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戊戌六君子 介绍

时间:2010-3-2 专题:康有为梁启超
戊戌六君子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别署东海褰冥氏,湖南浏阳人。他是改良主义运动中的激进派,谭嗣同为变法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谭嗣同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猛烈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和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并对封建纲常伦理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其思想之激进和深刻,达到了同时代的最高水平,并成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的先导。谭氏富有文学才华,诗文都写得有气势,有词采。诗作表现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有些山水诗融入了个人的生命感受,抒发了他冲破网罗、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进取精神。诗风恢阔豪迈、刚健遒劲,所谓"拔起千仞、高唱入云"(谭嗣同《报刘淞芙书》),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有《谭嗣同全集》。由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较为有名
康广仁(1867—1898)名有溥,字广仁,号幼博。广东南海人。康有为胞弟。自少鄙弃八股科考,认为国家弱亡皆由八股锢塞人才所致。曾纳赀为小吏,深感官场黑暗,挂冠而归。从美国人嘉约翰学西医,计划在上海创设医学堂,未成。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2月和徐勤等在澳门创办《知新报》,宣传维新变法。后到上海倡设女学堂。和梁启超、康广仁谭嗣同等发起成立戒缠足会。创设大同译书局,刊刻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著作。1898年春挟金赴京,协助康有为开展维新运动。主张废八股,开民智。与御史宋伯鲁谋议上书,请变生童岁科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得旨允行。由于看到顽固守旧势力强大,变法难以进行,屡劝康有为离京南归,收徒讲学,培养维新人才,待机变法。戊戌政变时被捕,在狱中说:“若死而中国能强,死亦何妨!”从容就义。
杨深秀(1849—1898)字漪邨,本名毓秀,号孴孴子。杨深秀山西闻喜人。1889年(光绪十五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1897年底授山东道监察御史,立志“以澄清天下为己任”。次年3月和御史宋伯鲁发起关学会,讲求变法。4月列名康有为组织的保国会。与康有为过从甚密,不少奏疏是和康有为商量后写成,或为康有为代拟。6月1日上新政条陈5篇,请明定国是,宣布变法;请厘正科举文体,废弃八股,改试策论;请议游学日本章程,派遣近支王公游历;请筹款译书。又多次奏劾阻挠变法的守旧大臣。曾对文悌说:“八旗宗室中,如有徐敬业其人,我则为骆丞矣!”(胡思敬:《戊戌履霜录》卷四)被文悌告发。戊戌政变时被捕,遇害。遗著有《雪虚声堂诗钞》、《杨漪邨侍御奏稿》、《闻喜县新志》。
林旭(1875—1898)字暾谷,号晚翠。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举人出身。好为歌诗。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针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上书请拒和议。同年捐赀为内阁中书。1897年进张元济等创办的西学馆学习。1898年创立闽学会,与粤、蜀、浙、陕各学林旭会相呼应,推动维新运动。4月参与发起保国会,任董事。因仰慕康有为,受业于康。曾为康有为的《春秋董氏学》作跋,推扬今文经说。百日维新中,受到光绪帝召见,赏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戊戌政变前夕,曾把光绪帝的密诏带给康有为,共商授救光绪的办法。戊戌政变时被捕,遇害。年仅24岁。遗著有《晚翠轩集》。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举人出身。1889年(光绪十五年)授内阁中书,后晋为侍读。曾入张之洞幕府,在北京任职期间经常写信向张之洞密报朝中动态。中日甲午战争时,主张集精兵猛将大举北援,保卫津沽。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强学会被封禁后,又联合会中志士抗争。杨锐清廷在强学会旧址基础上设立官书局,命其参与选书事宜。1898年春在京创立蜀学会,并办蜀学堂,以张之洞的《劝学篇》刘光第为指南,兼习中学和西学。4月列名保国会,而每于集会时常当众假寐。在百日维新中受到光绪帝召见,赏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与康有为相交,但变法主张多有不合,攻击康“多谬妄”,声称要对新法“稍加裁抑”。戊戌政变时被捕,张之洞营救不及,被害。遗著编为《杨叔峤文集》和《杨叔峤诗集》。
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四川富顺人。1883年(光绪九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为官清廉,不媚权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上书建议变法求强,刑部堂官阅后震恐,不敢代递。1898年春列名保国会。百日维新中,受到光绪帝召见,赏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曾与谭嗣同一起批驳守旧派曾廉请杀康有为的奏疏,但又经常依违于维新与守旧之间,处理政事尽量“无新旧畛域”,使“维新守旧,咸得其宜”(刘光第:《与厚弟书》,《衷圣斋文集》)。戊戌政变时被捕,遇害。年仅39岁。遗著有《衷圣斋文集》、《介文堂诗集》。
戊戌六君子

简介
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是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农历戊戌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变時所逮捕並處死的六名變法派人士,分別為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與康广仁。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與直隸總督榮祿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同时逮捕了上述六人。9月28日,六人在未經刑部審訊的情況下,被慈禧太后下令押到北京菜市口問斬。被处斩的顺序是: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

根據梁啟超的查正,六君子被捕各有原因:

楊銳及劉光第乃康有為的得力助手,慈禧太后的助手榮祿亦恨他們最深,自然要求慈禧太后最先拿下他們。
譚嗣同不想像漢朝張儉一樣,四處望門投止而連累志士與好友。他亦希望以血喚醒國人變革的希望,故一心求死,拒絕逃亡。他步往刑場時,作《絕命辭》一首:「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林旭於慈禧太后軟禁光绪後,為報光绪帝知遇之恩,不顧安危,向慈禧太后力諫,保存光绪。最後惹至慈禧太后大怒,被擲入黑獄。
康廣仁為康有為之弟。康有為及梁啟超逃亡時來不及通知康廣仁,最後在康廣仁南海會館被捕。康廣仁雖在戊戌變法中只負責辦報,但因為是康有為親弟,所以慈禧太后要以弟代兄罪,送了康廣仁到菜市口。
楊深秀於五人下獄後,感五人年輕有為,不應就此死去,於是為五人向慈禧太后求情。楊深秀正直不阿,竟演變成要求慈禧太后將权力交還光绪帝的爭論,最後亦為此賠上性命。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被处死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少时博览群书,好读西方自然科学书籍。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算学馆,开湖南维新风气之先。遍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吸收新学知识。1896年入资为江苏候补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抨击旧政,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8月,以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荐,被征入京。9月5日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变法。9月21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25日被捕,28日与林旭等六人遇害。临刑绝命词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被公推为戊戌六君子之首。所著《仁学》,杂糅儒、释、道、墨各家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社会经济学说,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书中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纲常名教”,宣传“君末民本”的民权思想,从世界的不断变易中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理想。能诗,风格雄健,富有爱国精神。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戊戌六君子年龄:谭嗣同34岁,康广仁32岁,林旭24岁,杨深秀50岁,杨锐42岁,刘光第40岁。
戊戌六君子是指中国历史上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光绪皇帝实行“新政”结果失败,六个主要参与者被杀。他们是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
其实我国历史有记载的政治上共有六起六君子事件,戊戌六君子是其中的第五起。
第一起:南宋宁宗时,右丞相赵汝贵受诬陷贬黜,太学士杨宏中等六人上书辩诬抗争,被充军五百里外,这是第一次见于史书的“六君子”。
第二起:在宋理宗时,丁大金专制用事,太学士刘黼,陈宜中,黄镛,林则祖,曾唯,陈宗上书揭发丁的罪恶,当时也被称为六君子。
第三,四起都发生在明朝。明熹宗时,魏忠贤阉党乱政,御史杨琏等70余人弹劾魏忠贤,结果杨琏,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六人死于冤狱。天启六年,魏忠贤再兴大狱,将周起元,黄尊素等六人下狱,酷刑处死。世人将杨琏等六人称为“前六君子”,周启元等称“后六君子”。
第六起: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如,胡瑛六人成立“筹安会”,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充当吹鼓手,当时也被人称为“筹安会六君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