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怎样看待荆轲刺秦王

时间:2010-4-17 专题:荆轲刺秦王
如何看待“刺秦”这一事件呢?

站在荆轲和燕国的立场上看体现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反抗强暴的精神。但是客观的讲即使他成功了秦国马上会选立出新的秦王,燕国的下场仍然不会有什么改变
「战国策-燕策」里看到了全本的荆轲刺秦王的本事,当时的震撼真是不小。燕市高歌,易水萧萧,白衣送别,洒血秦庭,这些独特的戏剧场面凸现了荆轲鲜明的个性,一扫以前在心目中的猥琐形象。再以后,就开始留心有关他的记载,发现自汉以降,关于荆轲的记录真是不少。记载荆轲事迹最全的当是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太史公还说:“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此事,为余道之如是”,夏无且为秦王御医,当荆轲行刺时,群臣惶急,他曾“以其所奉药囊提荆柯”,后来秦王特地赐黄金两百溢赏赐他。刺秦的那些惊险场面,他是亲眼目睹的,由他的友人再转告司马迁,其真实当不容怀疑。「史记」中对荆轲刺秦王的叙述基本上是客观的,对荆轲这个人物的评价也算持平,看不出太史公的明显倾向,其记载和「战国策」出入不是很大。刺秦的故事,在秦汉之际,颇多流传,对一些怪诞和“太过”的记载,「史记」做了不少删削。在古小说「燕丹子」中,还保留了关于荆轲的这些记载,从中可以看出荆轲性格的多面。现抄录如下:太子“后日与轲之东宫,临池而观,轲拾瓦投龟,太子令人奉盘金、轲用抵,抵尽复进。轲曰‘非为太子爱金也,臂痛尔。’后伏共乘千里马。轲曰:‘闻千里马肝美。’太子即杀马进肝。置酒华阳之台。酒中,太子出美人能琴者。轲曰:‘好手琴者!’太子即进之。轲:‘但爱其手耳。’太子即断其手,盛以玉盘奉之。”奉金掷蛙,脍千里马肝,斩美人手诸事,均被「史记」以事“太过”而删削。其时太子丹要荆柯去刺秦王的事,尚未说破。田光已死,于期的头还没有“函封”在盒子里,但太子丹的意思已经不点自明。荆轲知道等待自己只是死亡,不可能象曹沫那样劫齐桓公后还能生还,所以也就率性而为。上述三件事荒唐暴虐,有悖人性到了极致。燕丹子也不惜血本,尽其所欲,如此做法也不过是收买人心,宾主都是孤注一掷的心理。断美人手一节更是惊心动魄,残忍并具病态美。和王尔德之「莎乐美」有相似之处,秦汉以后还有这样的人物和故事。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战争频仍,征伐不已,世不安宁,民不聊生。朝为公卿,暮填沟壑为寻常事,人人都生活在时刻可能横死的恐怖里,所以人们的行为举止都异于常时,而刺客的行为更异于常人。田光,樊于期等的自刎,除了有古人重声名轻性命的豪侠之气外,也和那时变异的环境里特殊的人性有关。刺秦还没有开始,已经死了很多人,举国都笼罩在死亡的恐怖里,作为主要角色的荆轲其心理压力更非常人所能承受,其行为的乖戾也就不难理解了。等到太子与宾客在易水上“白衣冠以送之”,整个“戏剧”到了高潮的华彩段。所有史书中也都是用寥寥数十字即烘托出了气氛。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为壮声则发怒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虽惜墨如金,但让人豪气陡生,如临其境,。生死离别,风云裂变,白衣胜雪,悲歌裂竹,真难想象这样的情景在电影里如何表现。文字的力量,给人想象的空间实在是别的手段难以比拟的。在中国历史上,刺客往往如彗星,虽一掠而过,但耀眼的光芒能给人以巨大的震撼。他们以匹夫之躯近强势者,百步之内血溅。其刺杀的对象必在重重保护之下,轻易不得近身,而刺杀此种人物,往往势如骑虎,知其必死而为之的。倘如后来小说传奇中武功盖世之侠客,千里之外取人首级,轻松而无任何危险性,也就谈不上刺客所为了。在历史上,刺客仗义行侠的事迹屡不绝书,「唐宋传奇」,「水浒」里都有形形色色的类似人物。荆轲这样的刺客,也就是在乱世方有用武之地。他本卫国人,一个流浪汉,和秦王并无仇恨,燕太子倾其心力和他结交,他才不惜为他卖命。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历来褒贬不一。淡泊如陶渊明者,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咏荆轲」,塑造了一个除暴勇士的形象。其中云“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公对荆轲刺秦未成是觉得遗憾的,说“惜哉剑术疏,奇功竟不成!”。陶公生活在晋王朝没落的年代,由晋入宋,叛乱相继,杀伐不已,他向往荆轲那样的江湖侠骨来铲灭以强凌弱的暴乱政治。初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而今水犹寒”和陶公的「咏荆轲」一脉相承。清末诗人龚自珍「杂诗」其一说:“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定庵生活的时代同样是鸡鸣不已,难免对荆轲怀着欣赏和惋惜的心情。
公元前227年早春,有一支队伍从燕国国都蓟城出发向咸阳方向走去。这是燕国的太子丹在为出使秦国的燕国使者荆轲送行。荆轲此行是以出使秦国的名义去刺杀秦王嬴政,从而阻止秦国吞并燕、魏等六个中原国家。此行不论成败与否,荆轲是必死无疑。荆轲到了秦国后,秦王在大殿上召见了他。他先向秦王献上了秦国正在通缉的秦将樊於期的首级,然后,又打开地图向秦王指明燕国将向秦国进贡的土地。当地图打开到最后时,荆轲一把抓起藏在地图里的匕首,猛地向秦王刺去。秦王逃到大殿上绕着铜柱躲避。最后,荆轲寡不敌众,被秦王和赶上来的武士杀死了。但荆轲的胆识和气概使他成为了燕赵大地上众多慷慨之士中的代表人物,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千古悲壮之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