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杨贵妃死在日本?

时间:2010-2-6 专题:杨贵妃

有史以来,历代美女从青春华茂到悲辛收场的故事中,集其大成而又奇诡多变,故事流传最广最久的,要算唐朝玄宗皇帝的贵妃杨玉环其人其事。传说,历史上的杨贵妃在马嵬坡被杀。但有人认为,杨贵妃没有被杀死,而是辗转到了日本。这两种说法都有充分的根据,杨贵妃的生死之谜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千年未解之谜。

关于在马嵬坡时贵妃已死的说法是这样的。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历史上记载她“晓音律,善歌舞,有倾国之貌”。她原为唐玄宗的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爱妃。一次,在宫廷宴会上,唐明皇看中了她,为了得到她,先要她入宫做女道士,号为太真,然后占为己有。天宝四年(745)册封她为贵妃。她入官之后,“三千宠爱在一身”。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造反,京师危急,唐玄宗携杨贵妃仓皇逃走,在马嵬坡,以右彪武军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从将士,认为这场国难的原因是杨贵妃与哥哥杨国忠平时为非作歹,因此愤怒地杀死了宰相杨国忠,并胁迫唐玄宗将杨贵妃缢死。如果唐玄宗不这么做,他们就不再保护皇室了。唐玄宗无奈,只好照办。贵妃死时年38岁。《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玄宗是命太监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的。《唐国史补》和乐史的《杨太真外传》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诀别时,她“乞容礼佛”。高力士遂缢死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中国文学史上久远不衰的叙事长诗的《长恨歌》也是认为这样的。还有人说她是吞金死的。这种说法仅见于刘禹锡的《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贵人饮金屑……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总之,大部分正史都认为贵妃必死无疑。这种说法还有实物为证。现在在兴平市西北12千米的马嵬坡就有一座杨贵妃墓,据说陈玄礼在确认贵妃已死的情况下,命令士兵用行军被褥把贵妃尸体包裹起来,在道旁挖了一个坑,草草掩埋,保护着玄宗继续西逃。两年过后,玄宗返回长安,途经马嵬打算对贵妃进行改葬,但因为当年事出突然,在旧的掩埋地被挖开后,并没有找到贵妃的尸体,只找到贵妃遗落的香囊和鞋袜,玄宗只好郑重其事地将贵妃遗物掩埋,从而形成了一座衣冠冢。杨贵妃墓原是一个土冢,相传冢上有一种白色的土,香气宜人,被称为“贵妃土”。游人们纷纷拾取,使得封土被大量带走,为保持墓葬而砌成现在这风格独特的青砖冢。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日本也有两个杨贵妃的坟墓,一个在荻町的长寿寺,另一个在久津。京都等古城还有她的塑像。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在2002年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亲口承认“我是中国杨贵妃的后代”。这都是杨贵妃没有死而是东渡到了日本的说法的佐证。据说,陈玄礼觉得贵妃是一代难见的佳人,还是不忍心杀她,得到了唐代舞女谢阿蛮与乐师马仙期的帮助后,当时在马嵬驿被缢死的不过是一个侍女。据日本学者渡边龙策在《杨贵妃复活秘史》一文中说:逃出马嵬坡后,杨贵妃辗转到了扬州,见到了日本遣唐使团的藤原制雄,藤原很同情她,建议一起到日本。于是杨贵妃便搭乘日本使团的大船,在日本久津登陆,东渡日本,同行的还有她胞兄杨国忠之媳徐氏及孙儿杨欢。据称,杨贵妃到日本后,受到日本天皇孝谦的热烈而隆重的接待。后来,杨贵妃曾帮助孝谦挫败了一次宫廷政变。所以,贵妃受到日本人民尤其是日本妇女的爱戴。这种说法在我国也有不少人支持。《长恨歌》就说“忽闻海上有仙山”。这个仙山有人认为就是指日本。李商隐最出色的一首咏杨贵妃的诗说“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对杨贵妃逃亡到日本传说,有进一步的传播作用。著名学者俞平伯在《长恨歌的质疑》和《从王渔洋讲到杨贵妃的墓》等文章中明确指出,杨贵妃是辗转到了日本定居。周作人先生对此也表示赞同。有人分析杨贵妃可能不死逃向别处是一些情理上的推测。杨贵妃被缢死时执行者是内侍,内侍们对杨贵妃或手下稍留情,或意外,皆可能是贵妃暂时气绝而未毙命。皇帝与军士都急于赶路,不可能细看。贵妃复苏后,就只有随侍奉命料理殡葬的宫女了,她们都是心腹,就更要设法救援,因此,杨贵妃倘若未死,代为掩饰及协助她另路脱身的人是有的,而且是极可靠的。也有人认为杨贵妃没死不过人们美好的愿望,因为总结天宝之乱的历史经验,贵妃不是罪魁祸首,她有作为牺牲品的一面。高力士就曾说“贵妃诚无罪”,人们幻想杨贵妃没死只不过是对无力左右命运的弱女子的同情。

有一种离奇的说法是杨贵妃远走美洲。台湾学者魏聚贤在《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声称,他考证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坡,而是被人带往遥远的美洲。

现在,贵妃香魂归何处仍没有确切定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