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毕昇颁奖词怎么写

时间:2010-6-11 专题:毕昇
毕昇颁奖词怎么写
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是对受表彰的公众人物颁发奖项时由颁奖活动主持人宣读的致词。写颁奖词注意以下几点:(1)高度概括,简洁精炼。颁奖词以极其简洁精炼的语言高度地概括了每一个当选者的崇高精神和闪光点,予以浓墨重彩地展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2)词吻意合,富有特色。颁奖词根据获奖者事迹的不同,或明快,或凝重,或平和,或庄严,于人于事于情于理都显得十分和谐得体。(3)语句清新,文笔优美。颁奖词语句长短结合,风格刚柔并济,抒情、描写、议论各有侧重,有的还恰当引用了一些名诗名句,尺幅之间,五彩飞扬,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4)言志寓义,饱含深情。颁奖词赞扬的人和事虽然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褒扬还是怀念,都洋溢着崇敬之意,一字一句饱含深情。【试题示例】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日前揭晓,刘翔、袁隆平等十人获感动中国人物奖,中国女排获感动中国特别奖。请仿照下面一则颁奖词,在刘翔和中国女排中任选一方,拟写一则颁奖词。(80字左右)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根据04年高考试卷传出的信息,仿句题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了较大突破,出现了写串联词、连接词的新题型。设计这道题一是为了考察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考生要将人物的事迹与精神完美结合才能答好题,二是为了对考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参考答案】刘翔: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女排:中国女排,曾经沸腾了一代人的热血,也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长达20年的期待,2004年的一天,于无声处,绝地反击。是她们,让最后的希望攀援着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记重扣敲开欢庆的锣鼓。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我现仅代表大赛主委会把本届大赛的金话筒奖,颁奖给从郑国远道而来的烛之武先生,感谢他在强词夺理和没理辩三分方面多全世界以及全人类作出的表率作用,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诸葛孔明。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萨马兰奇。下面有请烛先生登台领奖,并有请颁奖嘉宾秦王同时献上口条一双。
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是对受表彰的公众人物颁发奖项时由颁奖活动主持人宣读的致词。写颁奖词注意以下几点:(1)高度概括,简洁精炼。颁奖词以极其简洁精炼的语言高度地概括了每一个当选者的崇高精神和闪光点,予以浓墨重彩地展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2)词吻意合,富有特色。颁奖词根据获奖者事迹的不同,或明快,或凝重,或平和,或庄严,于人于事于情于理都显得十分和谐得体。(3)语句清新,文笔优美。颁奖词语句长短结合,风格刚柔并济,抒情、描写、议论各有侧重,有的还恰当引用了一些名诗名句,尺幅之间,五彩飞扬,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4)言志寓义,饱含深情。颁奖词赞扬的人和事虽然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褒扬还是怀念,都洋溢着崇敬之意,一字一句饱含深情。【试题示例】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日前揭晓,刘翔、袁隆平等十人获感动中国人物奖,中国女排获感动中国特别奖。请仿照下面一则颁奖词,在刘翔和中国女排中任选一方,拟写一则颁奖词。(80字左右)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根据04年高考试卷传出的信息,仿句题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了较大突破,出现了写串联词、连接词的新题型。设计这道题一是为了考察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考生要将人物的事迹与精神完美结合才能答好题,二是为了对考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参考答案】刘翔: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女排:中国女排,曾经沸腾了一代人的热血,也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长达20年的期待,2004年的一天,于无声处,绝地反击。是她们,让最后的希望攀援着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记重扣敲开欢庆的锣鼓。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