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在垓下之围中的项羽形象

时间:2010-2-25 专题:项羽
项羽,是一个在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刚愎自用,才会失了江山,最后落得乌江边上自刎。也有的人欣赏他的豪情,宁死不肯过江东。
项羽,是我难得欣赏的古人之一。喜欢他的豪气和侠义。试问:如果,不是他对刘邦绝对的信任,又怎么会有机会给刘邦的暗渡陈仓?当时,项羽已算是夺下秦朝的天下,当时,若是他听范增的话,杀了刘邦,又怎会有后来的刘邦?项羽就是项羽,他为人爽直,暗箭伤人是他所不屑的。
虞姬,是项羽的唯一,也是他的挚爱。到后来,虞姬在项羽的帐内,听到四面楚歌,以为已经被刘邦的军队包围,为了不拖累项羽,自刎于帐内。记得一位姐姐对我说过,如果他是霸王,绝不会让自己深爱的女人为他而死。可历史总是残酷的,我想,就算当时能杀出重围,双双到乌江边上,必也会双双殉情。虞姬又怎么割舍得对项羽得情和一份承诺?有人说虞姬是幸福的女人,因为项羽不是皇,所以,她不用与后宫三千争宠,不会在年老色衰之际感叹“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我说,不会得,因为,项羽是当不上皇帝的,就算他现在登上了皇位,以他的秉性,必然不会怀疑他的臣子会有作乱之心,万一乱臣贼子在外皇袍加身,他想来也是不信,必定会稀里糊涂的丢了皇位。错就错在他不应该生在乱世。
最后一幕,就好像放电影那样清晰。项羽的乌骓马被擒住,忠心如它,不甘事二主,跃入乌江。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上,喷薄而出的鲜血映红了乌江。至今似乎还能听见项羽苍凉的唱道:时不利于兮,骓不失,骓不失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定格在那一刻。“时不利于兮……”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分析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差距。
第一个是性格方面。刘邦的性格是个典型的流氓,既怕死,又狠心,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果如从一个领导的身份上来讲,刘邦就显得比项羽要强的多。刘邦首先表现的是善于采纳忠言(尽管忠言一向都很难听),那是十分的好。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刘邦进入关中时,樊哙和张良都劝刘邦不要住在秦皇宫,他听了;第二个是在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荥阳会战中,刘邦采纳了手下谋士辕生的建议,南下武关,特意拉长了项羽的防线,派遣韩信北伐赵国,同时拉拢彭越,英布等地方军阀,打得项羽奔疲于命。其次,刘邦非常老实,甚至对自己的属下也从不隐瞒,有错就认,错了就改。再者,刘邦豁达大度,这一点很重要,比如约法三章,比如说汉初三杰的陈平,原来是魏王的手下,混的不好就投靠了项羽,然后又转向刘邦;刘邦是怎么对待他的?刘邦就对陈平讲:“先生在项王那里做什么官,来到我这里就做什么官吧。”;还有就是刘邦的重臣周昌,有次无意撞见刘邦和他最宠爱的女人亲热,被刘邦骑在他的脖子上问“你看我像个什么样的君主?”周昌说刘邦是“桀纣之君也”,刘邦听了是哈哈一笑了之。最后就是刘邦的知人善任,充分发挥出领导的才能,唯才是用,不论出身,不论品德。这一点可以从刘邦手下们的出身来证实,张良是亡国贵族,萧何是师爷,曹参是县长秘书,樊哙是狗屠,陈平是游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
项羽的性格可以用韩信的一句话来形容,妇人之仁,匹夫之勇!而在史记里面,项羽的性格是多疑,嗜杀,任人唯亲,我个人认为项羽是两者皆有。项羽打仗是很能打,“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但是他却过分地迷信自己的武力。打仗的时候,他作为一个主将,却亲自去冲锋陷阵,而不是从战略或者战术上指挥军队;士兵受了伤,他亲自拎着饭菜去慰劳士兵,但是一到了封赏下属的时候,他却吝啬起来,不能封赏。每每攻破一座城池,都喜欢屠城,可以讲是“城无遗类”,遇到对他说话有点过分的人,烹之,对待俘虏无不坑杀,从不手软!分封天下诸侯,和自己关系好的就多封一点,和自己关系不好的要么少封,要么凉拌。对自己的手下诸多猜忌,逼走范增,打压英布,自己砍掉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第二个方面则是在政治上的表现。在秦朝灭亡的时候,刘邦就已经和部下达成了共识,想要夺得天下,就必须要做掉项羽集团。所以,刘邦集团在后期的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手段,都是瞄准了项羽集团;而项羽此时在做什么呢?攻入咸阳,烧杀抢掠,一把火烧掉阿房宫,抢够了,分好地盘了,衣锦还乡。以至在鸿门宴上,放走了自己最大的敌人刘邦,养虎为患,最终兵败自刎。

第三个方面是军事战略上的表现。刘邦充分采纳部下的建议(尤其是张良,辕生,郦食其三人的提议),从全局的战略上,一点一点地消磨项羽的有生力量。派韩信灭赵灭齐,南下武关,招降彭越,策发英布,拉拢诸侯,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紧紧地困住项羽,以至于在鸿沟议和后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把项羽困死在垓下。相反,项羽是过分相信自己的武力,喜欢和刘邦直接的干,甚至愚蠢到在两军对阵,提出要和刘邦单挑的要求!他不从战略和战术上入手,就死死地盯着刘邦的人头,刘邦的人头去到哪就追到哪,所以项羽的地盘是得来艰难,失去容易,兵力和粮食被刘邦一天天地消耗完,最终因“少助,食尽”,被逼和刘邦“鸿沟议和”。

所以,在作为一个军事和政治集团的领导者身份上,平心而论,刘邦比项羽表现得非常出色。因为他们争夺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成败,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个天下!无需要去考虑过多的儿女私情,只需要想着如何去消灭对手就够了。项羽,远远比不上刘邦。而政治,本来就是如此。

2000多年前的乌江边,霸王项羽,怀着壮志未酬的悔恨之情倒了下来。那边的胜者刘邦终于在这一刻结束了楚汉分割天下的局势,打下了这片得之不易的江山。

乌江畔流传着霸王边下的慷慨悲歌。

刘邦与项羽,在历史的烽火台上演绎着可歌可泣的楚汉战争。然而,刘邦为什么最终战胜了项羽?

我想,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是在央定在打江山时的那一刻,刘邦、项羽所各自选择的结果。

刘邦与项羽在年少时,几乎都可以冠上“不学无术”的名头。刘邦根本不读书,也不肯参加一般的劳动,只是沛县一个小小的亭长,而项氏家族世世为将,却项羽是学文武都无成就。可见一斑的是,刘邦与项羽都是见过秦始皇出巡的场面。项羽当即对叔父梁言:“彼必可取而代也。”而刘邦则长叹:“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强调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而刘邦则是感叹自己应也有如此建业。此是两人视野广狭之分。(这句引《秦汉一统山河》)

两人性格也有很大分别,刘邦生性洒脱,貌如长者,善于广纳博众。项羽一喝,人马辟易,不怒自思。项羽个性,韩信曾有过一番评论:项羽发怒的时候,“千人皆废”,但他不能用人,这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又有另一面,有时待人很恭敬慈爱,说话温和,“言语呕呕”,有时还很有同情心,给疾病的人分饮食,但是对有功应封的人却又拿不定主意,这只是妇人之仁,这段话收录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而没有写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明司马迁认为这段话更能能表现韩信的性格,这段话虽不可尽以为信,但还是归纳出项羽“感性大千理性”的特性,项羽是有些优柔寡断的,与几次绝好除去刘邦的机会失之交臂,最典型的例子当数“鸿门寡”上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刘邦此人善于把握机会,并能随机应变,识时务者为俊杰。

再者,刘邦手下猛将如云。刘邦自己也说:“吾可用人杰。而项羽却中反间计,气死了谋士范增,失之左膀右臂,项羽危矣!

当然,刘邦也有见奸几次差点便误入歧途,甚至死里逃生。但刘邦毕竟目光长远,采纳了正确的意见,范增曾对项羽分析:沛公居山东时,贫财,好色;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宰,此其志不在小。刘邦克服了致命的缺点,向目标更近一步了。

刘邦甚至民心,入王关中时,便实施“约法三章”,不复秦朝暴政,无为而治,这也是汉朝初期推行的“无为政策”,这是后话次不提。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项羽确实会打仗,把“巨鹿”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项羽引兵渡河作战,渡了河,把船都弄沉了,甚至只留下三天粮食,别的东西都被烧了,以示决心。这点倒是似凯撒。这种“破釜沉舟”的英雄悲壮情怀,相信刘邦是没有的。但这只是将军的勇猛,坐在龙椅上的人只需任用这种所向披靡的将军,而无需自己也去像他这样冲锋陷阵。项羽起事以来,一直用杀人来解决问题。可以想象当时天下的老百姓早已痛恨秦朝杀人的暴政,自是民心所向宽厚的刘邦了。

项羽越战越孤立,到骇下之战,已是四面楚歌。项羽到乌江边的时候身边只剩二十六骑了。当然即使被汉军几十追杀,西楚霸王一行人仍是杀得勇猛,锐不可挡。项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愧对江东父老,拒绝渡江,确实死得英雄。只是项羽至死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输给“明明不如自己的刘邦”,高呼:“此天亡我,非战之罪!”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在骇下,项羽带着从者八百余人突围,本是可以逃脱,但当他们在阴陵迷路的时候,向一个农夫问路,农夫对他说:“左?”他们向左走,左边是大泽,再也没办法快速逃脱了,时间不允许,汉军又追了上来。

一个普通的农夫为什么要欺骗项羽呢?

不管如何,这段历史终已成为过去,关于项羽当时是否该渡乌江,回江东,东山再起?后人有不少说法。



唐朝杜牧经过安徽乌江亭,题了一首绝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修忍耻是男儿。

江东干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联系当时亡国之势,也感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过,相比而言,我更赞同王安石的诗句: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边君王卷土来?

毛泽东曾说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民心所背的项羽啊,即使过了江东,在意志消沉,百姓不愿战火再起的时局下,如何不输?!

毕竟项羽确是一代霸王,一个气盖世的英雄!
项羽是一个英雄豪迈、骁勇善战、多情重义之人。值被围垓下四面楚歌之际,潸然泣下,悲歌慷慨痛别佳人。乌江岸边,生死存亡之时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慨然赴死。不忍宝马同行毅然赠于忠诚之士,实重情重义之人。以数十击数千,当者披靡,斩将刈旗。身处绝地,杀人无数,放言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其豪迈之气,善战之能激荡天地。司马迁将自己所有的情感融注笔端,塑造了这样一个光明磊落,勇武豪壮,然而最终却兵败自刎的悲剧英雄,其目的在于通过‘悲’反衬出美,通过‘苦难’显示出崇高,通过‘毁灭’展示出希望。鼓舞读者化逆境为动力,引磨难向奋斗,完成生命的恢宏哪怕只是刹那芳华也当义无反顾!

一说到西楚霸王项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背水一战的项羽,是悲唱垓下歌的项羽,是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作为一个乱世英雄,他曾经在这个世界纵横驰骋、叱咤风云;也曾经在这个世界爱过、恨过、绝望过。他由一个下相的“不学”小儿,由一个普通的军人,一步步成长为反秦同盟的高级将领仍至最终成为领导者。他曾书写过英雄的辉煌,也曾书写过英雄的绝望。正是由于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使他至今仍在众多的文化典籍与影视戏剧作品中鲜活游走。在他死了几百年后,阮籍登上荥阳广武山,面对楚汉争霸留下的断壁残垣,发出了这样的感概:“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难道项羽真的算不上英雄?可是比项羽晚一点的太史公司马迁并不这么看。在他倾注毕生心血写成的《史记》中,项羽不仅是英雄,而且是真正的英雄。只不过英雄也是人,英雄也有弱点,英雄也有悲剧。而项羽,正是这么一位不折不扣的悲剧英雄。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以成败论英雄,而是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客观地评价了这一历史人物。按《史记》的体例,本纪记载的人物应为帝王,照理说项羽是不能被写入本纪的。可是司马迁却能从当时的客观实际出发,找准了在秦末汉初这个阶段,是项羽支配着当时的时局,“将五侯而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他虽没有帝王的名誉,却享受着帝王的待遇,行使着帝王的权利。因而,比起孝惠帝这种名义上是帝王、实际上是傀儡的庸人而言,他更有资格,更应该被写入本纪。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不仅充分肯定了项羽在亡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辩证地指出项羽欲凭借武力征服天下的错误。对他“天亡我,非战之罪”的天命观,更是予以强烈的否定和批判。司马迁毫不留情地指出,项羽悲剧的根源不在于天,而在于他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在于他人格的矛盾与对立,在于他本不具备超人的领袖气质和领导才能却坐上了那个被历史和时代赋予了特殊使命的领军者之席,他在错误的时间,以错误的身份,干了一件错误的事情。他的这些自身不足,是他人生的致命伤,注定了他悲剧英雄的人生结局。

他出身贵族将门,“项氏世世为楚将”,祖父更是为秦将所杀。他一生下来便身兼国仇家恨,被缚在宗法关系网中而不得动弹。他已不再是他,他是楚国的遗民,是项氏的后裔。灭秦注定是他人生的全部,他只为灭秦而生,这从一开始便注定了他人生的悲剧。

少年时,他便展露出英雄的异质:“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可是当项梁教他兵法的时,他又“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正是这种浮躁的性格,为他以后的人生种下了祸根。而观始皇出游而发出的“彼可取而代之”的誓言,不仅显示出他的远大报负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英雄气概,也掀开了他壮丽人生的第一页。

他“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注定了他一生将是一个纵横沙场、所向无敌的骁勇战将,也注定了他这一生对武力的绝对崇拜和信仰。从举事吴中开始,他就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攻定陶”,“拔襄阳”,“斩李由”,“杀宋义”,“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东救齐地,西破章邯,而在巨鹿之战中,更是置生死于不顾,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取得关键性的胜利,“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就连生命快走到尽头时,也是斩汉一将一尉,杀数百人,“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让自己的生命如流星般地闪出炫丽光茫。

但是,不要以为项羽身上只有勇猛,他绝对不是一介武夫。他还具有对时势敏锐的洞察力和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面对宋义“承其敝”而坐山观虎斗的举措,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显示出他对时势的敏锐洞察力。而面对无能的上将军宋义的不作为,他不是置之不顾,而是“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章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显示了项羽力挽狂澜的智勇和敢于驾驭局势的气概。项羽敢于进击和宋义畏缩不前的冲突,楚军破釜沉舟、决一死战与诸侯各军隔垒观望的对比,更显示出项羽过人的胆略,这和他一贯表现的强悍勇猛性格是一致的。

贵族将门的出身,更赋予他无数的美德。项羽重“仁义”,讲“诚信”,爱豪杰,为人直爽、厚道。如“大司马咎者,帮蕲狱掾,长史欣亦帮栎阳狱吏,两人尝有德于项梁,是以项王信任之。”长史欣更是因此而封王。再如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不欲谋害刘邦。在多次战争中项羽没有使用过诈术,始终保持着贵族应有的道德和人格。当项羽被围垓下,听四面楚歌,始大惊,继之惆怅,于是慷慨悲歌,对自己的爱姬与骏马倾述了恋恋不舍之情,表现了深厚诚挚的人情。当垓下突围退到乌江时,项羽愧见江东父老,不肯东渡,自刎前还将自己的头颅赠与故人得以封侯,这一笔最有力,表现了项羽不苟活、不偷生,慷慨豪爽的英雄本色。项羽所崇尚的是力抵万夫的刚烈与武勇,那是贵族将门历来所提倡的气质与品行。鸿门宴上,樊哙闯宴,项羽非但不指责,因见其“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而赞之曰:“壮士”,赐予斗卮酒与生彘肩。见其拔剑切而啖之,又赞曰“壮士”,他识英雄重英雄,爱英雄豪杰到了不分敌我的地步。当樊哙义正辞严当面申斥项羽,说他所为是“亡秦之续耳”,项羽竟然“未有以应”,这恐怕是其一生中少有的,与其烹杀说“楚人沐猴而冠耳”话的人,完全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表现了项羽此时内心深处的反躬自责。项羽对樊哙只说了一个字:“坐”,完全写出这位愚蠢将军对公理心折、忠实厚道的性格。

但是,正是他这种君子式的作风与性格,使他在楚汉争霸中不敌刘邦这个地痞无赖。如在楚汉划鸿沟而治后,项羽按照约定归还了刘邦的父母妻子,而且“引兵解而东归”,但是刘邦出尔反尔,从背后追杀项羽,使得项羽最终一败涂地。在这个角度上,项羽诚信厚道的性格恰恰成为了他的致命伤。

英雄也是人,英雄也有弱点。除了项羽的英雄面,司马迁还刻画出了他性格宗法观、本土观浓厚,自身性格矛盾对立以及残暴等等的另一面。

先说宗法观。项氏起兵时所依靠的社会力量就注定了项羽此生都将与宗法观联系在一起。与陈胜号召发自闾左的戍卒、刘邦依靠逃亡役徒不同,项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范增主张立楚之后为帝,也是投其项氏贵族宗法观念之所好。项羽用人,根据宗法、等级原则,所封侯王将相几乎都是贵族,而出身贫贱的大军事家韩信却只被任作“执戟郎中”。灭秦后,项羽已达到“政由已出”的地步,但他把轰轰烈烈的反秦人民战争看作是六国对秦复仇的战争,无终一之志,只希望作一保战国式的霸主,自号为“西楚霸王”,分天下,立诸侯,逆潮流而动,将自己置于发展的对立面,走上自毁之路,从此开始了可悲的败亡命运。

再说本土观。从项氏起兵时“得精兵八千人”,以后“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到项羽乌江自刎时仍念念不忘“江东子弟八千人”,表现了项羽多么狭隘的本土地方观念。他所爱的是“江东父兄”,离开楚地便屠城郭坑降卒,如“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与战国时诸侯掠夺战无异,使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他不听别占据富秦而霸天下的建议,“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显示了眼光短浅的贵族本土观念的本质特征。

除了这些贵族将门所赋予他的贵族共性,他还有着自己的鲜明个性,他的性格充满着矛盾与对立。他一方面非常仁爱,但另一方面却又非常残暴。从攻襄城,“已拔,皆坑之”到攻城阳而“屠之”,再到“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可以说,他是踩看无数冤魂的枯骨一步步地登上自己人生的颠峰的。以致于到后来,当他“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时,“齐人相聚而叛之”,使得“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而在荥阳之战中,关中老弱更使其不能过荥阳而东。在英雄的最后时刻,阴陵田父的一个“左”,熄灭了楚军东山再起的最后希望。正是由于他的残暴,使自己逐渐失去了民心,最终置身于人民的对立面,进而葬送了自己。但是同时,他又能以一个仁者一样的心对待周围的人,“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项羽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他不杀刘邦,也不杀刘邦的父亲和妻儿;在垓下之围中,更是悲歌辞美人,意气慷慨;在乌江畔,他马赠亭长,情凋悲凉,自刎而死,为仇者成“德”。

他坦荡淳朴,以诚待人。在攻占外黄城后,他听取了外黄城十二三岁小孩子收取民心的建议;鸿门宴上,更是口无遮拦毫无心计地将曹无伤的告密告诉给刘邦。但是,正是这样一个胸无城府的人,又对周围的人充满了怀疑和狡诈:斩杀宋义谎称乃奉帝命;“自王,先王诸将相”;先放逐义帝,然后阴谋派人刺杀;甚至连自己最为尊重和亲近的最后唯一的谋士“亚父”范增也因为项羽自己的多疑而被夺权,最后落得“疽发背而死”。连刘邦感叹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在用人上,项羽惟而不惟贤,“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像刘邦手下的军事大将经纬之才如韩信陈平等都曾经是项羽的部下,因为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投奔刘邦。而在对待功爵上,项羽更显得像一个斤斤计较、苛刻吝啬的妇人,“致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对于这样的主帅,将士们还有什么理由为他卖命?

在政治上,一方面他能像谏宋义那样正确的分析形势,像置刘邦于巴蜀、让诸侯王互相牵制那样显出政治家的成熟;但另一方面,他又显得很幼稚,甚至是有些可笑。在广武与汉军对决时,他对刘邦说道:“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这些话除了能看出项羽对武力的极端崇拜,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迷恋和对自身实力的高度自信,希望用个人武力支配天下外,更多的则是项羽个人性格的缺陷和对政治的无知。在广武对决中,更是置主帅的身份于不顾,像一个莽夫式地去挑战;甚至到快死之前,都还以自己的武功为傲,还要“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还有高喊“天亡我,非战之罪”。司马迁在太史公曰中所说的“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五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可以说是对他做出的最准确、最公正的评价。

宋代王安石所写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应该是对项羽人生的最好总结。亦或像唐代杜牧所主张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亦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如果当年他真的做出这种选择,这江山最终到底姓“刘”姓“项”,恐怕也是难以预料的吧!


悲伤凄凉的,毕竟走投无路了,爱人自杀了,马也跟人跑了,士兵都被杀光了。


革命英雄主义,身处绝境任不忘对不住江东父老。仁义、气概豪迈、欣然赴死、从容不迫。

霸气冲天,低沉忧郁。
一身浩然正气仰天长啸:“只为江山兄弟撕杀”另可天下人负我亦不我负天下人生亦英雄死亦英雄怅然而逝
沉着冷静敢与面对任何挑战不然他怎么能成为战神呢四面楚歌之际儿女情长与妻子告别才更显男儿本色以数十击数千,当者披靡,斩将刈旗。身处绝地,杀人无数,放言此天亡我,非战之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