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按所织织物的轻重分,织机可分为几类?

时间:2010-3-17 专题:马钧

请参考:



机织(weaving),以纱线作经、纬按各种织物结构形成机织物的工艺过程。是纺织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所用原料种类可分为棉织、毛织、丝织和麻织,其产品统称为机织物。机织物的品种和用途极其广泛,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纱线原料和相宜的织物组织。



机织技术的发展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原始织布、普通织机、自动织机、无梭织机等阶段。



原始的织布法是把一根根纱线依次结在同一根木辊上,把纱线的另一端依次结在另一根木辊上。把这两根木辊绷紧固定后,用手指挑动单数或双数的经纱引入纬纱。后经改进,用一根分纱小木辊按单、双数将经纱分开放在经纱中。当经纱的分层情况与分纱小木辊一致时,便可把这根纬纱直接沿分纱小木辊引入,并使纬纱紧密起来。在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小木辊,可能就是这种很原始的织机的组件。以后出现了扁平形的打纬木刀或骨刀,代替了分纱小木辊。人们还发现,用不连续的一根根纬纱织成的织物,两侧的经纱容易脱散,于是便将一根根纬纱连结起来,绕成圈状后引入经纱层。随着织物的加宽,人们又将连续的纬纱绕在芦苇秆或木杆上,并利用手柄把它引过已为打纬刀撑开的经纱层。由于打纬刀容易通过经纱层,遂在打纬刀上刻一条槽,将绕着纬纱的小杆嵌入,既可引纬又可打纬,使织布速度进一步提高。此后,又发明了线综提经工具和挑花工具。



水平式原始织机和竖织机都不适用于织造丝绸类织物,于是经过改革,出现了适合织制丝绸类织物的斜织机。斜织机应用杠杆原理,操作者有可能手脚并用,织布速度大为提高。初期的筘(古时叫筬)由劈细的竹签齿构成,齿隙稀密均匀地固扎在木条中。后来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布幅发明了边撑。筘出现后可以代替打纬刀打纬。于是打纬刀演变为中空、两端削尖、表面光滑的工具。在剜空处纳入纬纱管,这便是中国汉代画像石上的杼。用杼织布可以两手一抛一接,加快了织造速度。



斜织机所形成的梭口比较小,操作不便,同时也无法用来织造大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出现了有机架的水平式织机。开口装置由简单变得复杂,综框从十几页增加到上百页。木机架容纳不下便采用线综来提升单根经线。花纹越复杂,用线综的根数就越多。后来把升降运动相同的线综合在一起成为束综。采用束综便为织造复杂花纹提供了条件。组织结构愈加复杂,束综数甚至多达上千束综。公元前73~公元前49年中国河北巨鹿陈宝光妻将其简化为120综120蹑的提花机。公元220~280年中国马钧成功地把提花机改为12综12蹑,今中国四川丁桥织机可能源出于此。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