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项羽之死的全片赏析

时间:2010-5-10 专题:项羽
项羽之死的全片赏析
同上

垓下之战垓下之战汉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随后,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刘邦也欲西返。但是,正当刘邦打算率军西返之时,张良、陈平却建议撕毁鸿沟和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偷袭。张、陈二人认为:“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于是采纳二人建议,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作战。大军追至夏南时,刘邦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围楚军。五年十月,刘邦亲率二十多万大军追击十万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但此时,韩、彭二人没有一个出兵配合刘邦。项羽知道后大怒,于清晨在此地发动突然反击,斩杀汉军近两万余人,再次将汉军击败。刘邦慌忙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出,而楚军又一次合围了刘邦。坚守壁垒的刘邦向张良询问:“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张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于是,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垓下之战随之开始。齐王韩信亲率三十万大军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和今天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自东向西夹击项羽;梁王彭越率军数万从梁地出发,先南下后西进,于刘邦本部军共同逼楚军后退;汉将刘贾率军数万会同九江王英布、合兵十万,自淮北出发,从西南方发动对楚地的进攻,先克寿春,再攻下城父并将此城军民全部屠尽;而镇守南线的楚将大司马周殷却在此时叛楚,先屠灭六县,再与英布、刘贾会师,随后北上合击项羽;同时,得到关中兵丁补充的刘邦则率本部军二十多万出固陵东进;汉军五路大军、合计近七十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汉五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大军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基本完成了对10万楚军的合围。刘邦立刻任命韩信为联军统帅,指挥大军作战。韩信命刘贾、英布军自南将楚军外围出路全部封闭,命彭越军自北封闭通路,韩信军三十万于刘邦本部军主力则合成一股,向困守垓下的十万楚军发起进攻,展开决战!当时的情况,楚军处于绝对劣势:一、西楚国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十万楚军成为绝对的孤军;二、楚军缺粮已经几个月,士兵饥饿,军队根本没有半点补给;三、汉军联兵约七十万,且精力饱满、粮食充足、士气旺盛,而项羽孤军十万,连续久战疲惫,决战之时已是十二月的大冬天,而楚军刚从广武前线上撤下来,未经补给,多为穿着夏秋季的装备,寒冷饥饿,士气溃散;四、汉军分五路有秩序推进,先占楚土,再行合围,步步为营,包围圈完善,楚军难以发动突然性的反攻;五,楚军离江东五郡距离遥远,即使冲破包围圈,也很难在汉军的追击下及时回到己方领土,可以说是“突围无效”。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韩信三十万主力于刘邦本部军二十多万合兵一股,排出五座连阵,向盘距于垓下困守的十万楚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韩信率主力大军五、六十万,排出了这样一个阵形:韩信亲率三十万大军居中,为前锋主力;将军孔熙率军数万为左翼;陈贺率军数万为右翼;刘邦率本部主力尾随韩信军跟进,将军周勃率军断后。而项羽方面,对于楚军而言,现在的情况即不能守、也不能退。后勤断绝、无粮而守,无异于坐以待毙,等死!就这样,战斗打响了:首先,韩信率五阵大军先行向楚军发动挑衅性进攻。项羽立刻率十万楚军发动中央突破作战,矛头直制韩信本部。项羽亲自率军出击,冲锋在前,楚军以骑兵在前、步兵在后随其冲锋。汉军接战,前阵立刻被击溃。韩信立刻命令大军后撤,以三十万大军为屏障掩护指挥部和刘邦的十万人马向后退去。汉军且战且退,楚军则是继续孤注一掷的疯狂突击,项羽本人更加是一马当先,冲锋速度之快甚至将十万楚军将士统统甩在了后面,连楚军骑兵都没有一人能赶上。一路上,汉军如乌云一般层层叠叠,一眼望去,满上遍野。项羽率十万将士猛打猛攻,连破汉军数道防线,三十万大军溃散一半多,一路之上无人可挡,直杀向韩信本人。而另一方面,当韩信以前阵为屏障掩护刘邦军回撤退避的同时,孔熙、陈贺所率的左右两军也自楚军左右两侧进行着迂回机动,其意思便是为了节制楚军进攻侧翼、分离楚军骑兵步兵之间的配合、迁制楚军进攻。经过半日厮杀,楚军破军无数,韩信的前军几乎被打成了废渣,但项羽依然没能突入汉军指挥部,韩信始终不断的向后退却,始终没有出现在项羽面前。而项羽过于猛烈的冲锋,却明显拉开了军队前后的距离。当时的楚军,项羽本人脱离全军冲锋在前、冲开敌军一道道兵列线;后面是速度较快的主力骑兵急赶项羽、并将被项羽本人打开缺口的汉军散兵一一冲散踏过;而最后面的是速度最慢的步兵部队,他们与未被骑兵踩死的汉兵一边厮杀一边继续追赶骑兵。楚军队形越来越散、越拉越长,已经渐渐失去了紧密的队形和互相之间的配合。战至下午,汉军中军一退再退,左右两军迂回急进,终于完成了前后夹击之势。汉军左右军随之投入了对楚军后方则翼的进攻,以紧密的阵形两面压来,迅速合围了落在后面的楚军步兵。楚军将士殊死抵抗,两军官兵绞斗在一起,立刻陷入交战状态,将楚军步兵、骑兵一分两半,楚军攻势随之被迁制。项羽不得已,只好率残存骑兵回师而去、救援步兵。当得知左右军完成迂回并发动了对楚军后方步兵的进攻之时,韩信随即组织反击,并将刘邦主力以及所剩的全部中军投入反冲击。汉军向项羽和楚军前锋骑兵反扑而来。数十万汉军向楚军发起了前后夹击。项羽见势不妙,立刻率全军向反方向突围,冲开汉左右军的包围,退回营中。此战,楚军阵亡四万余,被俘两万,被打散两万,仅剩不到两万伤兵随项羽退回阵中,汉军亦伤亡十几万,付出了远高于楚军的代价。随后,韩信率领全军收拢此前被楚军冲散的部队全数压上,彻底包围了楚军大营。此间还歼灭了被打散的两万余楚军,没有给项王收拢散兵的机会。至此垓下决战到此结束。霸王别姬项羽战败回营,汉军围困数重,到了晚上,闻汉军四面大营皆有楚歌声,项羽大惊:“难道汉军已占了楚地么?为何楚人这么多呢?”满怀愁绪之下,他起身在帐中饮酒。项羽有位很宠爱的妃子,叫虞姬,经常跟着他;有一匹骏马,名字叫乌骓,经常骑乘。酒过三巡,项羽感慨良多,作歌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我的力量能拔起大山啊,我的气概能压倒当世,时势不利啊,乌骓也不再飞驰,乌骓不再飞驰啊!我该拿它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啊,我该拿你怎么办?!)歌唱了数阕。虞姬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汉兵已经得到了楚地,四面都是楚歌声,大王的意气已经尽了,我还为什么要活在世上呢?这首诗出自《楚汉春秋》不过后人多有怀疑,认为楚汉时期不会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歌罢,虞姬凄然自刎,项羽也流下热泪,左右都不敢抬头看他,这就是历史上的“霸王别姬”(四面楚歌这个计策,成功的扰乱了项羽的心,使他做出了突围的决定)东城快战项羽骑上马,选了八百人,趁着夜晚突围向南,天亮后,汉军发觉项羽离去,于是灌婴率五千骑追击,等他渡过淮河,随从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来到阴陵时,项羽迷路了,他去问一个老农,老农回答:“左”往左去,陷入了一片沼泽,耽误了时间,汉军追了上来。项羽又往东去,到达东城的一座山上,只剩下了28骑,项羽自忖不能脱身了,就对骑兵们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决死战了,我要为诸君痛快地一战,必定要胜利三次,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于是他分骑兵为四队,此时,汉军围困数重,项羽对他的骑兵们说:“我为你们杀掉对方一将!”于是他命令骑兵们分四面向山下冲,约在山东面会合。项羽大呼驰下,斩杀一汉将。赤泉侯杨喜追项羽,项羽大喝一声,杨喜的人马退后数里!项羽与骑兵分为三队,汉军不知项羽在哪队,就也分三队包围。项羽飞驰而出,又斩杀一汉将,同时杀近百人,再会合骑兵,仅损失两骑,项羽问:“怎么样?”骑兵们跪倒回答:“和大王说的一样”乌江自刎项羽在东城的战斗,重新鼓起他生存的希望,于是他想东渡乌江(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乌江的亭长停船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然小,方圆也有千里,百姓数十万,也足以称王,愿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臣有船,汉军来到,无法渡过.”项羽听到这话,才知道西楚没有失陷,巨大的内疚、对过去杀戮的忏悔心理、还有为了捍卫“霸王”的荣誉,他最终选择了战死,而非过江,于是他说:“苍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要渡江呢?而且当年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今无一人生还,纵然江东父老可怜我而尊我为王,难道我就不觉得愧疚么?”想到此,他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长者,我骑这马五年了,所当无敌,曾一日行千里,我不忍杀它,现在赐给您”于是他命令骑兵都下马拿剑战斗,最后仅有项羽一人杀了数百人,自己也负伤十余处。这时,他看到汉军中有他过去的部下吕马童,就对他说:“你不是我的故人么?”吕马童一看,马上对另外一个汉将王翳说:“这是项王!”项羽说:“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的头,我就为你做件好事吧!”于是项羽自刎而死,时年30岁。项羽死后,王翳取了他的头,汉军为了争夺项羽的遗体,自相残杀,死数十人,最后五个汉将分了项羽的遗体,都被封侯,一代西楚霸王,至此结束了他辉煌壮烈的一生!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一个末路英雄在死之前的慷慨悲歌,虽穿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至今我们犹能感觉到此时这个英雄的无限悲痛与沉重,这就是项羽,一个历经沙场数载却最终泯灭的英雄,然而永恒是超载死亡的,历史仍旧煜煜生辉。漆黑的夜,静止的风,气氛令人窒息,四面的楚歌渐渐漂过项羽的营帐,那歌声似乎在欢呼,是楚人在庆幸逃离了项羽残暴统治的阴霾?似乎又在哀怨,是哀怨他们沦为亡国奴?对于世间的每个人,故乡的乡音总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辛酸,苦楚,格外僚人思绪和感慨。此时的项羽亦是如此,敌营传过来的家乡的音符,回荡在项羽的耳畔,把他死死包围,这对于一个正处末路的英雄来说,无疑是种最深最痛的打击,然而这对于楚方的军士来说,无疑又极大瓦解了他们的士气,面对如此颓靡的情况,项羽这个倔强的硬汉表现出了他脆弱的一面,他举起酒杯,唤出美人,高吟“力拔山兮气盖世……”,痛饮数杯,他现在的无助,只有与他的美人倾诉,“奈若何!”“奈若何!”我们仿佛听到了项羽无数次的发问,他在求助啊,他渴望谁能告诉他如何安置他的宝马与美人,然而此时除了美人,他又能向谁申诉呢?谁又会帮他呢?项羽,一个英雄的万古柔肠就在那荡气回肠的《垓下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楚霸王,何谓“霸”?就是在生命即将终结时,也要表现出大无畏。于是告别虞姬,项羽带领麾下八百壮士开始了逃命的血战,或许我们会奇怪,他曾经是多么英勇,以一敌百的啊,如此铁骨铮铮的汉子,为何不痛痛快快与敌人正面交战呢,或是与虞美人同刎于那故乡缥缈的歌声中?却要选择逃避,如此不光明磊落,这样想就错了,项羽对待他的部下关心之至,士兵没有东西吃,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们吃,试问如此重情重义的将军,在这危难时刻,他怎会眼睁睁看着一军战士沦为敌人的战俘?所以他要为士兵杀出一知血路。然而天不如人,项羽竟在阴陵被一田父骗入大泽,这使他离死亡的边界又迈近了一步,或许这就是项羽所谓“天亡我,非战之罪”,这样那指路的田父仿佛就是天降之物,将项羽向死神拉近。难道这一切真的是天意吗?非也,这完全归咎于项羽的性格缺陷和政治头脑短路,他残暴,几乎是攻城必屠,坑杀秦兵二十万就令人发指,所以他尽失民心,这对于一个欲成大业的人是致命的伤害。项羽对于自己身边的人不能完全信任,却对一个半路田父的话坚信不疑,一个“左”字是他致命的利器,这完全是他缺乏政治头脑所导致的,这一切不是天意,全是你项羽自身造成的啊。至东城,楚军大大受挫,从者乃有二十八骑,汉骑数千人。双方实力悬殊,项羽决定亲自出马,为诸骑“溃围”“斩将”“刈旗”,项羽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斩汉一将,是时,汉军骑将赤泉侯,追项羽,项羽“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羽这一战,斩杀汉将二人,杀数百人,这位英雄的意气风发与英勇无敌在这里被挥洒得痛快淋漓。东城快战俘大快人心,项羽高大而勇猛的形象又一次在士兵们心中树立起来,这是他对上天的发问与反抗,“天亡我,非战之罪”,这一声对天命的应答响彻云霄。东城快战,突出重围后,项羽准备东渡乌江。天真得欲亡羽么?若是如此,那乌江畔杈船而待的乌江亭长又作何解释,他似乎又是上天派来渡救项羽的,事情似乎有了转机。一且项羽东山再起,或许历史就应改写,江山不会姓刘而改姓项,一切似乎具有偶然性,然而一切却是必然,项羽必定不会过江东,乌江亭长的一番苦口婆心最终没能改变历史,同时这也留给后人一个不解的迷惑,起初项羽是准备渡江的,然而乌江亭长的一番活后项羽毅然拒渡江东,突然的转变令人始料不及,然后转头冥想,或许项羽的决定是容易理解的。项羽,一个失败的英雄,临风而立,乌江水拍打着江岸,激起丈高的巨浪,离家征战的游子,隔江对望着自己的故乡,故乡的亲人,父老乡亲频频闪现在这个失败的英雄脑袋中,从江中呼啸而来的风,冷得刺骨,甚至足以穿透这个英雄的身体,在他的心上剜下一道口子,这种痛比刀剑刺得还痛,一个英雄,刀剑之伤何俱,怕的是那无形的利器带给他的无法愈合的伤口。此刻此景,心中的酸楚,痛苦会产生在每个人心中,何况作为一个贵族血脉,他骨子里流淌的是那种贵族血统的高贵与威武不屈,项羽曾经带领的江东八千子弟如今无一生还,或许他大可像刘邦一样死皮赖脸逃回江东摇尾乞怜,或许他渡江后,江东父老怜悯他而不责备他,然而他没有,因为他心中有愧于家乡父老,作为一个铁铮铮的汉子,他选择用他高贵头颅和威武的身躯去赎罪,这是贵族所特有的血性。因此项羽拒渡乃意料情理之中。乌江亭长的雪中送炭给了项羽巨大的精神慰藉,他决定将他视之如命的宝骓送给这位忠厚的长者,既是对亭长的答谢,也为自己牵挂的宝马觅得善身之所。项羽深情而又温柔地为宝马梳理着毛发,马是通人性的,它撕心裂肺地吼着,用嘴贴着主人的耳畔,或许它有说不尽的话想要告诉他吧。让时间定格在那一瞬间,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时间的年轮推着项羽走向死亡的尽头,然而那一刻,项羽仍然保持着他的英雄气概,他的慷慨,面对背叛自己的旧友他以德报怨,“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话语未了,英雄的刀早已伸向他高贵的头颅,那群恶狼蜂拥而来,扑向他金贵的身躯。项羽啊,为何你要便宜这些卑劣的小人,何不跑下乌江,痛痛快快,倒落个死得全尸,为何你要让这些小人侵犯你神圣的灵魂。太史公曰:“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苦以来未尝有也。”项羽的一生,轰轰烈烈,项羽之死,更是何等悲壮。后人有“生当作人杰,死当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名句,更有“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感慨。项羽之死是他的性格所致,是他骨子里流淌的贵族所致,项羽之死,至今就觉荡气回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