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司马迁写<史记>为何从黄帝写起?

时间:2010-2-6 专题:黄帝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圣王。“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首。司马迁写《史记》,开篇《五帝本纪》就起于黄帝。我们知道,古代传说有“三皇五帝”,“三皇五帝”分别指谁呢?历来有很多种版本,说法不一。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三皇指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喾、尧、舜。黄帝是传说中五帝之首。那为什么《史记》不从“三皇”起笔呢,而要起笔于黄帝呢?

1、史料太少

唐代有一个叫司马贞的学者,他的职务是“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自称“小司马氏”,为了弥补《史记》没有三皇的缺憾,他就专门写一了一篇《补史记·三皇本纪》,里面有一些说明。他说“三皇以还,载籍罕备”,就是说关于三皇,后代的记载太少了,不仅关于三皇的记载少,就是关于黄帝的记载也不多,《尚书》就是直接从尧开始写的。《尚书》,原称《书》,西汉改称《尚书》,为儒家经典,是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之一,是古代学者的必修课,所以又叫《书经》。《尚书》的意思是上代之书,据传原有百篇,秦焚书后,西汉初存28篇,《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是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上古事迹著作的汇编。因为《尚书》的第一篇是《尧典》,没有关于尧以前的历史记载,所以说“《尚书》独载尧以来”。这样看,史料太少,是司马迁从黄帝写起、而没有写黄帝以前“三皇”时代历史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2、史料太乱

司马贞生活在唐代,他尚且可以写出《补史记·三皇本纪》,那司马迁生活在汉代,所掌握的史料一定会比司马贞要多,如果要写,他更有资格,但他为什么没写呢?我认为,是他不愿意写。因为他所看到的史料太乱了,这是第二个原因。
所谓的乱,还不仅仅是文字语法上的乱,主要是思想上的乱,不符合儒家的道德规范。司马迁的《史记》与《尚书》相比,在记载的历史长度上已经推进了一步,《尚书》是从尧开始起笔的,《史记》则向前推进,从黄帝起笔。那么关于尧以后的历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而关于尧以前的历史,没有经过儒家修订,所以当时黄帝的事迹,司马迁认为记载也是很混乱的,是不满意的,他说:

“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为了让黄帝的事迹能够“雅驯”,司马迁费了很大的功夫。他实际上是在做了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他自己说:

“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也就是说,司马迁为了写好黄帝,首先做了大量的采访工作,把采集到民间传说与历史记载想对照,看看有那些不同的、或缺损的内容,然后又通过深入思考进行了加工整理。这里,司马迁提出了一个选编《史记》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择其言尤雅者”,这个“优雅”我理解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语言要优雅,另一个更重要的是思想要优雅,就是要符合儒家的道德规范。其实这个原则从孔子那个时候就开始确立了,孔子在选编著作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规范,这就是“不语怪力乱神”,也就是说,他把古文记载中所有带有神话色彩的东西都去掉了,通过这样一个过滤和筛选,使这些古文记载在风格上由“写意”变成了“写实”,在内容上由“多样性”变成了“单一性”,把那些符合统治者规范和要求的东西留下来,把不符合的去掉,为巩固统治、统一思想而服务。比如,我认为在古文经中,黄帝的形象并没有后代传说中那样完美和高大,司马迁就认为《山海经》、《禹贡》中记载的黄帝“不雅驯”,所以才加以整理,儒家认为自黄帝至夏商周“万世一系”皆源于黄帝一人,以黄帝为人文初祖;并由此引申出大汉族主义和中原中央王朝正统论,视其他民族为异族;又由此而引申出炎帝、神农、伏羲、燧人不是人文初祖,以及历史上失败的民族领袖炎帝、蚩尤、共工、少昊、鹳兜、鲧等不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视为“不从帝命”的“乱者”。他们的删削在客观上篡改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从文学角度讲,中国古代文学很难出现象屈原那样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我认为同他们这种以“择其言尤雅者”对待历史的态度也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从创作源头上,缺乏素材,就象择菜一样,他已经把其他的菜都摘干净了,扔掉了,只剩下黄瓜茄子了,你说我来个糖醋山药,没有。其次,在创作风格上,把文学创作禁锢在一定的规范之内,使那些读着儒家学说长大的文学家缺乏纵横捭阖的气魄。没有人敢于歌颂蚩尤、共工这些人,缺乏反抗精神。大约因为关于三皇的传说也不符合这一标准,而且孔子也没有讲,所以司马迁就放弃了,直接从黄帝开始写。

3、黄帝是后世的道德楷模


形成统治力的第一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