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如果刘备不是皇叔,诸葛亮会出山吗

时间:2010-2-16 专题:诸葛亮

千百年来,在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非诸葛亮莫属。他的故事世代传颂,他的精神感召后人,他的形象深入人心。他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他是典范、偶像和完人。千百年来,一提起诸葛亮,无人不佩服,无人不敬仰,无人不为之倾倒。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留下千古遗憾,引起人们无限的同情,使他“诸葛大名垂宇宙”。

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这位典范、偶像和完人就那么诚实,就没有说过假话。事实上,他也有说假话的时候。比如在他出山的问题上,他就没有说真话。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他本不想出山,是刘备硬把他请出来的。这种观点最早见于诸葛亮自己写的《前出师表》。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段话的意思主要有两个:一是诸葛亮本不想出山,也无意功名,只想在乱世中隐居一辈子;二是刘备三顾茅庐,深深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不得不出山

难道事情的真相真是这样吗?不是的,这只是表面现象。不错,刘备三顾茅庐是事实,但是,这只是诸葛亮设计的一个圈套。事实上诸葛亮志在出山,他设计这个圈套意在让刘备主动来请自己而已。

根据什么这么说呢?

一、立志出山

《三国志·诸葛亮传》说诸葛亮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

颍川徐庶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我们知道管仲、乐毅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分了不起的人物。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政治家,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称霸天下。乐毅是战国时燕国的上将军,曾率赵、楚、韩、魏、燕五国兵进攻齐国,下七十余城,大破齐兵。诸葛亮之所以把他们自比,无外乎是说:一是我有他们那样大的才能,二是我要建立像他们那样的功名和业绩。如果他根本不想出山,又何必自比管、乐呢?这有什么意义呢?既然不想出山,那就什么都不要比,默默无闻地一心种你的田好了。这是其一。

其二,《三国志·诸葛亮传》注中也同时记载诸葛亮

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

为什么要“长啸”呢?心中不平啊:我有这么大的才能,可以安邦治国,却无人赏识,无人知晓,没有施展的机会和舞台。所以他要“长啸”。

由此可见,诸葛亮根本不是象他所说的那样不想出山,而是一定要出山的,只是在等待时机。而且他想出山的愿望是强烈的,其心情是迫切的。他不想怀抱济世之才而空老泉林,隐居一辈子。他要名扬天下,流芳百世。

二、选择主人

既然决定出山,下面就是选择谁的问题。当时天下大乱,军阀混战,互相兼并,为那些想建功立业的士人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机会。比如袁绍、袁术、刘表、刘璋、吕布、董卓、张绣、张鲁、刘备、曹操、孙权等等等等,数不胜数。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阀中,真正的英雄不过三人,即孙权、曹操和刘备,这是天下共识。在他们中选择谁做自己的老板,诸葛亮肯定要费一番心思。

选择谁做老板,首先要有一个前提条件,这就是要有共同的信念、理想和追求。没有这个条件,就无法在一起合作。

1、孙权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诸葛亮大概也曾考虑选择孙权,原因之一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兄弟两个不会没有联系,诸葛瑾劝说弟弟投靠孙权不是没有可能的。孙权固然是英雄,但是看不出他有什么明确的政治主张和远大理想。用孙策的话说:“举江东之众,与天下争衡,你不如我;举贤任能,以保江东,我不如你。”看来孙权最大的长处和主要目标在于“守成”,守住父兄开创的基业。所以,诸葛亮自然是不会选择孙权的,尽管亲哥哥在孙权手下当官。

2、曹操

无疑曹操是三个英雄中最大的英雄。诸葛亮对曹操亦是赞赏有加,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两人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都是旷世奇才。如果两人合作,真可谓珠联璧合,千古绝唱。但是,两人的政治主张不同。诸葛亮一心要匡扶汉室,而曹操的目标要篡夺帝位。对这一点聪明绝顶的诸葛亮看的十分清楚,他不会犯荀彧的错误。

荀彧有王佐之才,先投靠袁绍,后投靠曹操。曹操说他是“吾之子房”,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为曹操屡建奇策。曹操欲进爵国公,荀彧看出曹操有篡位的野心,表示反对。曹操非常不满,两人关系开始疏远。后来曹操让荀彧到前线劳军,最后病死在军中,也有史料说是曹操赐死的。

诸葛亮要对自己的历史负责,是不会委身于曹操的。

3、刘备

只有刘备才是诸葛亮的真正主人。刘备是汉室宗亲,是皇叔,是“正统”;其次,刘备仁义著于四海;再次,刘备的目标与诸葛亮是一致的,都是立志匡扶汉室,重建汉王朝统治。所以诸葛亮选择刘备是“得其主”。诸葛亮主意已定,并为刘备制定好了发展计划,即《隆中对》,只等机会来临。

三、机会来临

刘备出身布衣,在镇压黄巾起义中拉起一支小小的队伍,没有自己的地盘,东投西靠,四处漂泊。先依附公孙瓒,后投靠陶谦,又先后投靠曹操和袁绍,最后投靠刘表。刘表让他屯扎在樊城北面的一个小县新野。新野与南阳近在咫尺。诸葛亮出山的机会终于来了。此时他已二十七岁了,无论如何是不能放过这个机会的。可是这位大才怎么好意思自己主动上门呢?于是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让自己的好友徐庶先去见刘备,向刘备推荐自己,好让刘备主动来请自己。刘备思贤若渴,立即接受了徐庶的推荐,于是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这件事《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得十分清楚: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

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

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为什么诸葛亮要“凡三往乃见”?这是为了一方面考验刘备的诚意,一方面加重自己的分量,以让刘备知道得之不易,进而更加尊重自己。凡有大才的人往往都是这样高傲。后来庞统投靠刘备也是如此,明明有孔明和鲁肃的推荐信,可他就是不拿出来,直到最后万不得已才拿出来。

所以说,诸葛亮说他不想出山,不想出名,是刘备把他硬请出来的,那是假话,不是真话。在这个问题上诸葛亮是不诚实的,千百年来不知欺骗了多少人。


对于当时社会情况来说,诸葛如此一自比人(自比管仲,乐毅)的人来说,有一番报负,就算刘备不是皇叔,我想凭诸葛性格应该会出山跟随一个仁义的君主,不然对不起自己出身,而且诸葛是被刘备心胸和性格所折服的,不是为他出身
不会,因为刘备以皇叔的身份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出山的,伯乐一定要有些身份
诸葛亮决意出山辅佐刘备时,刘备尚无立足之地和军事实力,与曹操和孙权相比,是势力最弱的一支,可是他既不去投奔不仅有军事实力而且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又不去归依地盘稳固、人才济济的孙权,偏偏选择了刘备,这是为什么呢?《三国演义》说是为了感激刘备的“三顾之恩”。其实,这种解释出自诸葛亮本人。他于刘备死后在给后主刘禅上的《前出师表》中表白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芦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应该承认,诸葛亮的这种“夫子自道”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是他选择刘备的原因之一,但是这绝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

一、作为一个儒生,而且是纯儒,诸葛亮有强烈的正统观念,这一点,是他做出这种抉择的根本原因。刘备是刘氏宗亲,有刘氏血统,属于“正统”,而曹操和孙权,都属于“非正统”,是“乱臣贼子”。诸葛亮进行关系着自己生前命运和身后名声的重大政治抉择时,只可能选中刘备,而不能选中曹操和孙权。

二、刘备又有王霸之雄心和谋略,并享有天下英雄的美誉,深为时人所重,这一点,也不由得诸葛亮不考虑。

三、刘备帐下缺乏真正有才干、有见识的谋士,而他又能礼贤下士,求贤苦渴,苦投其帐下,一是定会受到尊敬和重用,二是能够施展才干和抱负。

四、曹操本人既有武略又有文韬,其智慧,其才干,不仅远高于孙、刘之辈,也高于他诸葛亮;而且曹操帐下已有荀??、程昱等一大批满腹经纶和韬略的一流谋士,他们都不逊于诸葛亮。如此,诸葛亮投靠曹操,可能只有坐冷板凳的份儿,不会有什么作为。孙权胸无大志,却又也武有周瑜,文有鲁肃、张昭等一大批谋士,明智的诸葛亮绝对不会归依孙权。

这里要说明的是,从曹、孙、刘争霸的结果和诸葛亮的实际作为看,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要逊于曹操,世人心目中的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不是历史上的真诸葛亮,而是罗贯中笔下神化了的艺术形象和中国人传统的崇古崇祖、崇圣崇贤心理塑造出的偶像。
事实是,刘备是皇叔,诸葛亮本来也不想出山的。。。

会因为诸葛亮看重刘备的是才德并不是身份

而且诸葛亮何等人物怎么会看中于身份!




会诸葛亮不是看中权式的人
会诸葛亮有自己的一番报负他想出山的愿望是强烈的,其心情是迫切的。。
会的


应该会出山,诸葛亮不是因为刘备是皇叔三顾茅庐才出山的,刘备也没能因为是皇叔得到什么好处,而是因为诸葛亮想一展抱负。都知道诸葛亮那么聪明难道不会想到当前局势,诸葛亮与孙权年龄接近,投去那里固然不行;曹操疑心太大,不会过分信任诸葛亮的,所以跟着刘备他能将自己的才能全部发挥,所以应该会出山。


猪哥是被大耳刘的诚心和利益打动的吧。

肯定会如果没有刘备世人将不会知有诸葛亮因为诸葛亮自比“管一伊”而当时曹操与孙权是没有必要更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当然没有诸葛亮刘备这条潜龙也不会知道水在哪里呵呵


会三顾茅庐就见了刘备三次


会因为亮想一展心中的报复,在因为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会,不是因为他是皇叔,因为起事都要有一个叫法,合法化,皇叔也是刘备沾边自居的或因为需要扣在他头上的,当时隔了那么多辈,辈得上皇叔的应该不在少数。没记录的不是不存在。只是对于历史来说,无足轻重而已。
按理说应该会的,诸葛亮想找的是一个可以让自己才能完全施展的一个明君,而不是一个自不见摸不着的身份。

刘备不是皇叔,诸葛亮也会出山的

诸葛亮出山是刘备哭出来的


会。

如果是个真心诚意的人去请孔明,他也回出来的,孔明是个有报复的人,他看重的是刘备的尊重人才,而不是他的身份(况且刘备根本不是皇叔)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