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为什么说孙中山是国父?

时间:2010-5-5 专题: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乃自取“文以载道”之义),谱名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幼名帝象,后化名为中山樵,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民主先行者,也是中华民国建国元勋,死后并在1940年被国民政府奉为国父。生平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香山县(现改名中山市)。1878年,孙中山少年时受长兄的接济赴夏威夷工作。后在当地英国圣公会开办的用英语授课的小学修读英语,英国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圣经等科目。1881年,孙中山以全级英文文法第二名成绩毕业,进入中学继续学业。1883年年中被兄长送回家乡,后世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由于孙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1892年7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并获当时之香港总督罗便臣亲自颁奖,间接奠下日后以香港作为革命大后方的方便之门。之后他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多项改革建议,遭拒绝后于11月赴檀香山募款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次年孙中山密谋在广州发动起义未遂后被迫流亡海外。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再组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并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创办了《民报》,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此后在国内组织发动多次起义均告失败。经历了十次失败之后,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义终于获得成功,各省反应热烈,为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画上了句点。在南京被17省代表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月底组成临时参议院。然而在南方各省纷纷宣布效忠中华民国的同时,北方的省份却还未脱离清政府,孙中山的政府事实上没有实权。孙中山与其他革命党人不得不屈服于北方大军阀袁世凯,于2月13日提出辞职。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当选理事长。1913年3月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孙中山遂筹划起兵伐袁,旋即失败。孙中山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寻求援助。1914年他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并两次发表讨袁宣言。1915年10月25日与宋庆龄在日本结婚。1917年孙中山回国并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政府并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18年被迫去职。1919年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回到广州,次年就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退居上海。1923年他回到广州。同年12月29日孙中山接受列宁和中国共产党的协助重建大元帅府,重组中国国民党。次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1月应邀北上,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1929年6月1日奉安于南京中山陵。孙中山一生为国操劳,被全球中国人尊为国父,并且是唯一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尊重的革命家。他为推翻满清,振兴中华所做的努力赢得了举世的推崇。
因为他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孙中山“国父”之称由来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身后被国人尊称为中华民国的“国父”。这,既反映了亿万民众对这位“掀倒专制奠共和”的中华民国缔造者的由衷敬仰与爱戴,也源自当初国民政府的一项特别通令。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交,中华民族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卓绝的时期。当此国家危急存亡,迫于人心所向,国民党当局亦不能不有所振作。一九四○年四月一日(一说为三月二十九日),南京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即日起,尊称孙中山为“国父”。这份全文约三百字的公告,简短明晓,大略谓——

“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函本党总理孙先生领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凡我国民,赖本进远,宜长尊崇兹经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会第一百零三次会议一致决议,尊称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相应录案致达国府,查照通令全国一体遵行。等因奉此,自当通饬,令行令仰,转饬所属,全体遵照。此令。”


国民党当局这一纸倡令,据说,意欲以此来“愈加高涨地激扬海内外中国人的爱国意识和众志成城、共御寇仇的民族精神,坚强全国民众抗战到底的意志”。应该说,此举的确有一定积极意义。而中山先生也因之从此被以国家法令的形式,赋予了中华民国“国父”的尊称。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间有研究者认为,事实上,早在南京国民政府公开申颁上述通令的四年以前,就已经有人率先而为,郑重提议全国尊孙中山为“国父”。此首倡者,即国民党资深元老、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一九三六年十一月,林森在一次纪念孙中山诞辰七十周年的大会上发表演说,内中讲道:


“总理是生于一八六六年,就是民国纪元前四十六年丙寅十月初六日,照阳历计算,便是十一月十二日,我们手创中华民国的国父诞生了。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他在民国元年被选为第一任大总统的时候,因为要促进南北统一起见,抱定天下为公的思想,不惜敝展尊荣,辞去总统不做。这种伟大精神,在中外历史上是不容易见到的,所以我们全国国民尊崇总理为国父……我们国父人格的伟大,是大家知道的……”


林森于此番演说中三度提及“国父”。虽然此前,在少数寻常场合也不乏有人尊称孙中山为“国父”,但毕竟这次林森是以一位国家元首的身份,第一次在一个非同一般的庄严场合如此地着力称道。所以,格外引人注目,也特别具有政治份量。


林森(一八六七—一九四三),字于超,号长仁,福建闽侯人;早年便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从同盟会时代到国民党改组,始终是中山先生倚重的得力骨干。他的国民党“一大”代表资格就是孙中山亲自指定的。一九三二年一月,林森被推为国民政府主席,直至一九四三年八月不幸车祸罹疾病故,任职长达十二寒暑。中共中央在致林森治丧委员会的唁电中,赞扬其“领导抗战,功在国家”。
辛亥革命第一个推翻封建专制的嘛,国父似乎是台湾人叫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