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评价中国历史名人及其事迹的书

时间:2010-2-12 专题:马钧
评价中国历史名人及其事迹的书
再找找
<pre>姓名领域年代发明作品简介
石申天文学战国时期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121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刘焯天文学隋代《皇极历》刘焯--隋代天文学家。创制了《皇极历》,他首先考虑到了日、月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视运动的速度。同时他把差岁改为75年差一度。

一行天文学唐代《大衍历》一行--唐代天文学家。他编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大衍历》,它包括十篇历议,是古代非常先进的历法。早在公元前13世纪,中国人以太阳和月亮运动为依据,创立了一种阴阳历法。

杨忠辅文学家南宋时期《统天历》杨忠辅--中国南宋时期天文学家。他创制了《统天历》,他确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并发现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现象。

洛下闳天文学汉代赤道式仪器洛下闳--中国汉代天文学家。改创了赤道式仪器,定下了赤道式浑仪的基本结构。

苏颂天文学宋代天象仪苏颂--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和韩公廉合作制成了天象仪及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有8人高,每层有门,一到时间门开,木人出来报时。(后面有漏壶和机械系统)。

莘七娘10世纪孔明灯,走马灯莘七娘——在10世纪时发明了松脂灯(孔明灯)作为打仗时的信号灯,这是中国人最早利用热气球。同时发明了走马灯,这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

裴秀224~271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裴秀——在中国最早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

马钧机械设计三国时代龙骨水车(又叫翻车)马钧——魏国人,杰出机械设计和创造家。三国时代创制了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他能连续提水,灌溉用的水机具——桔槔。结构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称




李春桥梁设计605~617赵州桥李春——605~617年,首创了在主拱图上设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桥。有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的。

丁缓发明家汉代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丁缓——汉代,在180年生于长安。发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有长安巧工之称。

沈括科学家宋朝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沈括——1031~1095年,宋朝科学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伦62~121纸蔡伦——62~121年,蔡伦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成功。105年将此发明报皇帝。于114年被皇帝封为龙亭侯。当时人称纸为蔡侯纸。12世纪,造纸术间接传到欧洲。13世纪,蒙古人用蔡侯纸在波斯发行第一批纸币。14世纪,朝鲜、越南、日本也开始使用纸币。纸牌然后经由阿拉伯国家再传到欧洲。

毕升1041~1048活字印刷术毕升——1041~1048年,中国北宋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杜诗91~不祥水力鼓风机杜诗——91年,河南人。首创了水力鼓风设备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动风扇鼓风。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机,比欧洲早了1100年。

浦元三国时期淬火技术浦元——300年,三国时期。首创淬火技术,使钢刀坚而有弹性。

孙子三国时期孙子算经孙子——300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题为“物不知数”,写了“孙子算经”一书系统论述了筹算记数制。

秦九韶数学1202~1247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秦九韶——1202~1247年,中国数学家。写有《数书九章》,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李治数学测园海镜李治——中国数学家,著有“测园海镜”是中国第一本系统改述“天元术”的巨书。

沈括宋朝沈括发现用细线系在磁针的中央(指南针),并将其悬挂起来。经过观察、发现,写进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以后人们把用磁铁制作的针成为指南针,还有指南桌。13世纪到东方玩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见到了指南针,并把它传到了欧洲。

墨子公元前400年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墨子——公元前400年,墨子一书论述了杠杆平衡,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参考资料:<ahref="211.95.73.80:8080/fmczy-more-zhongwai3.htm"target="_blank">211.95.73.80:8080/fmczy-more-zhongwai3.htm</a></pre>
再找找
<pre>姓名领域年代发明作品简介
石申天文学战国时期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121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刘焯天文学隋代《皇极历》刘焯--隋代天文学家。创制了《皇极历》,他首先考虑到了日、月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视运动的速度。同时他把差岁改为75年差一度。

一行天文学唐代《大衍历》一行--唐代天文学家。他编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大衍历》,它包括十篇历议,是古代非常先进的历法。早在公元前13世纪,中国人以太阳和月亮运动为依据,创立了一种阴阳历法。

杨忠辅文学家南宋时期《统天历》杨忠辅--中国南宋时期天文学家。他创制了《统天历》,他确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并发现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现象。

洛下闳天文学汉代赤道式仪器洛下闳--中国汉代天文学家。改创了赤道式仪器,定下了赤道式浑仪的基本结构。

苏颂天文学宋代天象仪苏颂--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和韩公廉合作制成了天象仪及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有8人高,每层有门,一到时间门开,木人出来报时。(后面有漏壶和机械系统)。

莘七娘10世纪孔明灯,走马灯莘七娘——在10世纪时发明了松脂灯(孔明灯)作为打仗时的信号灯,这是中国人最早利用热气球。同时发明了走马灯,这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

裴秀224~271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裴秀——在中国最早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

马钧机械设计三国时代龙骨水车(又叫翻车)马钧——魏国人,杰出机械设计和创造家。三国时代创制了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他能连续提水,灌溉用的水机具——桔槔。结构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称




李春桥梁设计605~617赵州桥李春——605~617年,首创了在主拱图上设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桥。有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的。

丁缓发明家汉代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丁缓——汉代,在180年生于长安。发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有长安巧工之称。

沈括科学家宋朝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沈括——1031~1095年,宋朝科学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伦62~121纸蔡伦——62~121年,蔡伦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成功。105年将此发明报皇帝。于114年被皇帝封为龙亭侯。当时人称纸为蔡侯纸。12世纪,造纸术间接传到欧洲。13世纪,蒙古人用蔡侯纸在波斯发行第一批纸币。14世纪,朝鲜、越南、日本也开始使用纸币。纸牌然后经由阿拉伯国家再传到欧洲。

毕升1041~1048活字印刷术毕升——1041~1048年,中国北宋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杜诗91~不祥水力鼓风机杜诗——91年,河南人。首创了水力鼓风设备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动风扇鼓风。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机,比欧洲早了1100年。

浦元三国时期淬火技术浦元——300年,三国时期。首创淬火技术,使钢刀坚而有弹性。

孙子三国时期孙子算经孙子——300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题为“物不知数”,写了“孙子算经”一书系统论述了筹算记数制。

秦九韶数学1202~1247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秦九韶——1202~1247年,中国数学家。写有《数书九章》,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李治数学测园海镜李治——中国数学家,著有“测园海镜”是中国第一本系统改述“天元术”的巨书。

沈括宋朝沈括发现用细线系在磁针的中央(指南针),并将其悬挂起来。经过观察、发现,写进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以后人们把用磁铁制作的针成为指南针,还有指南桌。13世纪到东方玩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见到了指南针,并把它传到了欧洲。

墨子公元前400年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墨子——公元前400年,墨子一书论述了杠杆平衡,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参考资料:<ahref="211.95.73.80:8080/fmczy-more-zhongwai3.htm"target="_blank">211.95.73.80:8080/fmczy-more-zhongwai3.htm</a></pre>
<一百个名人> <名人轶事> <话说中国>等等
哦,对了.其实我还是想给lz个建议.lz要很喜欢历史的话也可以从高中的中国历史课本去看一些史料的.
虽然比较简单.不过很通俗.也算是对总汇的一个了解.还不是那么枯燥乏味.再想了解谁都可以有些针对、专门的去找找看.
赣东一带素称临川县为“才子之乡”。历代闻名的才子,宋有“五王”、“六晏”,明有“八大名士”,灿若繁星,辉映海内。自宋至清,临川人著书立说四百五十余种,两千多卷。赣东流传的乡谚“临川才子金溪书”,所谓“临川才子”,系指明末“后四大名士”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和艾南英。

陈、罗、章、艾四才子,生于明神宗万历年初。他们饱读诗书,博览经史,虽然政治上不得志,社会地位低微,却心身相投,“相欢于大同,相喜于小异”。

陈际泰(1567-1641),字大士,号方城,临川鹏田人,明末古文家。崇祯二年(1629)成拔贡,第二年乡试第七,又四年68岁时中进士。他从小聪明好学,五六岁时,即能背诵《论语》、《孟子》、《大学》、《中庸》;10岁时,在别人家废纸堆里看见一本《诗经》,取而疾走,踞高阜而吟哦,以至毕生不忘。他晚年受一官,可惜雄图未展,便于崇祯十三年(1640)奉命护故相蔡国用灵柩南返时,患病死于济宁途中。著有《四书读》、《五经读》、《易经说意》、《周易翼简捷解》,文集有《太乙山房集》、《已吾集》、《壶山集》等。

罗万藻(?-1647),字文止,临川腾桥人,明末古文家。幼时拜汤显祖为师,博览群书,天启七年(1627)中举。曾任浙江上杭知县、礼部主事。当时明朝政治腐败,国弱民穷,四处乱起,清兵进关,他忧国忧民。他与艾南英交往密切,艾去世后,悲痛不已,数月后忧愤而卒。罗万藻与陈际泰、章世纯、艾南英结“豫章社”,并称为“临川四才子”。其学问渊博,人莫能及。其时文坚洁清秀,囊括百家之言,文章颇引人入胜,且能切中时弊。著作有《此观堂集》、《十三经类语》,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

章世纯(1575-1644),字大力,临川箭港人(现属丰城县所辖)。天启元年(1621)举于乡试,授翰林孔目,名闻京城。历任天长县教谕、国子监学正、柳州知府等职。他忠于明朝,曾上书奏请兵事,极力主张“重州郡之权,使之自将其人,自用其饷”,可是未被采纳,终于造成南郡都破。崇祯中年,章世纯任柳州知府时,年已七十。闻京城被满清沦陷,悲愤成疾,死于柳州。章世纯的文章攻坚伐异,造语隽永。著作有《四书留书》六卷(收入《四库全书》),《券易苞》上下集十二卷(收入《豫章丛书》),《留书别集》、《已未留》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

艾南英(1583-1646),字千子,号天佣子,临川新积(现属东乡管辖)人,明末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他从小天资聪悟,又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七岁能文,著有《竹林七贤论》。成年后,更是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名远播,入国子学为诸生。天启四年(1624)举人。他创豫章社,为首领。清兵南下后,入闽见唐王,陈“十可忧疏”,授兵部主事,后改御史。不久死于延平。艾南英与同郡人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以兴朴质高古的文章为己任,主张诗文应写真情,反对“文必秦汉”的拟古说,也反对因袭六朝的俪彩,追求艰涩的文风。这些主张成为清代桐城派文论的先声。他们还刻四人的文章行世,时人宗之,称“江右四家”或“陈罗章艾”。所著《天佣子集》在清乾隆时遭禁毁,《禹贡图注》是一部地理图注,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另外曾编辑古今全史千余卷,惜皆毁于兵火。



屈原-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0579500.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