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安阳曹操墓又有了新的进展吗?

时间:2010-2-6 专题:曹操
河南省文物局宣布确认曹操墓引发众多质疑

针对疑点考古队专家一一回应:“魏武王”石牌是我亲手发掘的

本报安阳讯(特派记者邱瑞贤)自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高调宣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后,连日来引发全国各方专家和网友们的如潮热论。

为探寻这个今年重大考古发现是否存有更多的确凿证据,本报特派记者于昨日下午抵达位于河南安阳的曹操高陵所在地。仍在现场完成清理工作的考古队发掘专家尚金山明确向本报记者透露:被外界盛传缴于盗墓分子手中的重要证物——刻有“魏武王”石牌是由他亲手从遗址中发掘;该批石牌多达50多块,其中有4块都刻有“魏武王”字样。此外,根据骸骨旁边发掘的物件,他向记者提出一个惊人推断:在墓室中发现的两具女性骸骨,其中年长的一具可能是曹操的女侍卫!

质疑一:石牌来自盗墓分子?

回应:是我亲手发掘了50多块

曹操高陵被确认消息公布后,知名收藏家马未都在自己的博客上表示,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与石枕,此两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

昨日在高陵发掘现场,曾参与广州南越王宫署发掘工作长达7年、仍在紧张进行墓室清理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专家尚金山明确回应,刻有“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等铭文的石牌是他亲自发掘出来的,“一共有50多块,其中4块刻有‘魏武王’字样,而刻有‘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的一块是最完整的,其余都是残缺不全的,因此在公布时,这块石牌被作为最重要的证据。”

而对于确认该考古成果的另一个重要证物——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的石枕,尚金山肯定地表示,这确实是从盗墓分子手中收缴,但是他听到盗墓分子亲口承认是从该墓中所取。

质疑二:曹操从不称“魏武王”?

专家:汉献帝追谥他为魏武王

对于曹操墓的关键证物“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有网友提出质疑,曹操生前被汉献帝先后封为魏公和魏王,但从不称魏武公或魏武王。这情况到曹操死时都没变过。因而曹操下葬时如有陪葬物,是不可能铭刻题记为“魏武王”的。

对此疑问,考古队领队潘伟斌接受记者采访指出,曹操是汉臣,是东汉政权的丞相,他死了之后,东汉政权汉献帝追谥他为魏武王。因此他认为,曹操墓里发掘的文物上面,没有刻写“魏武帝”而刻写“魏武王”,恰恰是合乎历史的。

质疑三:墓室朝向何方?

专家:骸骨头正朝向曹操老家

曹操墓的朝向,也成为网友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曹操墓发掘现场实际有两座正在发掘的大墓,分别为一号墓和二号墓,相距20米左右,基本都是东西走向,两座墓基本平行。目前被认为是曹操墓的二号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

昨日,参与现场发掘的尚金山告诉记者,按照正确的古葬法,墓主的遗体应该安放在后室的中部,并且头部朝向与墓室朝向一致。但是由于被盗墓多次,二号墓中的男性遗骨已经被破坏,头骨被移到了前室内,而其他骸骨则呈松散状态。“但是,从后室的摆放位置可以判断,原来的墓主头部应该是朝向东偏南20度方向,刚好直指曹操的老家——安徽亳州。”

这一点,也成为尚金山认定曹操墓的理由之一。“至少我个人认为,这个曹操墓是真的。”他笑说。

质疑四:墓葬不得有老婆相伴?

回应:不是皇后应是侍卫和侍女

在二号墓中,与男性骸骨同时被发掘的还包括两副女性骸骨。尚金山表示,其中一副为20多岁的年轻女性骸骨,另一副女性骸骨推断年龄在40多岁,不超过50岁。

有网友发帖说,曹操有遗嘱墓葬里不得有妃子或者是老婆相伴,这两个人从何而来?

尚金山表示,年长那名女性的骸骨是在后室的南边耳室中发掘的,发现时其遗体附近有很多散落的铜钉物件。“应该是铠甲上的钉子,因此我的推断是,这名骸骨应该是曹操身边的一个侍卫,即使是女侍卫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相对年轻的那一副女性骸骨是在后室的北边耳室中被发掘。他推断应为普通侍女。

面对越来越多未解质疑

河南省文物局:将集中进行回应

连日来,民间对首度现身的曹操墓依然质疑不断,其中还不乏权威专家的声音。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先秦两汉文化研究专家黄震云就指出,画像石是墓室建筑构件,从目前的报道上看,画像石的内容是垓下之战。“既然曹丕已经篡汉,怎么会把歌颂汉代功绩的内容刻到画像石上?”同时,他指出,除了“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等文字外,其他的石牌上还有“黄豆二升”、“刀尺一”等等,这些石牌更像是仓库里的说明牌,而不是墓葬所用。据他所知,汉代墓葬中很少有发掘出类似物品的。

对于这些质疑,昨日记者咨询河南省文物局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在合适时间对这些质疑进行集中回应。


“既然曹丕已经篡汉,怎么会把歌颂汉代功绩的内容刻到画像石上?”同时,他指出,除了“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等文字
曹操高陵日前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一次抢救性发掘中得到考古确认。图为从墓中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专家表示,这些出土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中新社发古研摄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副主任高蒙河教授认为,现在只能认为是个初步确认,能定量,还没到能定性的时间。墓穴的发现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

从学术考古上讲,发现的60多岁男性头盖骨还需要进一步鉴定。根据头盖骨可以复原死者的面貌,可以看到“曹操”到底长什么样,比起书中的描摹要生动的多。但复原的只能是个模糊面貌,他的个头有多高、皮肤是不是黑、是不是双眼皮、有没有酒窝,复原技术无法给出答案。其次,要确认是不是曹操本人的头盖骨,还需要把骨头上提取的dna和曹氏后人做比对。这需要先找出曹操的家谱,找到能确认的曹操后代做参照。此外,要最终确认墓穴的归属,还需要凭借墓志铭。

高蒙河同时指出,假设这确实是曹操墓穴,社会效应要大于学术效应。因为以前在考古界,历史名人考古和历史文献能对应上的较少。能发现曹操这样一代枭雄的陵墓,对历史人物的考古是个鼓舞。这次发掘产生了很强的文化效应,

“作为考古人士,希望公众和媒体继续期待它的发掘进程,对阶段性的成果,有必要关注但没必要热炒。”高蒙河还看好2010年的考古发现,南海一号、秦兵马俑、曹操陵墓是最有看点的三大考古发掘,现在都在进程中,相信明年会有很多发现,已有的历史观点将得到更改或确认。

《话说中国》魏晋南北朝卷的撰稿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精诚认为,通过发现的“魏武王”铭文石牌和石枕,大致上可肯定陵墓的归属。从考古现场看,和文献上记载的魏王“不封不树”的遗志相吻合。这番重大发现,凭借曹操的历史地位,肯定会激起新的三国研究热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