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结合项羽的典故与诗句综合使用各种引用的方法用第二人称你写一段话

时间:2010-5-22 专题:项羽
结合项羽的典故与诗句综合使用各种引用的方法用第二人称你写一段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有关项羽古诗欣赏
 郓城县教研室陈方路
 
 公元前202年初,项羽兵困垓下,四面楚歌,英雄末路,甚是凄惶。项羽率八百子弟兵突围,几经冲杀,他来到乌江岸边,乌江亭长劝他渡江,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纵江东父史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而死。历时四年之久的波澜壮阔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项羽是一位失败的英雄,后人对他的评价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兵败后是否应该渡过乌江,渡江后他能否卷土重来,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晚唐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乌江亭》、南宋词人李清照《乌江》最具代表性。
 题乌江亭①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②,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③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
 ①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乌江浦,为项羽兵败自刎处。
 ②不期:不能预料。
 ③江东:长江在鞠湖、南京间作西南偏南、东北偏北流向,习惯称从这里以下的长河南岸地区为江东,是项羽起兵之地。
 [译文]
 胜败本是兵家常事,无法事先预料,好男儿应包羞忍耻,从长计议,等待时机,再图发展。江东子弟英勇善战,人才济济,只要渡过江去,卷土重来,逐鹿中原,政权失而复得也是有可能的。
 [简析]
 杜牧以他文人的情怀表达了对项羽的惋惜之情。兵败不足哀,它只是长期征战中的一次失败,是英雄就要有包羞妒耻的胸怀和耐心,在失败中有奋起的勇气。诗人认为项羽是有威望的,江东子弟是有实力的,如果再举义旗,取得最后胜利是有可能的。诗人的评价表达了对项羽的尊重之情,至于他能否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历史是不能假设的,这只是诗人的一厢情愿而已。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①在,肯②与君王③卷土来。
 [注释]
 ①虽:即使。②肯:岂肯,怎愿。③君王:这里指楚霸王项羽。
 [译文]
 江东子弟自起兵抗秦以来,身经百战,疲惫不堪,垓下一败后,局势难以挽回。即使家乡子弟都还在,哪个还肯跟随君王奋力拼杀,卷土重来?
 [简析]
 这首咏史诗体现了诗人作为政治家的眼光,道出了项羽兵败后宁愿自杀也“不肯过江东”的真正原因。多年征战,奋勇拼杀,将士们忠心耿耿,追随项王推翻暴秦,建立了“西楚”政权,怎耐君王在策略、用人等方面多次失误,致使在楚汉争霸中一败再败。兵困垓下,大势已去,将士寒心,败局已定。诗人进一步指出,项王最可悲的是已经失去民心,家乡父老不可能再拥戴他,江东弟子也不可能再追随他,失败是他的必然结局。诗人的见解是深刻的也是中肯的。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人,活着应该意气风发,做人间的俊杰;死也要死得悲壮刚烈,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宁可战死也不肯过江回到江东。
 [简析]
 诗人歌颂项羽,因为项羽有王者气概,在那个王者至尊的年代,头可断,气节却不可折。面对虞姬,他慷慨悲歌,英雄志坚;面对敌人,他斩将刈旗,豪气干霄;面对乌江,他痛彻肺腑,拔剑自刎。虎,到死的时候,也不失其王者风范。诗人生活在宋金对峙的时代,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妥协投降,现实使诗人心中郁闷。他的故乡在山东济南,她多么希望朝廷能够渡江北伐,收复中原故土啊!但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使诗人只能借诗抒情,表面上赞美不肯忍辱偷生的项羽,实际上是对南宋政权苟安江南的谴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