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明军土木堡之战

时间:2010-4-19 专题:明朝王振
土木堡之战明正统十四年(1449)秋,英宗朱祁镇亲征蒙古瓦剌,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突遭瓦剌军围攻,全军溃败的作战。
明朝建立后,元朝残余势力败退漠北,明太祖朱元璋修长城,设边镇,置卫所,有效地巩固了北部边防。成祖朱棣称帝后,抑制蒙古军事力量的发展。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后,撤销塞北军事重镇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开平(今正蓝旗东北)诸卫,使北部防线南移数百里。蒙古贵族乘机扩展势力,分为瓦剌、鞑靼、兀良哈三大部,互争雄长。正统四年,瓦剌部首领也先嗣位,用武力迫使诸部服属。同时,表面与明朝互通贡市,请求通婚,以保和好;暗中刺探明朝虚实,寻机举兵,图谋恢复元朝统治。明朝北边守将察知瓦剌军蓄谋南攻,多次奏疏加强戒备,以防不虞。而太监王振操纵朝中大权,竭力粉饰太平,致使北部边备日懈。
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以为攻明时机成熟,以明廷刁难其贡使和毁弃婚约为由,倾全力分四路大举攻明。命脱脱不花可汗率东路攻辽东,阿剌知院率中路攻宣府(今河北宣化),另遣一部为西路,攻甘州(今甘肃张掖),自率精骑攻大同。十一日,也先率师进至猫儿庄(今山西阳高西北),击杀大同参将吴浩。明廷闻败,命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朱冕和左参将石亨各领兵万人出阳和口(今阳高西北)抵御。王振欲图边功,竭力怂恿英宗亲征,企图以势吓退瓦剌军。卜五日,英宗拒听兵部尚书邝埜、左侍郎于谦和吏部尚书王直等文武重臣再三谏阻,下令亲征,并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今北京)。同日,阳和口之战,明军又败,宋瑛、井源、朱冕战死,石亨败逃大同,塞北城堡接连失陷。与此同时,阿刺部攻独石(今河北赤城北),破永宁城(今北京延庆东北),进逼居庸关。脱脱不花部围攻镇静堡(今辽宁黑山西北),遭明军抗击,撤围而去。
十六日,英宗和王振仓卒率领大军号称50万前往大同迎战。十九日,在进军途中,邝埜等群臣屡请回师,均遭拒绝。廿三日,至宣府。廿四日,也先侦知明军主力出征,且行阵如蚁,首尾难顾,遂佯装畏惧,主动北撤,隐伏塞外,纵明军兵骄,寻机待战。廿八日,明军至阳和(今阳高),目睹尸横遍野,将士惊恐。八月初一,师至大同,王振不见瓦剌军踪影,急欲北进,炫耀兵威。这时,镇守大同的太监郭敬密报王振,瓦剌兵势甚锐,且大同以北各地明军惨败,若继续北行,正中其计。王振遂定回师,命刘安为大同总兵、郭登为参将,镇守大同,掩护主力东撤。初三,明军开始按既定路线由蔚州(今河北蔚县)经紫荆关返京师。军行40里,王振擅改行军路线,令全军折向宣府,经居庸关而返。将士辗转宣府、大同间,饥渴疲惫。也先察知明军易道北行,指挥混乱,断定并非用计,立即改变设伏之策,发挥蒙古骑兵倏来忽往、灵活机动的特点,挥师突入长城,跟踪追击。十三日,追至宣府西侧,一举击败明军后卫吴克忠、吴克勤部。闻明成国公朱勇和永顺伯薛绶领兵4万来援,又迅速转兵,在明援军必经之地鹞儿岭(今河北涿鹿西北)设伏待机。
十四日下午,明军主力退至四面环山、水源缺乏的土木堡。其地道路不良,大军机动困难。王振以辎重未至,下令大军扎营等候。邝埜认为追兵不舍,形势危急,多次建议大军速入怀来卫城,均被王振拒绝。邝埜面见英宗,奏请车驾疾驱入怀来,以保安全。王振怒斥邝埜不知兵事,强令大军扎营。当晚,瓦剌军占领土木堡西北、西南要地,控制了堡南的唯一水源,对明军形成包围之势。十五日,也先遣使议和,行佯退之计,麻痹明军。明军断水二日,兵马饥渴难熬。英宗和王振急欲摆脱困境,遂遣使往瓦剌军营议和。王振下令全军移营觅水,人马争路,相互践踏,阵势大乱。也先乘机指挥精骑从四面入阵。明军惊恐,指挥失灵,加之临阵配发火器,不熟悉性能,未经几战即全军大溃,死伤数十万。英宗被俘,随征将臣张辅、邝埜等50余人阵殁,王振被护卫将锤杀。史称“土木之变”。
此战,明军大军麇集,辗转于宣府、大同间,致将士疲惫;扎营于群山之中,不便机动;且轻信议和,松懈戒备,导致大败,使明王朝一度危急。

耻辱一战.

明正统十四年(1449)秋,英宗朱祁镇亲征蒙古瓦剌,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突遭瓦剌军围攻,全军溃败的作战。
明朝建立后,元朝残余势力败退漠北,明太祖朱元璋修长城,设边镇,置卫所,有效地巩固了北部边防。成祖朱棣称帝后,抑制蒙古军事力量的发展。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后,撤销塞北军事重镇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开平(今正蓝旗东北)诸卫,使北部防线南移数百里。蒙古贵族乘机扩展势力,分为瓦剌、鞑靼、兀良哈三大部,互争雄长。正统四年,瓦剌部首领也先嗣位,用武力迫使诸部服属。同时,表面与明朝互通贡市,请求通婚,以保和好;暗中刺探明朝虚实,寻机举兵,图谋恢复元朝统治。明朝北边守将察知瓦剌军蓄谋南攻,多次奏疏加强戒备,以防不虞。而太监王振操纵朝中大权,竭力粉饰太平,致使北部边备日懈。
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以为攻明时机成熟,以明廷刁难其贡使和毁弃婚约为由,倾全力分四路大举攻明。命脱脱不花可汗率东路攻辽东,阿剌知院率中路攻宣府(今河北宣化),另遣一部为西路,攻甘州(今甘肃张掖),自率精骑攻大同。十一日,也先率师进至猫儿庄(今山西阳高西北),击杀大同参将吴浩。明廷闻败,命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朱冕和左参将石亨各领兵万人出阳和口(今阳高西北)抵御。王振欲图边功,竭力怂恿英宗亲征,企图以势吓退瓦剌军。卜五日,英宗拒听兵部尚书邝埜、左侍郎于谦和吏部尚书王直等文武重臣再三谏阻,下令亲征,并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今北京)。同日,阳和口之战,明军又败,宋瑛、井源、朱冕战死,石亨败逃大同,塞北城堡接连失陷。与此同时,阿刺部攻独石(今河北赤城北),破永宁城(今北京延庆东北),进逼居庸关。脱脱不花部围攻镇静堡(今辽宁黑山西北),遭明军抗击,撤围而去。
十六日,英宗和王振仓卒率领大军号称50万前往大同迎战。十九日,在进军途中,邝埜等群臣屡请回师,均遭拒绝。廿三日,至宣府。廿四日,也先侦知明军主力出征,且行阵如蚁,首尾难顾,遂佯装畏惧,主动北撤,隐伏塞外,纵明军兵骄,寻机待战。廿八日,明军至阳和(今阳高),目睹尸横遍野,将士惊恐。八月初一,师至大同,王振不见瓦剌军踪影,急欲北进,炫耀兵威。这时,镇守大同的太监郭敬密报王振,瓦剌兵势甚锐,且大同以北各地明军惨败,若继续北行,正中其计。王振遂定回师,命刘安为大同总兵、郭登为参将,镇守大同,掩护主力东撤。初三,明军开始按既定路线由蔚州(今河北蔚县)经紫荆关返京师。军行40里,王振擅改行军路线,令全军折向宣府,经居庸关而返。将士辗转宣府、大同间,饥渴疲惫。也先察知明军易道北行,指挥混乱,断定并非用计,立即改变设伏之策,发挥蒙古骑兵倏来忽往、灵活机动的特点,挥师突入长城,跟踪追击。十三日,追至宣府西侧,一举击败明军后卫吴克忠、吴克勤部。闻明成国公朱勇和永顺伯薛绶领兵4万来援,又迅速转兵,在明援军必经之地鹞儿岭(今河北涿鹿西北)设伏待机。
十四日下午,明军主力退至四面环山、水源缺乏的土木堡。其地道路不良,大军机动困难。王振以辎重未至,下令大军扎营等候。邝埜认为追兵不舍,形势危急,多次建议大军速入怀来卫城,均被王振拒绝。邝埜面见英宗,奏请车驾疾驱入怀来,以保安全。王振怒斥邝埜不知兵事,强令大军扎营。当晚,瓦剌军占领土木堡西北、西南要地,控制了堡南的唯一水源,对明军形成包围之势。十五日,也先遣使议和,行佯退之计,麻痹明军。明军断水二日,兵马饥渴难熬。英宗和王振急欲摆脱困境,遂遣使往瓦剌军营议和。王振下令全军移营觅水,人马争路,相互践踏,阵势大乱。也先乘机指挥精骑从四面入阵。明军惊恐,指挥失灵,加之临阵配发火器,不熟悉性能,未经几战即全军大溃,死伤数十万。英宗被俘,随征将臣张辅、邝埜等50余人阵殁,王振被护卫将锤杀。史称“土木之变”。
此战,明军大军麇集,辗转于宣府、大同间,致将士疲惫;扎营于群山之中,不便机动;且轻信议和,松懈戒备,导致大败,使明王朝一度危急。


明正统十四年(1449)秋,英宗朱祁镇统率大军在土木堡遭瓦剌军围攻,全军溃败的作战。背景

明灭元立国,元朝残余势力退居漠北,与明廷时附时叛。为防御北部边境安全,太祖朱元璋修长城,设边镇,置卫所,有效地巩固了北部边境的安全。成祖朱棣为抑制蒙古军事力量的发展,曾5次亲征漠北,沉重地打击了元蒙残余势力。英宗即位后,在元蒙残余瓦剌、鞑靼、兀良哈三部的角逐中,瓦剌部首领也先用武力统一了诸部。也先表面与明廷互通贡市,请求通婚,与明廷保持和好关系;暗中刺探明朝虚实,寻机举兵,图谋恢复元朝统治。明朝北边守将察知瓦剌军图谋,多次上奏,请求加强戒备,以备不虞。可是,太监王振操纵朝政,竭力粉饰太平,致使北部边境武备日益懈怠、废弛。正统十四年,也先认为进攻明朝的时机已经成熟,以明廷侮辱贡使、削减马价、拒绝联姻为借口,倾全力分四路展开进攻:也先自率精骑一部为主力进攻大同,企图引诱明军主力西上,寻机围歼;以脱脱木不花率所部及兀良哈部为东路,进攻辽东;以知院阿剌率所部为中路进攻赤城、宣府;另以一部骑兵为西路,进攻甘州(今甘肃张掖)。东、西、中三路配合也先主力作牵制性进攻,待歼灭明军主力后,进逼北京。
明廷的防御部署是:六月十六日,调河南、山西轮休部队开赴大同、宣府一线,命西宁侯宋瑛总督大同兵马;三十日,派平乡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等率兵3万赴大同,都督王贵、吴克勤率兵1.5万赴宣府,“在彼训练,养威蓄锐,以备不虞”。

作战经过

七月初,瓦剌各路开始行动。十一日,在大同参将吴浩于猫儿庄(今山西阳高西北长城外)仓促迎战也先部,兵败战死。明廷急命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朱冕和左参将石亨各领兵万人出阳和口(今阳高西北长城隘口)抵御瓦剌。十五日,也先率兵攻阳和口,明廷以太监郭敬监军,“诸将悉为所制,师无纪律”,全军溃败,宋瑛、井源、朱冕战死,石亨败逃大同,“塞外城堡,所至陷没”。
大同败讯传来,朝廷一片慌乱。在如何抗击瓦剌的战略决策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昏庸的英宗唯太监王振之言是听,拒绝群臣建议,于七月十五日下令亲征瓦剌,命其弟邡王朱祁钰留守北京。十六日,英宗和王振率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内阁学士曹鼐等一大批文武官员和号称50万大军,仓促离京出发,经居庸关向大同前进。途中连日风雨交加,军中常常夜惊自扰。尚未行至大同,军中已经缺粮。十九日,随行大臣屡请回军,均遭王振拒绝。二十三日,进至宣府。二十四日,也先侦知明军主力出征,遂佯装畏惧,主动北撤,隐伏塞外待机。二十八日,明军主力抵阳和,目睹尸横遍野的惨状,将士惊恐。八月一日至大同,王振不见瓦剌军踪影,急欲北进,以炫耀兵威。此时,镇守大同太监郭敬向王振密报十六日阳和之战惨败情形及瓦剌军兵势正锐的情报,王振始感到惊恐,决定仓促回师。于是命刘安为大同总兵,郭登为参将,镇守大同,掩护主力东撤。可选撤军路线有二:一是走紫荆关(今河北易县紫荆岭),此路迂远,但易于避开瓦刺追兵;另一条是走宣府。王振家乡蔚州在紫荆关那条路上,为了炫耀自己,撤军路线选在紫荆关,主力刚走40里,王振担心走蔚州会毁坏其家乡田园,竞令部队改道北上,经宣府回京,将部队的侧背暴露在瓦剌军的攻击之下。也先侦知明军辗转于大同、宣化之间,将士饥渴疲惫,指挥混乱,立即改变作战计划,挥师突入长城,跟踪追击。十三日,明军抵达宣府西侧,被也先追上。明军后卫吴克忠、吴克勤部因寡不敌众,与敌接战大败,二人皆战死。瓦刺得知明成国公朱勇和永顺伯薛绶统兵4万来援,遂迅速转兵,设伏于明援军必经之地鹞儿岭(今河北涿鹿西北),企图全歼明军。次日,明军主力退至四面环山、水源缺乏的土木堡。因道路不良,部队行动十分困难。王振辎重未至,下令大军扎营等候。兵部尚书邝壁见瓦赖穷追不舍,形势危急,多次建议大军速入怀来卫城,均被王振拒绝。邝壁面见英宗,请其进入怀来以保安全。王振斥其不懂军事,强令大军就地扎营。当晚,瓦剌军攻占了土木堡西北、西南要地,控制了堡南唯一的水源,对明军形成了包围。也先在屡次取胜的情况下,仍保持谨慎,遣使议和,佯作撤退之计,麻痹明军,等待歼敌的最佳时机。明军断水2天,人马饥渴难熬。英宗和王振为摆脱困境,遣使议和。这时,王振认为和议将成,下令全军移营觅水,人马争路,相互践踏,阵势大乱。也先乘机指挥精骑从四面发起冲击。明军指挥失灵,加上临阵配发火器,不熟悉性能,惊慌失措,未及展开,即全军溃败,死伤数十万人。张辅等随征将领、大臣50余人死于乱军之中,英宗被俘。此战,史上也称“土木之变”。

说明了:

明军在土木堡的惨败,充分暴露了明朝最高统治者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昏庸无能。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作为最高军事统帅的英宗既不懂军事,又不听将领和大臣们的忠告出师前,兵部、吏部诸大臣劝谏英宗,认为“士马之用未充”,建议“固封疆”,“坚壁清野,蓄锐以待之”,“六师不宜轻出”。但既缺乏自知之明,又缺乏知人之明的英宗,竟拒绝群臣忠言,听信于一个太监出于一己之私而提出的主张。战争是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必先处于有必胜把握的地位,然后才能出战。英宗、王振二人视战争如同儿戏,似乎大军一出,就可以轻易地吓退蓄谋已久的敌人。
用人不当,把关系国家盛衰、存亡的军政大权交给一个利欲熏心、专横跋扈的宦官随征诸臣中既有久经战阵、德高望重的名将张辅,又有善于谋划的兵部尚书邝埜和精于战阵的将领郭登等,英宗却弃之不用,不准张辅干预军政事务,却把军队的实际统帅权交给一个不懂军事的宦官手中,虽然有数十万精壮大军却不能正常发挥其战斗威力。
宦官当政,不修武备在瓦剌部表面与明朝修好,暗中积聚力量,刺探军情,图谋南侵的情况下,边将多次上奏朝廷,要求加强戒备,巩固边防。祸国的太监却一味粉饰太平,致使边备日益松懈。部队虽然拥有先进的的神机火器,却不能用来训练部队,掌握新式火器的使用方法。在被敌人围困的情况下,临时配发火器,士不素习,火器根本不能得到应用。
在决策上,不善于同敌人斗智当瓦剌撤至塞北时,不知是诱兵之计,若不是郭敬密报军情,险些上当。当军中缺粮时,不能及早作好退军准备。在撤军道路的选择上,不能从取得战场主动权出发考虑问题,而且行动犹豫,影响军心士气,致使师老兵疲。当敌人使出和战两手时,不知是计,在敌人重兵包围下移营就水,自毁营阵,给敌以可乘之隙,以至丧师辱国。
在作战指挥上,不能利用地形之利处于无水绝地后,又不能抓紧时间占据怀来据点,凭城据守。陷于包围后,不能组织有计划的突围行动。
相比之下,也先却显得善于用谋,作战指挥主动灵活,能调动对手,待机破敌。在初战胜利的情况下,不骄傲。不轻敌,适时地运用欺诈手段,组织追击、伏击、急袭等办法,一步步地战胜明军,以少胜多,夺取全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