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乾隆帝一生有什么功过?

时间:2010-6-21 专题:乾隆帝
乾隆皇帝是一代明君,创造了鼎盛一时的乾隆盛世.将中国的国力推倒了鼎盛!而盛世之下却孕育着巨大的危机!在此我从乾隆皇帝的功和过来评价乾隆皇帝对近代史的影响.
中国人认为乾隆皇帝是毫无瑕疵的一代千古一帝,而西方人却认为乾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专制黑暗时代,不是中国人所想象的黄金时代.这表明了现代人再用两只眼睛看待乾隆.
乾隆帝的60年做了许多事,就<清高宗实录>达1500卷,约有13580136字(笔者统计),这还没算标点.乾隆皇帝的功绩主要有八件事:
1.编修文化典籍.北京城东有歌"崇文门",用以标榜皇帝"崇文".清朝称得上崇文的皇帝,只有两个,一是康熙,二是乾隆.康雍乾三朝的三位皇帝分别可以说是学习型(康熙),改革型(雍正),文化型(乾隆).
乾隆在文化上做了许多事,主要有以下几件:
a.主持修纂<四库全书>.该书第一份告成,共收书3461种,79309卷.随后继续进行,到乾隆52年(1787年)6月,有告成6份,已历时15年,后又核查,校对,补遗,直至58年(1793年)宣告结束.前后参与者4186人.花费20年.
主要作用是:
其一,保护珍贵遗产.
这套书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力量,对各地图书进行了系统性的清理,把民间的孤本,抄本,散本收录在一起,避免了流失.
其二,方便学人利用.
北到关外,南至江浙,皆可抄录其中,嘉惠利用.
其三,有利文化传成
1983年,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影印,流传世界
其四,便于分类检索

乾隆皇帝像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封为太上皇帝(非一般的太上皇,意指皇帝的皇帝)。在位共六十年,禅位后继续训政三年。其实上已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一长的皇帝,已超过其祖父康熙帝的在位六十一年,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


正面评价:

1.内政“宽严相济”,开创“康乾盛世”

乾隆帝即位后,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从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乾隆在内政方面最大的成绩是继续施行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政策,并以个人的威望维持统治高层的稳定,使社会经济在稳定发展中达到繁荣。这一时期也是清朝国力最鼎盛的时期。

2.外交“十全武功”,开疆扩土

最为乾隆自己引以为豪的,是他的“十全武功”,他也因此自称为“十全老人”。所谓“十全武功”包括两次平定西北的准噶尔部,一次平定新疆回部,两次征服西南的大小金川,一次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出征缅甸,一次出征越南和两次出征尼泊尔的廓尔喀。对历史影响较大的有西北方面的军事行动。乾隆时代,遇上准噶尔部内乱的大好时机,果断地在1755年出兵攻占伊犁。但噶尔丹策零的外甥阿睦尔撒纳降而复叛,清廷在1757年第二次出兵,终于完全清除了准噶尔部的反叛势力。准噶尔部平定之后,维吾尔族的首领大、小和卓木回到新疆,策动维族各部反清。乾隆被迫第三次对西北用兵,这场战争延续了三年,终于迫使大、小和卓木逃亡国外。随后,乾隆设置伊犁将军,并在喀什等地设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同时大幅减轻了维族地区的赋税负担。西北190多万具有离心倾向的土地,终于巩固在中央政权之下,这是乾隆对中国历史的一大贡献。

3.文治“集大成”,封建文化顶峰

除了“十全武功”外,乾隆时期最大的亮点就是文化上的作为了。乾隆本人是个热心的文艺爱好者和赞助者。他本人据说作诗达四万多首,所游玩之名胜古迹,常亲题诗于上。他也是一个藏书家。他在位期间组织了许多大规模的文化工程,包括编撰《四库全书》、《大清会典》、《周易述义》、《三礼义疏》、《皇朝通志》、《八旗通志》等书籍,还校刊重刻了《十三经》、《二十二史》、《三通》等书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库全书》的编撰,共收入古书3457部,共79070卷,装订成36275册,保存了许多珍贵古书,为中国古籍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此外,乾隆的时代还诞生了一部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虽于乾隆本人没有关系,却也为这个时代增添了光彩。乾隆统治时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集大成时期,君主专制的程度,无论思想上还是制度上都达到顶点。

4.一代雄主

乾隆帝确为一代雄主,也是一个很有福气,也很会享福的帝王。他晚年时曾深深陶醉于同历代帝王的比较,认为不但“得国之正,扩土之广,臣服之普,民庶之安”罕有人能相比,甚至连在位时间、年寿、子孙数目等方面自己都是数一数二。封建制度在乾隆掌权下达到了历史巅峰。他在位时期,平定新疆、蒙古,还使四川、贵州等地继续改土归流,人口不断增加,突破了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他60年的稳定统治,维持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他的时代,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经过漫长沉淀之后的集大成的时代,他个人也成为这一切的总代表。

负面评价:

1.大兴文字狱,毁坏中华文明的根基

文字狱的特征是:罪状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起,证据也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成。“文字狱”是摧残知识分子最有力的工具。清王朝从征服中国的那一天起就兴起“文字狱”,顺治、康熙当政时“文字狱”还只是个别现象,到五任帝雍正在位时则成为一种暴虐的“制度”。在文字狱浪潮中表现得最为癫狂的人物则是乾隆皇帝。乾隆制造的“文字狱”全是强加给文人身上的“莫须有”罪名。如徐某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纯乎是描述生活闲情的随兴之作,硬让乾隆曲解为讽刺清政府没有文化还故作斯文。乾隆大兴文字狱,焚毁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文化典籍,使其“文治”黯然失色。

2.六下江南游逸挥霍,耗尽国力民财

乾隆喜好去繁华似锦的江南游玩。乾隆的祖父康熙曾到过江南六次,但康熙下江南的目的主要是看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的社会和民生疾苦,每次都很俭朴,且多数情况下是微服私访,没有惊动更没有骚扰地方百姓。乾隆也六下江南,但他的主要目的是变着法子寻开心和炫耀他的伟大。乾隆的南巡集团声势浩大,每次都在万人以上,所到之处极尽奢侈糜费,地方供给极尽华丽壮观,百姓的财富经历巨大的浩劫。此外,乾隆还花费巨资在北京西郊营造繁华盖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把中外九万里的奇珍,上下五千年的宝物,一齐陈列园中,作为皇帝家常的供玩。乾隆的挥金如土,使康熙、雍正辛苦积攒的“家当”很快被消耗殆尽。

3.虚饰浮华,好大喜功

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喜欢周围的人歌颂他英明伟大,更喜欢别人颂扬他的智慧和才能。乾隆皇帝的虚荣心还体现在帝国的“外交”上。乾隆的外交理念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进贡”。凡是肯向中国“进贡”的国家都是小国和穷国。乾隆皇帝为了鼓励中国以外的国家向他“进贡”,对前来“进贡”的“藩属国”的“赏赐”十分丰厚,赏赐的价值往往十倍甚至百倍于“贡金”的价值。例如中国与印度之间有一个巨坎堤王国每三年向中国进贡一次,每次进贡砂金一两五钱。中国的回报则是堆积成山的绸缎、银币和茶叶。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乾隆皇帝进贡了。当周边的国家发现向乾隆进贡的好处时,就纷纷利用进贡的名义敲榨中国,并不惜用战争相威胁要求增加“进贡”的次数。乾隆皇帝为了一己虚荣和“面子”,把百姓的税钱不当回事,使中华帝国的财富大量外流。

4.恶直好谀,重用大贪官和珅

乾隆皇帝对部下的阿谀奉承有狂热的爱好,这一嗜好直接导致了中国历史上前于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贪官和珅的出场。和珅因为特殊的机缘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在他统治的后期把帝国的行政大权交给他。和珅有着绝顶的小聪明,熟谙做官技巧,用肉麻的谄媚和恭谨的外貌,把自以为英明盖世的乾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上。和珅的全部行政才能是贪污和弄权,对乾隆重用他的回报是在全国建立一个史无前例的贪污系统,把清帝国的墙基掏空。全国官员发现,如果不向上级行使巨额贿赂,就要被无情地淘汰出局,甚至被投入监狱,他们不得不适应这一形式。乾隆死后,和珅也跟着倒台,查抄他的家产折合白银九亿两,相当于全国十二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如果包括他挥霍掉的和亲人贪污的款项,总数应该不下二十年的财政收入,和珅当权刚好二十年。


总结:

从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后期宠信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致使吏治败坏,弊政丛出,贪污盛行,使乾隆帝辉煌的一生罩上了阴影。当乾隆在自我陶醉的时候,也是中国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睡得最沉的时候。欧洲列强的坚船利炮已经在中国周边出没,正在想方设法打开中国的大门。而中国则被看似“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束缚住了前进的脚步,乾隆时代的清王朝,开始成了腐朽落后的代名词。尽管大清王朝和乾隆盛世已经成为历史的背影,但乾隆在维持中国领土完整方面的作用和他在文治方面还是有非凡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乾隆皇帝都是一个天生强势的帝王,先辈给他留下的,不仅有辽阔的疆域和治世的积累,还有皇帝以天下为私产的思想基础。乾隆的成功,正在于他最完全充分地利用了强势的地位,与出色的个人能力相结合,将各方面的影响发挥到极大。只有在一个完全强势的帝王经营下,才会有中国2000年来制度和思想文化上“大一统”的巅峰

1.编修文化典籍.北京城东有歌"崇文门",用以标榜皇帝"崇文".

a.主持修纂<四库全书>.该书第一份告成,共收书3461种,79309卷.随后继续进行,到乾隆52年(1787年)6月,有告成6份,已历时15年,后又核查,校对,补遗,直至58年(1793年)宣告结束.前后参与者4186人.花费20年.
但是乾隆皇帝在修书时也毁掉了不少书,改了不少书,禁了不少书.有人据<办理四库全书档案>,<禁书总目>等资料统计,毁书约3000余种,六七万部.可见当时修书时的负面影响也有不少.
2.维护,兴建皇家园林
乾隆皇帝在北京及京畿地带保护,维修,兴建的皇家园林有很多.如皇宫的宁寿宫及其花园,天坛祈年电(换成蓝色琉璃瓦),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三园,静谊园(向山),静明园(玉泉山),避暑山庄暨外八庙和木兰围场等,其中清漪园该翁山未万寿山,上建大报恩延寿寺(排云殿),又建佛香阁,这些皇既园林体现了清代园林文化的辉煌,是园林艺术史上的一串串璀璨明珠.
3.贡献诗文才华.
乾隆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擅长书画,兼长诗文,是一位非凡的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诗人和学者.他精通新老满文,还对汉文有研究.还懂蒙,藏,维的多民族语言.他酷爱书法,造诣颇深.他长期痴迷于书法,至老不倦.自内廷到御园,从塞北至江南,园林胜景,名山古迹,所到之处,挥毫题字,墨迹之多,罕与伦比.
4.蠲免天下钱粮
御史赫泰上疏:"国家经费,有备无患,今当无事之时,不应蠲免一年钱粮."乾隆认为:"百姓富足,君孰与不足?朝廷恩泽,不施及于百姓,那将施于何处?"所以乾隆帝下旨蠲免全国钱粮.据统计,乾隆10年,35年,43年,55年和嘉庆元年,先后五次蠲免全国钱粮,三次免除将漕粮,累计蠲免赋银2亿两,约是五年全国财政总收入.蠲免全国钱粮,使百姓富足,无不为皇帝歌功颂德!乾隆皇帝蠲免钱粮次数之多,数额之大,空前绝后!
5.统一新疆各部
北京西城有阁"宣武门"标榜皇帝"宣武".明清28帝中称得上事"宣武"的只有洪武,永乐,天命,天聪(崇德),康熙,乾隆.乾隆不仅"崇文"而且"宣武".
他武功之一就是用兵西陲,巩固北疆.在北疆,两次平定准噶尔部,使土尔扈特部回归.基本上解决了北疆问题.
南疆,主要指天山以南的维吾尔地域,清代称"回部".准噶尔部强大时,回部受其欺凌,但清军收回北疆时,回部想摆脱清朝,自长一方.为此,清军同回部在库车,叶尔羌(莎车)等几座重镇交战,获得胜利,统一南疆
6.完善治理西藏
乾隆两次派兵大摆廓尔喀(今尼泊尔)的侵犯,制订了<钦定西藏章程>.规定:设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在西藏驻军,分驻前藏,后藏;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圆寂后,灵童转世设立金奔巴瓶,用金奔巴瓶掣签决定继承人,这是乾隆的一个创造!西藏对邻国贸易必须进行登记,西藏货币一律用白银铸造,正面铸"乾隆宝藏"四字,等等.<钦定西藏章程>是西藏历史上重要的文献,标志着清朝对西藏进行全面有效的管辖."金奔巴瓶"之沿用至今!
7.修葺浙江海塘
浙江原有的柴塘,土塘,禁不住海潮的冲击.乾隆命人拨银将柴塘改为石塘.共修石砌海塘4000余丈,加强了抗御海潮袭击能力!
8.中华各族统一
清初有"三祖三宗"---太祖努尔哈赤,世祖福临,圣祖玄烨,和太宗皇太极,世宗雍正,高宗乾隆共六代.乾隆是六代中集大成者!在其祖既有成就之上,进一步开阔领土,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进程!
乾隆时中国,东起大海,西达葱岭,南极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至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乾隆时人口达3亿多人!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基本上完成了满洲人汉化的过程.
乾隆自幼爱好文学,一生写诗四万余首,可称亘古少有。可惜的是,他的文化素养也成为他摧残文化学术的武器,乾隆时期数得上来的文字狱130多起,其捕风捉影之荒唐,株连之广泛,处理之严酷,均超过了其祖和其父。
1、孙嘉淦伪奏稿案。乾隆十五年,社会上流传所谓孙嘉淦伪奏稿。孙曾官至工部尚书,生性耿直,敢于犯颜直奏,因此社会上有人冒其名写奏稿,指斥乾隆“五不解十大过”(据后来所传,说奏稿的主要内容是批评他南巡扰民,奢侈浪费和赏罚不公等)。乾隆大怒,说这“全属虚捏”,他下令各省督抚、各级官员严查伪稿的炮制者和传播者。至同年十一月,仅四川一省就逮捕了嫌疑犯280多人。山东曾发现伪奏稿,山东巡抚以为“无庸深究”,被乾隆革职查办;御史书成上疏委婉提出劝阻,说此案旷日持久,“株连终所难免,恳将人犯即行免释”,乾隆阅后大怒,连降二道谕旨申斥书成为“丧心病狂之言”,书成被革职服苦役,此后无人敢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