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明朝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

时间:2010-4-19 专题:明朝王振
土木堡之变指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败,明英宗被俘事件。元朝末年明朝初年蒙古分裂为兀良哈部、鞑靼部、瓦剌部三部。其中,瓦剌经过长期发展,势力增强,瓦剌首领也先统一蒙古,并有吞并中原之心。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明史纪事本末》卷32《土木之变》)。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兵部尚书邝野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7月16日,英宗和王振率50余万大军从北京出发,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至宣府,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13日,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剌军已紧逼明军。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瓦剌军四面围攻,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于是明军士兵“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朱祁镇与亲兵乘车突围,不得出,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以棰棰死。明50万大军,“死伤过半”。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之败”。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此一战役,明军死伤数十万,文武官员亦死伤五十余人。英宗被俘消息传来,京城大乱。廷臣为应急,联合奏请皇太后立郕王即皇帝位。皇太后同意众议,但郕王却推辞不就。文武大臣及皇太后正在左右为难之时,英宗秘派使者到来,传口谕命郕王速即帝位。郝王于九月初六登基,是为景帝,以第二年为景泰元年,奉英宗为太上皇。瓦剌俘虏明英宗,便大举入侵中原。并以送太上皇为名,令明朝各边关开启城门,乘机攻占城池。十月,攻陷白羊口、紫荆关、居庸关,直逼北京。也先大兵逼近北京城,势不可挡,明朝廷惶惶不安,有大臣提出南迁都城。兵部侍郎于谦极力反对迁都,要求坚守京师,并诏令各地武装力量勤王救驾。随后,调河南、山东等地军队进京防卫,于谦主持调通州仓库的粮食入京,京师兵精粮足,人心稍安。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十月初六,也先挟持英宗入犯北京,京城告急,北京保卫战开始。
是蒙古人南侵的事情.发生在明朝明英宗正统7年.
明正统7年,蒙古族部落瓦刺的首领也先率领蒙古骑兵南扰,因为明军军备松弛,没几天,大同失陷,宣府告急,后来又准备进攻居庸关,京师告急,后来明英宗的心腹太监王振建议御驾亲征,赶走蒙古人,王振这么做无非是因为他在他的老家蔚州有很多财产,他害怕被蒙古人攻陷,而且还可以向他老家的人炫耀一翻,而明英宗则想效法明成祖朱棣5征蒙古的壮举,不顾群臣的进柬,匆匆茫茫临时准备了50万大军,后来又很着急的前去赴战了.因为出军时军备不齐全,没有准备好,明朝的先锋部队与瓦刺作战,竟然全军覆没,而明英宗接到这消息吓的立刻撤退,而王振却要明英宗率大军撤到蔚州,因为他想炫耀给他的乡亲看.本来撤军是越快越好的,可大军到了蔚州,王振发现很多士兵把蔚州的农田踏损了,王振担心财产受胁,又让军队退出蔚州,要饶圈子撤退.
所谓兵贵神速,瓦刺大军一下子就追上来了,明军的垫底部队被击溃,明英宗匆匆忙忙撤到土木堡这地方,后来也先又率领瓦刺大军把土木堡团团围住,明军则死守到底,后来瓦刺首领也先派人向明英宗妥协求和,明英宗轻易相信了,50万大军全都丢盔弃甲,跑下山来去找水喝了,这时候埋伏好的瓦刺骑兵一涌而上,明军士气低落,纷纷投降,溃败,被杀,明英宗则一人跑来跑去不知所措,一名瓦刺士兵发现英宗,感觉他衣服特别,与是把他俘虏了,堂堂一名明朝皇帝就这样被人拖走了.
此次战役瓦刺只以数万兵力打败了明军50万大军,明军50万全军覆没,瓦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这次战役明朝元气大伤,损失惨重,为明朝由繁荣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明英宗做了明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外敌俘虏的皇帝,后来他又回来明朝,当了7年的太上皇,被他弟弟囚禁了7年后发动"夺门之变"重回皇位,他也是明朝唯一一名当过太上皇的皇帝,他还是名不折不扣的糊涂皇帝,真让人悲叹.
不是,是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
【土木褒之变】明初对蒙古瓦剌实施"羁縻之策",在宣化、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互通贸易。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派2000人来进马,诈称3000,以冒领粮食,太监王振把瓦剌贡马价格削减,激怒瓦剌,成为战争的导火索。七月瓦剌分四路进攻明朝,也先主力进攻大同,明军失利,传至京师,朝野震惊。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蛊惑挟持下,御驾亲征,率50万大军贸然进入大同,大同镇守太监郭敬向王振交待敌情,王振恐惧,决定班师。大同都佥事郭登进言:"取道紫荆关回京可保无事。"王振想借机使英宗幸其家,以便炫耀乡里,舍紫荆关向蔚县出发。途中王振又恐大军毁他的庄稼,行40里又折东改道宣化,从而延误了时间。十日到宣化后,瓦剌追兵赶到,恭顺侯吴克忠及其弟战死,所部溃散。成国公朱勇率5万骑增援,在鹞儿岭遇敌伏兵,全军尽没。八月十四日英宗到达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瓦剌兵将堡团团围住,水道也被也先军占据,明军人马饥渴,都指挥终夜拒敌,敌人愈增。十五日也先佯遣使求和,王振见瓦剌兵退,下令将兵营移至近水之处,军队刚移动,也先集中劲骑四面冲来,明兵争逃,行阵溃乱,英宗被俘,王振等皆死于乱军之中,官兵死伤10万余人
就是一个名叫王振的太监,挟持英宗,在土木堡被浮
不是!是蒙古人鞑靼灭掉大明王朝的精锐三大营并俘虏了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发生在正统十四年1449
土木堡之变是瓦刺首领也先率军南侵,明英宗率五十万大军亲征,心腹太监王振掌握军事大权,王振不懂军事导致明军大败,退守土木堡,被也先大军包围,明英宗被俘,五十万大军损失殆尽,混乱中王振被护卫樊忠打死。
指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败,明英宗被俘事件。
土木之变又作「土木堡之变」、「土木之役」。明初,蒙古地区分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英宗正统年间,瓦剌部统一蒙古各部。正统四年(1449年),瓦剌部首领也先大举进攻明朝。此时明英宗昏庸腐朽,宦官王振掌军政大权,不顾朝中大臣如兵部侍郎于谦等人反对,鼓励英宗御驾亲征。七月英宗令皇弟王朱祁钰留守,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八月至山西大同,闻前线战败消息后,王振决定回师。退至离河北怀来县城尚有二十余里的土木堡时被也先率军包围,军队死伤惨重,王振被杀,英宗被也先俘去,史称「土木之变」。土木战败后朱祁钰即位(称景帝),在于谦等人主持下保卫京师,打退也先进攻。也先欲用英宗为人质,进行勒索、逼降,但未能得逞。在保卫京师的战斗中,京师居民起而支援明军,打击了也先的部队。也先在勒索不成、进犯又被抗击的情况下,于景泰元年(1450年)放回英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