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沭阳有哪些名人

时间:2010-5-31 专题:沈括
沭阳有哪些名人
沭阳,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翻开县志,得知沭阳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境内

有鲁成公九年(前582年)建的郯子国,在今日沭城西北20公里处,仍可寻到留下的一片废

墟。前汉时东郡的厚邱、建陵、阴平、下城、临渣、怀文、服武等古城,皆在境内。后汉,

建陵县并入厚邱县。至晋,阴平县也并入厚邱县。宋元嘉十二年,废厚邱县为襄贲县,直到

北周建清六年(556年)改怀文县为沭阳县,县名沿用至今。
  沭阳县具有如此悠久的历史,且是古城封邑所在,自是留有较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

如新石器时代的臧墩和六朝墓葬,西周时的孟墩、殷墩,前汉时的厚邱、阴平方城遗址,宋

朝大科学家沈括留下的治水功业与虞姬诞生地有关的虞姬沟、虞姬庙、九龙口、 霸王桥等;

明代抗倭将领刘綎筑的营垒,清代性灵派诗人袁枚留下的袁公藤和古典雅秀的逍遥厅。其中

有的经过装饰点缀,益发异采,有的被列入国家保护文物。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常使沭阳人

引为自豪。沭阳古为纷争之地,近为革命老区之一。北宋时宋江义军活动于海、沭一带,

南宋时]韩世忠在此抗金。清顺治年间,以榆园山为首的农民义军,奋起反抗清庭统治。民主

革命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李一氓等同志,皆在这里领导过

革命斗争。在沭阳大地上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文化名人(如著名作家白夜、摄影大师吴印

咸、“活红娘”宋长荣等)。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杭州)人,北宋初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科

学家。 宋皇祜六年(1054),沈括荫任沭阳主薄,继任东海、宁国(今安徽宣城)、宛丘

(今河南淮阳) 等地县令。嘉佑八年(1063),沈括中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 出使

辽国。晚年居润州(今镇江市)梦溪园,博学多闻,天文、地理、典制、音乐、医药,无所

不通,所撰《梦溪笔谈》,内容丰富,考辨精审,为后世保存了许多可贵历史和自然科学资

料。 沈括在沭期间,目睹沭河长期失修,埋塞成灾,民生维艰,为此深感痛心疾首。后上

司调走县令,命其代理县政。沈括毅然废除扰民禁令,组织县民疏浚沭河,修“百渠九堰”

,“得上田七千顷”。沈括勤政爱民,深得人心,昔入县志,今塑巨像于城内大街,永志不

忘。

      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小字瑞官,号简斋,又号存斋, 晚年号随园老人,浙

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袁枚幼有异才,年12进县学,赋《铜鼓》诗立

就。23岁中举,27岁折桂,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八至十年(1743-1745),任沭

阳知县。时沭阳水、旱、蝗、瘟疫四害横行,袁枚下车伊始,目不忍睹沭地悲惨境况,愤怒

斥责暴政害民罪行:“苛政猛于虎,蠹吏虐于蝗!”遂毅然开仓济民,减免赋税,以纾民困。

乾隆八年为消除水患,组织县民修筑北六塘河子堰,疏浚前山河(即前沭河)并加筑子堰。

袁枚为政严明,理案敏捷,使奸吏悚息,豪民敛迹。袁枚重视教育,使沭阳文风为之一变。

他独具慧眼,举荐邑人吕又祥,并亲自指点文书。后辞官居江宁,仍不忘置吕于身边。由

于袁枚推荐,又祥跻身仕途,治水,名震一时。袁枚在沭任上,于衙前手植紫藤一株,绕槐

而上。今紫藤苍劲古拙,枝繁叶茂,邑人呼为袁公藤。袁枚卒于嘉庆二年(1797),终年81岁。

著作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随园食单》等。


         虞姬
  虞姬(?~前202),秦末汉初人,项羽爱姬,相传出生于沭阳颜集乡虞溪村,性刚烈

,善歌舞,习武艺,随夫征战四方。公元前202年,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见大势已去,

末路的悲哀油然而生。于是,夜饮帐中,借酒浇愁,赋《垓下歌》,反复咏唱,以歌当哭,

泪流满面。苍凉悲壮的歌声,缱绻悱恻的情思,如利刃搅得虞姬肝肠寸断,她遂拔剑起舞,

矫若游龙,剑声呼啸,寒光闪烁,且和歌曰: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歌罢收剑自刎,以断项羽眷恋之情,激霸王英豪之气,期与汉王再决雌雄。

项羽悲愤泣别爱姬,率部出营,杀出重围,终因寡不敌众,至乌江口自刎而亡。时人为虞

姬壮举所感,将其葬于安徽灵壁,立碑题款,以慰忠魂。故里乡亲缅怀英烈, 历久弥笃,

以虞姬名沟,寄托哀思,并于明崇祯末年立庙塑像,佩剑倚马,昂首远望,英气逼人,恍若

欲再驰骋疆场。惜此庙已毁于侵华日军炮火,而虞姬沟今日犹存,却流不尽故乡人的思念。

白夜(照片暂缺)
  白夜(1919一1988),原名费启,笔名白夜,沭阳马厂镇秦马棚小费庄人。白夜幼年受到

家庭良好教育,
聪明好学。民国21年(1932),进清江浦私立淮北中学读书, 常在淮阴师范学校吴觉主编的

《大华日报》上发表白话诗,并广泛阅读鲁迅、郭沫若、茅盾、成仿吾、郁达夫等名家作

品。民国29年,在东灌沭边区从事教育工作。次年, 任灌云县抗日民主青年救国会会长,

积极投身抗日斗争。风行一时的《十里好风光》,即为此期间作品。民国34年3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不久调《淮海报》社做记者。一次,到盐河东王马庄采访,庄上瞎者颇多,得知

眼珠皆为汉奸周法乾所挖,白夜义愤填膺,奋笔疾书《一盆眼睛珠》,鞭鞑汉奸恶行。民国

35年,蒋介石发动内战,《淮海报》社北撤山东。次年1月,与《淮海报》社部分同行自山东

郯城返回涟水,在敌后继续出版报纸。民国38年春,调《苏北日报》任副总编。渡江战役开

始,报社组织记者组随军采访,白夜任组长。4月21日晚,从靖江上船,直驶对岸江阴。硝烟

未散,即倚马为文,连续发表《江上人》等5篇通讯,讴歌战士和船工们的英勇事迹。 1952

年,调到《人民日报》社任编辑,在邓拓指点下,开始写评论。1957年春,根据毛泽东主席在

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撰写《教育者必须受教育》社论,邓拓对此十分满意,送中央

领导审查。毛泽东主席审阅后称赞“白夜能写”。“文化大革命”中,白夜横遭打击,被迫

搁笔。1978年到1988年,白夜重操旧业,先后访问了60余名中外名流,写了不少熠熠生辉的访

问记。其中《韩素英的二十一次访问》,获优秀作品奖;《丁玲的微笑》,获《芙蓉》文学奖。

丁玲为此致函白夜,赞其“是一个非常会写文章的作家”。1982年,白夜离休,潜心著书,佳

作迭出。与妻子沈颖合写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杨家将全传》,历时4年,增删12次于1986年
5月杀青。 长篇小说《乱世纪》,以10年动乱为背景,写一个记者亲身所历,充满幽默与讽

刺。惜未及修改定稿,便于1988年4月17日与世长辞,终年69岁。  其著作有《十里风光》、

《黑牡丹》、《黄花集》、《剪影》、《背影》、《掠影》、 《四季青》、《革命热情和求

实精神》、《杨家将全传》、《乱世纪》《天桥》等。



 吴印咸
  吴印咸,沭城镇人,我国著名摄影艺术家,全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0年代登临云台山拍

摄风光艺术照片30余幅,刊于其父吴铁秋的《苍梧片影》一书中。30年代在县城举办影展,开

沭阳影展之先河。之后,拍摄了《风云儿女》、《都市风光》、《生死同心》、《马路天使》

等4部影片,并首次在上海青年会展出摄影作品56幅。抗日战争时期,吴印咸在延安拍摄了《

南泥湾》、《白求恩大夫》、《陕甘宁边区二届参议会》、《延安与八路军》、党的七大会议

等新闻纪录片,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白求恩拍下珍贵镜头,成为中国革命极其重要的

历史文献。50、60年代,吴印咸的摄影代表作有《未来》、《向人民致敬》、《瓯江帆影》、

《玉屏夜色》、《刘三姐》、《红旗谱》等。1971年,吴印咸为国务院文化组成员,后任文化

部电影局顾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拍摄了《山乡果农》、《老红军邹文楷》、《牧民的怀念》、
《北海雪柳》、《作家茅盾》等作品。80年代初,吴印咸摄影作品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日本、

法国和香港的多家报刊选用,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法国阿兰艺术城、巴西圣保罗和里约热

内卢等地均举办过吴印咸影展。吴印咸曾先后获得新加坡影艺研究会授予的“荣誉高级会土”

衔,美国纽约国际摄影艺术中心授予的“摄影功勋”证书,以及世界摄影理事会授予的名誉会

员称号。吴印咸又是摄影理论家,著作颇丰,先后出版了《摄影风光》、《摄影构图》、《吴

印咸摄影集》、《人像摄影》、《摄影构图一百二十例》、《动静物摄影》、《彩色摄影》和

《摄影回忆录》等17部作品。




      宋长荣
  宋长荣,沭城镇人。1950年下半年进“长”字科学艺。是年淮阴地区戏剧会演, 他荣获

青年演员一等奖。1957年6月,在南京演出《玉堂春》、《勘玉驯》等剧目,连演3个月而不衰

,被誉为戏剧“明珠”。次年,赴上海演出,受到京剧名家周信芳等人称赞。1960年,进淮阴

地区京剧团, 并被选为江苏省剧协理事。次年初,荀慧生欣然收宋长荣为关门弟子。 从此

宋长荣专攻荀派戏,《红娘》是他的代表剧目。“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打击,被逼离开舞台。

1978年初,重返舞台,先后到南京、常州、苏州、上海等地演出,载誉江南。1980年10月,在

北京连演《红娘》40场,观众叹为观止,《人民日报》等首都报纸作了报道和评论。是年,中

央新闻纪录制片厂将宋长荣所演《红娘》拍成舞台纪录片,在全国上映。文化部奖给剧团1万元

奖金,彭真、彭冲、姚依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宋长荣等。1984年11月,宋长荣赴香港,共

演8场,场场爆满。香港16家报纸发表文章115篇,剧照80余幅,盛赞其演技。日本、美国、加

拿大和台湾京剧爱好者专程来香港,以目睹宋长荣演戏为人生一大乐事。1984年国庆35周年前夕

,宋长荣当选为江苏十佳人物。

年画/挂图/宣传画--年历缩样:报春(电影演员.吴海燕)
           吴海燕
吴海燕,沭阳颜集人,1954年生于上海。吴海燕本是京剧舞台上一位文武全能的刀马花旦,她从

事电影工作,可以说是半路出家,被时人称为“上影一枝花”。代表作品:《海霞》(19

74)、   《绿海天涯>(1978)、《等到满山红叶时》(1978)、《白莲花》(1979)、

《检查官》(1981)、《水镇情丝》、《还乡》、《特区姑娘》、《你好,太平洋》、《同龄

女友》、《伴飞》、《加州来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