〉略述农民起义的扩大和发展,李自成颠覆朱明王朝的经过,张献忠的建国和失败等;董玉瑛的〈有关明末农民起义流动作战的一些问题〉剖析流动作战的过程和所使用的方法,它本身所具备和创造了的条件,其表现及缺点等;马少侨的〈明末武冈人民的反藩役斗争〉记叙崇祯末叶武冈人民反对岷王企修建王城之役而掀起的武装事件。(四)明清民族关系及抗清运动——李文治的〈晚明统治阶级的投降清朝及农民起义军的反清斗争〉强调吴三桂的投敌给满清打开侵略之门,文武汉奸的投靠对清朝统治中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644年以前农民军坚持反封建压迫的斗争是正义的,而华北及中原广大地区沦陷后他们把斗争目标转向清朝,是符合广大汉族人民要求的;李光璧、赖家度的〈清朝建国及天崇时期的侵明战争〉探讨明朝和女真各部族的关系,努尔哈赤的建国和明廷对「辽事」的失败;而记述满清入关前后各地人民抗清情形的,有赖家度〈一六四五年江阴人民的抗清斗争〉、杨宽〈一六四五年嘉定人民的抗清斗争〉。(五)明代科技问题——燕羽的〈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宋应星和《天工开物》〉两篇分别讨论明代两位科学先驱者的生平及他们的代表作。【021】包遵彭编:《明史论丛》(十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这套关于明史研究的丛书共有十册,各册标题依次为:一、《明史编纂考》;二、《明史考证抉微》;三、《明史考证逸》;四、《明代政治》;五、《明代土司制度》;六、《明代边防》;七、《明代国际关系》;八、《明代经济》;九、《明代国际贸易》;十、《明代宗教》。除了第三册全本及其它各册中少数文章是清人所撰之外,收录的多是近数十年来较为出色的论文,每册并有编者的简要〈导论〉。在明史研究的范畴中,这套网罗了近百篇专论的大规模论文集,是很方便参考的。不过,内容的编排和论文的选择等,似未经过严格的考虑,例如部分作品的撰写年代过于久远,或者所论过于琐细,以致整套丛书予人参差不齐的印象;而且,编者若能有效地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作出比较,则更能说明出所选论文的价值所在。详细内容,可参阅各册的提要。【022】赵令扬:《明史论集》,香港:史学研究会,1975年。(88+34页)本书是作者把发表在各学报上有关明史研究的论文,照原版影印辑录而成,共收论文七篇:(一)〈论明代之宦祸〉综论明代宦官为祸政事的经过,指出自太祖、建文之严御宦官至成祖宠任宦官,为明政一大转折点。至英宗时终发展为一代之祸。明之衰亡,乃宦祸所致;而宦祸之兴,则为士大夫与宦官勾结及党争所促成。(二)〈论南明弘光朝之党祸〉记述崇祯殉国后,南下诸臣不思合力救国,反而继续加强党争的情形。(三)〈记明时中国人在东南亚之势力〉概括明代华侨活跃于东南亚的状况,认为明初至宣德是全盛时期,正统至正德期间是奋斗时期,嘉靖至崇祯则是与欧人对抗的时期。(四)〈明宪宗朱见深之婚变〉考查宪宗因宠爱万贵妃而废后一事的经过,并反映宦官专横的情形。(五)〈记明代会同馆〉分析明代会同馆(招待外国国王、王族和使节的机构)的职务及对外交、贸易、文化等活动的影响。(六)〈论明太祖政权下之知识分子〉探讨明太祖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和政策。(七)〈李贽之史学〉阐述李贽所撰《藏书》、《续藏书》及其「六经皆史」的观点。【023】李文治:《晚明民变》[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丛刊之23],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225页)[香港远东图书公司翻印本]关于晚明民变问题有不少研究成果,本书是较早期的著作之一,其内容正如作者在〈绪论〉中所说,是着眼于民变之兴衰演变以及在历史上的作用、影响等,「力避前人之隐讳,据实直陈。」作者认为,晚明民变的发展可以分为下列四个时期:(一)天启七年(1627)至崇祯六年(1633),?
徐福渡海求仙公元前221年,秦工赢政横扫六合,以极大的魄力和才能,统一了中国。国事初定,秦始皇便四处周游,一为巡政,二寻“长生不老”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巡游来到东海岸边,心甚往之,于是征召大批方士,询问海中神仙与仙药事。一个叫徐福的方士上书秦皇,“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秦王大喜,立即下诏征童男女3000,百工技艺之人,携带五谷等物,由徐福率领,东入大海“求仙”。徐福,史籍对他没有太多的记载,今天只知他是江苏省赣榆县人,没有任何航海经历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方士徐福等人入海求仙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者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但徐福就在这第二次出海后,竟一去不返。2200年来,徐福航海成千古之谜。史圣司马迁说徐福到了“平原广泽”。但这个平原广泽是哪里呢?近年来,日本在徐福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权威地宣布:徐福当年所到的“平原广泽”是日本;日本皇室人员也不无骄做地称,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据日本人考证,徐福从山东琅琊出发不久,在海上遇到了一场持续数天的大风暴,船队被刮到朝鲜半岛,稍事停留,他们便南下到达日本九州。在九州熊野县新宫市的波多须浦登陆,上岸后,徐福经武雄进入筑紫平原。徐福的人马在筑紫平原中心佐贺屯扎了9年,又折回九州岛,到了高千穗的“日向”,在今歌山县的新宫之地停驻了3年。尔后又到了伊势湾腹地,进到内陆檀原,并在此称王,最后在富上山麓终其天年。卒年不详。徐福完成了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第一次航海探险,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他把把秦代先进的农耕、蚕桑和医药技术带到了日本,使日本的农业、养殖业、纺织业、医药业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徐福是一个永远值得人们怀念的中日友好的使者。法显渡海求经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大发展,引起了僧侣们西行取经的意愿,其中的佼佼者首推法显。法显,东晋僧人、旅行家、翻译家,中国僧人赴印度留学的先行者。俗姓龚,约公元337年出生于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显等五人从长安(西安)出发,西行寻求佛教戒律。他们长途跋涉,过流沙(泛指今新疆中部大沙漠),穿越葱岭(帕米尔高原以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之总称),到达北天竺、中天竺地区。法显在印度留学三年,学习梵书、梵语,抄录经率。又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居住二年,搜寻经籍。公元411年,法显自狮子国返归中国,采取了乘船穿越马六甲海峡,绕行东南亚半岛,然后北上的海上之路。他登上一艘返航的中国商船,在海上漂泊九十日,抵达广州西南方的耶婆提国,停留五个月等候季风,后搭乘另一商人大船,启程返国。在海上颠簸了近三个月到达了今山东半岛的青州长广郡界。回国后,法显将所得梵文佛家经典译为汉文,多达百万余字,又将游历当时三十余国的见闻编辑成《佛国记》一书。此书不仅是研究古代中外交通的名著,也是研究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历史的重要文献。法显出国14年,足迹遍及30余国,不但带回了佛经(后来翻译整理出6部24卷),而且还把国外所闻所见及海上斗风战浪的经历整理成《法显传》(又称《佛国记》、《佛游天竺记》等),为了解东南亚各国及航行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也为郑和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础法显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中国航海史上有重要贡献的人物。鉴真渡日鉴真和尚(688~763年),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即今江苏省扬州市)人。14岁时出家,26岁时已经是能融贯各家专长,声名远播的律宗大师了。唐天宝元年(742年)冬十月,日本学问僧荣睿和普照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礼请大和尚东渡日本,向日本国传法。唐天宝二年(743年),鉴真和尚率弟子道航、思托等21人准备东渡,但因荣睿、普照被同行僧人诬告是海贼,受到官府搜捕而告吹。但鉴真仍决意再次东渡,出钱买船,沿长江东下,却因遇到狂风恶浪再度失败。鉴真仍不甘心,第三次东渡尚在酝酿便又因被人告密而流产。唐天宝三年(744年)冬,鉴真率领荣睿、普照、思托等30余人,秘密南下,刚到浙江黄岩县的禅林寺,便被官兵重重包围,第四次东渡又告天折。天宝七年(748年)六月,鉴真、荣睿、普照等共35人从扬州出发,向东航行,沿江而下,出了长江口,在越州三塔山停留一个多月,然后驶到舟山群岛附近的暑风山。到十月中旬,船从暑风山启航,扬帆东驶。后漂航到海南岛的最南端,便跟随商人到了振州(今海南省崖县),然后辗转北返。在路经端州时,荣睿病死。途中,鉴真和尚劳累过度,医治不当,双目失明。回到扬州,仍然在准备着下一次的机会。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十月,此时鉴真年届66岁高龄,而又双目失明,但他仍然应允随使团东渡日本。二十九日晚,鉴真一行24人在黄泅浦(今江苏常熟黄泅)与日本遣唐使船队会合,踏上了第六次东渡的航程。除船工外,船上还有随行的十八位僧人和八十五位玉工、画师、绣师、缮工、镌碑工,又有大量经卷、香料、药材以及所需粮食和生活用品。经两个月的艰苦航行,鉴真和尚终于抵达日本萨摩国阿多郡的秋妻屋浦(今日本鹿儿岛县川边郡坊津叮秋目村),并于次年二月到达日本遣唐使船队的始发港――难波港。鉴真和尚从743年起到754年止,历经11年,前后6次东渡日本,真是备受艰辛,屡遭磨难,终于达到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目的。鉴真给日本带去了先进的中国文化,在日本无私地贡献出了一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