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杨贵妃典故

时间:2010-6-12 专题:杨贵妃
杨贵妃典故
杨贵妃的出身,经历,故事。谁知道?希望能提供不偏离史实的答案。

杨贵妃(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字太真,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位美女,也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位后妃。杨贵妃于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她不仅天生丽质、仪态万方,而且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宫粉黛无颜色”的诗句来形容杨贵妃受宠的程度。正史《旧唐书》也这样记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可见唐玄宗的确是被杨贵妃的美艳多情迷住了,以至于“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唐玄宗不仅封杨玉环为贵妃,还重重提拔了杨贵妃的亲戚家人,叔父杨玄皀、兄长杨、杨锜、杨国忠等都被任命了重要的官职,她的三位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由朝廷供应俸禄,可谓家族显赫。但是有一个疑问始终困扰着后世学人,那就是既然当时唐玄宗这么迷恋杨玉环,杨玉环却为什么一直是个贵妃,而没有成为皇后呢?关于这个问题,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有关记载中发现和挖掘线索,进行相关论证和推测。从史书记载中的蛛丝马迹来看,唐玄宗之所以没有册封杨玉环为皇后,很可能与他得到杨玉环的卑下手段有关。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杨玉环原为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唐玄宗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从儿子手中抢过来的。开元二十二年七月,李瑁与杨玉环一见钟情,在武惠妃(李瑁之母)的再三请求下,唐玄宗下诏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而这时唐玄宗并没有见到杨玉环。五年之后,唐玄宗才看见了杨玉环,并且一见之下便被杨玉环的姿色深深迷住了,而这时她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但唐玄宗却不管这么多,他设计了一番表面文章,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便下诏令杨玉环出家做道士,并赐道号“太真”,命令杨玉环搬出了寿王府,住进了太真宫。然后,他将大臣韦昭训的女儿许配给寿王李瑁,并立为妃,以此来安抚寿王。五年之后杨玉环守戒期满,唐玄宗便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自己养了起来。这件事情自然给寿王李瑁以深重的伤害,但抢走爱妃的是自己的父皇,自己只能敢怒不敢言。对此,唐朝诗人李商隐曾在诗歌《骊山有感·咏杨妃》中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此诗说明了当时唐玄宗抢走儿媳妇后,寿王李瑁的郁闷和唐玄宗的尴尬,然而杨玉环实在是太漂亮了,唐玄宗为了得到她这一切都不顾了,由此也可见杨贵妃的迷人之处。另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的朝代,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各种外来风俗在大唐落地开花,封建伦理等级制度得到弱化,因此唐玄宗这样做并没有引来太大的反对。但抢夺儿子王妃毕竟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寿王李瑁虽然表面不敢说,暗地里肯定是耿耿于怀的,所以唐玄宗虽然极其宠爱杨贵妃,将所有的恩惠都施加到她身上,连她的亲戚朋友都提拔为重要官员,由朝廷俸禄包养起来,甚至于民间产生了“不重生男重生女”的风气,但却一直不肯加封她为皇后。一来是从儿子手中抢来的贵妃毕竟有违伦理,虽然其时风俗开化,但纲纪伦常的主体还是存在的,让这么得来的妇人做了皇后显然无法“母仪天下”。二来是如果封杨玉环为皇后,势必将寿王李瑁心中压抑的怒气激发出来,到时候发生政变也很有可能。其三是杨贵妃得宠后仙及鸡犬,她的兄妹亲戚都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已经发展成一股庞大的政治力量,如果再封她为皇后,必将引起大臣的反对和权力的倾斜,这对维护稳定是很不利的,所以唐玄宗一直不肯封杨贵妃为皇后。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让唐玄宗不能封杨贵妃为皇后,这就是杨贵妃跟随唐玄宗后一直没有子嗣。至于杨贵妃为什么没有生育我们无从得知,但没有儿子肯定是封她为皇后的一大障碍,因为古代册立皇后是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要君臣参与,诏示天下,册立的皇后必须是懿德懿容,能起到垂范万众、母仪天下的作用,她所生的儿子也将被立为太子,日后继承大统。因此皇后与太子一般应当是母以子显或是子以母显的,但当时太子已立多年,而且成长正常,杨贵妃又迟迟没能生个儿子出来,所以就没有理由封她为皇后。如果强弓硬上马,立杨贵妃为皇后,很可能引起太子、寿王李瑁甚至朝廷大臣的反对,发生宫廷政变,那样就得不偿失了,唐玄宗断然不会去冒这个险。事实上,杨贵妃虽然没有成为皇后,但她享受的待遇规格早就是皇后的标准了。她一入宫便集“三千宠爱在一身”,民间还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传说,可见杨贵妃地位之高,承运之深,宫中的仪体规制都是为她而设了。杨贵妃虽无皇后之名,但得皇后之实,而且比一般的皇后更受尊宠。杨贵妃也比较聪明,没有反复请求唐玄宗立自己为皇后。既然已经达到了一个女人所达到的极致,得到了天子的万千宠爱,何必还去在乎皇后的名号呢?她只需要发挥自己的美艳多才,把唐玄宗伺候得舒舒服服,便永远都是实际意义上的皇后。
记载杨玉环(公元719年-755年)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现将碑中全文记载抄写如下: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维,母叶氏。维尝谓先人云:葬其祖去此十里许,逢一术士,忘其姓名,云此坟若高数尺必出贵子,惜太低,生女亦贵。妃母怀孕十二月生。初诞时,满室馨香,股衣如莲花,三日目不开。母夜梦神以手拭其眼,次日目开,眸如点漆。抱出日下,目不瞬。肌白如玉,相貌绝伦。后军都督杨康见之,以财帛啖其女,求为女。妃家素窭,不得以与之。康有二子读书,妃三岁,日夜同坐听其诵。渐长,通语孟,康夫妇惜如珠玉。杨长史琰摄行帅事,闻之左右,令与母偕来,一见大奇,私谓厥妻曰:“此女资质异常,貌有贵相,吾二女未逮也。”遂给金帛与康,求为女。康不从,乃肋取之。举家号泣。送去无几何,长史秩满满携归长安,与二女同教,惟妃性昭慧,谙音律,明律师,明经史,后进入寿宫。开无二十四年,明皇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云这《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记录了杨玉环传奇的一生。碑文是与杨贵妃同生长在唐朝天宝年间(约公元734年-755年)的四门助教(四门指四门大学,是唐朝最高学府太学的组成部分,四门助教相当于今天北京大学的教授)许子真撰写的,曾经立于容城东一百二十步,并收录于皇家编写的《永乐大典》、《全唐文》等史书,这是当前史学家能够找到的最贴近杨玉环时代的人所写的官方文章了。因为唐朝的容州是岭南的大州,管辖包括今天原越南、海南、广东一部分在内的十四个州六十多个县。而今天的容县在当时称为“普宁县”,所以这个碑名叫“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尽管关于杨贵妃的生地全国有多种版本,但最能让人信服的目前还是这个《全唐文》里的杨妃碑记。此外,杨贵妃的一个食性爱好,她好食荔枝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你想,一个人远离家乡千里万里仍想着“八百里加急”送来荔枝,这自然是小时候就养成的嗜好了。而在当时的气候环境,四川和西安显然是不可能特产有荔枝的。杨贵妃是不是容县人?在十年前历来是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是,现在随着考古新发现,从科技发展观点看问题,杨贵妃下落谜底,离开史实一定会愈来愈近。根据具有正史参考价值的唐朝时许子真编著的《全唐文》卷四、三,“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一文所记载,杨玉环最少应有三个籍贯也是不足为奇的。第一籍贯是生身父亲杨维祖籍的容县十里乡杨外村;第二籍贯是当年在容州府后军都督署任职的义父杨康的祖籍;第三籍贯是当年在容州府任长吏的义父杨琰,杨琰祖籍陕西弘农华阴,后迁居山西蒲州永乐。刚好就在2004年,随着坐落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墓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完成,考证了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是当年广西容州府所辖14个州中的潘州(今广东高州)人,幼年被送入宫中,赐姓高。专家在研读高力士生平的墓志铭时,意外发现当年驿马传送进宫供杨贵妃享用的荔枝是一种产自高力士与杨玉环家乡的名为“白玉罂”(特注:这种荔枝唯广西容县一带特产!)的优质早熟荔枝。高力士与杨玉环同为容州都督府人氏,高力士的潘州家乡与杨玉环的容州普宁县家乡相距仅100公里,这一考古新发现,完全考证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荔枝来自何处的长期争议!由此,其他的我无须道来了。
中国四大美女之杨贵妃---正史隐去广西出身山中道人:正史多以中原历史为主,贵珍美仑之物皆来中原,有它处出者,皆被史书之人以文略去,或以文改之,隐去正源.此类作法,殊为可恶,失实事求是之道.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杨贵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也是海内外公众所熟知的一个历史人物,素有“中国古代第一美女”之称。名杨玉环,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据唐朝钦定的《全唐文》、明朝的《永乐大典》等史书记载及容县民间传说记录,杨贵妃生于唐朝(公元719年),原名叫杨玉环,出生于广西玉林市容县十里乡杨外村。杨贵妃的父亲叫杨维,是辛里墟羊皮村人,母亲为广东人氏。据史书记载,叶母怀孕十三个月才生育,玉环出生时异香满室,三日后眼睛还未展开。叶母夜里梦见一位神仙用手拭拂,第二天玉环的眼睛才张开。她的眼眸像点漆一般黑亮,她的肌肤像白玉一样滋润,姿态绝伦无双。后来,也就是开元年间,后军都督杨康见到了小玉环,便带着许多金银财宝去求玉环父母,让他养育玉环。玉环非常聪慧,杨康教她学习书史音律,没有不通晓的,所以被看成掌上明珠。长史杨元琰恰巧来容州视察,听说杨康养了个非常聪明美丽的女孩,就以数倍的金银财宝求为养女。杨康官小,无奈中只好同意了。后来,杨琰带杨玉环回四川,从宫廷请人来教玉环唱歌,并于玉环十四岁时送她入寿王宫,成了十八王子李瑁的王妃。那儿现在仍留存着贵妃山、贵妃井、贵妃庙、贵妃祖坟等多处遗址。据说,当初唐明皇处死杨贵妃时,只是让杨贵妃的一个贴身丫环穿了她的衣服代为受吊,真正的杨贵妃却被要求穿上便服,由亲兵护送自马嵬逃到长江,然后经长江转折到了扬州,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东渡日本。杨贵妃从山口县上岸,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然后入皇宫帮助女皇掌管政权。她直活到八十才仙逝。后人把她的衣服带回老家安葬,建了杨妃墓。所以说杨贵妃的安息地是在日本。如今,在日本国山口县长门市还保留着杨贵妃的墓地和种种神奇的传说。杨贵妃即来自广西容县,历代学者记载也多证明此事。然而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却不愿承认绝美之人出自“南蛮”之地,遂该为中原文化中心西安或四川等地。据元、清版本《容县志》记载:“世传唐太真故里,有井曰杨妃井,久已湮塞,乡人为立杨妃庙焉。”这就是杨妃庙的由来,它曾被摧毁,只余下一个遗址,后来又多次得到修复,而来访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贵妃出生容县杨外村,山清水秀,景色非常优美,离县城约12公里。村中现有杨妃山、杨妃井、杨妃庙等。杨贵妃梳妆楼则在真武阁公园旁,相传是贵妃的养父容州后军都督杨康为其建造,存至民国初年。有关部门现已在梳妆楼遗址修建贵妃园,园内建10组仿唐古建筑物,除恢复梳妆楼外,各组建筑物分别反映贵妃出世、玉环入宫、贵妃醉酒、贵妃出浴、贵妃笑、贵妃起舞等内容。容县都峤山先以道教盛行而闻名,随着儒教、佛教的兴起,成了全国绝无仅有的三教并驻的名山。古时有九寺十三观之盛,是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合一的宗教圣地,香烟潦绕,是集宗教、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名山。杨贵妃出身史学家们争论不休。《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记录了杨玉环传奇的一生。碑文是与杨贵妃同生长在唐朝天宝年间(约公元734年-755年)的四门助教(四门指四门大学,是唐朝最高学府太学的组成部分,四门助教相当于今天北京大学的教授)许子真撰写的,曾经立于容城东一百二十步,并收录于皇家编写的《永乐大典》、《全唐文》等史书。《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记载有“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开元二十四年,明皇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这是当前史学家能够找到的最贴近杨玉环时代的人所写的官方文章了。因为唐朝的容州是岭南的大州,管辖包括今天原越南、海南、广东一部分在内的十四个州六十多个县。而今天的容县在当时称为“普宁县”,所以这个碑名叫“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尽管关于杨贵妃的生地全国有多种版本,但最能让人信服的目前还是这个《全唐文》里的杨妃碑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