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烽火战国打出来的英雄怎么出战

时间:2010-5-22 专题:孙武孙膑
我打据点打出来的英雄但是用不成这是怎么回事
举贤后在出战

孙膑[1](?—前316年),其本名不传,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今山东鄄城人,汉族。孙武后代.四岁丧母,九岁丧父,从小跟随叔父孙乔。孙乔是齐康公的大臣,齐康公被田太公驱逐后,孙乔等旧臣也被驱除,孙膑在逃难中与叔父家离散。他长大后,与庞涓、苏秦、张仪等从师于鬼谷子

孙膑[1](?—前316年),其本名不传,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今山东鄄城人,汉族。孙武后代.四岁丧母,九岁丧父,从小跟随叔父孙乔。孙乔是齐康公的大臣,齐康公被田太公驱逐后,孙乔等旧臣也被驱除,孙膑在逃难中与叔父家离散。他长大后,与庞涓、苏秦、张仪等从师于鬼谷子,孙膑、庞涓学习兵法,苏秦、张仪学习游学(也叫纵横学)。庞涓贪图名利,学业未完,就去了魏国做官,走之前,答应成名后一定举荐孙膑。
战国著名思想家墨子与鬼谷子是好朋友,他从魏国来到鬼谷,见孙膑才华出众,就向魏惠王推荐了孙膑。鬼谷子见孙膑仁义、贤德,悟性高,便以夜间驱鼠为由,单独把孙武的《兵法十三篇》传授给了孙膑,孙膑一目十行,只用三天,就把《十三篇》背诵得滚瓜烂熟,又把书还给了师傅。这时,庞涓已是魏国上将军,担心自己的本领远不如孙膑,就迟迟未向魏王推荐。经墨子一说,魏惠王一问,庞涓只得写信请孙膑出山。
鬼谷子见孙膑去意已定,为预测一下孙膑的前程与命运,便让孙膑去摘一朵花来。当时已是九月时节,百花凋落,孙膑只顺手把花瓶中的黄菊花拿给师傅,鬼谷子说“此花已被残折,不为完好,但它耐寒,经得起霜打风吹,而没有大碍。你把菊花重放回瓶里,说明你最终还要服务于你的母国齐,花为瓶花,是被人惜爱的,你虽有一时的磨难,但你必定功成名就”。孙膑原名叫孙宾,鬼谷子预测他有腿残之苦,就把“宾”改成了“膑”,这也许是天命难违。孙膑与师傅等泪别而去,苏秦、张仪后来也告别鬼谷子,陆续下山去寻求自己的事业去了,鬼谷子不久,就关闭师门,云游四方而去。
果然,庞涓嫉恨孙膑的才干,设计加害于他,几乎致孙膑于死地。孙膑设法逃回齐国,运用其非凡的才智,打败庞涓。(著名的“围魏救赵”和马陵道之战,这里就不详细解说了)
 
田单[2](齐国名将,生卒年不详,后来到赵国作将相。临淄人,战国时田齐宗室远房的亲属,任齐都临淄的市掾(秘书)。
战国时代,列国争雄,频繁的掠夺战争,给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公元前二八三年,燕、赵等国合谋伐齐,齐湣王因国力不足,毫无应战的力量,只得弃都南逃莒城,偏安一时。因此,燕兵长驱直入,很快占据了齐国七十余城的大部国土,使齐国处在危亡的关键时刻。
燕兵破临淄后,又东渡淄河进取安平,安平城(又名酃城、皇城、石槽城)位于淄水东岸,今皇城乡皇城村东南部。这时,早从临淄退守安平城的田单,正在积极筹划拒敌方略。为使战车进退方便,避免撞击,他命令宗人部下疾速断去车轴长头,并固上铁笼。当安平失守时,齐人因车轴相撞,战车被毁,落入燕之手,做了俘虏,惟田单宗人及部下安然退居即墨。在即墨大夫战死疆场后,田单被宗人及部下推为拒燕统帅。
足智多谋的田单,并没有因暂时的失利而气馁,他表示不负众托,决心复国,从而细心分析战争发展变化的形势,窥测出战良机。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燕昭王病死,惠王即位的消息,田单利用惠王与乐毅有隙的裂痕,派人去惠王面前谗言挑拨,进一步激化君臣间的矛盾,致使惠王猜忌乐毅,改用骑劫为统帅,使齐国在未动一兵一卒的情况卜击败了智勇双全的乐毅。车轴的改革和巧胜乐毅的谋略,使田单在田氏宗人中名声大振,威望更高。
在燕兵更将利令智昏之时,田单抓住燕将骄傲弱点,用以金钱贿赂,涣散燕兵军纪,进一步使燕兵放松戒备。而自己却忙于作应战计划和出击准备。他还集田氏宗人登城目睹燕兵对齐人烧掠、削鼻图杀和掘坟辱尸的残无人道的暴行,从而激发了齐兵同仇敌忾、收复失地的士气。
这时,他便组只老弱女子乘城,以示降燕,同时组只甲卒精兵埋伏于城内四周,又将城内千余头牛,双角装上锋利的匕首,身着画有龙纹图案的五彩缯衣,尾束灌足脂油的芦苇,后随精甲壮士五千余人,布下了火牛阵。当夜深人静燕兵酣睡之时,城头锣鼓齐呜,火烧牛尾,千条火龙四面奔出,直指燕营,壮士在呐喊声中,随牛冲杀,顿时燕兵大乱,统帅骑劫一命鸣乎。齐军乘胜直追,取得了败燕复齐的全部胜利。田单返回营城,迎襄王法章还都临淄。
火牛那可问,风雨夜烧青”,“巌巌七十城,一夜息金刁”,田单因复国之功,被封任为相国,为安平君,死后葬于安平城内,封土高大的安平君之墓,至今为人凭吊。

乐毅,具体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战国中期,是赵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人。他出生于一个富有武学渊源的贵族家庭,其先祖是战国初期魏国的名将乐羊。魏文侯四十年(公元前4o6年),乐羊曾统帅魏国大军攻灭中山国,因军功卓著而被封于灵寿。其后,灵寿被纳入赵国的版图,乐毅家族便成了赵国的臣民。这样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乐毅从小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他品行端正,聪颖好学,嗜好兵法,这就为其日后走上戎马倥偬的征战道路,笃行其建功立业的抱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各诸侯国为了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占居主动,并最终夺取胜利,都纷纷招揽人才,进行改革;同时也积极开展争取与国的外交攻势。在这种特定环境之下,上阶层的地位迅速提高,出现了“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局面。有才华的士人怀着建功立业的夙愿,纷纷投靠明主,以求在历史舞台上一展身手。乐毅走的也是这条道路。他开始时因其才能出众和善于用兵而被拔擢为赵国官吏。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赵国发生了沙丘之乱,政局动荡,乐毅失望之余作出决定,辞离赵国。前赴魏邦,并在那里担任大夫的官职。不久,乐毅的人生道路又遇上一次重大的转机,这就是他在出使燕国的过程中,知遇于一代明主燕昭王,于是乐毅放弃了魏国所给予的优厚待遇,毅然留在燕国,担任“亚卿”要职,主持军国大事,佐助燕昭王演出了一场克齐兴燕的历史活剧。

 乐毅先后仕赵、仕魏和仕燕,这段丰富的政治生活经历,对于他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最终叱咤风云、匡建功勋具有重大的影响。这种机遇的出现固然与当时人才自由流动的环境有关,因为当时出国游历,无需持有护照,不必办理签证;但他出仕燕国,同多年来齐燕矛盾激化的形势更息息相关。换句话说,燕国求贤、图强,是乐毅成为一代军事奇才的历史契机。燕王哈三年(前318年),燕国发生了因燕王啥“禅让”事件而引起的内乱;齐国乘机出兵燕国,很快攻下了燕都蓟城,控制了整个燕国。然而齐军在当地烧杀抢掠的残暴行径,终于激起燕国民众的强烈反抗,其他诸侯国也纷纷向齐国施加压力,齐军无可奈何,不得不撤离燕国。但此事毕竟埋下了两国间仇恨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矛盾势必激化。燕昭王即位后,表面上维持同齐国的关系,暗中却积极备战,发愤图强,准备伺机攻打齐国,报仇雪恨。为改变燕国积弱的局面创造克齐的机会,他特地建造一座“黄金台”网罗天下文武奇才。燕昭王对乐毅的才名素有所闻,所以当他出使燕国时,燕昭王对他优礼备至。燕昭王的器重,使乐毅很受感动,而燕国欣欣向荣的气象,又使乐毅倍受鼓舞。他认定燕国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建功立业场所,于是主动请求留燕效力。从此,乐毅一面训练燕军,一面辅佐燕昭王进行政治改革。经过20余年的努力,燕国民众殷富,国库充盈,士卒乐战,为进攻齐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乐毅本人也在这一过程中际会风云,成为一颗脱颖而出的璀灿将星。

赵奢,战国八将领之一,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属贵族。生卒年不详,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15年)时期,享年约60余。
惠文王四年(前295年)“沙丘之乱”后,赵成、李兑专权,迫害武灵王近臣,正值燕昭王召贤,赵奢亡命入燕,得信任,棱任命为郡守。赵惠文王十二年(前287年)李兑失势,赵奢此时回到赵国。
赵奢回国后担任田部吏,主要负责征收土地税。平原君赵胜为王弟,任赵相,是权势显赫的战国四大贵公子之一。他有大片封地,还开有私田。按觇定,封地赋税为封主俸禄,而私田应向官府纳税。平原君纵容家人抗交国税,赵奢以法惩治,连杀其家抗税者9人。平原君大怒,要杀赵奢,赵奢以“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的道理说服了他。平原君以贤才推荐赵奢给惠文王,惠文王提拔赵奢管理全国的赋税。几年后,赵国出现了“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的升平景象。说明赵奢是一位十分称职的财政官。
赵奢也是一位富有韬略的军事家。惠文王十九年(前280年)初任将军,带兵攻取了齐国的麦丘(今山东商河县西北),赵王因得城大喜,为之加膳进酒,以示祝贺。这以后便开始了他长期的军事生涯。
赵惠文王三十年(前269年),秦伐韩后,北上包围了赵之阏与,向南逼近邯郸。当时廉颇、乐乘均认为道远险狭,难以相救。赵奢却认为在险狭地作战,譬如两鼠相斗,勇者胜。于是赵奢被派往相救,他将军对驻扎在距邯郸30里的地方,首先严肃军纪,违令者立斩之,以保证整体军事行动令行禁止。其次,制造假象,给秦的间谍以错觉,坚壁增垒,以示畏敌久驻之意。第三,待秦兵麻痹松懈之时,他纵兵长驱直入,反客为主,争取了主动。第四,善于听取部下意见,利用地形,夺取制高点北山,然后居高临下,一举获胜。此次战役,使威行诸侯的强秦遭受了一次最大的挫折,多年后仍不敢轻举妄动,恐怕重蹈阏与之覆辙。而赵奢因此封为马服君,与蔺相如、廉颇同位,被后人列为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
赵奢作为古良将,其品格高尚,风范长存。他不循私情,“受命之日,不问家事,”对儿子赵括的教育与认识,均以国事为怀。赵括少学兵法,言兵事,聪明强识,自认为“天下莫能当”。但仅记书本,并无实践。赵奢以此“不谓善”,他忧虑地对妻子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这种认识和忧虑,只有摆脱了骨肉亲情的羁绊,置国家利益于首位的人,才能具备,而他的忧虑,在长平大败中得到应验。
赵奢与士卒感情极深,如其夫人所言:“身所食饮而进者十数,所友者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与军吏士大夫。”因此,战士皆愿为之效命。在作战中,他执法如山,严于赏罚,再加上用兵如神,因此,带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劲旅。赵奢有丰富的军事思想。从阏与之战中“告之不敢,示之不能”、“能为敌司命”、“反客为主”、“居高临下”等战略战术来看,他显然吸取了孙武、孙膑的军事思想。从他于孝成王二年(前264年)与田单论兵法来看,他重视对战争形势和特点的研究,最后使田单折服地说,“单不至也。”说明他有较高的军事造诣。
赵奢死后,赵王为追念他为赵国所建立的功绩,厚葬于邯郸附近的西山,时人称之为“马服君”。其子孙以马为姓,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即为其后。
赵奢生子赵括,赵奢生前认为赵括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大用。赵奢死后,赵括为将,果然在长平之战大败于秦军,为秦军所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