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对项羽的认识

时间:2010-5-16 专题:项羽

项羽骁勇善战,在推翻强秦和楚汉纷争中他总能一马当先,出生入死,战果丰硕,但他在秦汉之际的政治舞台上只活跃了8个年头,32岁便泪洒乌江,自刎而死。究其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缺乏一个军事家所应具备的政治素质。

一个军事家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能使其具有宏大的目标,可以为实现远大目标,隐忍不屈、百

折不挠。而项羽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点。尽管当初项羽在见到秦王时,他凭着自己的豪气,冲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而当他面对暴秦被推翻后的局势时,却不知如何应对,内心茫然。他没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宏大的抱负。所以,当有人以“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劝他定都关中时,他会以荒谬可笑的理由加以拒绝。《兵法》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正是因为他没有争霸天下、建立统一帝国的远大理想抱负,所以他才会在鸿门宴后分封诸侯,并自以为聪明地将刘邦封为汉王,把天府之地拱手交给刘邦。清代学者顾祖禹说:“陕西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是故以陕西而发难,虽微必大,虽弱必强”。项羽却放弃关中,并以既无才略又不得关中父老之心的秦三降将镇守关中,这一极为愚蠢的行为就可以证明,项羽虽然在武力上是个勇者,却完全是个政治侏儒,所以才会有他的一错再错,最终失败。而当他一旦觉得自己面临失败时,他又不会像越王勾践那样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东山再起;也不会像韩信那样忍受胯下之辱,挫而后奋,终成千古名将;更不会像刘邦那样,在处于劣势时,暗藏机锋,隐忍不屈,成就千秋大业。当他承受不了自己的错误导致的失败时,只能选择死亡。

一个军事家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才能有宽广、豁达的心胸,虚怀若谷,海纳百川。

项羽少年时代虽也心怀大志,具有“万人敌”的胸襟抱负,但性格中有致命的弱点:心浮气躁、缺乏韧劲。巨鹿之战时,他的头脑还十分清醒、冷静,审时度势。秦军包围巨鹿,宋义观望不前,他果决地斩杀宋义,派当阳君、蒲将军渡河救赵,自己则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以死战,表现出盖世英雄的气概。随着章邯归顺,秦军被彻底摧毁,项羽俨然是雄踞一方的霸主。这一方面树立了项羽的声威,同时也膨胀了他个性中的自负、刚愎、不可一世及凶暴残忍,坑兵、屠城,尤其是到咸阳后,更是烧杀掠夺、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这一系列的坑、屠,使他大失民心。他一味以武力强征天下,却根本不懂得百姓挣脱暴秦统治之后,最想要的东西。在他心目中似乎没有什么是武力所不能得到的,他不懂得民心是不可以力争取的。而一个有政治素养的人首先应该具有仁爱之心,项羽恰恰缺少的就是仁爱,有余的是残暴。与项羽相反,刘邦入咸阳后,与秦父老约法三章。刘邦在武力上并不比项羽强,但刘邦最大的优点是懂得获取民心,而项羽却只想逞武力,泄私愤,追求武力夺取胜利的快感。这完全是一种政治短见的表现,所以从这一点上看,项羽注定会失败。再者,项羽心胸狭窄,一味自负、狂妄,乃至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反对的声音。正是他暴怒的性格、褊狭的心胸,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也容不得他人批评自己的错误,才会使他众叛亲离,走向毁灭。项羽的崛起如狂飙突起,他手握沾满淋漓鲜血的利刃,奔突冲杀了大半个中国,最后,他又用这把利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一个政治素质强的军事家,具有全局的眼光,重视人才,发挥各种人才优势,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项羽的楚国先辈屈原就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兴盛衰亡,人才是关键。他之后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更是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受到启示,表现出对“青青子衿”那“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渴求。他打破门第,冲破传统,唯才是举,所以在建安时期形成“文武并用,英雄毕力”的盛况。而项羽只相信武力,他骨子里的贵族气使他自高自傲,甚至于嫉贤妒能。他始终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凡事喜欢亲力亲为,他崇拜勇者,他对人的喜欢是站在自己立场上,是情绪化的。鸿门宴后他分封诸侯时完全是按照他的好恶,来选择分封地,结果引起诸侯的不满并导致动乱。他因喜欢樊哙的勇武、大丈夫气,便安然面对樊哙的怒斥而彻底放弃杀死刘邦的决心。他根据自己的好恶、爱憎决定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由于项羽不善用人,致使像韩信、黥布这样的人才背楚归汉,辅佐刘邦。就连最忠心耿耿、为其殚精竭虑出谋划策的亚父范增,最终也以“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为由离去,只剩得他孤家寡人一个。项羽只知用己之力,以一己之勇带动千万人之勇推翻暴秦的统治,却仍以一己之勇经营天下,最后步步走向失败。而刘邦是既用人之力又用人之智,他性情豁达大度,从善如流,善于审时度势,招降纳顺、赏善惩恶。没落贵族后裔张良、游士陈平、屠夫樊哙、吹箫手周勃、卖布贩子灌婴、车夫娄敬、无业游民韩信、强盗彭越……刘邦都能根据他们的特长给予适当的职位,发挥他们的特长,为自己统一天下的大业,出力献智,真正做到了人与事的最佳匹配。

项羽具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凛凛雄风,以他威慑天下的霸气,巨人般的勇武豪气,撼人心魄;也因他政治素质的缺失而导致最终的彻底失败,给人们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思索。(


我从来不否认项羽是个人物,不过我也从来不认为他算个英雄。

如果一个人能够被称为“英雄”,那么,他最起码要干过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这个标准就很难把握了。比如说推翻暴政要算的话,那么因为推翻保证而乱杀无辜算不算呢?我想,既然问题要多方面考虑,那么就绝对不能仅凭一件事就立牌坊或者扣帽子。所以老一辈史学家告诉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要客观、不盲从。

项羽到底算不算英雄,很多人还是认为算的。根据是领军推翻秦的暴政。我对此不太苟同。纵观项羽一生,真正能算得上显示他军事才能的战斗其实没有几场。而在这仅有的几战中,他也不过就是运用了激励士气、身先士卒的办法而已。有的朋友说像巨鹿之战这样以少胜多的战斗其实能证明项羽的能力。这么说也对,也不对。至于为什么,下面就说。

楚汉战争的时候刘邦曾经问过韩信说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十万。刘邦反问说那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臣带兵“多多益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话——陛下虽然不如臣能将兵,却能带臣这样的大将。于是后来就有了个韩信点兵的典故。其实这个说明了什么呢?如果仅局限于楚汉相争这段历史时期的话,可以看出来,作为项羽对手的刘邦,其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

但是反观项羽呢,就有落差了。拿巨鹿之战来说,项羽的军队只有几千人,守军是他们的数倍。传统观点认为这样以少战多的仗不好打,因为人数上不对等。但是我不这么看。纵观历史,以少胜多的战役很多,除去人们愿意赞颂这样的事迹的缘故,还有一个被大家忽视的缘故。就是人的因素。

这个因素很重要的。如果一支军队训练有素,团结一心,平时又能征惯战,战绩了得,那么,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是仗着人多的一方士气高呢还是人少的一方士气高呢?只要满足上面的几个条件,人数少的其实优势相当明显。不信的话看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基本上都是这样。而项羽能赢得巨鹿之战的胜利,也跑不出这个框架。尤其是他还特别强调了“断后路”,主动地把一支疲倦之师变成了“穷寇莫追”的虎狼之师,这能证明他的水平。

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我前面要说韩信点兵这个典故。其实将领能带多少兵是他水平的真实反映。韩信说刘邦能带十万,他确实有根据。刘邦称汉王的时候不就是十万汉兵吗?再多就领不了了。项羽巨鹿之战才不过几千兵,这不就是让总司令干旅长、团长的活儿吗?这要是再打不赢还能不能说理了?也就是说,项羽的水平,领这几千兵其实不能说明他军事水平有多高,这只是他水平的正常反应而已。

那么他带兵的水平的上限是多少人呢?我们没有第一手材料,只能推测。项羽出身将门,有很好的军事培养经历,也确实有领兵的水平。他的军队在鼎盛时期大约是四十万。但是之后就连战连败。这其中自然有对方找到了高手的缘故,不过,也说明四十万兵可能是他带兵的上限了。而且大家不要忽略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他是有范增辅佐的,也就是说这四十万兵已经超过他的最高水平了。

那好了,项羽又适合带多少兵呢?有的朋友驳斥我的时候曾说过“项羽在垓下之战领着两万人马和汉军周旋也不落下风”。这里面其实问题还是有的,大家知道楚军骑兵多,汉军步兵多,骑兵的机动性是步兵没办法比较的,如果人数对等应该汉军早就报销了。所以这时候实际上楚军还是占了一些军种优势的。不过,我觉得,两万人马,其实就是项羽带兵水平的一个平均值的下限。也就是说,两万可以作为一个最小值来看。平均最大值可以曾到二十万左右。

其实对于项羽的评价,我一直比较赞同刘邦的看法。他连一个范增都留不住,而刘邦却网罗了诸如张良、韩信、萧何等一大批猛人强人,论综合实力,高出楚军一大块,怎么能不赢?

至于项羽是不是一个好的领袖,我同样投反对票。做领袖不是要武艺超群、能征惯战那么简单,也不是仅仅是一个痴情男子就行的。或许项羽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但是他不能做领袖,他的优柔寡断,简单粗暴,其实很早就给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至于司马迁对于项羽评价值高,我还是觉得这个问题要更客观地看。司马迁出于维护正义的角度却遭受了残酷的惩罚,说实话,他能甘心吗?按照后人的史料来看,他曾经想自杀。但是后来还是没有。传统观点认为是出于对其父亲的承诺和家族的职责(他家是史官世家)。这么理解很对,所以我们就能明白他为什么对项羽的评价很高了。说通俗点儿就是其实司马迁属于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他很羡慕项羽那样还能掌控自我生命的人生。但是司马迁不能,因为如果他选择了自杀,家族会抛弃他,他将永远不会有机会进入家族的宗庙所以,我觉得,我们在看《史记.项羽本纪》的时候,一定要能理解司马迁的心情,才能不被他所影响。

而至于李清照,我也说过了,属于“家破国亡,爱人新死”,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一个女人想要活下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尤其还是一个前半生生活在蜜罐子里的人。所以,像李清照这个时候的心境,更多的还是要给自己一定的信心,让自己活下去。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自己找一个精神偶像。而说起来,其实这个时候的李清照也有点儿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意思。

所以我觉得,对于项羽的评价,你关注于哪方面不是问题,重要的还是要看本质,更客观地说。历史人物都是有是非功过的,万不可一杆子打私,也不必立牌坊当神。

勇侠霸

出色的军事家,失败的政治家


个人认为项羽是一个真英雄,真汉子。

为了信守诺言,在鸿门宴上放了刘邦。刘邦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流氓。


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但英雄的命运往往是悲剧性的。


项羽(前232--202),战国时楚国大将项燕之孙.十八岁为将,三十一岁自刎乌江,乃历史上有名的西楚霸王.作为一个对项羽崇敬到无以复加的人,思想可能会很狂热.这个有名的历史人物是一位悲剧英雄.一生大战小战无数,未尝一败.唯一的败仗便是乌江之战,四面楚歌之时.世人因“霸王别姬”中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形象而记住项羽,亦因此悲歌他为世人所景仰.他败了,却并未如其他败者一样被湮没于历史的黑洞.这样才使我更加地悲哀.真正走进项羽的人又有几个呢?所有人都为其人格表示质疑.其实那些所谓弱点只是历史强加给他的罢了.说他有勇无谋,这实在可笑!试问项羽一生战役中又有哪场是侥幸胜之?仔细去观察会发现,每一场战役他都经过了严密的布阵和谋划.有人拿他和同一时期的韩信作比铰,说项羽之兵法大不如韩信.那只是很少有人注意项羽的兵法罢了.其实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是韩信更加隐忍罢了.但他们不都是因政治想法的幼稚而失败的吗?项羽是该杀的人不杀,不该杀的却杀了;而韩信则是该反的时候不反不该反的时候却反了.这些注定了两个人的失败.鸿门宴上,项羽放走了一生的劲敌刘邦.乃至其后来乌江自刎的下场.以史册中项羽的残暴,他为什么要放走刘邦?那不过是多杀一人而已.他不是圣人,也勿须假仁假义.刘邦曾跟他结义,这固然是其中原因,但他们的交情还没好到要放走刘邦.这或许是别有内情,亦或者是项羽的一个计谋?就因为项羽败了,鸿门宴放刘邦才成了项羽败北的关键.如果项羽胜了呢?那么这鸿门宴就可能被世人所称颂的了.可能会说项羽放走刘邦是一个绝妙的计谋,是其成功的主因.所谓历史亦就是如此.中华悠悠五千年,埋藏了多少历史的真向?无人得知.项羽的败硬要说是其为人的失败也是无奈的.毕竟我们不是司马迁,不是司马光等史学家.力量绵薄的我无力对抗那流传千年的谎言.
我从来不否认项羽是个人物,不过我也从来不认为他算个英雄。

如果一个人能够被称为“英雄”,那么,他最起码要干过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这个标准就很难把握了。比如说推翻暴政要算的话,那么因为推翻保证而乱杀无辜算不算呢?我想,既然问题要多方面考虑,那么就绝对不能仅凭一件事就立牌坊或者扣帽子。所以老一辈史学家告诉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要客观、不盲从。

项羽到底算不算英雄,很多人还是认为算的。根据是领军推翻秦的暴政。我对此不太苟同。纵观项羽一生,真正能算得上显示他军事才能的战斗其实没有几场。而在这仅有的几战中,他也不过就是运用了激励士气、身先士卒的办法而已。有的朋友说像巨鹿之战这样以少胜多的战斗其实能证明项羽的能力。这么说也对,也不对。至于为什么,下面就说。

楚汉战争的时候刘邦曾经问过韩信说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十万。刘邦反问说那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臣带兵“多多益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话——陛下虽然不如臣能将兵,却能带臣这样的大将。于是后来就有了个韩信点兵的典故。其实这个说明了什么呢?如果仅局限于楚汉相争这段历史时期的话,可以看出来,作为项羽对手的刘邦,其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

但是反观项羽呢,就有落差了。拿巨鹿之战来说,项羽的军队只有几千人,守军是他们的数倍。传统观点认为这样以少战多的仗不好打,因为人数上不对等。但是我不这么看。纵观历史,以少胜多的战役很多,除去人们愿意赞颂这样的事迹的缘故,还有一个被大家忽视的缘故。就是人的因素。

这个因素很重要的。如果一支军队训练有素,团结一心,平时又能征惯战,战绩了得,那么,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是仗着人多的一方士气高呢还是人少的一方士气高呢?只要满足上面的几个条件,人数少的其实优势相当明显。不信的话看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基本上都是这样。而项羽能赢得巨鹿之战的胜利,也跑不出这个框架。尤其是他还特别强调了“断后路”,主动地把一支疲倦之师变成了“穷寇莫追”的虎狼之师,这能证明他的水平。

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我前面要说韩信点兵这个典故。其实将领能带多少兵是他水平的真实反映。韩信说刘邦能带十万,他确实有根据。刘邦称汉王的时候不就是十万汉兵吗?再多就领不了了。项羽巨鹿之战才不过几千兵,这不就是让总司令干旅长、团长的活儿吗?这要是再打不赢还能不能说理了?也就是说,项羽的水平,领这几千兵其实不能说明他军事水平有多高,这只是他水平的正常反应而已。

那么他带兵的水平的上限是多少人呢?我们没有第一手材料,只能推测。项羽出身将门,有很好的军事培养经历,也确实有领兵的水平。他的军队在鼎盛时期大约是四十万。但是之后就连战连败。这其中自然有对方找到了高手的缘故,不过,也说明四十万兵可能是他带兵的上限了。而且大家不要忽略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他是有范增辅佐的,也就是说这四十万兵已经超过他的最高水平了。

那好了,项羽又适合带多少兵呢?有的朋友驳斥我的时候曾说过“项羽在垓下之战领着两万人马和汉军周旋也不落下风”。这里面其实问题还是有的,大家知道楚军骑兵多,汉军步兵多,骑兵的机动性是步兵没办法比较的,如果人数对等应该汉军早就报销了。所以这时候实际上楚军还是占了一些军种优势的。不过,我觉得,两万人马,其实就是项羽带兵水平的一个平均值的下限。也就是说,两万可以作为一个最小值来看。平均最大值可以曾到二十万左右。

其实对于项羽的评价,我一直比较赞同刘邦的看法。他连一个范增都留不住,而刘邦却网罗了诸如张良、韩信、萧何等一大批猛人强人,论综合实力,高出楚军一大块,怎么能不赢?

至于项羽是不是一个好的领袖,我同样投反对票。做领袖不是要武艺超群、能征惯战那么简单,也不是仅仅是一个痴情男子就行的。或许项羽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但是他不能做领袖,他的优柔寡断,简单粗暴,其实很早就给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至于司马迁对于项羽评价值高,我还是觉得这个问题要更客观地看。司马迁出于维护正义的角度却遭受了残酷的惩罚,说实话,他能甘心吗?按照后人的史料来看,他曾经想自杀。但是后来还是没有。传统观点认为是出于对其父亲的承诺和家族的职责(他家是史官世家)。这么理解很对,所以我们就能明白他为什么对项羽的评价很高了。说通俗点儿就是其实司马迁属于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他很羡慕项羽那样还能掌控自我生命的人生。但是司马迁不能,因为如果他选择了自杀,家族会抛弃他,他将永远不会有机会进入家族的宗庙所以,我觉得,我们在看《史记.项羽本纪》的时候,一定要能理解司马迁的心情,才能不被他所影响。

而至于李清照,我也说过了,属于“家破国亡,爱人新死”,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一个女人想要活下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尤其还是一个前半生生活在蜜罐子里的人。所以,像李清照这个时候的心境,更多的还是要给自己一定的信心,让自己活下去。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自己找一个精神偶像。而说起来,其实这个时候的李清照也有点儿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意思。

所以我觉得,对于项羽的评价,你关注于哪方面不是问题,重要的还是要看本质,更客观地说。历史人物都是有是非功过的,万不可一杆子打私,也不必立牌坊当神。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