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朱元璋是好皇帝吗?

时间:2010-5-12 专题:朱元璋
朱元璋是好皇帝吗?


是绝对是
他不是个好人,甚至可以说是个坏蛋。但从皇帝的角度来看,他是个好皇帝。皇帝的好坏怎么判断?只看他对百姓如何,能否让天下太平,能否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说,他还是个好皇帝的。
朱元璋,让人很难评价。为什么?得从他这个人说起。朱元璋的性格叫做,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所以他杀掉了很多功臣。有的是因为造反,而有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朱标扫清障碍。所以首先,他是一个好父亲。朱元璋当过和尚,当过乞丐,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最终笑到最后。与他的决心、信念是分不开的。他打败过许多当世豪杰,是军事天才。在从政上,别出心裁,取消了丞相,而碰巧他本人又精力旺盛,真的独自一人处理政事。在滚滚的历史潮流下,总有一个人会终结元朝,终结当时苦难同胞们生不如死的生活。没有朱元璋,或许还会有李元璋,王元璋。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乃当时之势,不可挡。对于当时的群众而言,他是好皇帝。驱赶元朝战争份子到极北之地,给朝鲜起名,让四海小国臣服。对于自己的子孙而言,他是好父亲。自己受的苦,坚决不想自己的子女在承受。但对于皇帝而言,我认为没什么皇帝是好的。包括李世民,历史上最接近好皇帝的,也就李世民和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皇太极吧。
凡是开国皇帝都很有成就.打江山不容易呀,他知道为什么前一个朝代灭亡的原因,记忆刻骨,千方百计的注意促进、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朱无璋的皇位虽然得来并不那么光明正大,但作为皇帝,他的政绩是不可否认的.
跟毛泽东对中国的贡献是一样的。
皇帝就不好说好不好。一方面他结束割据统一全国当然好,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在一定时期也有先进性,但是他始终是地主阶级利益的维护者,他代表的是少数人的利益。另外,他迫害功臣,建立特务机制,摧残文化,阻碍历史发展
不好说
“尔禄尔禄,民脂民膏”——朱元璋语
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了朱元璋在位期间,封建国家统一,封建经济向前发展,所以朱元璋是个好皇帝从他为人来看,那他就是个心黑手毒的垃圾
作为皇帝来说,也算是不错的了,但是做为兄弟、朋友来说,那是垃圾!!
从历史上讲,封建皇帝都比较专制,都有一套自己的独裁手段。秦始皇的“连做”,乾隆的“文字狱”朱元章的“锦衣卫”。从政治上比都基本上一个德性。如果从人品上比的话,我说个小故事你看看吧。明朝那时已经开始流行裹足了,所以全国上下一致的小脚。在当时谁要是大脚肯定会被耻笑。但是朱元章的老婆(皇后)因为小时候家穷,裹不起脚所以脚就特别的大。有一次一个镇上的人就听说朱元章要经过这里,就叫人画了个皇后赤脚抱了个西瓜在大街上奔跑的图。张贴在了大街上,经过的朱元章看到后大为恼火。命人查找滋事者,结果没查到,最后就把全镇的人杀了。秦始皇干过这种事,朱元章也干了。
是,推翻元朝统治,恢复汉人江山已经是最大的贡献了。
不算吧。
跟毛泽东对中国的贡献是一样的。
明朝那些旧事儿一说起来,话就显得长。这里,重复一个被重复了n遍、少说也有600百年历史的话题——朱元璋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因为为身居金陵,在前大明的宝地上生活着,对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自然就有了几分欣赏的欲望。写稿子写得头皮发麻之际,就打开影碟机看几集。剧中,朱皇帝由陈宝国扮演,马皇后秀英呢,由冯小刚的老婆徐帆出任。但我在看了大概后,觉得此剧拍得实在无聊,像当年的富翁沈万三在剧成了“小品演员”钱万三不说,历史上最不好色的皇帝成了风流成性的大色鬼,霸占人家的老婆不说,还要强奸身边侍女,搞得被“破处”女孩要跳井寻死。剧中的马皇后没出过坏主意,算个良母,但在朱元璋的“好色”一事上,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生怕老朱废了她似的,断不是良妻。而什么东西一让冯小刚的老婆演本来就会坏事,现在剧本编得有问题,事情就更严重了。马大脚当年是乡下闺女,徐是现代富婆,徐根本就没有找对明妇的感觉,仅徐那细声慢语、半死不活的小资腔调,就让人恶心,毫无一宫之母的威严。这样的朱元璋不是传奇,而是离奇了。民间多传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是朱元璋的后代,我想不管他是不是朱元璋的后代,把姓朱的祖宗写得这么流氓,他看了心里未必会舒服的,说不定要怒骂——“这完全是豆腐渣作品!”。剧中“好色”形象与民间传说较多的“暴君”版本,形成很强烈的对比。传说,朱元璋杀人如麻,如对贪官,往往是满门抄斩,所以有网友曾戏言朱元璋当反贪局局长最合适,天下的贪官保证吓得尿裤子。不只如此,为了稳定自己的大明江山,对与自己出身入死的哥们大臣也不手软,该杀的杀,该撵的扶,弄得朝里人人自危。最可恶的是,在死后也不让好好地活着,要让后宫群妃殡葬。历史上的朱元璋真是流氓成性的帝王,或是一位不通人性的暴君?民国时期出版的《明孝陵志》是一本专门记述朱元璋死后事的书籍,从这本书中搜集到的史料里我发现,朱元璋并不是什么“坏人”,倒是一位移风易俗的好皇帝。据说,朱元璋生有异象。母亲做梦时梦见一个神仙送给她一粒药丹,服下以后,就怀孕了。晚上出生时,天空突然发亮,如有烛光······当然,这些说法不可信,都是朱元璋做了皇帝后的附会之说。不过他小时候家贫如洗倒是事实,全家都因为瘟疫死光了,独剩他一个,当时父、母、哥、兄、弟死后没有棺材,就用芦席子草草包了埋掉。因为自小贫寒,深知民间疾苦,朱元璋对天下百姓还是颇厚道的,对鱼肉乡民的贪官决不手软。至于残杀良臣,那是为巩固朱家王朝的需要,也应该辩证地看待他的凶残,是另外一回事情。朱元璋花了十几年建好了自己的死后睡觉的地方——孝陵。但在临死之前,他留下的“遗留”,并不比现在国家领导家死后要求“丧事从简”逊色,也移风易俗,还忧国忧呢。据《明史·太祖纪》:遗制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可登大位。内外文武官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看朱元璋这遗言,谁还会把他看作是一位好色帝王或暴君?他临死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啊,“奈起自微寒,无古人之博和”,哪像现在的官员,几天官当过,就忘记自己以前是姓什么的了。特别让人觉得了不起(当然不宜用“伟大”一词了,那太肉麻了)是他死后的“丧事从简”和“移风易俗”,且杜绝浪费,可以说在过去的帝王中,鲜有家天下者能做到朱元璋这样。以前用金银财定陪葬的陋俗,朱元璋坚决反对,“丧祭仪物,毋用金玉”。正因为这样,包括现在权威的考古学家在内,都认为孝陵内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一是明初确实国力不盛,物资不丰;二是因为有他这遗言。对于在钟山造陵,他考虑会破坏山陵,也叮嘱,“毋改作”。现在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明城墙就是朱璋留下的,城墙不是方方正正的,而依山形地形湖形的自然地理面貌修筑,在保护环境上,朱元璋是最好的,用时尚的话说他是绿色皇帝呢,这是有史可查的。最让老百姓和大臣心里心服口服,要歌功颂德的是,朱元璋不想因为自己的死而扰民。以前老百姓遇白事,儿子还要守孝三年,一国之君死了,是国丧,天下臣民更要讲究了,注意礼仪行为。但朱元璋一改惯例,破四旧立新风不迷信,人不是能哭活过来的,规定三天后就把白孝服给脱下,该结婚结婚,该嫁闺女嫁闺女,一句话,该吃吃该喝喝,该做什么做什么,这样的皇帝,多么难得啊。至于最后“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既是家言,也是国言,朱元璋担心自己的王子回南京奔丧,让外敌乘机入侵,麻烦就大了。后来有史学家考证朱元璋出此言另另有用意,也是为了防止皇子们回来惹事夺权。事实上,当时燕王朱棣确实已带人赶到了淮阴,欲图谋不轨。如果不是朱元璋有先知先觉,恐怕在自己死骨未寒,故宫内就血流成河了,燕王不会等到三四年之后才想到“清君侧”,才把自己的侄儿朱允炆赶出京城,弄得至今下落不明。其实,朱元璋这一点也是历史帝王,包括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去世后,都会交代的。根据解密的资料,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八大军区也是按兵不动的,密切注意边境和特殊地区的安全防卫。但朱元璋让后人最不能接受的一点,也可以说不得人心的,是他恢复了活人陪葬制。但我翻了许多史书,却没有发现他有这个”遗言”,如果有的话,作为一本集大成式的考证史书《明孝陵志》是不可能不辑记的。根根当时的记载,为朱元璋陪葬的嫔妃确实不少,明确的记载是40个。另外还有10多名宫女,不像民间的传说,有上百的宫女被活活勒死陪葬,这可能是误传。我曾向南京明孝陵博物馆专家讨教过此事,他们也不能明确证明,只说是一个历史之谜,因为至今连陪葬坑都找不到。几年前,相关部门请南京大学的地质、历史学家,用高科技手段,也没有探查到什么,只证明孝陵没有被盗过,惟让考古学家兴奋的是,在陵的西南角发现了一些人骨,但因为数量太少,不像陪葬坑。需要说明的,嫔妃和宫女生殉,我认为并非朱元璋的意思,而是继任者朱允炆为显“孝心”,讨好地下的老头子而下的令,如果真是这样,与朱元璋有什么关系?历史上的朱元璋争议不少,他不像秦始皇统一六国、确定大中国版图那样有丰功伟绩;也没有成吉思汗横征欧洲、将中华疆域扩至最大的不朽战史。但朱元璋从一个吃不饱肚皮的小和尚,顺利登上了华夏帝国的宝座,而且得到当时人民群众拥护,让中国的帝王社会再现一时封建的辉煌,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嘛,朱元璋不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但至少是一个好皇帝,肯定不是一个好色皇帝,离大流氓要多远有多远呢!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rsaga/blog/item/c3d8020868495bd163d98605.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