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勋是什么

时间:2010-5-12 专题: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勋是什么
长孙皇后(601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拓跋氏人,姓长孙。其父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皇后在13岁时嫁给李世民。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秦王妃,李世民登基后被立为皇后。

长孙皇后明大义,生活节俭,被认为是一个非常贤惠的皇后。她与唐太宗感情极好,在她死后,唐太宗再未立皇后。

唐太宗常与她讨论国家大事,起初她以自己是一介女流为由不肯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后在唐太宗的一再请求和命令下终肯为他出谋划策。长孙皇后多次让其兄长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的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向唐太宗辞官,同时也多次劝唐太宗不要重用她哥哥,准其辞官。她语重心长得告戒长孙无忌,前朝外戚掌权多危害社稷,切不可重蹈覆辙。在妹妹的告戒下,长孙无忌多次向太宗请辞,为此唐太宗向皇后解释说他用长孙无忌并非因其为皇亲国戚,而是因为他的才能。然而在长孙皇后的一再请求下,唐太宗终于同意了她的请求,在长孙皇后在世时她哥哥终没有执掌大权。

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被唐太宗视为掌上明珠。因此,在公主出嫁之时,唐太宗赏赐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儿长公主出嫁的物品多出一倍有余。为此,魏征当面向唐太宗提出异议。下朝后,唐太宗把魏征的不同意见,转告皇后,长孙氏当即便深有感触地说:“我以前听说陛下对魏征很器重,但并不了解其中缘故。今天我听了他的谏言之后,才真正明白他是一位十分正直的社稷之臣。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请陛下深思这个道理,那就是天下的最大幸运了。”

 贞观八年(634年),长孙皇后同唐太宗一起去九成宫(在今陕西麟游)避暑时,身染疾病,且愈来愈重,服用了很多药物,但病情却并未缓解。这时,在身边服侍的太子李承干就向母亲提请用赦免囚徙和度人入道等方法,乞求保佑,但却遭到皇后的坚决拒绝。她说:“大赦是国家的大事,佛、道二教也自有教规。如果可以随便就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就必定会有损于国家的政体,而且也是你父皇所不愿意的。我岂能以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太子听罢,便不敢向太宗奏告,只是把他母亲的话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又转告给了太宗。太宗听后,感动得涕泪交流,泣不成声。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长孙皇后弥留之际,与唐太宗最后诀别。她用尽气力对太宗说:“我的家族并无甚么大的功勋、德行,只是有缘与皇上结为姻亲,才身价百倍。要想永久保持这个家族的名誉、声望,我请求陛下今后不要让我的任何一个亲属担任朝廷要职,这是我对陛下最大的期望。我活着的时候对国家并没有丝毫功绩,所以死后也千万不要厚葬,仅因山而葬,不起坟墓,不用棺椁,所须器物,都用木、瓦制作,俭薄送终。如能这样,就是陛下对我的最大纪念。”说完不久,就死在后宫立政殿。长孙皇后曾著书《女则》共十篇,已佚。她死后被葬于昭陵。


唐太宗贤妃徐惠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病逝,徐惠痛不欲生,生了病也不肯吃药,终于在第二年就随太宗到了地下。有感于徐惠的忠贞,于是唐高宗给她升了一级,追封她为贤妃。
徐惠生于公元627年,和武媚娘(武则天)一样是宫人的才人,其实她比武则天还要小三岁。但当时的唐太宗,似乎更喜欢的是温柔娇巧善解人意的徐惠,而不是武则天那种整天想着拿钢鞭、匕首对付烈马的野蛮女郎。所以徐惠不久就升为充容(唐朝后宫中也是有编制的:皇后一人,下立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以下有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再下就是婕妤九人,美人九人,才人九人,宝李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人,采女二十七人。各有品位,共一百一十二人。)

其他妃子
韦贵妃
杨妃(隋炀帝女)
阴妃
燕妃
杨妃
王氏
杨氏(李元吉之妻)
武才人(武则天)

贞观之治
广开言路
广结盟友
唐太宗李世民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太宗文皇帝18岁起兵反隋、24岁定天下、27岁升天子、30岁而立之年被北方诸民族誉为"天可汗",在位23年于50年(现在外国领导人同中国省级领导人入仕年龄)中年英年早逝。
太宗皇帝为国家奋战与贡献了32年(孝文帝拓跋宏之年限,他更英年早逝),可谓建树颇多、影响深远,也正如此,才铸造了他千秋知名度,中国帝王、无论评十优还是评四优甚至千古一帝,李世民都可名列其中,总结起来,他在如下方面仿效、累同乃至超越了其它帝王及领导人而堪称一流:
1、他不拘一格(敌人、穷人、坏人)的用人,对人材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
2、他独具慧眼,看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的予以采纳;
3、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份)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纠正/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及人民的违害与影响;
4、认识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规定死刑需三复奏(外地五复奏)复审批准后方可行刑,这就不难认人们想起贞观四年(630年---中国的丰年)全国叛死刑才29人、贞观六年(632年)全国死刑犯290人,太宗审查时令全部290人回家团年、待来年秋收后回来复刑,结果290人均准时到来、无一人逃亡(现在有人说那是太宗广布法网,那290人是跑不掉才回来受死的,我说这人真是不动脑子,想想那时的法网严还是现在的法网严,那现在逃狱是不是100%呢,那又是为什么呢!!!),我想那是当时教化好,人的心灵比较纯朴、社会秩序井然、人没有太多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必要,实在没办法犯了事因判刑合理、没有冤案也心甘情愿受法,所以被感化了才准时回来服刑,这真叫民感其诚啊!
5、威镇宇宙的军功,太宗朝武功之盛,除太高丽战争上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这与当时的国力、军队战斗力、整体战略、用人选将与配合默契、过程协调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华历史上的名将名相中,贞观朝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中华军事史上,贞观朝的战例也多被引用;
6、气吞天下的"天可汗"气质,李世民多次以少吓多,经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单骑吓退突厥10万精骑,就对比宋真宗在寇准一在坚持和请求下才免强在大军护卫下到达澶州南城,而又要战战兢兢的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别啊!
7、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可真是前无古人、同时也让后世领导望尘莫及,民族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执思失力、契毕何力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现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8、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普级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化呢,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举为政治上提供优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9、工书法、富文词,太宗皇帝个人修养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更为主要的是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10、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设方面是相当成功的,他并没有像朱元璋一样严惩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中央领导班子、重视地方长官选举,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贫困,温彦博、戴胄、于志宁、魏征、张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健全行政管理机制,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当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较注意节俭,不滥用民力、注意与民休息,当时社会形成了一种朴素求实的作风;太宗皇帝也相当重视农业,京官外巡回京太宗先问及此事,因太子冠礼与农时违背而更改;
11、重视商业经济发展,全国新兴了许多商业城市,城市业有相当的发展,广州、杭州、扬州、成都、江陵、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当迅猛,长安同洛阳作为世界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了,这为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对玄装佛学的支持同西游的肯定,打通并维护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及东联新罗、日本,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从奴隶制社会迈入封建主义社会,开发并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综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不愧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中华民族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留下了辉耀千古的丰功伟业及精神财富,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也正如筑东阳先生所说"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
少年得志,一生征战南北;中年封王,尽显王者风范;千古第一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杀兄囚弟,血溅三尺,终成玄武门事变。后人评说,他是明君,励精图治;后人评说,他是暴君,荒淫愚昧。他,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帝——李世民。
雄才伟略、雄风浩荡之千古第一帝无论是武功文治,还是胸襟气度,或是功勋伟业,李世民都堪称千古一帝,他十六岁勤王,牛刀初试;接着协助父亲击败群雄,夺得皇位;再领兵扫荡残余,一统天下。他自信、果敢,凭着一腔男儿热血,他血溅玄武门,杀死亲兄弟,逼父让位;他仁厚贤明,他励精图治,创下“贞观之治”。他比任何君王都更加勤政,比任何君王都更加懂得爱民,而最让历代君王们汗颜的是李世民那大度纳谏、以人为本的胸襟和智慧。就这样,他开辟了超过前朝历代的广袤疆域,开创了空前的“贞观盛世”,使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最受世人膜拜的帝国。
开创大唐盛世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