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的履历

时间:2010-2-10 专题:司马迁

司马迁的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周宣王时期,司马迁的祖上来到秦国。他的直系祖先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武将司马错。秦惠文王时期,司马迁的八世祖司马错,曾经在朝堂上与张仪辩论,辩论内容被收入《战国策·秦策》,后收入《古文观止》,名为《司马错论伐蜀》。辩论胜利后,秦惠文王派司马错等人出兵巴蜀,得胜而守之。从而为秦国奠定了战国后期一统天下的军事基础。

司马迁的父亲是西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谈。司马谈是当时一位非常杰出的学者,著有《论六家要旨》一文,系统总结了春秋战国秦至汉初以来阴阳、儒、墨、法、名、道各家思想的利弊得失,并对道家思想进行了高度肯定。该文是对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百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

司马谈在约汉武帝建元六年至元封元年间任太史令。公元前145年,司马迁出生于家乡龙门(今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上,司马迁说:“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十九岁时,他从长安出发,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在《自序》上司马迁说“(他)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还报命。”二十五岁时,他又以使者监军[1]的身份,出使西南夷,担负起在西南设郡的任务。足迹遍及“邛、莋、昆明”等地。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司马谈去世,三年之后,司马迁承袭父职,任太史令,同时也继承父亲遗志(司马谈临终曾对司马迁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准备撰写一部通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与唐都、落下闳等共同定立了“太初历”,该历法改变了秦代使用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的习惯,而改以正月为岁首。从而,为中国的农耕社会奠定了其后两千年来所尊奉的历法基础。之后司马迁便潜心修史,专心写作,开始了《史记》的写作。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7年),名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主动请缨出击匈奴,兵败被俘,汉武帝震怒。满朝文武都认为李陵叛降,全家当诛。而在这时,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迁却挺身而出,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兵败投降是因为“矢尽道穷,救兵不至”[2],,并且认为李陵是希望“欲得其当而报汉”[3]。李陵虽然兵败,但是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其所摧败,攻亦足以暴于天下”[4]。司马迁这番发自肺腑的表述却没有得到汉武帝理解。汉武帝认为他是在借李陵之功,诋毁这场战争的主帅李广利(后者是汉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哥哥),进而批评自己用人不当,造成军事失利。因而大怒,将司马迁投入牢狱,以“诬罔”(欺骗皇帝)的罪名被判处死刑。当时的死刑有两种方式可以充抵,一种是“令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5]。但是,司马迁家贫,没有足够的钱可以赎身。另一种是按照汉景帝时期所颁布的法律,“死罪欲腐者,许之”[6],处以腐刑(阉割),由于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赎身,司马迁只得屈辱地接受腐刑。对此他曾表示过“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7],意味深长。

出狱后,司马迁改任中书令,发愤撰写史书,“亦欲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最初没有书名,司马迁将书稿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佩服不已,将其命名为《太史公书》,后世称《太史公书》为《史记》。

“史记”原本乃各国史书的通称,司马迁的著述也正是参考战国时期各国史记所作。但后来因为《太史公书》的影响,大约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为此书专名。司马迁完成《史记》后,知道该书不被当世所容,故预先将副本存之名山,流传后世。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郑樵称:“六经之后,唯有此作”[8]。鲁迅称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赵翼《廿二史札记》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司马迁之死,史无详载,只有记载隐没山林,并无提死亡,对于司马迁的死亡,清朝文人陈聝写说(汉载)时,便定论为隐藏后便即病逝,所以他下定论为西元前86年死,但真正的卒年还有待调查。

有一个不太被学界接受的说法是:司马迁之死是遭到戾太子刘据巫蛊之祸事件的牵连,为任安打抱不平,故被武帝处死。

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司马迁之友任安(字少卿)接到太子刘据发兵命令,但按兵不动,不帮助太子,亦不帮助武帝。事后,任安以“坐观成败”之罪名处斩。任安曾写信劝司马迁多“推贤进士”(希望司马迁相救),司马迁当时没有回信,后给狱中的任安写了一封回信,就是著名的《报任少卿书》。

此说法相当不可能,因为《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一直称自己为“刑余之人”,表示无力“推贤进士”,应有拒绝相救的含意。一般认为,司马迁拒绝是因为在李陵事件时,任安并未帮助司马迁之缘故。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9)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国家图书官员。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子。10岁能诵古文,早年出游大江南北,考察风俗,采访古籍,收集传说。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负责掌管国家图书典籍、天文历算和文书档案,得观国家藏书,为治史提供了众多的资料。后因为李陵辩解,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充,发愤著书,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为我国最早的通史,它为后人研究上自黄帝、下讫汉武帝3000余年的历史,提供了系统、完整的资料,有极高学术价值,对后代史学和文学有极深远的影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