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杨贵妃怎么死的?

时间:2010-2-18 专题:杨贵妃
杨贵妃怎么死的?

在四川营山县东北方向百里许,有座神奇之山———太蓬山。此山绵延12峰,方圆20公里,风景秀丽,古迹神奇,地貌独特,山势险峻,状若蓬莱飞渡,素称“蜀北名山”。这里,有周朝葛由飞升成仙的“飞仙桥”,有晋代成国创立者李特幼时读兵书的“天子读书台”,有宋神宗爱妃陈才人到此降香祈嗣后留下的《降香碑》,还有中国乃至世界研究杨贵妃终老之地的惟一珍贵石刻———《安禄山题龛》,它记录着杨贵妃的———千年未死之谜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在范阳起兵,惊破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美梦。转瞬之间,洛阳失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仓皇逃离京师长安。刚到马嵬坡时,六军不发。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对杨氏兄妹专权不满,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遂请求处死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只得与杨贵妃诀别,杨“遂缢死于佛堂”。新旧《唐书》与《通鉴》均对此作了明确记载,唐人笔记杂史如《唐国史补》、《明皇杂录》、《高力士外传》、《安禄山事迹》都记述了的经过。由此可见,杨贵妃死于马嵬坡是不争之事。然而,事隔1200多年的今天,不知人们是同情还是倾慕这位绝世佳人,总怀疑她没被缢死。有人认为,高力士系唐玄宗心腹,最善揣摩主子心思。马嵬事变前,杨贵妃曾两次被遣出宫,均是高力士摸透主子心思,“有罪谪出,悔过召还”,让杨贵妃应召回宫的。马嵬事变,杨贵妃被赐死,唐明皇又叫高力士去执行,高力士难免不做手脚,缢时稍轻用力,造成“休克”,即可免除贵妃一死。有人认为,陈玄礼虽恨杨氏兄妹,但极慕贵妃天姿国色,怜香惜玉,不忍杀害,暗中以侍女代死,让杨贵妃死里逃生。还有人认为,杨贵妃早年修道,深谙“太阴炼形术”,加之她体质异常,即使无人相救,被缢后复活的可能性也很大。《唐阙史》中曾有“解帛而气复来,遂再缢之乃绝”的记载,也说明杨贵妃有缢后复活的可能。既然杨贵妃未被缢死,民间便传出她诸多逃亡之说:有杨贵妃远走美洲之说,有杨贵妃逃亡日本之说,有杨贵妃隐居北京房山之说,还有杨贵妃终老四川营山太蓬山之说。那么,杨贵妃在马嵬事变中究竟是死是活呢?人们可从———《长恨歌》中觅隐情千百年来,描写杨贵妃死于马嵬坡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而惟有白居易的《长恨歌》才真正道出了其中的隐情。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陈鸿的《长恨歌传》专门作了考证。俞先生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如果以“长恨”为篇名而言,写到马嵬坡就足够了,何必还要假借临邛道士和玉环相会呢?从《长恨歌》的描写可以看出,杨贵妃并没死于马嵬坡。当时六军哗变,贵妃被劫,钗钿委地,十分凄切,唐明皇想救却“救不得”,所以正史所载的赐死诏旨,是绝不会有的。而陈鸿的《长恨歌传》中恰有“使人牵之而去”的说法,也说明杨贵妃当时并没有死,而是被人牵去藏于远地了。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唐玄宗回銮后要改葬杨贵妃,却不公开迁葬,而私下派人掘坟,结果“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怎么也找不到“尸体”,却偏偏拾到了一个“香囊”。当太监把这个香囊献给唐玄宗时,玄宗爱不释手,终日挂在身上。如果杨贵妃真的死了,贵为皇帝的唐玄宗绝不会把这个被尸水浸泡过的香囊成天挂在身上。《长恨歌》接着又写了唐玄宗托临邛道士杨通幽四处寻访杨贵妃的情景。经过千辛万苦,杨道士终于在蓬莱山找到了杨贵妃。白居易对此作了精彩描述:“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杨道士果真找到了杨贵妃,连杨贵妃修道时左臂上露出的“太真”二字也看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杨道士还给唐玄宗带回了两件信物,“唯有旧物表深情,钗留一股钿一扇。”对此,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著名史学专家冯汉镛教授曾率队到太蓬山实地考察。冯教授认为,从道士找到贵妃,带回信物来看,就清楚地表明,马嵬事变后,杨贵妃仍活在人间。至于《长恨歌》中所指的“蓬莱”,应指的是四川营山的太蓬山。我市文史专家王化先生在《太蓬山集》中也称:“太蓬山,因山峰状若蓬莱而得名。”杨贵妃既然没死,怎么又不回宫呢?可见她对唐明皇的———
杨贵妃,名玉环,华阴人,后随家迁至永乐县(今山西芮城)。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她原为玄宗第18子寿王之妃,后经大臣推荐,唐玄宗见她有倾城倾国之色,后招入宫做女官,天宝四年封为贵妃,从此杨门一族权贵显赫。天宝十五年安禄山起兵造反,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仓皇南逃。途经马嵬坡,大将玄礼和部下认为杨家祸国殃民,怒杀杨国忠,迫使玄宗赐杨玉环自缢。贵妃死时,年38岁。
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兵变”,不论新旧《唐书》官方记载,还是民间笔记小说、文集,甚至唐宋后人诗咏词赋,均持此说。但民国以来,学术界对杨贵妃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具体表现为:“马嵬驿兵变”为传统说法有异,杨贵妃之死存在疑问,更有人提出杨贵妃入寺为尼或出海远遁之石破天惊之论。“马嵬驿兵变”中的主要受害者杨贵妃是怎样死的呢?正史所载是被缢死的。如《旧唐书·杨贵妃传》载,诛了杨国忠父子后,“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得已,与妃决,遂缢死于佛室。”《资治通鉴·唐纪》:“上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死之。”《国史补》:“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陈鸿《长恨歌传》:“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就死尺素之下,”乐史《杨太真外传》:“上入行宫,抚妃子出于厅前,至马道北墙口而别之,使力士赐死。妃涕呜咽,语不胜情,乃曰:‘愿大家好往。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乞容礼佛。’帝曰:‘愿妃子善地受生。’力士遂缢于佛堂前梨树下。”所载大致相似,都说杨贵妃死于马嵬驿佛堂。但据唐诗人李益、杜甫、贾岛、温庭筠等写关于“马嵬驿兵变”之诗,则认为杨贵妃是被乱兵所杀,而非缢死。如李益《过马嵬驿》中的“托君休洗莲花血,留记千年妾泪痕”和《过马嵬驿二首》中的“太真血染马蹄尽”,杜甫《哀江头》的“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此诗明言杨贵妃并非缢死,他作此诗时距“马嵬驿兵变”仅六七个月。贾岛《马嵬》也云:“一自上皇惆怅后,至今来往马蹄腥。”杜牧《华清宫三十韵》则云:“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倾国留无路,还魂怨有香。”张枯《华清宫和杜舍人》云:“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云:“返魂无验青烟天,埋血空生碧草愁。”郑蜗《津阳门诗》诗云:“马嵬驿前驾不发,宰相射杀怨者谁?长眉鬓发作凝血,空有君王潜涕胰。”于愤在《马嵬驿》云:“尝经马嵬驿,见说坡前客。一自屠贵妃,生女愁倾国。”北宋张来《卖中兴碑》云:“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都说杨贵妃血溅马嵬驿,当非缢死,如是缢死,则不可能流血。“君王掩面救不得,回头血泪相和流”,白居易描绘杨贵妃死时的情况,也很像是被乱军所杀。尤其从当时叛军入门乱砍乱杀杨国忠父子、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韦见素等情况看,乱兵是一路杀入玄宗所居之室,杨贵妃被杀势必不能免。正史上载杨贵妃被缢,可能是出于“为尊者讳。”但有人则认为杨贵妃不是被缢,也非被杀,而是吞金而死。刘禹锡《马嵬行》云:“绿野抚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间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从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懊气死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说杨贵妃吞金而死。陈寅幡先生《元白诗笺证稿》云:“寅恰所见记载,凡皆言贵妃缢死马嵬,独梦得此诗谓其吞金自尽。疑刘诗‘贵人饮金屑’之语,乃得自‘里中儿’故有此异说耳。”又云:“吾国昔时贵显者,致死之法多种兼用,吞金不过其一,杨贵妃缢死前,或曾吞金,是以‘里中儿’传得此说,亦未可知。”更令人拍案惊奇的是,一些海内外学者竟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出杨贵妃本人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出逃去了。著名红学家俞平伯早在本世纪20年代,在一篇《(长恨歌)及(长恨歌)的传疑》一文中,认为据白居易《长恨歌》内容,玄宗从四川回朝路过马嵬驿时,却找不到杨贵妃的尸骨,说明马嵬驿兵变中被杀的是另外一个人,而非贵妃本人。真正的杨贵妃可能金蝉脱壳,流落到当时的女道士院(娼妓院)。俞氏此说是据白居易《长恨歌》推测,而《长恨歌》为文学作品,浪漫夸张之处甚多,难以为凭。有的日本学者也认为杨贵妃在马嵬驿兵变中没死,以平息叛兵众怒。而杨贵妃则被护送至海外,逃到日本久谷叮久津。唐玄宗也知贵妃未死,返朝后便遣方士“上穷碧落下黄泉”寻找。“马嵬驿兵变”已过去十几个世纪,这场导致玄宗下台的事件究竟是某些上层人物有预谋还是非常偶然突发的呢?杨贵妃是被缢死还是被乱兵所杀?杨贵妃是逃生呢还是未逃?这一宫廷事变,大概除唐玄宗、陈玄礼、高力士等少数人外,外人无从知其真相,后人以此为据的史载和流传下来的传说,也同样是道听途说牙。凭事猜测,尤其是诗人所作,更是随情所欲,不着边际。探讨此事变之真相,必须从当时宫廷内部矛盾,从当时形势入手来分析,在没有真正解决此问题此谜案前,既不能轻易地根据一些“史料”而立论,也不能随便否认各种推断,因为任何都是可能的。有学者笑俞平伯或日本学者异想天开推论贵妃没死于马嵬驿,其实不然。试想,杨贵妃之被宠爱二十年来,是以比较深的感情作为基础的,尤其是对唐玄宗这个多情种子来说,他绝不会坐视自己的心上人死于自己面前,定会尽力挽救,完全有可能选一貌似贵妃的侍女去作替死,这是再简单不过之事。乱兵又不认识杨贵妃,尤其在“幸蜀”之际,更是如此。所以,贵妃逃生可能性并非没有。
简单点说,正史记载她是在众军威胁下被唐玄宗勒死的
被狙击手爆头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