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关于北魏孝文帝

时间:2010-3-17 专题:北魏孝文帝
他的生平事迹越全面越好但要通俗易懂些谢谢了
姓名字号:原名拓跋宏.因改汉姓为

元.故亦称元宏

生卒年:公元466-499年

出生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

民族:鲜卑族

信仰:佛教

特长:诗赋

历史评价

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一生成就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由祖母抚养并代为摄政.公元490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汉化改革.孝文帝当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洛阳.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他不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他首先下令.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后来又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公元496年.孝文帝又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还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同时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规定凡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就算是洛阳人.死后不许归葬塞北.孝文帝这些强制性的政策.都是为了减少民族差异.民族隔阂.许多贵族虽然心怀不满.却也只能执行.

为了拉拢汉族地主.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还主张同汉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5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这种姻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而且.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孝文帝还延用了汉族的门阀制度.他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按门第分成4等.并按照门第等级.来确定官职的高低.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从而形成了关陇氏族和代北氏族两大门阀集团.直到唐朝.武则天修<姓氏录>.才彻底否定了门阀制度.

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兴趣.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仅改革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族文化.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改造他们.孝文帝对自己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虚心学习.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还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在他的带动下.鲜卑人进步很快.

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就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鲜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起同期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鲜卑族的汉化程度无疑是最高的.

生活速写

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信仰佛教.对政治极其厌恶.总是想超脱俗世.去修身养性.所以.公元471年.拓跋宏才5岁的时候.献文帝就把皇位让给了他.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此来防止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死的.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抚养.所以在471年至490年的20年间.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

冯太后对拓跋宏一直存有戒心.拓跋宏聪慧早熟.冯太后担心他长大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并不喜欢他.有一次.她听信谗言.杖罚了幼小的拓跋宏.又有一次.冯太后在大冷天里.把穿着单衣的小皇帝关在一间空屋子之中.3天不给饭吃.还打算废掉他.后来因为大臣穆泰的劝阻.拓跋宏才保住了皇位.拓跋宏3岁时生母就被赐死.所以一直都不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他生性孝顺.因为从小就跟着冯太后.就一直把冯太后当亲生母亲一样.所以.虽然冯太后对他并不很疼爱.但是拓跋宏却真可以算是冯太后的肖孙.即使被责罚也毫无怨言.

传世佳句

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北魏孝文帝

名人年谱

公元471年.拓跋宏袭皇帝位.

公元494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

公元499年.病逝于南征路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