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如果周瑜不死

时间:2010-5-8 专题:周瑜
如果周瑜不死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情节,请以“如果周瑜不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谢谢啦~~
先说周瑜怎么死的。三国演义上讲,周瑜因被诸葛亮三气,损兵折将,"陪了夫人又折兵",导致愤懑而死;但历史上说,周瑜本人"性情恢廓",他是在战场上病死的。如果我们假设周瑜不死,那么证明他不象演义里面那样气度狭隘,这样才符合假设的要求,否则他肯定会被四气、五气而死。那么,一个气度宏大的周瑜复活,历史会怎样?首先,当时的天下形势是,刘备得到荆州,有了立足之地,开始向两川西蜀之地扩张;孙权一方随在赤壁获胜,但地域没能扩大,反而丢失了南郡等地;曹操一战溃败,自此国力和兵力大损,需要修养生息。在这中情况下,曹操暂时的任务是稳定而不是扩展,所以三国之间的主角会变成吴、蜀。但是,周瑜、孔明是聪明人,他们明白,一旦两国之间爆发真正战争,曹操仍然不会放弃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的,即便他实力受损,仍然会蠢蠢欲动。那么,吴国。蜀国的斗争,主要是政治和智谋上的斗争,而不是兵戈相见,毕竟"唇亡齿寒"。在这中斗争下,荆州必定要归属吴国,因为这是刘备一方的承诺,他们只是暂借而已。而蜀国必须迅速向川中等地进发,尽快占领新的根据地。而曹操一方,赤壁大败,郭嘉也早死,曹操一直没有很大的作为,再加上周瑜复活,其势力扩张必将受阻。而后,蜀国占领两川,吴国收回荆州,曹操回复了元气之后,大概也到了220年了。这时候,曹操死,曹丕、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司马懿登场了。司马懿是孔明的绝对敌手,但有了周瑜,魏、蜀、吴三国的战争就更复杂了。这三国的战争,其实就是这三名军师的争斗。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陆逊不会等场,即使登场也不会又太大作为。那么,关羽不会死。关羽之败,是荆州争斗的必然。但他被捉住之后,周瑜不会让孙权杀他的,杀了他,就等于彻底和刘备决裂了。虽然吴蜀有争斗,但关键时刻还是可以联合的,而杀了关羽则不会再有这种可能了。那么,关羽应该可以回归蜀国。关羽回归,则刘备不会出兵讨伐吴国。那么,蜀国不会大败,国力也不会迅速衰落下去。毕竟,彝陵之败可是蜀国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当然,刘备、关羽、张飞到年龄还是会死的,我们姑且认为他们是老死的。那么,这时候,吴国孙权,谋士有周瑜、张昭等,武将有太史慈、甘拧、黄盖、程普、周泰、丁奉、徐盛等,占据江东及荆州之地;蜀国刘禅,军师有孔明、法正等,武将有赵云、马超、魏延、廖画、关兴、张苞等,占据西蜀两川之地;魏国曹丕,统一北方,军事司马懿。这样的三国之战,必然精彩。但是,历史的脚步是必然的。孔明一方面要伐魏,以回复大汉王朝,一方面要小心吴国的偷袭,他必然心力焦瘁;周瑜是抗曹派,但由于孙权、张昭等人是主张自守的,所以他不会冒险去打魏国,只会趁机占领蜀国的地方。这样,蜀国的灭亡会比周瑜不死的情形更快。而蜀国灭亡之后,由于周瑜的存在(这时候估计司马懿都死了,就认为周瑜命长还没死),司马师、司马昭之流占领吴国的时间要更长了。但周瑜死后,吴国国中无人,灭亡在所难免。如此,蜀国早亡,吴国迟亡,一早一迟,历史来到公元前280年,司马昭称帝,结束了三国争霸的时代,中国的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如果周瑜不死,那么他一定会进攻益州,进而与曹魏抗衡争夺天下。周瑜取蜀的方略——《周瑜传》对周瑜提出方略是这样写的: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此时,从东吴的自身条件来看,取蜀已经有充分的条件:1、地理环境:周瑜已经击败曹仁,占据了江陵(南郡)、夷陵,打开了通向西川的道路,取蜀重要的战略点都在周瑜手里。东吴舰队只须逆长江而上,穿过三峡可以顺利从鱼复(白帝城)进入巴蜀而无须经过险要的栈道。后来的东晋桓温伐蜀,走的是同样的逆行水道,说明长江水路逆行的确可以通巴蜀。2、自身部队与将领:东吴水军的素质与实力无庸质疑。这里要说说一个与周瑜同样提出伐蜀建议的人:甘宁。水盗甘宁曾带领了八百门客与奴隶从益州投靠刘表,对巴蜀地理环境相当熟悉,而且自身又是统兵的大将。如果说周瑜与鲁肃(最早向孙权提出取蜀意见的是鲁肃)的取蜀方略不过是一个不知地理的空想,那么甘宁无疑给这个设想增添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路线。还有益州地形崎岖,与周瑜同去的孙瑜多年以来在丹杨等地平山越,擅长山地作战。现在来说说刘备和曹操,刘曹的动向是争论的焦点,很多人说如果周瑜取蜀,刘备会在背后捅上一刀,曹操则可能再次南下,那么周瑜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我们看到在周瑜的取蜀方略里已经对曹魏集团有所交代“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事实也正如周瑜预测的那样,赤壁完胜不但从军事战略上粉碎了曹魏南下的野心,也动摇的曹操经营多年的政治根基,北方的矛盾已经在曹操失利之后激化,还要防着西凉马腾,曹操一时连许都不回了。大败之后,能够迅速稳定住局面,已经非常难得了。这个时候的曹操绝不会再贸然兴起战事,因为稍有差池,便是自毁长城。如果周瑜尚在,曹操肯定会投鼠忌器,事实证明即使周瑜不在了,乌林一战后,长达四年,曹操才有暇西顾,可惜天赐良机,反让刘备抢去了。再来看刘备,刘备坐镇公安,觊觎夷陵、江陵,也是为了借取取蜀的通道与基地,以便逐步完成他三分的梦想。如果周瑜取蜀,首先要顾忌的不是曹操、刘璋,而是身后的刘备。一种观点认为:周瑜向孙权提出马上就要附诸实施的取蜀方略与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大框架“隆中对”完全是两码事。周瑜如果没有完整的全盘计划是不会被保守的孙权认可的。很有可能周瑜在鲁肃提出这个战略的时候,就开始酝酿取蜀计划,并且在他日后练兵中一点点完善起来。荆州会战中,周瑜全力拿下南郡、夷陵其实可以看做已经在赴诸实施了。那么周瑜对刘备集团的对策是什么呢?周瑜对刘备寄寓的隐患一直看得很清楚,所以在荆州问题上寸步不让,当刘备熬不住,冒险去见孙权的时候,周瑜终于找到了一个兵不血刃削弱刘备的机会,也就是那个著名“挟刘备令关张”之计,这个计策比起郭奉孝、程仲德劝曹操直接宰了刘备还要高明,在没有破坏的前提下并吞刘备集团,史学家刘季高评价为“老谋深算,何等可畏”。可惜孙权没采纳。后来孙权邀刘备一同取蜀也因该是周瑜的遗策。刘备其人征战之中制肘易,平静之中挟持难,所以这也一种制衡刘备好办法。而且偶认为倘周瑜在,刘备不会拒绝,让刘备坐在一边看着周瑜取西川这不可能,他只有和周瑜一起行动,才能分点好处。背后插周瑜一刀,也不大可能,别忘了荆州在谁的手里,既然不能越荆州取益州,刘备又怎么可能越荆州捅周瑜一刀呢?何况后面还有孙权,如果刘备有异动,被两面夹击的还不知道是谁呢,尚受制于人的刘备可没这么蠢。再者东吴忌惮曹操,难道刘备就不忌惮曹操了吗?两败具伤,曹魏得利的事情,周瑜不会做,滑得跟泥鳅似的刘备更不会做。可惜周瑜早亡,荆州易主,刘备当然不愿与他人共分巴蜀,白作东吴先锋,于是作书推委。不仅如此,还阻挡了西进的孙瑜,独自取了西川,东吴后悔莫及。希望能够帮助你朋友
你死
如果不死的话,陆吕出头就会很晚,关就不会丢荆州,败走迈成,估计那时你不会死,后来的很多事情就不会发生,张飞,刘备就不会发疯,那么孙刘就会第二次,第n次联合,那么最后三国里谁会胜出呢,肯定就不是魏了,之后是孙,还是刘呢,自己去想吧
周瑜要是不死,就会置之死地而后生,与诸葛亮都的你死我活。最后三国,不知道谁胜出了。
自己的作业自己做,去把《三国演义》相关章节看看,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不要养成这种依赖习惯。
历史无法重现,周瑜不会不死,但历史可以假设,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先说周瑜怎么死的。三国演义上讲,周瑜因被诸葛亮三气,损兵折将,"陪了夫人又折兵",导致愤懑而死;但历史上说,周瑜本人"性情恢廓",他是在战场上病死的。如果我们假设周瑜不死,那么证明他不象演义里面那样气度狭隘,这样才符合假设的要求,否则他肯定会被四气、五气而死。那么,一个气度宏大的周瑜复活,历史会怎样?首先,当时的天下形势是,刘备得到荆州,有了立足之地,开始向两川西蜀之地扩张;孙权一方随在赤壁获胜,但地域没能扩大,反而丢失了南郡等地;曹操一战溃败,自此国力和兵力大损,需要修养生息。在这中情况下,曹操暂时的任务是稳定而不是扩展,所以三国之间的主角会变成吴、蜀。但是,周瑜、孔明是聪明人,他们明白,一旦两国之间爆发真正战争,曹操仍然不会放弃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的,即便他实力受损,仍然会蠢蠢欲动。那么,吴国。蜀国的斗争,主要是政治和智谋上的斗争,而不是兵戈相见,毕竟"唇亡齿寒"。在这中斗争下,荆州必定要归属吴国,因为这是刘备一方的承诺,他们只是暂借而已。而蜀国必须迅速向川中等地进发,尽快占领新的根据地。而曹操一方,赤壁大败,郭嘉也早死,曹操一直没有很大的作为,再加上周瑜复活,其势力扩张必将受阻。而后,蜀国占领两川,吴国收回荆州,曹操回复了元气之后,大概也到了220年了。这时候,曹操死,曹丕、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司马懿登场了。司马懿是孔明的绝对敌手,但有了周瑜,魏、蜀、吴三国的战争就更复杂了。这三国的战争,其实就是这三名军师的争斗。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陆逊不会等场,即使登场也不会又太大作为。那么,关羽不会死。关羽之败,是荆州争斗的必然。但他被捉住之后,周瑜不会让孙权杀他的,杀了他,就等于彻底和刘备决裂了。虽然吴蜀有争斗,但关键时刻还是可以联合的,而杀了关羽则不会再有这种可能了。那么,关羽应该可以回归蜀国。关羽回归,则刘备不会出兵讨伐吴国。那么,蜀国不会大败,国力也不会迅速衰落下去。毕竟,彝陵之败可是蜀国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当然,刘备、关羽、张飞到年龄还是会死的,我们姑且认为他们是老死的。那么,这时候,吴国孙权,谋士有周瑜、张昭等,武将有太史慈、甘拧、黄盖、程普、周泰、丁奉、徐盛等,占据江东及荆州之地;蜀国刘禅,军师有孔明、法正等,武将有赵云、马超、魏延、廖画、关兴、张苞等,占据西蜀两川之地;魏国曹丕,统一北方,军事司马懿。这样的三国之战,必然精彩。但是,历史的脚步是必然的。孔明一方面要伐魏,以回复大汉王朝,一方面要小心吴国的偷袭,他必然心力焦瘁;周瑜是抗曹派,但由于孙权、张昭等人是主张自守的,所以他不会冒险去打魏国,只会趁机占领蜀国的地方。这样,蜀国的灭亡会比周瑜不死的情形更快。而蜀国灭亡之后,由于周瑜的存在(这时候估计司马懿都死了,就认为周瑜命长还没死),司马师、司马昭之流占领吴国的时间要更长了。但周瑜死后,吴国国中无人,灭亡在所难免。如此,蜀国早亡,吴国迟亡,一早一迟,历史来到公元前280年,司马昭称帝,结束了三国争霸的时代,中国的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这就是周瑜不死的三国!呵呵,一派胡言乱语,权当娱乐!参考资料:纯属原创,欢迎抄袭!
如果周瑜不死如果周瑜不死,那么他一定会进攻益州,进而与曹魏抗衡争夺天下。周瑜取蜀的方略——《周瑜传》对周瑜提出方略是这样写的: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此时,从东吴的自身条件来看,取蜀已经有充分的条件:1、地理环境:周瑜已经击败曹仁,占据了江陵(南郡)、夷陵,打开了通向西川的道路,取蜀重要的战略点都在周瑜手里。东吴舰队只须逆长江而上,穿过三峡可以顺利从鱼复(白帝城)进入巴蜀而无须经过险要的栈道。后来的东晋桓温伐蜀,走的是同样的逆行水道,说明长江水路逆行的确可以通巴蜀。2、自身部队与将领:东吴水军的素质与实力无庸质疑。这里要说说一个与周瑜同样提出伐蜀建议的人:甘宁。水盗甘宁曾带领了八百门客与奴隶从益州投靠刘表,对巴蜀地理环境相当熟悉,而且自身又是统兵的大将。如果说周瑜与鲁肃(最早向孙权提出取蜀意见的是鲁肃)的取蜀方略不过是一个不知地理的空想,那么甘宁无疑给这个设想增添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路线。还有益州地形崎岖,与周瑜同去的孙瑜多年以来在丹杨等地平山越,擅长山地作战。现在来说说刘备和曹操,刘曹的动向是争论的焦点,很多人说如果周瑜取蜀,刘备会在背后捅上一刀,曹操则可能再次南下,那么周瑜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我们看到在周瑜的取蜀方略里已经对曹魏集团有所交代“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事实也正如周瑜预测的那样,赤壁完胜不但从军事战略上粉碎了曹魏南下的野心,也动摇的曹操经营多年的政治根基,北方的矛盾已经在曹操失利之后激化,还要防着西凉马腾,曹操一时连许都不回了。大败之后,能够迅速稳定住局面,已经非常难得了。这个时候的曹操绝不会再贸然兴起战事,因为稍有差池,便是自毁长城。如果周瑜尚在,曹操肯定会投鼠忌器,事实证明即使周瑜不在了,乌林一战后,长达四年,曹操才有暇西顾,可惜天赐良机,反让刘备抢去了。再来看刘备,刘备坐镇公安,觊觎夷陵、江陵,也是为了借取取蜀的通道与基地,以便逐步完成他三分的梦想。如果周瑜取蜀,首先要顾忌的不是曹操、刘璋,而是身后的刘备。一种观点认为:周瑜向孙权提出马上就要附诸实施的取蜀方略与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大框架“隆中对”完全是两码事。周瑜如果没有完整的全盘计划是不会被保守的孙权认可的。很有可能周瑜在鲁肃提出这个战略的时候,就开始酝酿取蜀计划,并且在他日后练兵中一点点完善起来。荆州会战中,周瑜全力拿下南郡、夷陵其实可以看做已经在赴诸实施了。那么周瑜对刘备集团的对策是什么呢?周瑜对刘备寄寓的隐患一直看得很清楚,所以在荆州问题上寸步不让,当刘备熬不住,冒险去见孙权的时候,周瑜终于找到了一个兵不血刃削弱刘备的机会,也就是那个著名“挟刘备令关张”之计,这个计策比起郭奉孝、程仲德劝曹操直接宰了刘备还要高明,在没有破坏的前提下并吞刘备集团,史学家刘季高评价为“老谋深算,何等可畏”。可惜孙权没采纳。后来孙权邀刘备一同取蜀也因该是周瑜的遗策。刘备其人征战之中制肘易,平静之中挟持难,所以这也一种制衡刘备好办法。而且偶认为倘周瑜在,刘备不会拒绝,让刘备坐在一边看着周瑜取西川这不可能,他只有和周瑜一起行动,才能分点好处。背后插周瑜一刀,也不大可能,别忘了荆州在谁的手里,既然不能越荆州取益州,刘备又怎么可能越荆州捅周瑜一刀呢?何况后面还有孙权,如果刘备有异动,被两面夹击的还不知道是谁呢,尚受制于人的刘备可没这么蠢。再者东吴忌惮曹操,难道刘备就不忌惮曹操了吗?两败具伤,曹魏得利的事情,周瑜不会做,滑得跟泥鳅似的刘备更不会做。可惜周瑜早亡,荆州易主,刘备当然不愿与他人共分巴蜀,白作东吴先锋,于是作书推委。不仅如此,还阻挡了西进的孙瑜,独自取了西川,东吴后悔莫及。结论:如果周瑜不死,东吴必定统一天下。
“自己的作业自己做,去把《三国演义》相关章节看看,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不要养成这种依赖习惯。”严重同意!!!不然你以后还是什么都不会
这周瑜要是不死的话,那历史的格局可要大大的改变了
当时的天下形势是,刘备得到荆州,有了立足之地,开始向两川西蜀之地扩张;孙权一方随在赤壁获胜,但地域没能扩大,反而丢失了南郡等地;曹操一战溃败,自此国力和兵力大损,需要修养生息。在这中情况下,曹操暂时的任务是稳定而不是扩展,所以三国之间的主角会变成吴、蜀。但是,周瑜、孔明是聪明人,他们明白,一旦两国之间爆发真正战争,曹操仍然不会放弃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的,即便他实力受损,仍然会蠢蠢欲动。那么,吴国。蜀国的斗争,主要是政治和智谋上的斗争,而不是兵戈相见,毕竟"唇亡齿寒"。在这中斗争下,荆州必定要归属吴国,因为这是刘备一方的承诺,他们只是暂借而已。而蜀国必须迅速向川中等地进发,尽快占领新的根据地。而曹操一方,赤壁大败,郭嘉也早死,曹操一直没有很大的作为,再加上周瑜复活,其势力扩张必将受阻。而后,蜀国占领两川,吴国收回荆州,曹操回复了元气之后,大概也到了220年了。这时候,曹操死,曹丕、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司马懿登场了。司马懿是孔明的绝对敌手,但有了周瑜,魏、蜀、吴三国的战争就更复杂了。这三国的战争,其实就是这三名军师的争斗。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陆逊不会等场,即使登场也不会又太大作为。那么,关羽不会死。关羽之败,是荆州争斗的必然。但他被捉住之后,周瑜不会让孙权杀他的,杀了他,就等于彻底和刘备决裂了。虽然吴蜀有争斗,但关键时刻还是可以联合的,而杀了关羽则不会再有这种可能了。那么,关羽应该可以回归蜀国。关羽回归,则刘备不会出兵讨伐吴国。那么,蜀国不会大败,国力也不会迅速衰落下去。毕竟,彝陵之败可是蜀国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当然,刘备、关羽、张飞到年龄还是会死的,我们姑且认为他们是老死的。那么,这时候,吴国孙权,谋士有周瑜、张昭等,武将有太史慈、甘拧、黄盖、程普、周泰、丁奉、徐盛等,占据江东及荆州之地;蜀国刘禅,军师有孔明、法正等,武将有赵云、马超、魏延、廖画、关兴、张苞等,占据西蜀两川之地;魏国曹丕,统一北方,军事司马懿。这样的三国之战,必然精彩。但是,历史的脚步是必然的。孔明一方面要伐魏,以回复大汉王朝,一方面要小心吴国的偷袭,他必然心力焦瘁;周瑜是抗曹派,但由于孙权、张昭等人是主张自守的,所以他不会冒险去打魏国,只会趁机占领蜀国的地方。这样,蜀国的灭亡会比周瑜不死的情形更快。而蜀国灭亡之后,由于周瑜的存在(这时候估计司马懿都死了,就认为周瑜命长还没死),司马师、司马昭之流占领吴国的时间要更长了。但周瑜死后,吴国国中无人,灭亡在所难免。如此,蜀国早亡,吴国迟亡,一早一迟,历史来到公元前280年,司马昭称帝,结束了三国争霸的时代,中国的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如果周瑜不死,那么他一定会进攻益州,进而与曹魏抗衡争夺天下。周瑜取蜀的方略——《周瑜传》对周瑜提出方略是这样写的: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此时,从东吴的自身条件来看,取蜀已经有充分的条件:1、地理环境:周瑜已经击败曹仁,占据了江陵(南郡)、夷陵,打开了通向西川的道路,取蜀重要的战略点都在周瑜手里。东吴舰队只须逆长江而上,穿过三峡可以顺利从鱼复(白帝城)进入巴蜀而无须经过险要的栈道。后来的东晋桓温伐蜀,走的是同样的逆行水道,说明长江水路逆行的确可以通巴蜀。2、自身部队与将领:东吴水军的素质与实力无庸质疑。这里要说说一个与周瑜同样提出伐蜀建议的人:甘宁。水盗甘宁曾带领了八百门客与奴隶从益州投靠刘表,对巴蜀地理环境相当熟悉,而且自身又是统兵的大将。如果说周瑜与鲁肃(最早向孙权提出取蜀意见的是鲁肃)的取蜀方略不过是一个不知地理的空想,那么甘宁无疑给这个设想增添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路线。还有益州地形崎岖,与周瑜同去的孙瑜多年以来在丹杨等地平山越,擅长山地作战。现在来说说刘备和曹操,刘曹的动向是争论的焦点,很多人说如果周瑜取蜀,刘备会在背后捅上一刀,曹操则可能再次南下,那么周瑜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我们看到在周瑜的取蜀方略里已经对曹魏集团有所交代“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事实也正如周瑜预测的那样,赤壁完胜不但从军事战略上粉碎了曹魏南下的野心,也动摇的曹操经营多年的政治根基,北方的矛盾已经在曹操失利之后激化,还要防着西凉马腾,曹操一时连许都不回了。大败之后,能够迅速稳定住局面,已经非常难得了。这个时候的曹操绝不会再贸然兴起战事,因为稍有差池,便是自毁长城。如果周瑜尚在,曹操肯定会投鼠忌器,事实证明即使周瑜不在了,乌林一战后,长达四年,曹操才有暇西顾,可惜天赐良机,反让刘备抢去了。再来看刘备,刘备坐镇公安,觊觎夷陵、江陵,也是为了借取取蜀的通道与基地,以便逐步完成他三分的梦想。如果周瑜取蜀,首先要顾忌的不是曹操、刘璋,而是身后的刘备。一种观点认为:周瑜向孙权提出马上就要附诸实施的取蜀方略与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大框架“隆中对”完全是两码事。周瑜如果没有完整的全盘计划是不会被保守的孙权认可的。很有可能周瑜在鲁肃提出这个战略的时候,就开始酝酿取蜀计划,并且在他日后练兵中一点点完善起来。荆州会战中,周瑜全力拿下南郡、夷陵其实可以看做已经在赴诸实施了。那么周瑜对刘备集团的对策是什么呢?周瑜对刘备寄寓的隐患一直看得很清楚,所以在荆州问题上寸步不让,当刘备熬不住,冒险去见孙权的时候,周瑜终于找到了一个兵不血刃削弱刘备的机会,也就是那个著名“挟刘备令关张”之计,这个计策比起郭奉孝、程仲德劝曹操直接宰了刘备还要高明,在没有破坏的前提下并吞刘备集团,史学家刘季高评价为“老谋深算,何等可畏”。可惜孙权没采纳。后来孙权邀刘备一同取蜀也因该是周瑜的遗策。刘备其人征战之中制肘易,平静之中挟持难,所以这也一种制衡刘备好办法。而且偶认为倘周瑜在,刘备不会拒绝,让刘备坐在一边看着周瑜取西川这不可能,他只有和周瑜一起行动,才能分点好处。背后插周瑜一刀,也不大可能,别忘了荆州在谁的手里,既然不能越荆州取益州,刘备又怎么可能越荆州捅周瑜一刀呢?何况后面还有孙权,如果刘备有异动,被两面夹击的还不知道是谁呢,尚受制于人的刘备可没这么蠢。再者东吴忌惮曹操,难道刘备就不忌惮曹操了吗?两败具伤,曹魏得利的事情,周瑜不会做,滑得跟泥鳅似的刘备更不会做。可惜周瑜早亡,荆州易主,刘备当然不愿与他人共分巴蜀,白作东吴先锋,于是作书推委。不仅如此,还阻挡了西进的孙瑜,独自取了西川,东吴后悔莫及。
如果周瑜不死,可能会进攻荆州,曹操可能会坐收渔人之利。孙权因为顾忌曹操,情愿把刘备留在自己和曹操之间,作为自己的保护网。曹操如果南下,就必须先攻打刘备。也因为如此,他没有阻止刘备攻打益州的计划,只是要刘备答应,得到益州后就要归还荆州。而在刘备的内部也分成两派,诸葛亮主张留下荆州,不归还孙权。庞统则提议放弃荆州而攻打长安和凉州。而周瑜则希望把刘备和关张分开,架空刘备而使用关张。但这似乎不太实际。孙权没有采用,也没有按周瑜建议的,去作攻打益州的准备。反而把周瑜调离中央,到地方去练兵。周瑜就是在那里染病身亡的。总的来说,孙权是个没有什么大志的人。即使周瑜不死,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但周瑜在的话,刘备可能就不敢长期占有荆州,而可能会采用庞统的提议,攻打长安和凉州。那时马超在凉州的少数民族当中是很有影响力的。
才一百分就想让人帮你写八百字?
周瑜一定会被刘备和诸葛亮弄死,周瑜不死的话就是刘备诸葛亮死,你死我活,没有余地。不过论水平,周瑜要比刘备诸葛亮差点,所以就是周瑜死了。
我来帮你做个主线吧诸葛亮三气周瑜后,周瑜将计就计,假装气死,而后趁刘军不被,攻下荆州数郡,无奈之下,刘备只好与其约定二分荆州。其后刘备入蜀,同时周瑜北上攻下徐州,蜀吴对魏渐成包围之势,而由于鲁肃的从中斡旋,蜀吴相安无事。由于这么发展,关张都不会死,之后的发展,就看你的见解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