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诸葛亮强还是司马懿强为什么?

时间:2010-6-25 专题:司马懿

在《三国志》的记载中,火烧博望坡的那个时候,诸葛亮让刘备露面,为的就是我刘备的智谋也不差,让曹操感到害怕。曹操多疑,就不敢怎么轻举妄动,如下棋一样,没有一个好的指挥,怎能下出一盘好棋。白河用水,罗贯中可没有根据韩信与田广、龙且之战改写这个。好端端的历史为什么要把它改了,如果没有这段,火烧博望坡之战也显得很乏味。照上述所说,那火烧博望坡和白河用水,都是作者编造的了。当时刘备的只有勇,没有智,孙乾、糜竺等的看法,略点,都跟刘备不相上下,根本谈不上什么智。关张赵皆万人敌,缺的就是一个好的指挥。三顾茅庐,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在《三国志》中,诸葛亮对事物有独特的观点,在赤壁之战,诸葛亮没有出面的原因就是为了以后的路做好铺垫,诸葛亮借风只是张扬声势,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相信我有你做不到的能力,不要惹我,否则会出事。赤壁战前,诸葛亮就想了,如果我们杀了曹操的,曹操的儿子也与我们为仇,他孙子也会。在新版三国里有这段。所以诸葛亮跟刘备说,我们没必要击杀曹操,只管捉曹操。赤壁战中,一切都是周瑜鲁肃指挥,都是他们的兵马在与曹操交锋,诸葛亮就在此埋了伏笔,派赵云张飞关羽拦截。其假意是缴获兵器辎重。真意就是放了曹操。好中他的三分天下大计。果然,关羽放了曹操,诸葛亮偷着乐了。后来占荆州取西蜀,那是庞统在指挥,当然跟诸葛亮挨不着关系,说不说都没用。

诸葛亮六次北伐。你说的对,是让赵云、邓芝佯攻眉城。据军箕谷。走的时候,诸葛亮对邓芝说佯攻眉城,若有兵来战,许败不许胜。魏军不是不知道诸葛亮,这次的目的就是让魏军知道我诸葛亮没来,就算你知道我来了,也让你看出我没能耐。取天水、永安、天水是在诸葛亮的计算之内,本想悄悄的进攻。可是没想到出来个姜维。没办法了,只好大张旗鼓了,用计拿住姜维。天水太守马遵无能之辈,弃城跑了。当然有残兵回去报告了,诸葛亮的名号再次打响。白帝托孤之后,刘备死了。高兴的不止魏,还有吴。人言蜀得龙,吴得凤,魏得狗,其实不然,魏得才是龙。蜀得凤。吴得狗。为什么这么说,诸葛亮出山应人不应时。刘备又得凤雏庞统,卧龙凤雏双得,刘备高兴了,可惜取西蜀的时候统死了,刘备等于白高兴了。后悔为什么来的不是诸葛亮,他来了肯定又拿蜀地,又没事。但是没用了,死了不能活了。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死了。魏的司马懿跟诸葛亮打的持久战告终了。司马懿赢了。吴主孙权一心只要荆州,哪管天下,我坐好我的江东,其他的不管。害死了关羽。得了荆州,刘备怒了,率七十万大军,直逼江东。结果被陆逊的一把火烧了回来。孙权又高兴了,这下可好了,少了一个跟我抢荆州的人。周瑜、鲁肃这两个会用兵的人死了。现在只有吕蒙、陆逊。但是这两个人没有什么大略,孙昭只管内政不懂用兵,算不上军师。他们只管遵从吴主的意思,看好眼前。孙权死了,没过多久孙皓也俯首称臣了。为了一个荆州,唇齿不相依。自讨祸事。司马家族得运势。取了天下,统一三国的是司马炎(司马昭的长子)。看了这些可能会有反驳,但都是我个人看法,并非复制粘贴。

回来继续说北伐,诸葛亮这次大军压境,不是为了赢,他也不知道有个司马懿,输了让你高兴高兴,高兴完了,看你怎么哭的。诸葛亮用兵为谨慎,人老了,不敢大举大闹了。第一次采取魏延的话,穿秦岭直取长安,早完事了,司马懿也想不到会有这么一支奇兵。他知道诸葛亮不会弄险,魏延要是出子午谷,司马懿也想不到这样。后来,上方谷困司马,差点烧死,天降大雨,司马懿命不该绝(龙应天时,命不该绝,所以我说魏得龙,蜀得凤,吴得狗。)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运送物资,那是诸葛亮仿造他老婆黄月英的机器狗造的,南定蛮族,其中用到的诸葛行军散什么的都黄氏弄的。时运不济,诸葛亮病危,从而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路,驻守五丈原,司马懿知道啊,诸葛亮要完了,没人能跟我对抗了,蜀等着灭亡了。蜀忘了,吴就是囊中之物。

诸葛亮的看法,要高于司马懿,诸葛亮没有败给司马懿,败给的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魏早买通了宦官黄皓,可惜蜀国里没有武将在,都是一个个没有能力的文人。先者开天辟地,中者开路先锋,后者一统天下。诸葛亮要强于司马懿,强也就是强那么一点。


先来讲一讲诸葛亮。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高,这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必须说明一下,火烧博望坡是刘备干的,白河用水估计是老罗根据韩信与田广、龙且之战改编的,赤壁一战中诸葛亮倒还起了点作用,不过诸葛亮只是将孙权激得心动而已,真正使孙权下定决心的还是周瑜和鲁肃。当然,这都不过是准备阶段而已,实际主持这场战局的是周瑜和程普,诸葛亮没有派上半分用场,诸葛亮和周瑜在这场战役中的作用就好比周瑜是一个大厨,作好了一道美味佳肴,而诸葛亮则是一个跑腿的,给大厨买来了原料,为大厨做菜作了准备工作——由此大家也应该知道谁的贡献最大吧!至于取西蜀嘛,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没出什么力,我也不用多说了。好了,言归正传,下面来谈一谈诸葛亮的几次北伐。

公元228年,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由于“时魏人知蜀之有备,而不知亮也。”(由此也可知诸葛亮在当时多么无名)因而导致“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总的来说,由于诸葛亮在这次北伐前作了比较周密的准备,而魏国在刘备死后,便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没有作好备战准备,处于不利地位,所以”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派出了以曹真为统帅,张邰为先锋的阵容,(而这时的司马懿,尚在宛城做荆洲刺使,无缘与诸葛亮交战,当然更不可能中什么离间计,)应该说这一次的形势对于诸葛亮是很有利的,尤其天水是凉洲郡治,储藏有大量军用物资,一旦占领,蜀军缺粮的情况可大大缓解,但诸葛亮此时行动缓慢,没能及时进驻三郡,导致其不得不与魏军在街亭决战,在选取作战大将方面,“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而这个马谡,正是刘备在死前曾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虽号称信任刘备,但这次在紧要关头却把刘备的话抛在脑后。不幸的是,这次行动,“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与此同时,赵云、邓芝也在箕谷为曹真所破,只有王平不损一兵一卒,安然归来。在听到诸葛亮战败后,“司马宣王治水军于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至荆州,会冬水浅,大船不得行,乃还屯方城。”司马懿就这样因为枯水而失去了一次立功的机会。

这一次北伐,诸葛亮以多打少(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破贼,乃为贼所破。”)以有备攻无备,却被打得大败,闹了个灰头土脸,不得不“上疏请自贬三等”,看似受到责罚,但实际上却是“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仍然是军政大权一把抓。而曹魏方面,张邰力战有功,加封千户。

第一次北伐后,曹魏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的边境上的大患,除了东面的吴国外,还有西面的蜀国,于是对曹真委以重任,令其防备西方。曹真“以诸葛亮惩于祁山,后必出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等守陈仓,治其城。”提前九个月便预测到了诸葛亮的进攻方向,并作好了准备。228年冬,魏国东方的大将曹休接到吴将周鲂的降书,“休闻之,率步骑十万向皖以应鲂;帝又使司马懿向江陵,贾逵向东关,三道俱进。”不料周鲂乃是诈降,曹休被陆逊大破于石亭,司马懿也只得无功而返,诸葛亮得知这一消息后,又开始蠢蠢欲动,“十二月,亮引兵出散关,围陈仓,陈仓已有备,亮不能克。”诸葛亮在明知陈仓有守军的情况下,仍选择从此出关,可见其军事水平之差。“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余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诸葛亮在自己的的兵力数十倍于敌军的情况下,却攻不下小小一个陈仓。这时“帝召张郃于方城,使击亮。”“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问郃曰:‘迟将军到,亮得无已得陈仓乎?’郃知亮深入无谷,屈指计曰:‘比臣到,亮已走矣。’”事实果然不出所料,张郃还没赶到,诸葛亮便已经粮尽退兵了。

随后,在229年春、230年,诸葛亮两次分别派遣陈式、魏延出击,由于没有诸葛亮在前线自作聪明、碍手碍脚,两人均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陈式攻下了阴平、武都二郡,魏延则大破费耀、郭淮。取得了诸葛亮自己所不能取得的战果。

231年2月,“亮帅诸军入寇,围祁山,以木牛运。于时大司马曹真有疾,帝命司马懿西屯长安,督将军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以御之。”本来一直被曹真压制住的司马懿终于有了机会与诸葛亮一决高下。

让我们看看司马懿是怎样行动的吧:“司马懿使费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余众悉出,西救祁山。张郃欲分兵驻雍、郿,懿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这是司马懿有生以来第一次统帅如此大军作战,(司马懿只是因为替曹丕出过不少主意,才深得其信赖,进而成为顾命大臣,他本身并无多少作战经验)立功之心急切,再加上本身指挥能力就不高,出现冒进之心,结果被魏延、吴班打败,死伤三千人。但他能马上吸取教训——既然自己不能象曹真那样以野战破敌,那便采取步步为营之法,将诸葛亮挡在门外。果然,诸葛亮对此招毫无办法,6月时粮草吃尽,不得不再度败退,这时的司马懿,还远未达到后来的统御水平,一时间得意忘形,命令张郃前去追击,身经百战的张郃劝他说:“兵法有曰,归兵勿追”司马懿却强迫张郃前往,张郃无奈之下只得奉命追击,不料遭受埋伏,一代名将就这样被乱箭射死。其实,若说诸葛亮的克星,还非张郃莫属,若是曹真尚在,张郃何以会死,魏军又何需靠粮多获胜?只可惜曹真已于3月初病逝于长安。而在领兵能力并不出众的司马懿带领下,魏军的获胜办法日趋消极。

最后的时刻终于来临,234年2月,诸葛亮调动“大众十万由斜谷入寇,遣使约吴同时大举。”“诸葛亮至郿,军于渭水之南。司马懿引军渡渭,背水为垒拒之”,这时的司马懿已有与诸葛亮对阵的经验,他对手下诸将说:“亮若出武功,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诸将无事矣。”而弱于军事的诸葛亮果然进军五丈原,这一次,司马懿不再贸然出击,而是继续监守不动。诸葛亮百般挑战,司马懿毫不理会,诸葛亮想打打不了,想退又不甘心,于是也分兵屯田,企图继续与司马懿对抗,却不幸于8月间逝世,伐魏之举也烟消云散。这一仗中,双方都力图扬长避短:诸葛亮想野战,司马懿想城战,而最终以司马懿顶住压力、坚壁清野而成功取胜。

其实,与曹操、周瑜、陆逊相比,司马懿与诸葛亮都只能在政治上与他们相提并论,在军事上,他们甚至弱于同时代的魏延、张郃、曹真等人,因此,在关注北伐名将时,请不要老在这两人身上做文章,毕竟,与三国前期开疆辟土的英雄相比,他们都不过是没落时期的豪杰罢了。


司马厉害,胜王败寇

我不明白你在比什么?

各有各的长处。比带兵打仗,出谋划策,孔明在三国志里,连名字都派不上。

比练兵治国,孔明可以和曹操相提并论。


司马懿更胜一筹。

1、司马懿挡着的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强大攻势,并在其中的一些战役中完败了诸葛亮。(但是司马懿也有难言之隐,曹魏对他不信任,所以他不敢彻底的击败诸葛亮,司马懿是有所顾忌的,因为他懂得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司马懿追求的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在这俩人共同对弈的时候,魏蜀属于均势。

2、诸葛亮的水平确实比司马懿高,但是他不能完美的发挥出来,因为他有后顾之忧,他需要速战速决,但是司马懿却没有这些,司马懿只要守好地盘,别丢或者别丢的太多都是大功一件。而诸葛亮不行,所以诸葛亮经常兵行险招(街亭、空城、天水)而司马懿就是稳扎稳打,任你各种挑衅就是岿然不动。而历史是成王败寇的,不管你是否能力更高,只要发挥不出来,那就是失败的。

3、不管怎么说,司马懿耗死了诸葛亮,而且司马懿自己的接替者灭了蜀,这也就是说在新兴人才上面诸葛亮也是略逊于司马懿的。

这是我的意见,欢迎讨论!


真实的他们甚至弱于同时代的魏延、张郃、曹真等人

但还是演义看着爽,按三国演义里的观点,自然是诸葛亮厉害了


肯定是诸葛亮强咯。
打平手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