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除了蔡伦司马迁郑和张飞以外还有哪些正派的yan人,宦官

时间:2010-2-6 专题:蔡伦
vitas

宦官也有做得比较有出息的。比如“每为新声变曲,围者莫不感动”的李延年,被誉为“造纸鼻祖”的蔡伦,李贽眼中的“忠节中官”张承业,欧阳修赞为“一字活千人”的张居翰,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等等。慈禧独揽朝政之时,还出了一位直言进谏,冀图挽大厦之将倾、救生民于水火,最后被判“斩立决”于菜市口的“英雄宦官”寇连材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太监的地位非常奇怪,因为他们在生理上缺失了男人最在乎的部分,所以虽然身处泱泱大国的权力和财富中心,却往往在人格和心理上扭曲和不完整。传统戏剧里,太监统统扮演着小丑的角色,要么阴险狠毒,要么溜须拍马,他们只要一出场,都是手执拂尘的白脸奸臣样。在当代的影视剧里,太监往往也没什么好货色,放眼望去,只要是那些面敷白粉,嘴唇暗红,捏着兰花指,行事娘娘腔的家伙,必是太监无疑。因此,我总是想不明白郑何怎么会是个太监?据记载,三宝太监有着一身好武艺,身体强壮,办事得力,有着将军的风范,怎么也不能和太监的形象搭上边。不过,今天我要议的不是郑和,而是另一个好太监:高力士。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一生侍候过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个皇帝。一说他是孤儿,年幼无依,各处流浪,后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名高力士。另一说他出生名门,幼年生活在广东,曾祖冯盎为广、韶十八州总管,祖父冯智玳为潘州刺史,后因父亲获罪被“裂于冠冕,籍没其家”,冯元一时年11岁,免死被阉,进宫做了小太监侍奉武则天。由于某次触怒女皇而被赶出宫,困顿中遇见高延福,两人结下了父子之情。这两种说法中,我比较相信后者,依高力士的行事和性格,应该是幼年时见过大世面、受过良好的教育,不然,被赶出宫的小太监成千上百,为何高延福独独看中了他?多年后的位高权重,有很大一部分也有赖于幼年时打下的良好基础。
至于高力士在宫中风风雨雨几十年,怎样交结李隆基,成为其心腹,怎样帮助玄宗登上帝位,怎样尽心服侍明皇,又是怎样促成了杨玉环和唐玄宗这一段惊世骇俗的不伦爱情,不在本文章所议范围内,因为大家对这些一定很熟悉了,我再重复,便是多此一举。
至于李白唤高力士脱靴,使杨贵妃研墨的故事,更是大家烂熟的桥段了。不过,李白诗好,人人皆知,高力士能诗,恐怕是知者寥寥。
下面是高力士的一首“咏荠”: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
此诗毫无文采,常人写出来,定会遭人笑话,但是年过七旬的高力士在流放途中作此绝句,却句句都透着凄凉劲和忠诚味儿,让人读着心里不是滋味。荠是一种野菜,很多南方人喜欢用它包馄饨吃,估计如今的年轻人都不认得这种黑觑觑的小东西。在开元盛世,吃野菜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穷人,一种是富人,穷人吃它为了裹腹,富人吃它为了换口味。所以,在富者云集的长安城,荠菜论斤卖,而在人少地广的农村遍地都有,需者自掘。高力士在诗中自喻为荠,相当贴切:他在长安很高贵,而在流放地巫州却无人理睬,即便如此,他的忠心有如荠菜那样“气味终不改”,他的心时时向着玄宗、肃宗和大唐的天下。所以,他的死也相当壮烈:“高力士遇赦还,至郎州,闻上皇崩,号恸,呕血而卒。”民间传说更加绘声绘色,说高力士听到玄宗死亡的消息后,恸哭不已,绝食七天,最后呕血而亡。且不论高力士在呼风唤雨时做下的事是功大于过或是过大于功,就冲着他对李隆基的一片忠心,就足以推翻太监们“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面具化形象。
当然,除了忠心,高力士不同于历代其他知名太监的地方还有很多;其中就有他是历史上首位娶妻的宦官。一个不是男人的男人,要老婆做什么?或许年轻时候我也会这样想,不过现在我的想法却不一样。妻子是什么?难道只是男人的生理伴侣?如果是这样,妻子和妓女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分别。一个人生理的不完善,并不意味着可以剥夺他感情的需要;据传,妻子吕氏是高力士在少年流浪时相认的,后来虽然他身为宦官,吕氏仍然心甘情愿的嫁进了门,如此看来,这桩婚姻并没有什么可非议的。而且我还在想,这桩首次发生在宦官身上的婚姻或许也便是同类婚姻中最美好和单纯的一例,往后那些权倾一时的太监们迎娶的三妻四妾,恐怕真情实意者少而攀权附贵者多。相比他们来说,高力士算是幸福的了。
现在陕西省蒲城县保南乡有一座金粟山,山上便是玄宗陵,失去杨贵妃的唐明皇在此安息了千余年。在这壮观的玄宗泰陵边,有一个黄土堆,破败而且很不起眼,但就在这黄土下,长眠着玄宗最忠实的仆人――高力士。这个黄土堆,是玄宗唯一的陪葬墓。或许是玄宗在做太上皇的最后几年孤苦时光中,终于想明白了那些当初甘愿为他当牛做马的奴才和大臣们,只不过是他荣华富贵的附带品,真正能属于自己的,便是和杨玉环的那场倾心之恋以及与高力士一起打拼天下的主仆兼兄弟之情。美人已不可寻,唯有力士还在遥远的巫州为自己流泪,所以在死前,玄宗亲点其为自己唯一陪葬之人。也许,唐明皇生前赐给高力士的财富不计其数,但唯有这封遗诏,才真正显示了在这位皇帝心中,高力士早已不是奴才的身份,那是朋友,是兄弟,是唯一可与之交心,与之荣辱与共的人。或许也是因为知道这个,高力士不愿让明皇在九泉下孤独,尽早赶了去,在地下再续这份只有他俩才明白的情谊!

大太监冯保是明朝不可多得的好太监,他与张居正配合默契,使得万历初政的十年,政治清明,经济飞速发展,这当然要归功于张居正的改革,但是与李太后、冯保的支持分不开

生理残缺或许会导致许多宦官心理扭曲,但宦官群体中也不乏忠臣良将,如东汉时期的蔡伦、明朝的郑和。即使是在宦官专权最严重的唐朝后期,也出现了曹日昇、杨复光、张承业多位忠义宦官。

曹日昇是安史之乱时期的一位宦官。南阳被叛军围困时,唐肃宗派曹日昇去南阳宣慰将士。可是曹日昇到南阳之后,因为有叛军的包围,无法入城。他没有退缩,打算单枪匹马冲进城去。但负责保护他的襄阳太守魏仲犀不答应,说如果你被叛军抓住了,皇帝会追究我的责任。幸好曾任监察御史的颜真卿当时也在场,他说:“曹公公冒着生命危险要去传达皇上的命令,为何要阻拦他呢?假使他不能到达,也不过是死一个使者;如果能够到达,那么城中人的信心就会更加坚强。”

这时,另一个宦官冯廷环也表示愿意带着两名骑兵相助,曹日昇自己也有几名随从,凑成了十骑。于是,曹日昇带着这十人一起冲进包围圈。由于他们十分骁勇,叛军根本不敢逼近,曹日昇成功进入南阳城中。此时,南阳城中的守军由于弹尽粮绝,差不多已经绝望,一见到曹日昇,信心大增。随后,曹日昇去襄阳为南阳守城将士调运粮草,率领一千人运粮入城,叛军不能阻挡。

宦官曹日昇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他的勇气足以令那些叛军未到就望风而逃的唐朝官吏羞愧至死。

杨复光是唐朝末年一位足智多谋的宦官,多次担任藩镇监军。王仙芝起义时,杨复光为避免战乱扩大,曾招降王仙芝。王仙芝派手下将领尚君长按约定来降,却被心胸狭窄的唐将宋威诛杀,导致王仙芝重新领兵反叛。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后,忠武节度使周岌投降了起义军。在一个夜晚,周岌约见杨复光。杨复光身边的人说:“周岌已经降附贼军,必然要害您,千万别去。”杨复光坚持前往。见了面,杨复光义正词严地对周岌说:“大丈夫感念的只有恩义,你一介平民出身,被封为侯,却抛开传承十八代的天子,向贼寇称臣,算什么大丈夫!”周岌哭道:“我的力量不足,与他们貌合神离,所以才找你来商量。”于是周岌复归唐朝。

此后,杨复光率军平定荆襄,又请沙陀族悍将李克用发兵进攻关中,迫使黄巢起义军撤离长安。杨复光因此被皇帝封为弘农郡公。王仙芝、黄巢起义最后得以平息,宦官杨复光功不可没。

唐末最忠心的宦官大概要属张承业了。

唐朝被藩镇将领朱温灭亡后,张承业居然力图复兴唐朝。他与李克用关系极好,把复兴唐朝的希望寄托于李克用及其儿子李存勖的身上,一生都为李克用父子奔走操劳、呕心沥血。在辅佐李克用父子的过程中,张承业也显示出非凡的谋略和才干。不过,李存勖灭掉了朱氏后梁,建立后唐,却自己做了皇帝。一心复兴唐朝的张承业绝望了,他对李存勖说:“诸侯血战是为李唐王朝,现在我王自取之,误老奴矣!”然后绝食而死。

一个宦官对已经灭亡的唐朝忠诚到这种地步,也算得上惊天地泣鬼神了。


我晕,原来张飞大喝的那声是“阉人张翼德在此····”


东汉末年有个叫吕强的,属于十常侍的半个长辈级数,为人正派。

悲剧张飞


张飞不是的

纠正下司马迁之是被宫刑不是宦官

张飞更不是不然怎么来的儿子

出息的宦官嘛郑和这个人你不会不知道吧他就是宦官


一楼回答的风趣幽默我乐了好长时间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