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魔力世纪银月湖主线任务消灭维尔维尔在哪里的

时间:2010-3-16 专题:黄宗羲
魔力世纪银月湖主线任务消灭维尔维尔在哪里的
魔力世纪银月湖主线任务消灭维尔维尔
在地图右上角 一堆狐狸中间的一只蜥蜴就是了
在地图右上角 一堆狐狸中间的一只蜥蜴就是了
北边也挺好玩。有虞恰卿故居,上林湖,徐福东渡遗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很好玩啊。还有就是来北仑喝西北风啊。感受严寒,体验寒冬。宁波好玩的地方不少,东钱湖野生动物园、鄞州走马塘村、五龙潭、九龙湖、还有宁大的天屎之路,夏天在那条路上走路一定要小心,会被白鹭屎砸到的哈哈晕,我们学校好玩?你怎么想的啊,就mm多点,呵呵,听说主题公园要开业了,那边很好玩的,有过山车什么的,还有就是天童玉皇什么,哈哈,你要真到我们学校就坐82来好了,最近感冒了,真是冷啊浙江省——宁波
  位于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东南隅的宁波简称“甬”,现辖鄞县、象山、宁海、余姚、慈溪、奉化六个县(市)及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五个区。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549.06万,其中市区面积1038平方公里,人口114万。

宁波是中国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国家计划单列城市之一,它不仅是闻名中外的首批开放城市,而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有“繁荣商埠,东海明珠”之美誉。宁波历史,源远流长。1973年发现了河姆渡遗址。河姆渡遗址不但以稻作和耜耕农业、黑陶和干栏式建筑成为它独特的文化个性,而且以它距今7000年的时间,证明这里是中华民族发祥的源头之一。宁波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置明州,迄今已有1170多年历史。今日宁波中心区的城市骨架与布局,基本定型于南宋(1127—1279年)。

宁波从唐代(618-907年)起就成为中国著名的国际贸易港,当时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宋时又与广州、泉州同时列为对外贸易三大港口重镇。作为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地,宁波曾是海上陶瓷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日本、朝鲜和东南亚、阿拉伯各国友好往来,关系密切。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宁波为当时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现仍保存着众多的古海运码头、海关等史迹。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境内文物古迹众多。目前全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1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余姚市),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5个。宁波文人荟萃,历史上曾有较高层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著述和学派,如四明学派、阳明学派、浙东学派,出现了虞世南、高则诚、王守仁、朱舜水、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张煌言等一批文化名人。还有民族英雄张苍水,京剧麒派祖师周信芳,著名作家殷夫、柔石、国画大师潘天寿……这块土地孕育了多少优秀儿女。宁波的藏书文化深厚,涌现过一大批藏书数万卷的藏书名楼。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宁波也是一个山河锦绣的风景旅游城市。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宁波的山山水水各显神姿,引人入胜。四明山奇峰280多座,奉化江、姚江汇成甬江,成为著名的三江口。宁波的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幽谷飞瀑雪窦山、壁立千仞千丈岩;浙江省第一大湖东钱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天童森林公园为国家森林公园,“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是它的真实写照。宁波的佛教文化举世闻名:阿育王寺珍藏着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雪窦寺为全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保国寺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保国寺、古代水利建筑它山堰、宁海的南溪温泉、余姚的四明湖旅游度假区、象山的石浦渔港,为众多中外旅游者所向往。以镇海招宝山为代表的明(1368-1644年)、清(1616-1911年)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海防历史遗迹和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革命斗争史迹给宁波增添了凝重的人文景观。宁波还是著名的侨乡,有30多万宁波籍人士旅居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中间有一大批善于经营管理的企业家和工商巨子,海外“宁波帮”已成为联结宁波与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宁波的商人从这里走向四海,从而有了“无宁不成市”这句话。

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孕育而成的宁波传统工艺诸如骨木嵌镶、宁式家具、朱金木雕、金银彩绣等,用材讲究,手艺精绝,风格独特。宁波汤团、奉化水蜜桃、余姚与慈溪的杨梅、·溪口千层饼、三北藕丝糖以及奉帮裁缝等已成为宁波饮食业、服装业的拳头产品,深受各地游客的青睐。宁波拥有较好的港口优势。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组成的宁波港,是一座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性港口。现已建成500吨至25万吨级泊位52座,年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与世界79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 



  
  区号:0574 
  邮编:315000 
  面积:9365平方公里 
  人口:549.07万 
  位置:宁波位于我国东海之滨,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 
  地区:辖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六个区,宁海、象山两个县,慈溪、余姚、奉化三个县级市 

宁波-梁祝蝶缘(梁祝文化公园)
 

  建于公元397年的梁山伯庙距今已有1600余年。岁月沧桑,历经兴废。1985年,当地群众自筹资金在原地两侧修复和兴建了墓道、小庙和夫妻桥,1994年有关领导确定梁祝文化公园开发的方针为:“开发档次要高,要遵重历史,要利用梁祝文化内涵,为旅游服务。”1995年初正式动工,目前梁祝文化公园已初具规模。公园以梁山伯庙为主体,梁祝故事为主线,由观音堂、夫妻桥、恩爱亭、荷花池、九龙潭、龙嘘亭、百龄路、梁祝化蝶雕塑、大型喷泉广场、万松书院、梁圣君庙等众多景点组成。各种江南仿古建筑,依山托水,形成园中有园,动静结合的格局掩映在花影树荫之间,错落有致,别有情趣,吸引了无数痴情男女成群结队前来寻踪觅迹,祭拜观瞻。每逢春秋社赛,更是盛况空前。“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这句广为流传的乡谚,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从正大门入口,眼前呈现的是一幅大型的彩画:百花怒放,彩虹万里,象征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双双对对彩蝶自由自在地飞向广褒的天际,引着您向这座爱情的殿堂走来。



宁波-保国寺
 

  保国寺位于江北区洪塘镇北的灵山(马鞍山)山腹中,距市区15公里,依山而筑,为江南保存最完善的北宋木结构建筑。

公元25年至56年间,东汉光武帝时,中书郎张齐芳弃官隐居此处,后舍宅为寺,名灵山寺。880年(唐广明元年),唐僖宗赐"保国"匾额,遂名"保国寺"。1013年(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德贤和尚重建大殿等。后迭经废兴,除大雄宝殿外,余殿堂斋房,均为明、清、民国时所建。计天王殿、大殿、方丈殿、东西厢房、钟楼、鼓楼、藏经楼等,建筑面积约5700平方米,占地面积1.3万余平方米。

大殿气势雄伟,面宽、进深各三开间,平面呈纵长方形。前槽巧装三镂空藻井,制作工整,别具一格,时所罕见。藻井低而供佛像空间高旷,对比强烈。大殿皆以斗栱榫卯承托,斗栱粗壮古朴,制作方式与宋《营造法式》合。双杪双下昂偷心造,不施普柏枋等,保持唐建筑遗风。佛座后嵌有1102年(北宋崇宁元年五月)《造石佛座记》。西次间铺作昂尾上,墨书"元丰甲子七年"(1084)等。木柱瓜棱状,梁栿成弯月梁。因天花板、藻井遮挡梁敌,故有无梁殿之称。另与无量寿佛的无量(谐音)有关。

天王殿主体建筑五开间、重檐歇山顶。后有净土池,南宋绍兴年间时所辟,池上方镌"一碧涵空",镌联曰:"天光开图画,山翠入波纹",明代御史颜鲸题。

观音殿(又称大悲阁)居后,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间)建,再后法堂、藏经楼,藏佛经《钦赐龙藏》一部724函,计7240卷。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门前有移置于此的经幢两座:一座原在慈溪县城(慈城镇)普济寺,839年(唐开成四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八面)谯国奚虚已书(楷书)、江夏黄公素刻石。1963年3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座为唐鄞县永寿庵旧物,原建于854年(唐大中八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八面),后书鄞县令崔幼昌,最后有明洪武二十四年及崇祯九年重立字,则为1636年重立,剧膺之书。1929年自江北岸滨江市廛迁到中山公园方池心。1984年3月迁至寺前。

宁波-天一阁
 

  天一阁位于城区月湖西,今天一街22号。创建于1561年至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楼。1665年(清康熙四年),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在书楼前后堆筑假山,环植竹木。1933年,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把原在孔庙内的尊经阁,连同当地保存下来的一批历代碑刻,迁建天一阁后院,命名明州碑林。阁内原藏书一万三千多卷,其中大部分是明代刻本和抄本,有不少是海内孤本。范钦(1506~1585)鄞县人,字尧卿,号东明,名居室为东明草堂,嘉靖时进士,曾在江西、云南、河南、广西、广东、陕西、福建等地任知府,按察使等官,在京曾任工部营缮郎,官至兵部右侍郎,未上任即被罢致仕,时年55岁。一生爱书成癖,在官任上,每到一地留心搜集当地古籍,遇孤本难以买到就雇人抄录,经、史、子、集、兼收并蓄,尤注意当代地方志和科举题名录。归里后于其宅东月湖深处今址(原天一巷,今天一街),构楼六间以为藏书之所。其一,书楼建筑年份,史无确记,据清康熙年间鄞县学者李邺嗣《甬上耆旧诗·范大澈传》云:"初,仲父钦归里,起天一阁,藏书极盛。"范钦归里在明嘉靖三十九年。又据乾隆在《文源阁记》所记:"藏书之家颇多,而必以浙之范氏天一阁为巨擘。因辑四库全书取其阁式,以构庋贮之所,既图以来,乃知其阁建自明嘉靖末,至于今二百一十余年,虽时修葺,而未曾改移。"据此,建阁年份定为范钦归里后1561年至1566年。其二,命名由来,范钦的书室原名"东明草堂",也称"一吾庐"。他鉴于很多藏书楼毁于火的教训,萌生楼名能避火禳灾,相传有次他在阅览所藏碑贴时偶然检得吴道子龙虎山天一池记拓本,经查考系出于元代揭溪斯手笔,又对照碑阴考证"天一"两字乃出于汉朝郑玄注《易经》注释:"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取名为天一阁。

  其三,楼的结构设计,楼上为一大通间,中间用书橱分隔,楼下六间,含"天一""地六"之义。在阁前开凿一池以防火,巧与月湖地下水相潜通,常年不干,名为天一池。以后,范氏后代及地方人士增筑修缮,1665年(康熙四年),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在阁前池边,用海山石建造假山,增筑小桥亭榭,环植竹木,假山堆福禄寿三字形、垒九狮一象姿,面积虽小,相当精巧,颇具江南园林特色。乾隆纂修《四库全书》时,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呈藏书有功受到嘉奖,乾隆皇帝还特遣杭州织造寅著考察天一阁结构,丈量尺寸,开列书架排列奏报。乾隆在《文源阁记》称天一阁"阁之间数及梁柱宽长尺寸皆有精义,盖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后来各地建造的庋藏《四库全书》的文源、文渊、文津、文溯、文汇、文澜、文宗七阁皆仿此式样,于是天一阁享名全国。其实就楼的结构并无特殊地方。1933年北平图书馆编辑委员、故宫博物馆专门委员赵万里撰《重整范氏天一阁藏书记》中说:"细察图的建筑方式和其他宁波住宅并无多少不同之点"。视为神秘的天一阁楼上宝书楼,据冯贞群《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十卷》附四的照片和书橱字排列示意图注文说:阁之中左室,室列橱五,专藏《图书集成》,橱门画双龙,尊赐书(注:乾隆皇帝所赐)也,下置英石以避潮湿,前设案一椅一,他室无之。"阁中凡十二橱,橱用杉木,日恭、月义、星让、辰智八橱,两面开门,每橱界而为五,双门锁焉,书夹芸草以除蠹鱼,橱安英石以避潮湿。"图中所列橱名为:"龙、日、月、星、辰、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宫、商、徵、角、羽",分为4组,以橱隔为4室,每组5橱。东侧有壁隔为一室,西为梯间亦有壁隔。"宝书藏"匾额系守郡前柱史东粵王原相于隆庆五年岁次辛末季冬吉日立,即立于1571年明代。"宝书藏"匾下龙橱,旁悬两联,一是"书城钜观,人间罕覩"(系乾隆三十九年对《古今图书集成》的谕语)。另一是"人间庋阁足千古,天下藏书此一家"系清代桐城姚伯昂撰书,后毁,复由屠继烈书题。其四,范氏禁牌,昔有禁牌三方:禁牌一烟酒切忌登楼。禁牌二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惩外永行摒逐不得与祭。禁牌三共有十一条,其中有阁上门槛、橱门锁钥、封条,房长每月会同子姓稽考,并察视漏水鼠伤等情以便即行修补;阁下每月设立巡视二人,其护程及阁下各门锁钥归值月轮流经营,如欲入内扫刷以及亲朋游览,值月者亲自开门,事毕检点关锁,倘阁下稍有疏失,损坏花木器物罚不与食一次;阁下六间并前后游巡、明堂俱不得堆积放物件、暂行工作及护程上挂晒衣裳,犯者罚不与食二次等,末书立牌年月道光九年已丑岁八月上浣谷旦。清初,黄宗羲于是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著《天一阁藏书记》说:"尝叹读书难,藏书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宁波-阿育王寺
 

  位于鄞县宝幢镇,座落育王岭墩、鄮山之麓,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古阿育王寺创建于282年(西晋太康三年),原址在玉几山下乌石岙,405年(东晋义熙元年)称至今址。历代屡有兴废,全寺占地面积12.41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22867平方米,有殿、堂、楼、阁600余间,依山坡构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二山门、阿耨达池(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法堂和藏经楼。右侧有云水堂、鄮峰草堂、拾翠楼、祖师殿、承恩堂、方丈殿、宸奎阁、寮房等361间;左侧有松光斋、钟楼、舍利单、先觉堂、大悲阁等264间。大雄宝殿系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重建,高15.8米,面积870平方米,殿上有乾隆书"觉行俱圆"匾。舍利殿始建于1678年。1785年(乾隆五十年)增建房屋百余楹。

  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又募资兴修。1885年至1903年(光绪十一年至二十九年),重建和新建普同塔院、养心堂、云水堂、灵菊轩、方丈室、天王殿等90余间,并疏通放生池,筑围墙,广植松柏。1911年(宣统三年)重修大殿,1916年(民国五年)重修舍利殿,重檐、黄色琉璃瓦盖顶,高度15.3米,石雕舍利塔一座,内置七宝嵌镶塔亭,塔身青色,高1.4尺,宽0.7尺,五层四角,四面窗孔,每层雕菩萨神像,内顶悬宝磬(金钟),舍利珠(佛顶骨)挂在其中。殿外后壁有唐代画石雕四天王像。殿悬宋高宗"佛顶光明之塔"匾,殿前上匾宋孝宗书"妙胜之殿",下匾为释竹禅书"舍利殿"。藏经楼庋藏雍正版《龙藏》724函、7274卷,南宋刊本《碛砂版大藏经》和日本藏经院编《日续藏》民国影印本,合称"三藏"。1930年,天王殿火毁,1932年重建。1949年至1950年间,大悲堂、禅堂等遭国民党飞机炸毁。1956年8月部分建筑遭强台风毁坏。1958年方丈殿火毁。"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像、部分文物藏品被毁。舍利塔经护藏,得存。1979年政府拨款全面整修,至1982年,中轴线建筑按原样修复。

寺内有两元塔,一在东侧山上,称上塔,1991年重修;一在西侧山下,称下塔,1365年(元至正二十五年)建,为省内仅存元塔,砖木结构,仿楼阁式,六面七层,高36米,每层置腰檐、平座,底层四周有围廊。腰檐用叠涩、斗拱出挑,每面倚柱柱头铺作间用两朵,五铺作檐角发戗起翹。平座表层铺石板。塔内砌体分层,砖梯盘旋而上,直通第七层。塔刹分两段,下部呈圆锥形,上部为宝瓶,1981年修葺。1994年新建东塔。

阿育王寺现存唐、宋、明、清、民国及现代碑刻58块。古碑中以唐代范的书《阿育王寺常住田碑》(万齐融撰)、唐贯休画十六尊(十六罗汉)石刻、宋苏轼撰并书《宸奎阁碑铭》(现存者为明代万历重刻碑)、宋状元张九成书《妙喜泉铭》(碑的序、铭张九成撰,偈由僧宗杲作)最为珍贵。其他有董其昌、梅调鼎、章炳麟等书写碑、匾、楹联、铭志近百件。1981年4月12日,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波-中山魁文(中山广场)
 

  中山广场是宁波市政府1998年实事工程之一,总投资1亿元,其范围东起解放北路,西至呼童街,南临公园路,北至启丰路,总面积8.3公顷。广场的主题为“面向21世纪,共创未来”。整个广场由传统文化公园、世纪之交广场和未来广场三大部分组成。

宁波-天童寺


  位于鄞县天童乡太白山麓。300年(西晋永康元年)始建茅庵于太白山东侧。399年(东晋隆安三年)毁于孙恩起义兵火。732年(唐开元二十年)僧法璇重建"太白精舍"(即古天童,今重修)。757年(唐至德二年)僧宗弼、昙聪等徙建精舍于太白峰下今址。759年(乾元二年)赐名天童玲珑寺。869年(咸通十年)更名天寿寺。1007年(宋景德四年)敕赐天童景德禅寺。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册定天童禅寺。1587年(万历十五年)遭洪水冲圮。1631年(崇祯四年)圆悟(密云禅师)重兴,历时9年,筑佛殿、天王殿、法堂、先觉堂等,共有寺舍999间。整个建筑梯级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外万工池、七塔苑、内万工池、照壁、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先觉堂、罗汉堂、均重檐歇山顶,筒瓦骑缝,并饰以鸱尾脊兽。两侧配置偏殿,左为钟楼、新新堂、伽兰殿,云水堂、玉佛殿、御书楼、御碑亭等;右为大鉴堂、库房、禅堂、面壁居、方丈殿等。现存佛殿为1635年(明崇祯八年)建,系寺内最古建筑,殿高20.5米,宽36米,深27.16米,殿内三世佛坐像3尊,总高13.5米,其中佛身高6.38米。法堂改建于1931年,上为藏经楼。天王殿、钟楼、东禅堂等重建于1936年。天王殿高19.6米,宽31.77米,深23.64米,四天王总高7.77米。"文化大革命"时佛像遭毁。1978年起,政府拨款渐次修复。全寺占地面积7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800平方米,其中寺宇面积4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200平方米。
寺内佛殿前存唐柏,清顺治帝书"敬佛"碑,康熙帝书"名香清梵"匾,雍正帝书"慈云密布"匾。有宋、元、明、清碑刻30余方,宋周葵撰、状元张孝祥书《宏智禅师妙光塔铭》碑,1159年(宋绍兴二十九年)刻,现置古天童,建有护碑亭。御书亭内有清顺治、康熙、雍正帝御书敕命、诏书、御礼、玉玺等碑刻。罗汉堂内有清代释竹禅所摹西湖圣因寺贯休版本并题十八罗汉壁嵌石雕像,1918年刻。藏经楼有乾隆版大藏经,全藏724函,现存660函(由镇海瑞岩寺移入)。清顺治帝所赐药师如来铜像一尊。1641年(崇祯十四年)铸"千僧锅",外径2.36米,内径2.03米,深1.07米,重2吨,可佐证寺况之盛。钟楼有1934年铸成的大钟,重约7.5吨,高(连吊耳)2.76米,下口外径1.86米,钟面铸刻81卷《华严经》。1961年,天童寺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12日,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情请登陆www.998e.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