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郑和下西洋活动结束对中国的影响

时间:2010-5-31 专题: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既是中国人的光荣,也是全人类的自豪。——郑和下西洋,推动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成为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早、规模大、技术先进、活动范围广的洲际航海活动,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的航行早了87年,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行早了92年,比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早了114年。郑和下西洋时的船舶建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风运用和航海气象预测等方面的技术和航海知识,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顶峰,也是世界航海业发展的里程碑。——郑和下西洋,促进海外贸易扩大,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郑和下西洋期间,通过多种形式与当地开展双边贸易,平等互利,互通有无,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麝香、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国外,换回当地的香料、药材、动植物、珠宝及生产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种货物。这种贸易活动,推动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郑和下西洋,向海外传播科学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礼仪、宗教艺术等中华文明,将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医学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向当地人民传授凿井、筑路、捕鱼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货币、历法、度量衡等。同时,亚非国家的文明成果也传入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郑和下西洋,推行亲仁善邻,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郑和下西洋,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开放进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600年前,面对人类还知之不多的广阔无垠的海洋,面对险象环生的长途远航和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郑和与他的船队没有退缩,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继汉、唐、宋、元各代与世界各国人民陆上交往的不断扩大,又开辟了中华民族从海上走向世界的新纪元,将中外交流提高到新的水平。——郑和下西洋,发扬了中华民族重视海洋、探索海洋的科学精神,为振兴我国海洋事业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是一个既有陆域又有海域的国家,中华民族为探索海洋奥妙、发展海洋事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勇于探索海洋、经略海洋的生动写照,激励我们不断增强海洋意识,加倍努力,振兴中国的海洋事业。30

回答者:czzyq


耗资巨大,随后的皇帝不愿下海,固有闭关锁国


因郑和下西洋结束而对外交往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郑和出使日本及西洋、南洋的最初动机之一,是为了消弭海患.无论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方面,当时的中国比亚非其他各国都先进得多.郑和下西洋,对东、西洋诸国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宗主国地位及调节国际纠纷的发言权,在郑和等人的努力下,千里海洋一片安宁.同时,郑和在西、南洋一带建立贸易互市的中转地,基本上满足了各国之间的商业经济要求,消除了海患滋生的温床.但随着明政府海外活动的中止,中国的宗主国地位被削弱,原本已建立起来的西、南洋国际互市关系也失去了维系的绳索.由于明政府在西洋等地未留一船一卒,到了十五世纪下半叶,西洋、南洋等地相继落入了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西方殖民者手中.他们掠夺式的行经更成了国际性海盗衍生的摧化剂,因此,在十六世纪世界范围内海盗猖獗时代,富饶的中国沿海再也不是一方净土,已不复有郑和船队的明王朝军事力量,也不再是海上武装集团的对手,尽管在抗击倭寇和西方殖民者侵略斗争中,福兵(指福建人训练出来的水军)福船(福建楼船)发挥了主要作用,但它们也可以为海盗所用,而最后完成海上统一事业的也由海盗出身的郑芝龙来实现.它从反面再次证明了"海禁"政策的失败,因此,自郑和下西洋后,对外活动主要为海盗所控制,这是郑和下西洋后造成对外交往的另一个影响所及.
综上所述,郑和下西洋,对封建王朝来说,是一次开放,但严厉的海禁政策又成了这个"开放"的桎梏,这种自相矛盾的措施,最终导致两个政策都走到死胡同,福建是这两个政策执行得最彻底的地区,因此,影响也最大,民间交往虽几经禁、弛政策的影响而仍有所发展,但官方允许的活动,在以后两个世纪中,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位于最南边的广州有了地理上的优势.在郑和下西洋时代,福建仍然处于明朝对外活动的中心地位,到了清初,则完全让位于广东,从主导地位降到了从属地位.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对于7下以后的影响,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部分认为下西洋太成功了,于是帝国的统治者叫停了继续出海的计划,他们认为帝国没有来自海上的威胁,因此“郑和与他的随从也可以说失去了继续远航的意义”由于不再担心来自海上的威胁,明朝帝国的安全战略便转向北方

另一部分是航海史研究会提出的他们认为明朝帝国的财政无法维持如此的兴师动众了。在明朝帝国内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对远航的不同意见。这是一项投入很大的事业,据统计,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约二千艘海船,每只宝船造价约五六千银两,船上装载的各种赏赐物品花费很大。到了明朝宪宗年间时,又打算下西洋,宪宗皇帝下令索取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资料,但是这些材料却被车驾郎中刘大夏藏匿起来,这位敢于抗上的官员的理由是:“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敝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无哉!”这位官员竟敢直指下西洋为“敝政”,可见内部反对之激烈。由此可知,郑和的远航给明朝的财政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