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土木之变真的是明朝的转折吗?

时间:2010-4-20 专题:明朝王振
我来说一点看法
明军土木堡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这也是大明朝后来走向履灭的原因所在.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情况吧,英宗在位并不能称之为明治之君,朝政不勤淫乐后宫,好在当时的大明朝根基尚稳,但问题就出在英宗身边的太监张*(我记不起来了).此人极为机敏且善弄权术,对内欺瞒英宗对外则专权贪赃,英宗对他极为取信.是年蒙古军进攻今山西境,边关战报至京,按说此等军国大事应与军中将帅商议决策,那知英宗编编偏信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张太监,于是"御驾亲征".大明朝廷急急凑齐了50万人马便出师御敌,无能之统帅加上凑合之军,出征的路上便因病疾与后勤之故损兵折将而大损士气.兵至大同两军对垒,两军只战数回合,明军中一诱敌深入小计而阵角大乱,被蒙古军冲乱,本就胆怯的英宗哪见过这阵势,决意后撤."百里军营一夕拔,万千将士争回家".明军大败被蒙古军合围于土木堡,英宗被生擒.
此战之败一则是军力不济,在则恐怕就是英宗不合时宜的御驾亲征了,而这之患源于太监的干涉朝政.其实明军的元气也并未受损,不然不会有后来的帝京之战,兵部侍朗于谦智勇退敌,杀死蒙兵30万,可见当时明军只要指挥得当战斗力还是有的.然而宦官之乱却日甚一日,这也正是大明朝走向衰败的开始.此后便出现了刘谨,张永,魏忠贤等奸权大太监.在加上大奸臣严嵩.致使明朝后期朝纲混乱,官府贪腐,民不聊生.何其不败也.
所以我认为明朝之败并不在于土木堡一败,也不在于明军之变故.大凡国家衰败,起于国政,源于朝纲,上不行下不效,上不令下不为,上不严而下不廉.国政已败,军队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就像当年横扫欧亚的蒙古骑兵,后来不还是败在大元朝的腐败,还有大清的八旗子弟......
把一个王朝的转折定为一个事件的发生,是不客观的.
明朝的衰亡其实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土木之变其实并没有伤害到明朝统治的根本,就像你说,明朝只不过是损失了一些军队,而且远远不到50万,由于当时于谦等大臣的调度,加上明朝前期积累的雄厚实力,蒙古势力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如果没有土木之变,明英宗统治时期可以说是明朝盛世之一.
<明史>记载:也先奉英宗还朝时,大宴英宗,并且率部下大拜,亲自护送,依依不舍,可见明朝实力,即使是也先的战胜之师也不敢小视.

建议你看一下孟森先生的<明清史讲义>,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土木之变可以说是明朝从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明帝国把都城迁到北京才是明帝国的一个转折点。迁到北京是最大的错误。明显不拿北方少数民族的机动作战战法骑兵不当干粮。把自已的重要办公机关设在火山口上。才是其后来土木堡之变的根源所在。
历史学家也讲不清,不过这土木之变确实对明朝影响很大,知耻后勇的后世皇帝也将明朝推向了一个高峰,这与安史之乱有很大不同.
晕,明朝不迁都北京会被灭的更快,在北京是在忧患之下,才会励精图治
明朝土木堡之变前卫所兵中战兵大部为国家所有,后渐变为亲兵制"兵为将有",当然是个渐变的过程,这成为明朝的一个转折点,这些将领军阀平时没什么,到了战时就为自己考虑了,为以后满清的顺利入关奠定了基础.如果明朝不将首都定在北京灭亡的更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只可惜明末出现小冰川灾害期,天要明亡,不得不亡啊
不能说是由盛转衰,但是已经过了极盛期,自宋以后中国就没再出现国力极盛的大盛世,明代宣仁之治也不过是小富而已,比永乐尚有不如,更远不如先前几个朝代的盛世,。
我认为应该从根本上说还是明朝的政治制度的问题.
中央集权的高度集中让国家就像在钢丝上行走.而统治者的封闭也是其颁布的法令脱离了实际.
兵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这点在宋朝的初期的禁军制度可以看出来.而在明朝则注重军队的数量,这点从明末政府只知道扩军而不精简就可以看出.
一个英明的将领是清楚自己军队的战斗力的.而不知道的将会是灭亡.
余钱作到了这一点.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
盛极而衰,这是历史规律,没有什么朝代可以避免。
从a到z说的没错.从英宗开始,经济虽然还发展,但朝廷纲纪已大坏,宦官专权也从英宗开始,后来越演越烈.军队也开始腐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明朝众多后来的问题,如朝政腐败,宦官专权都开始于英宗,这些问题导致明朝灭亡..
一个朝代的衰亡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个观点是很对的,但是一个朝代由最初的强盛逐渐走向衰败总要以一个大的事件或一个皇帝或一个年代来作为分水岭,这种方法是否合适正确是另一个探讨的问题.例如唐朝,由于唐明皇李隆基在天宝中期沉溺于酒色,朝政长期由杨国忠,李林甫,高力士专权,社会矛盾严重激化,民不了生,社会已经严重衰败,由此而孕生了安史之乱,但是历史上仍以安史之乱作为唐朝由盛到衰的分界点,清王朝在嘉庆年间已经开始衰败,但是真正感到一法不可收拾,矛盾严重激化是在几十年后的道光皇帝时才表现出来,清王朝开始走向衰败应该由嘉庆开始.
土木堡之变,明军死伤数十万,文武官员亦死伤五十余人。英宗被俘消息传来,京城大乱。廷臣为应急,联合奏请皇太后立郕王即皇帝位。皇太后同意众议,但郕王却推辞不就。文武大臣及皇太后正在左右为难之时,英宗秘派使者到来,传口谕命郕王速即帝位。郝王于九月初六登基,是为景帝,以第二年为景泰元年,奉英宗为太上皇。蒙古瓦剌俘虏明英宗,便大举入侵中原。并以送太上皇为名,令明朝各边关开启城门,乘机攻占城池。十月,攻陷白羊口、紫荆关、居庸关,直逼北京。蒙古瓦刺也先的大兵逼近北京城,势不可挡,明朝廷惶惶不安,甚至有大臣提出南迁都城。由此可以看出对整个朝野社会产生的巨大的影响,至于于谦的北京保卫战那只能说明敌军已打到了国都,是一场任何朝代,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战争,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反过来我们再看土木堡之变后明王朝的情况,明朝再也没有出现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明王朝彻底失去了开国初期明成宗朱棣"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那种气概,而对北方少数民族只取守势,而这些少数民族对中原则越来野心越大,尽管明王朝后来有过张居正改革,但是时间很短,而且当时皇帝年幼,纯属清官弄权行为,所以在张居正死后,立即失败,在对改革的报复中,甚至张居正满门被杀,张居正的墓也被挖.纵观明王朝的历史,应该把土木堡之变看做明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至少也应该看做明朝由蓬勃有朝气的初期转向中期的起点.
另外我认为宋朝,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两个比较软弱的朝代,宋朝扁安江南,始终没有真正统一中国,明朝尽管收回了被北方少数民族长期占据的燕云十六州.但是那股软弱劲也比宋朝强不了多少.

参考文献:http://baike.baidu.com/view/95719.htm
千山兄不必拘泥于字眼,“转折点”不意味着从极盛急转到极衰,楼上很多回答都有:王朝的衰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必然的因素积累起来,然后由偶然的条件触发,就产生了特定的历史事件。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人注定”的,只是发生时间上的区别罢了。

我认为世宗朝是明进一步衰败的重要时期,因为这时候有了党争。党争比太监专权还恶劣,而太监之所以能在明中后期死鱼翻身,正得益于党争。严嵩斗夏言,张老斗高拱,都借助了太监的势力,这也为天启朝魏太监全面压倒阁臣埋下了伏笔。再说魏阉专权,他的阉党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呢?还是利用党争。为了斗东林党,其他党派才“委身”于魏阉门下,魏阉一倒台,这些人又都反咬一口,何其贱也!熊廷弼那么大才能,怎么没有守住辽东?因为他不像戚继光、李成梁在阁臣中有靠山、“无所挚肘”,熊帅的门路明显不够王化贞硬嘛。

然而推究党争的缘起,除了制度上的缺陷以外,经济的发展使富商豪族能进入中央,对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各自宗派的利益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世宗的“大议礼”只不过是触发的偶然事件,即使世宗根正苗红,日后也必然出现党争。朱纨不也是触犯了沿海巨贾的利益才被迫自杀的么?
所谓前期就是顶胜之时,后来要是不衰败也不会亡国.土木堡之战的确是明朝衰落的前兆,而后的成化之治也无法恢复明朝前期的实力,再加上大片土地丢失,外族实力增强明朝以处在危陷的境地了.
我觉得明的败落从明成宗施行海禁开始,就注定了明的衰落.
其实也不能说土木堡之变就是大明帝国的转折点,从军事上来说,纯粹是胡乱指挥导致的问题;从政治上说,土木堡之变也激起了中央决心搞定蒙古边镇叛乱的决心,后来明朝有几次的中兴也和这次平叛战争有关,有了这几次的中兴,蒙古边镇从此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历史,从俺达汗称贡开始,作为中国北方重要军事力量的蒙古边镇开始真正执行安保边防的任务,一直到外蒙古不顾一切的分裂出去。
到了明朝末期,作为明军骑兵主力的蒙古骑兵还曾经多次协同中央军进兵围剿后金政权,但是南北夹击均被清朝中央军逐个击破,先是蒙古边镇的逐一陷落,加上李自成又攻破北京,大明王朝作为中央政府的历史这才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清朝中央政府的新一轮将中国封建制生产关系推向最后的辉煌,尽管中国封建制生产关系最后的谢幕是那么的悲壮和黯然,但是作为维系了这个古老大国二千多年强悍历史的生产制度所创立的辉煌和灿烂仍旧是值得现代中国深思和总结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