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怎么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时间:2010-6-7 专题: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4月21月,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率众进军台湾,至翌年二月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被荷兰人侵占了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是不可否认的。但此,以其子孙郑经、郑克爽为首的郑氏集团,将他们统治下的台湾变成同清政府长期对峙的独立王国,反对统一,使祖国大陆与台湾经历了长达22年的分裂时期,为结束分裂局面,消除东南沿海的长期威胁,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清政府对台湾郑氏集团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战略和策略。

这些战略策略随着两岸形势和关系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促使台湾郑氏集团放弃武力顽抗的企图,接受清政府的招抚,最终实现了对台湾的统一。

清政府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凝聚了上自康熙皇帝,下至满汉军政大丞们的群体智慧和不懈努力。经过历史的检验,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失败的教训,都能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迪。

一、和平解决途径的政治策略寻求

寻求政治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力争通过谈判方式实现统一,是清政府统一台湾的基本策略之一。从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在台湾逝世,郑经继位,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清政府就和平统一的问题,与台湾郑氏集团先后进行了10次和谈,前9次都失败了,最后一次清政府使用了武力手段,大兵压境,以战逼和,使和谈取得成功。

本来想简单说点但还是找了很多资料!!


郑成功是反清的、、、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是反清,清朝管理什么?
郑成功收复台湾但是没有归顺清朝,所以清朝不能对台湾进行管理.
台湾一六六一年(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殖民主义对台湾的统治,使这个美丽富饶的宝岛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前,当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荆榛未辟,生产十分落后,并无铁制的农具,“访其开垦,不知犁耙锄斧之快”①。郑成功及其后继者招徕移民,奖励垦荒,兴修水利,传播农业技术,台湾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二十多年后,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施琅向清政府奏报台湾物产丰富的情形说:“奉旨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海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向之所缺者布帛耳,兹则木棉盛出,经织不乏,但舟帆四达,丝缕踵至,饬禁虽严,终难标绝,实肥饶之地,险阻之区”②。此后,清政府在台湾建置府县,设官驻兵,取消海禁,召民垦种。台湾土地极为肥沃,气候宜于农作物的生长,故农业发展很快,所谓“台疆初辟,地力甚厚,三熟四熟,收获丰稔,漳泉粤东之民,趋之若鹜”③。一些有钱的地主“凿陂圳,大兴水利,招佃垦荒”,“出资募佃,建村落,筑陂圳”④,内地的贫苦人民纷纷渡海,承佃耕作。各地出现了许多“汉庄”,“各庄佃丁山客,十居八九,靡有室家,漳泉人称之曰客仔,客仔称庄主曰头家。头家始借其力以垦草地,招而来之,渐乃呼类引朋,连千累百”⑤。台湾农业以种植稻米、甘蔗为主,据清朝官吏称:“台湾地广民稀,所出之米,一年丰收,足供四、五年之用”⑥,多余的稻米,行销于福建、广东、浙江等缺粮省分,或远销东南亚。蔗糖业也十分兴旺,“全台仰望资生,四方奔趋图息者,莫此为甚”⑦。

在汉族人民农业垦植的影响下,当地高山族人民的农业耕作水平也大大提高。高山族大多在自己的“社田”上耕种。他们“亦知以稼穑为重,凡社中旧管埔地,皆芟刈草莱,垦辟田园”,“亦学汉人筑圳,疏引溪流,以资灌溉”①,“耕种犁耙诸器,均如汉人”②。

由于农业的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台湾和大陆或东南亚的海上交通很发达。台湾府、鹿港、艋舺是三大港口,大批船只经常往来于厦门、泉州。还有不少经营远洋贸易的大商人“各拥巨资,以操胜算,南至南洋,北至天津、牛庄、烟台、上海舳舻相望,络绎于途”③。台湾的米和蔗糖运销国内外各地,而从内地运回布疋、绸缎、瓷器、铁器、杂货等。

总之,清代由于政治统一,边疆地区的秩序比较稳定,所以经济上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是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成果。

①杨英:《从征实录》。
②(康熙)《台湾府志》卷十五,施琅:《请留台湾疏》。
③《厦门志》卷六《台运略》。
④连横:《台湾通史》,《抚垦志》。
⑤《诸罗县志》卷八,风俗。
⑥连横:《台湾通史》,《农业志》,转引闽浙总督高其倬奏。
⑦《台湾经济史初集》。
①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
②《台湾府志》卷十四《番社风俗》。
③连横:《台湾通史》,《商务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