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你怎样看待北魏孝文帝促使民族融合的措施

时间:2010-3-17 专题:北魏孝文帝
快点回 啊 拜托
孝文帝(公元467年—499年),本姓“拓跋”,名宏。是拓跋弘的长子,471年—499年在位,为北魏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北魏自从北魏太武帝去世后,内政治腐败,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鲜卑贵族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再加上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公元471年,魏孝文帝即位后,决心采取改革的措施。

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转;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同时,北魏自定都平城以来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是北魏政府很难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也逐渐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威胁。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20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

“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

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

魏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他不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他首先下令,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后来又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公元496年,孝文帝又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还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同时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规定凡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就算是洛阳人,死后不许归葬塞北。孝文帝这些强制性的政策,都是为了减少民族差异、民族隔阂。许多贵族虽然心怀不满,却也只能执行。

为了拉拢汉族地主,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还主张同汉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5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这种姻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而且,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孝文帝还延用了汉族的门阀制度。他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按门第分成4等,并按照门第等级,来确定官职的高低。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从而形成了关陇氏族和代北氏族两大门阀集团。直到唐朝,武则天修《姓氏录》,才彻底否定了门阀制度。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北方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与汉族逐渐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食物、服饰、艺术、生活用具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孝文帝还颁布“均田令”,实行租调制,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兴趣。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仅改革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族文化,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改造他们。孝文帝对自己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虚心学习。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还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在他的带动下,鲜卑人进步很快。

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就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鲜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起同期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鲜卑族的汉化程度无疑是最高的。

生活速写

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信仰佛教,对政治极其厌恶,总是想超脱俗世,去修身养性。所以,公元471年,拓跋宏才5岁的时候,献文帝就把皇位让给了他。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此来防止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死的。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抚养。所以在471年至490年的20年间,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

冯太后对拓跋宏一直存有戒心,拓跋宏聪慧早熟,冯太后担心他长大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并不喜欢他。有一次,她听信谗言,杖罚了幼小的拓跋宏。又有一次,冯太后在大冷天里,把穿着单衣的小皇帝关在一间空屋子之中,3天不给饭吃,还打算废掉他。后来因为大臣穆泰的劝阻,拓跋宏才保住了皇位。拓跋宏3岁时生母就被赐死,所以一直都不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他生性孝顺,因为从小就跟着冯太后,就一直把冯太后当亲生母亲一样。所以,虽然冯太后对他并不很疼爱,但是拓跋宏却真可以算是冯太后的肖孙,即使被责罚也毫无怨言。

传世佳句

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北魏孝文帝

名人年谱

公元471年,拓跋宏袭皇帝位。

公元494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

公元499年,病逝于南征路上。

洛阳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业之一。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一举措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今天仍值得我们去探究。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孝文帝还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名族大融合的方式

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交往: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即使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没有间断)

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大融合。

特点:时间长民族多范围广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484年,实行俸禄制。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形的。

(2)推行均田制

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均田制的推行影响深远: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农民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还有,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486年,朝廷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选择本乡“强谨”的人充当。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颁布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北魏改革进入新阶段,为继续推进改革,孝文帝首先确定迁都洛阳。
北魏建都平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而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迫切需要汉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东)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又无水陆漕运,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再次是军事上,与北边的柔然相比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基于以上认识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为保证迁都顺利进行,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

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迁洛之后,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主要措施有:

易服装。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并在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建议教师利用教材中《北魏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两幅图片,让学生对比指出鲜卑族服装款式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有何意义?使学生从鲜卑族服装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进而形成对孝文帝“易服装”改革措施有力推动了鲜卑族向中原农耕文明的转化和发展意义的理性认识。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

改汉姓。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在诏令中说:“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当时,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因为北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主认为他们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黄色的,它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姓为元。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汉代“和亲”政策,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改革措施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进而认识“政治联姻”是处理民族关系和政治矛盾的一种重要策略。

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数间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个体农民。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即有魏孝文帝的长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静陵。

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0回答者:太山一毫芒-二级 2005-11-3019:54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尽量简洁
相关内容
? 北魏孝文帝看改革得到问题 2009-10-22
? 简述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1 2009-4-6
? 一道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历史题 2008-11-26
?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表现在那里?有何作用? 3 2008-2-11
? 根据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魏王的姓应改为什么 1 2008-1-24
 更多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北魏孝文帝孝文帝改革谈谈 
其他回答  共3条
不想谈

回答者:龙神光芒-二级 2005-11-3019:04

3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



征服者总是为被征服者的较高文明和文化所征服

 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尖锐,北魏统治集团与各族人民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青、齐、洛、豫、冀、秦、雍、徐、兖等州相继发生起义,北方边镇一带反抗逃亡频繁。北魏统治集团与汉族地方豪强的矛盾、北魏统治集团内部,封建中央集权与旧部落显贵的矛盾也十分尖锐。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地深入地改革。孝文帝就承担并且实施了这样的改革。
 第一,班俸制代替断禄制。北魏官吏原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隶户。地方官吏只要上缴额定的租调,就可以任意搜括、贪污,旧制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谷二十石。有的州县只产麻布,因此,又令每户出帛一匹二丈,存放州库,作为官府委托商人调换布帛之用。有的商人籍此渔利。公元484年魏孝文帝下诏:“始班俸禄,罢诸商人,以蕳民事,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中规定:“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使开国以来形成的贪污之风有所收敛。
 第二,以三长制代替宗主督护制。西晋末由于北方长期战乱,基层行政机构瓦解,出现以宗法关系为纽带,集军事、政治、经济为一体的坞堡。坞堡主管辖着前来依附的中小地主,众多的农民,部曲佃客。北魏初实行坞堡主任宗主督护制,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公元486年开始实行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负责督察户口,催督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令,从而健全了县以下基层行政机构。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
 第三,实行均田制。北魏时由于豪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很多农民又得不到土地,农民或转入私门,成为豪强地主的隐户,或亡聚山泽起义反抗。隐户增多,使国家税、赋减少。农民的反抗,动摇着国家的统治,为了缓和这一社会矛盾,公元485年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
 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均田令是北魏初期在旧都平城实行的计口授田、畿内课田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均田令并没有触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在保障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束缚农民于土地,强迫他们垦种土地,以增加封建国家的租调收入和徭役来源。均田令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自耕农民对所耕土地的占有,一些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也多少得到了一些荒田。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北魏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还颁了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每年出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婚的男女14人,从事耕织的奴婢8人,耕牛20头,其租调与一夫一妇数量相同。由于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宗主的营私舞弊,一般农户的负担略有减轻。流散的农民被强制定居,许多荫户户口脱离了宗主豪强。国家纳税户口及租调收入增加了。
 公元495年孝文武迁都洛阳。他向任城王元澄讲了迁都的理由:“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元澄回答:“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为了迁都洛阳,孝文帝于公元439年十月“幸金墉城。诏徵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始洛京。已卯,幸河南城。……乙未解严,设坛于滑台城东,告行庙以迁都之意。”
 迁都之后,又进行了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一系列移风移俗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不仅缓和了当时紧张的阶级矛盾,也使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亦有所缓和。更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北魏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迅速的发展。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参考资料:http://www.cnread.net/cnread1/xdwx/z/zhangxiuping/e100/035.htm
回答者:yaruolin-三级 2005-11-3019:17

一、改革的历史功绩与成功原因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大历史
事件,历来引人注目。对这一事件的评价也历来褒贬
不一笔者认为这次改革是中国历次改革中比较成功
的一次,其重大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地主封建经济大发展时期,不
仅汉族劳动人民人身依附关系在加强,从魏晋以来大
批进人中原地区的少数族也都逐渐由氏族制和奴隶制
进入封建制,这是历史的进步趋势。北魏前期虽然也
已开始封建化,但进程比较缓慢,孝文帝时期由于推行
了均田制等一系列改革,大大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终
于完成了鲜卑族拓跋部和在北魏统治下的大多数少数
族的共同封建化。
  二、促进了社会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
  历史上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社会经济的
发展;评价一项改革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是看它是否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废除了
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政治经济制度,促进了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应该肯定的。孝文帝改革的结
果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库藏充溢,商业繁荣,农
业和手工业技术进步。这主要是因为均田制使许多依
附农民成为自耕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此外,释放奴
牌,改善工匠地位都是解放生产力。汉化政策缓和了
民族矛盾,整顿吏治缓和了阶级矛盾,这些都是有利于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应该说,这次改革是成功
的.
  改革也改变了社会面貌,促进了精神风貌和文化
的发展.‘时革变之始,百度惟新。(拓跋)鉴上遵高祖之
旨,下采齐之旧风,轨制聚然,皆合规矩.……齐人爱
咏,咸日耳目更新.”川汉世家大族赞扬孝文帝“礼俗之
叙,架然复兴,河洛之间,重隆周道。巷歌邑颂,朝熙
门穆,济济之盛,非可备陈矣。”充分表现出孝文帝
时期“文治”的鼎盛局面。
  三、推动了各民族的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大致从晋末十六国开
始.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族刚刚人居中原,与汉族还有
很大差距、隔阂,各少数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
压迫政策,因而民族矛盾是尖锐的,民族间仇杀是严重
的,最明显的例子是冉阂大杀揭人。当然,在各族人民
之间,由于交错杂居,在共同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
中,民族融合也有所发展.北魏和十六国不同之处,一
是废除了胡汉分治。二是较系统采用了汉族制度.但
是在孝文帝以前拓跋族诸帝都没有作过系统的变革,
他们只是采纳了汉族儒生提出的一些权宜之计,胡汉
矛盾依然较为严重.崔浩事件与盖吴起义是明显的表
现。孝文帝统治时期与以前诸帝最大的不同,是他打
破狭隘民族界限,主动抛弃本民族落后习俗,学习汉族
文化,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从而推动了各民族特别是汉
族和鲜卑族的大融合,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作出
了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多数少数族统治者都不愿放
弃自己的习俗,都主张同化别的民族,而反对自己的民
族被别族同化。而孝文帝则不同,他能够坚决地抛弃
鲜卑族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领导鲜卑人实行汉
化。使许多鲜卑人特别是迁洛的鲜卑人实现了与汉族
的融合,这是很不容易的。以后经过北齐、北周,终于
完成了魏晋南北朝的各族大融合,为以后隋唐的统一
繁盛打下了基础。
  孝文帝改革所以比较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二
  一、皇帝亲自主持,坚决摧毁一切阻力.
  历史上的不少改革大多是由某些大臣主持,如战
国的商鞍、吴起、李埋、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等
等.而孝文帝改革则是皇帝亲自来主持.他改革的愿
望最强烈,决心最大。因而尽管守旧派势力很大,但在
孝文帝皇权威力的打击下,反对改革者均遭到了失
败.
  二、有一个团结一致的改革领导集团。
  孝文帝前期年幼,改革由冯太后、献文帝掌握。
他们三人对于改革的方针政策基本上是一致的,三代
人在政策上带有延续性。最高统治集团的一致是改革
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孝文帝改革中的智囊集团主要是汉族地主。由于
孝文帝推崇儒学,又能礼贤下士,因而取得了他们的支
持。这些汉族地主儒生熟谙汉族历代典章制度,又富
有统治经验,他们向北魏统治者提供改制的理论依据
和历史经验,设计各项具体的政策措施。如高阁坚持
班行棒禄,李安世建议均田制,李冲提出设立三长制,
王肃帮助制定官制,刘芳、崔光提倡儒家礼仪、冯诞、游
明根、蒋少游制定官服,宋弃帮助建立门阀制度,李
冲、高佑、刘爬、李彪等人议定律令等等。他们在孝文
帝改革中起了巨大的智囊作用。
  鲜卑宗室贵族是掌握实权的。他们在鲜卑人中的
影响是汉族士大夫所不能取代的。孝文帝在改革中十
分注意团结他们,争取他们的支持。如拓跋澄以“宗室
领袖”的身份协助孝文帝做好迁都、平定叛乱等重大工
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就扩大了改革集团,分化瓦
解了守旧的鲜卑贵族.
  三、从客观出发,改革项目系列配套。
  改革是前无占人的创造性事业,是一项艰巨复杂
部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技术进步,市场繁荣,而代北
边镇地区则比较贫清。边镇政治地位降低,经费减
少,荒芜不堪。“戎马甲兵,十分闪人”二是南部鲜卑
人不断汉化,与汉人差别缩小,而代北则相反,呈现着
强烈鲜卑化倾向。这里流行着鲜卑语和鲜卑的风俗习
惯。如高欢“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三是
南部鲜卑贵族大多门阀化,政治地位高,有种种特
权,而代北鲜卑贵族则被排斥于门阀姓族之外,成为庶
姓,受到排挤‘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
隔o“法开清浊,而清浊不平”,“时天下无事,进仕
路难,代迁之人,多不沽预。他们对洛阳门阀制度
和门阀贵族强烈不满。
  由丁孝文帝忽略了对代北和边镇地区的进一步改
革,使鲜卑拓跋部人分裂为南北两大集团,对北魏后期
的历史造成极大影响,北魏末年巨大的政治事变,最
后导致北魏的灭亡,都与此有一关
  二、忽略了军事上的改革。
  孝文帝改革主要在经济、政治、文化习俗等方面进
行,对军事上的改革则比较忽视。太和十六年(492
年)孝文帝在诏书中说:‘今则训文有典,孝武胭然”,虽然他强调要“行讲武之式”,但总的来说,他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来改革军事力量的衰弱。咸阳王元禧在
上表中说:“国朝堰武崇文,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
雄勇,不闲武艺”。军队缺乏训练,造成了严重的后
果,后来三次南伐的失利,不能不说与此有关。
  三、三次南伐,操之过急。
  孝文帝早有统一南方的雄心壮志,但他在迁都后
就立即频频南伐,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最后造成很
大损失。
  太和十八年,当孝文帝决定亲自南伐时,许多大臣
进行劝阻。任城王澄认为现在刚迁都,人心还没有安
定下来,就要出征,“恐非歌舞之师,。李冲认为“徒御
草创,人斯乐安,··…不宜轻而动发。"后来当孝文
帝进攻钟离时,高阎也劝他‘班师还京”,说。今京邑甫
尔,庶事造创,……臣愿陛下从容i}'i座,优游京洛,使
德被四海,中国缉宁,然后向化之徒,自然乐附”
陆睿也说:“愚以长江浩荡,彼之巨防,可以往招,难以
力屈.又南土昏雾,暑气郁蒸,师人经夏,必多疾病。
而鼎迁草创,庶事甫尔,台省无论政之馆,府寺靡听治
之所,百僚居止,事等行路,沉雨炎阳,自成病疫.且兵
摇并举,圣王所难.今介宵之士,外攻雄寇.赢弱之
夫,内动土木;运给之费,日损千金。驱罢弊之兵,讨坚
城之虏,将何以取胜乎?这些话都分析了当时刚迁
都百废待兴时不宜出征的形势.但孝文帝坚持己见,
连续三次南伐,使人民的兵役和摇役负担急剧增加,并
在战争中造成大量伤亡,最后自己也死于军中.
  四、后继乏人。
  改革是必须几代人共同奋斗的事业。从冯太后、
献文帝到孝文帝三代人连续努力,造成了改革的成
就.但孝文帝没有抓好培养接班人的工作.太子询因
反对改革而被处死.宣武帝继位后,不能继续推行孝
文帝的改革路线,守旧势力有所抬头。先是顾命大臣
元禧、元详被杀,接着是支持孝文帝改革的元裸被杀。
“摆既有大功于国,无罪见害,百姓冤之。"由于统治
集团内部勾心斗角,吏治败坏,造成了政局的不稳,再
加官僚贵族生活奢侈,终于过早地葬送了北魏政权.
  孝文帝改革尽管有这些失误和不足,但与其成就
相比,毕竟是次要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