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安阳曹操墓是真的吗?

时间:2010-2-16 专题:曹操
应该是真的,这是相关报道,希望对楼主有用。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京发布重大考古发现——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这座墓葬是怎样被发现的?墓主人又是如何确定的?

抢救性考古的意外发现

墓葬占地约740平方米,出土器物250余件

据出席发布会的专家、学者介绍,大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曾多次被盗。为及时有效地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经发掘发现,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

该墓虽被多次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随葬品。共出土器物250余件,有金、银、铜、铁、玉、石、骨、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类主要有铁甲、铁剑、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枕、刻铭石牌等,其中以刻铭石牌和遗骨最为重要。

此次共出土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其中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

除上述器物外,该墓还出土有大量画像石残块。这批画像石画工精细娴熟,雕刻精美,内容丰富,有“神兽”、“七女复仇”等图案,并刻有“咸阳令”、“纪梁”、“侍郎”等文字,堪称汉画像石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在墓室清理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3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年龄在60岁左右。

六大依据锁定墓主人

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墓室或藏曹操遗骨

有关专家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了多次论证,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座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魏武王曹操,大墓即文献中记载的高陵。

首先,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

其次,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调查资料显示,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这座大墓就在西门豹祠以西。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也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就在这里。

第四,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遗令》:“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装饰品也应是曹操日常佩带之物。

第五,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第六,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综合这些因素考虑,专家们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

树立汉魏考古年代标尺

发掘工作仍在继续,保护规划着手进行

有关专家介绍说,曹操高陵的发现,印证了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谥号、他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靠的信史。

千百年来,这些问题扑朔迷离,异说种种,疑雾重重,并由此产生了对曹操的许多怀疑和曲解。

曹操高陵的确认,解决了诸多历史悬案。发掘成果为汉魏考古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相关领域的研究必将获得新的突破,也必将为曹操及汉魏历史的研究开启新的篇章。

目前,曹操高陵的发掘,尚有许多工作仍在进行,如陵园建筑、墓地布局的调查等。同时,保护展示规划也已开始着手进行。

河南省文物局供图

曹操陵墓不会进行商业开发

就此次考古重大发现的发掘过程、意义及下一步的研究保护规划,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英民。

记者:曹操高陵是怎样被发现的?

孙英民:曹操高陵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最近被发现,是当地村民在给当地砖瓦厂取土时,挖掘暴露出墓葬顶部,当地文物部门才发现了这座墓葬。

记者:墓葬被破坏的情况怎样?

孙英民: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盗墓主要造成了一些汉画像石的破坏;此外,还造成了一些文物的丢失和位置改变——具体丢失的情况,目前还没有统计。

记者:这次曹操高陵的发现,在考古学界占据怎样的地位?

孙英民: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考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次曹操高陵的发现,应该说是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的历史人物考古发掘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记者:下一步,针对墓葬的研究保护会采取哪些措施?会否进行商业开发?

孙英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进行考古发掘。目前,我们对整个地葬结构、陵园范围以及是否有随葬墓等情况还不能完全掌握,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继续进行,将会有更多有价值的发现。

其次,将尽快制定保护规划,当地政府将根据考古发掘情况建设永久性的博物馆,更好地进行保护;并根据考古发掘的情况,展开一系列历史研究。

曹操高陵的发掘,以保护和研究为目的,不会用于商业开发,也不会允许进行任何商业活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一座东汉大墓获得重大考古发现,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古资料现场考证研究,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记载中的曹操高陵。

这座大墓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曾多次被盗,为了及时有效的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这个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离地表大概是15米,墓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大墓占地面积740多平方米。

据了解,墓虽然多次被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的随葬品,出土了器物200多件,包括金、银、铜、铁、玉、石、古、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内主要有铜带钩、铁甲、铁剑、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龟、石壁、石枕、刻名石牌等等。

最重要的随葬物品极为珍贵一共有8件,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该是曹操的遗骨。

总共8枚.............................只找到1枚

河南安阳发现曹操墓
曹操墓考古队领队潘伟斌表示,不相信真是曹操墓的人可亲自来查看
在历史学家的叙述里,曹操是一个文韬武略,历史上罕有的政治家、军事奇才和诗人在后世人们的传说中,曹操一直被称为乱世枭雄,是一个阴险狡诈且多疑残忍的奸臣
他的陵墓也如他的真实面目一样,被历史隐藏在难以寻踪的地方,使得那个距离我们1700多年的曹操的真实形象更加扑朔迷离。如今,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却宣布发现了曹操陵墓,它是否真的能还原一个真正的曹操呢?
84岁高龄的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原副会长、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朱绍侯教授在昨天的曹操墓考古发现说明会上说,曹操在正史和传说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认可曹操的正统地位,《三国演义》等视汉室为正统,故将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的形象。
朱绍侯说,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我对曹操评价很高,他文武双全,统一了北方,还改变了汉室奢靡的生活方式,生活极为简朴,希望大家能将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和传说的曹操区分开来。
“谁不相信,可以亲眼来看一看。”曹操墓考古队领队潘伟斌在曹操墓前说,现在已经发现了新的支持证据,但是还不便向外透露。
随着刚被公布确认的曹操高陵引发质疑和讨论不断,寒冬之中,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的热度却愈发升高。12月30日,村中首次贴出安阳市公检法部门的联合通告,敦促盗掘西高穴曹操墓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投案自首和上缴文物,悬赏金额最高达10万元。
不允许进入,因为环境特殊
从被公布确认后起,曹操高陵就一直被荷枪实弹的安阳特警严密看守,一切外来人等除非取得河南省文物局的特批,否则都不能靠近墓室半步。
从2008年12月就开始进驻西高穴村负责该陵墓抢救性发掘工作的考古队领队潘伟斌,被当地村民称为唯一有权判定谁能进入墓室的责任人。前日,一直在北京忙于公布该考古成果的他紧急赶回安阳陪同当地文化厅领导察看发掘现场,立即陷入在墓外苦守多日的各路媒体包围中。
对于连续多日不允许媒体入墓见证该考古成果,潘伟斌解释,“由于考古工地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必须限制入场人数。目前墓内环境还比较脆弱、潮湿,不适宜太多人进入,因此暂时不能安排媒体进入。”
不相信证据,请亲自来看看
而对连日来各界专家及网友对确认结果提出的诸多质疑,潘伟斌不愿多做解释,“现在还在发掘过程中,有很多迹象很多东西还要继续研究,有个认知的过程,阶段性成果要阶段性地发布,归纳出来后会及时通知大家。质疑的声音本来就应该有的,如果没有,不是显得我们这个工作太不正常了吗?所以我们欢迎大家多发表议论和意见,百家争鸣。”
当被问及其本人的态度时,潘伟斌强调,“我当然认为,这就是曹操墓!觉得证据不足的,可以继续研究我们发布的新闻通稿。”同时他透露,至于有没有发掘到新的证据,“东西多得很,只是现在我们只能公布这么多。那些说证据是假的人,让他们亲自来看一看吧。”
不继续发掘,清扫工作为主
记者在发掘现场发现,被确认为曹操高陵的大墓实际上包括两座,分别是1号墓和2号墓。考古工作队队员尚金山告诉记者,目前被确认为曹操墓的2号主墓已处于清扫扫尾阶段,而旁边的1号墓则因气温太低而暂停发掘。是否会在1号次墓内发现曹操墓的新证据,成为悬念之一。
尚金山表示,目前考古队员主要集中于2号墓内,以清扫工作为主,不太可能再有新的发现。待2号墓清扫完成后,将视天气变化决定是否继续1号墓的发掘,“因为其内有积水,继续开掘,墓壁会被冻坏。”目前当地的最低气温达零下7℃。
从墓穴的规格看,2号墓是主墓,1号墓是次墓。目前对1号墓的归属,还是个待解谜题。当地村民则反映,每当下雨时村中多处地坑会出现雨水下渗,也许附近还有相关墓葬。
不是新盗的,清朝前就有贼光顾
昨日西高穴村正式张贴一份由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安阳市人民检察院和安阳市公安局联合发出的通告,敦促盗掘西高穴曹操墓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投案自首和上缴文物。
这份通告警示,凡参与盗掘曹操墓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窝藏、转移、倒卖从该墓内出土的文物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及窝藏、包庇盗掘该墓违法犯罪嫌疑人员,都必须在2010年2月28日前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主动上缴文物。而曾在墓区及周边地域捡拾到该墓内任何文物的人员,也必须在2010年2月28日前主动上缴。引人注目的是,为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相关案件线索,通告指示,经查证属实后将视情节给予线索提供者500-100000元的现金奖励。
据记者向当地公安部门了解,自2006年以来,西高穴村便被5批盗墓贼闯入过。有村民向记者透露,目前已经被抓获的盗墓分子有38人。而据现场考古专家介绍,根据发现该墓盗洞的痕迹,最早的盗墓贼可追溯到清朝以前。
解疑
“魏武王”石牌绝不是现代人伪造
曹操墓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考古发现说明会,回应各界质疑
备受关注的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考古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2月31日举行考古发现说明会,回答了目前一些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和质疑。
论证结果综合多学科专家意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介绍说,经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8年12月12日,开始对安阳西高穴被盗古墓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前后历经一年时间。其间3次邀请有关专家对考古方案及成果进行论证。
孙新民说,这次对曹操高陵的认定综合了考古成果和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分别从文献记载、墓地位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人骨鉴定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证。经报请国家文物局同意后,由河南省文物局向社会予以公布。同时,国家文物局将曹操高陵的发掘成果上报国务院。
将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新民说,河南省将按程序将曹操高陵所在的西高穴墓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做好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准备工作,适时积极申报。
孙新民说,有关部门已初步制订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河南将把西高穴墓地的考古发掘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来持续开展。继续加强考古力量,加大专家咨询力度,在做好现有发掘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周边区域的考古调查和勘探,以探明西高穴墓地的规模、布局等,寻找有关地面建筑,确定是否存在陵园建筑等。
解牌之谜
八件“魏武王”石牌中,仅一件被盗过
孙新民说,刻有“魏武王”铭文的同类石牌共有8件,除其中一件是从盗墓分子手中追缴而来的之外,其他7件均为科学发掘出土。从这些文物的形制、制法观察,尤其是从铭刻随葬用品名称所见内容的角度分析,绝无一般现代人可以伪造的可能。孙新民还具体介绍了此次出土石牌刻铭等文字材料年代与真伪问题。
石件罕有
大墓出土、征集刻铭石牌及“慰项石”数量多达60件,部分已经残缺不全。这类形制、质地的文物应为首次考古发现,也基本未见于传世品之中。除“魏武王”这一谥号外,其他刻铭内容均为随葬用品的名称和数量,种类较多。“慰项石”是警方追缴而来,其形制不同于其他石牌,但刻铭内容与刻有“魏武王”的石牌类同。
字体“八分”
他说,石牌刻铭文字的字体比较统一,均为东汉后期流行的隶书字体,俗称“八分”,由早期汉隶演化而来。因此,大墓出土、征集刻铭石牌及“慰项石”等文字材料文物,包括刻有官称的画像石,从汉字书体特征、铭文体例的角度分析,其年代定在东汉后期至魏晋时期没有疑问。
孙新民还解释了历史上曹操的封号、谥号、庙号、陵号等问题。
“魏武王”称谓合理
据他介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其生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后晋爵为“魏王”。死后“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曹操之子曹丕称帝之后,追其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
帝”。他说,出土刻铭石牌称“魏武王”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石牌不大可能铭称“魏公”或“魏王”,更不可能称“武皇帝”和“魏武帝”。
“常所用”印证《遗令》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原副会长、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朱绍侯教授在说明会上说,曹操主张薄葬,临终前留下《遗令》:“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8件圭形石牌都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恰恰印证了曹操《遗令》。他解释说,“常所用”就是曹操平时所用之物,“殓以时服”就是入殓时穿平时的衣服。“曹丕在入殓父亲时,完全遵照了遗令,随葬了曹操平时所用的大刀、大戟等兵器和随身饰物,并特制了圭形石牌,其他任何一个帝王墓中没有‘常所用’这种说法,文献上也找不出有人用过这种说法。”朱绍侯说。
解骨之谜
dna
鉴定必须找到确定的曹操后裔
孙新民说,安阳曹操高陵出土男性人骨标本dna鉴定必须找到确定曹操后裔。
他说,对古代人类遗骸中的dna进行提取和分析,是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其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并非十分成熟,因此出土人骨标本的古代人类dna研究可能会面临一些技术难题,它取决于两个客观条件:
第一,西高穴大墓出土的男性人骨保存较差,生物遗传学dna技术能否提取到完整、有效的遗传基因数据,只有在专业实验室的测试之后才能有科学、客观的答案。
第二,依靠dna技术来判断该墓男性人骨是否曹操,有一个技术难题,即必须找到确定的曹操后裔,并成功提取遗传基因数据作为参照。
解冢之谜
“七十二疑冢”是民间以讹传讹的结果
孙新民介绍说,北宋王安石《将次相州》中“青山如浪入彰州,铜雀台西八九丘”的诗句,可能是最早言及曹操疑冢的。南宋诗人范成大诗作《七十二冢》明确提到曹操“七十二疑冢”,后代文人罗贯中、蒲松龄等在其小说、笔记中对此加以渲染,使“七十二疑冢”得以广泛流传,并且也使疑冢位置逐渐有了邺城、许昌、亳州、漳河河底等多种民间传说。
他说,近代较为流行的曹操七十二疑冢所指的今磁县北朝墓群,经考古发掘证明为北朝东魏、北齐时期的帝王及皇族的墓群,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曹操无任何关系。
孙新民说,近年来,河北、河南两省文物部门征集到了后赵建武六年的勒柱石刻和后赵建武十一年的鲁潜墓志,使有关学者将曹操墓的具**置推定在了安阳县安丰乡及其与河北省交界的漳河一带。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北京晚报》等
求实
易中天:等出土文物开口说话
此次曹操墓的“西高穴村”新说,大部分专家、学者都严谨地持冷静态度。著有《品三国》等著作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表示,他只是听说“曹操的墓,已经在河南安阳找到了”,但还是要等待“出土文物开口说话”才
能发表意见,“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也不知道里面都有些啥,无可评论。考古,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非有专业知识、科学手段并亲临现场不可。我等外行,只能等待考古队正式公布的鉴定和报告。”
争夺
河北河南安徽三地均提过疑似曹操墓
“到底不知埋骨地,却教台上望何人?”由于没有地面标识而在宋代后逐渐湮灭无踪的曹操墓,成全了众多关于“七十二疑冢”、甚至“竟在七十二冢之外”的传说,也引发了安徽、河北、河南三地的各自寻找陵墓之旅。
河北的“风水宝地”
从河北省临彰县讲武城乡往西,一直到河北磁县一带,封土状的小丘连绵。这里就是传说中“七十二疑冢”所在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片墓群已被认定是北朝墓葬群,准确数目为134座。
回忆起实地考察所见的磁县地形,刘心长语带赞叹:“你去过就知道,那一片(地形)多好啊!岗陵地形明显,符合《终令》中‘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描述。
安徽的“故土之情”
直到2007年,“邺西圈儿”久寻未果,安徽亳州则打出了新的观点:根据古人一般的丧葬规律,如果曹操没有葬在封地,那么葬在故里亳州也就“不
无可能”。曹氏宗族的墓群集中在亳州城南的薛家孤堆。曹操的祖父曹腾、父亲曹嵩、长女曹宪等数十座陵墓分布在这里。墓群中与曹腾墓、曹嵩墓成三角形状的三号墓被推断为“疑似曹操墓”。“曹操墓如果不在曹氏宗族墓群里,他的两员大将张辽和许褚的墓又为何会在呢?”亳州市博物馆前馆长李灿提出。
河南的曹操墓不靠谱?
河南安阳的曹操墓“靠谱”吗?证据已经公布,议论之声却甚嚣尘上。相比之下,并没有正统史料支持的“漳河水底说”“许昌说”等说法则更加乏力,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秦汉考古专家刘庆柱甚至认为“不值得争论”。“考古学是一门比较科学。证据够不够多是相对的,”刘庆柱表示。“我当然推荐他们进一步做更多的碳14、dna等科学鉴定。而目前以安阳西高穴墓的规模、形制和铭牌来说,曹操墓的判断应该没有问题。”
传说
军中设专职盗墓机构曹操堪称“盗墓之王”
盗墓,是王者行为,刘去、项羽,都是这样。到了汉末,又出了一位盗墓中的王者——曾被汉献帝刘协封为“魏王”的曹操。
曹操成立“盗墓办公室”
曹操盗墓在中国盗墓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标志性人物。为了保证盗墓有组织、高效率,曹操在自己的军中成立了类似“盗墓办公室”这样的机构。这是中国盗墓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军方盗墓机构。“盗墓办公室”的人员都被授以相应的不同职务:总指挥叫“发丘中郎将”、发掘队长叫“摸金校尉”。
曹操盗墓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盗得钱财,为自己的部队提供财源,是名副其实的“寻宝派”盗墓之王,而且是“天王级”人物。传说后来有些盗墓贼把“曹天王”奉为行业神供奉起来。
亲临现场指挥盗墓
曹操盗墓,《三国志》原文并不见载,仅见于裴松之在《三国志·魏书》中引东晋史学家孙盛编撰的《魏氏春秋》里的文字——“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曹操盗墓非常狠和彻底,“所过隳突,无骸不露”。隳突就是破坏的意思,破坏得很彻底,这也是盗墓者的典型性行为之一。
曹操盗走了金缕玉衣?
曹操盗刘武的墓很成功。刘武富可敌国,随葬品数量很惊人。曹操从刘武墓中盗走了多少宝物?《艺文类聚》上有这样的文字:
操别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天子闻之哀泣。据说曹操仅凭这一次盗掘所得的财宝,就养活了手下全军将士三年。
曹操到底盗取了哪些宝物史书上没有交代,但有一样东西极有可能是曹操盗走了——刘武穿的金缕玉衣。玉衣是中国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相当珍贵。
事件进程:
2009年12月27日:河南安阳称确认曹操高陵提出六大依据
2009年12月31日:河南举行发布会回应曹操墓6大质疑
挺曹操墓专家:
北师大教授李梅田:非考古学者质疑基本没价值
北大考古学教授齐东方:曹操墓结论合理
考古队发掘专家尚金山:“魏武王”石牌由我亲手发掘
倒曹操墓专家:
人大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所公布证据并非第一手材料
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教授黄震云:曹墓认定非常搞笑
文物鉴定专家李路平:墓主印章缺失无法认定
河北邯郸文物局长:称“曹魏大墓”才确切


应该是真的,这是相关报道,希望对楼主有用。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京发布重大考古发现——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这座墓葬是怎样被发现的?墓主人又是如何确定的?

抢救性考古的意外发现

墓葬占地约740平方米,出土器物250余件

据出席发布会的专家、学者介绍,大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曾多次被盗。为及时有效地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经发掘发现,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

该墓虽被多次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随葬品。共出土器物250余件,有金、银、铜、铁、玉、石、骨、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类主要有铁甲、铁剑、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枕、刻铭石牌等,其中以刻铭石牌和遗骨最为重要。

此次共出土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其中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

除上述器物外,该墓还出土有大量画像石残块。这批画像石画工精细娴熟,雕刻精美,内容丰富,有“神兽”、“七女复仇”等图案,并刻有“咸阳令”、“纪梁”、“侍郎”等文字,堪称汉画像石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在墓室清理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3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年龄在60岁左右。

六大依据锁定墓主人

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墓室或藏曹操遗骨

有关专家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了多次论证,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座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魏武王曹操,大墓即文献中记载的高陵。

首先,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

其次,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调查资料显示,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这座大墓就在西门豹祠以西。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也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就在这里。

第四,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遗令》:“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装饰品也应是曹操日常佩带之物。

第五,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第六,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综合这些因素考虑,专家们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

树立汉魏考古年代标尺

发掘工作仍在继续,保护规划着手进行

有关专家介绍说,曹操高陵的发现,印证了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谥号、他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靠的信史。

千百年来,这些问题扑朔迷离,异说种种,疑雾重重,并由此产生了对曹操的许多怀疑和曲解。

曹操高陵的确认,解决了诸多历史悬案。发掘成果为汉魏考古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相关领域的研究必将获得新的突破,也必将为曹操及汉魏历史的研究开启新的篇章。

目前,曹操高陵的发掘,尚有许多工作仍在进行,如陵园建筑、墓地布局的调查等。同时,保护展示规划也已开始着手进行。

河南省文物局供图

曹操陵墓不会进行商业开发

就此次考古重大发现的发掘过程、意义及下一步的研究保护规划,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英民。

记者:曹操高陵是怎样被发现的?

孙英民:曹操高陵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最近被发现,是当地村民在给当地砖瓦厂取土时,挖掘暴露出墓葬顶部,当地文物部门才发现了这座墓葬。

记者:墓葬被破坏的情况怎样?

孙英民: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盗墓主要造成了一些汉画像石的破坏;此外,还造成了一些文物的丢失和位置改变——具体丢失的情况,目前还没有统计。

记者:这次曹操高陵的发现,在考古学界占据怎样的地位?

孙英民: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考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次曹操高陵的发现,应该说是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的历史人物考古发掘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记者:下一步,针对墓葬的研究保护会采取哪些措施?会否进行商业开发?

孙英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进行考古发掘。目前,我们对整个地葬结构、陵园范围以及是否有随葬墓等情况还不能完全掌握,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继续进行,将会有更多有价值的发现。

其次,将尽快制定保护规划,当地政府将根据考古发掘情况建设永久性的博物馆,更好地进行保护;并根据考古发掘的情况,展开一系列历史研究。

曹操高陵的发掘,以保护和研究为目的,不会用于商业开发,也不会允许进行任何商业活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一座东汉大墓获得重大考古发现,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古资料现场考证研究,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记载中的曹操高陵。

这座大墓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曾多次被盗,为了及时有效的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这个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离地表大概是15米,墓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大墓占地面积740多平方米。

据了解,墓虽然多次被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的随葬品,出土了器物200多件,包括金、银、铜、铁、玉、石、古、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内主要有铜带钩、铁甲、铁剑、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龟、石壁、石枕、刻名石牌等等。

最重要的随葬物品极为珍贵一共有8件,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该是曹操的遗骨。


河南考古说是真的

但还是有很多争议


好像是吧!但具体不一定是
虽然争议很大,但是我希望是真的
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于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西边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数百年后,墓葬简单的曹操墓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宋代以后曹操被视为奸雄,其墓址不详也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七十二疑冢等说法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广为传布,不少人信以为真。
继续关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