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关于屈原..

时间:2010-7-1 专题:屈原

关于屈原的死因,历来是学术界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现在已知的至少有五种说法:一种是以清朝王夫之为代表的“殉国说”;第二种是以姜亮夫为代表的“洁身说”;第三种是以曲沐为代表的“殉道说”;第四种是以王之江为代表的“尸谏说”;第五种是以胡学常为代表的“回归说”。上述几种说法多以“殉国说”为主,基本上是根据屈原作品推断的。本文探讨的则是一个新的说法——“救主说”。

在屈原的诞生地——湖北省秭归县乐平里,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屈原遭奸佞中伤后,被楚怀王流放到沅湘荒蛮之地。怀王在秦国死后,顷襄王继位。当时的楚宫已堕落得不成样子,秦军经常犯楚,占领了楚国不少地方,后来又攻破了郢都,并追杀顷襄王。顷襄王非常悔恨,当初不该亲秦,更不甘心楚国近800年的基业毁于自己手中,于是他想到了被流放在汨罗江一带的屈原,就去找他商议救国大计……,秦军闻讯后紧紧追来,在这危急关头,屈原与楚王换了衣服,并且在秦军的视线下跳进了汨罗江,秦军眼看着“顷襄王”沉下去后,停止了追杀,使顷襄王逃脱了。

这个传说,是2002年6月湖北省宜昌市抢救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时所开展的大规模拉网式普查中,在屈原诞生地乐平里一带收集到的。它打破了千百年来“屈原因悲哀绝望而自沉”的消极定论,为屈学研究拓展了新的空间,使屈原伟大爱国诗人的形象更加完美,忠君爱国的人生主题更加鲜明,也使以往世界文坛上那个令人扼腕叹息的屈原临终形象不再悲哀……

一、“易服救主”传说故事的可靠性

就“传说”这一名词的解释来说,一是流传的说法;二是民间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对某些事迹的叙述,有的以特定历史事件为基础,有的则是虚构的。从屈原家乡“屈原易服救主”的传说来看,很可能就是以特定事件为基础的叙述。这个传说来自距乐平里7公里外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芝麻坪。74岁的农民向文才,没有上过一天学,我们是请他来唱山歌的,闲聊中,顺便考考他知不知道屈原,当问到屈原是怎么死的时候,他便说是为救楚王而死的,接着就三言两语讲了这个过程。起初我们觉得很奇怪,这深山老林里怎么会冒出这样一个传说呢?后来经许多山野村夫证实,才知道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一直都认定屈原是为救楚王而死的

首次听到这个有关屈原死因的新传说,大家都很振奋。为慎重起见,笔者后来又专程到乐平里访问了几个老农,还拜访了义务守护屈原庙的退休教师、现“骚坛诗社”副社长徐正端。

徐老师今年已70多岁,他证实说:“是有这么一个传说,确实是真的,那还是在我八、九岁读私塾的时候,听老师讲过的,当时老师也是70多岁。”

据秭归屈原纪念馆讲解员介绍:北宋时,宋神宗赵顼追封屈原为“清烈公”,并在归州建了清烈公祠,祠内的屈原塑像身着“王冠龙袍”,就是当年的归州人根据传说中屈原“易服救主”时的穿戴塑造的。这些对于研究屈原、揭开屈原的死因之谜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随着相关文物的发掘和其它地方类似传说的再现,给屈原的历史丰富新的内容亦未可知。

民间文学是历史遗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风起于青苹之末,任何民间文学的发生都是有其根源的,其中也许包含了一些历史的真相。因为民间文学总是善于用枝枝蔓蔓来遮掩思想的内核,给了解真相的后来者增加了难度。比如传说,当历史的某些细节经长时间的演变,以艺术的形式得以保存时,只能靠后来者辨伪存真,剥开层层的包裹,去探求真理所在。

所以传说不能轻信,但也不能轻易否定。笔者之所以将这一传说公之于众,意图正是想引起更多有心人的关注,为屈原研究增添新的色彩。

二、“救主说”符合屈原忠君爱国思想的一贯性

屈原不仅是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个忧国爱民的政治家,“在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那“举贤授能,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一直是与他忠君爱国、富国强民的思想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屈原看来,忠君、爱国、爱民是一个统一体,爱民是核心,爱国是关键,忠君是前提。君王是一国之主,是楚国的希望,他的美政理想只有通过君王才能实现。因此,无论是对曾经重用过他的楚怀王,还是一直疏远他的顷襄王,他都是“忠湛湛而愿进兮”、“虽九死而犹未悔”。在几十年的放逐生涯中,他不断向君王倾诉着衷肠。尽管他长期身陷绝境,却仍然在尽着左徒和三闾大夫的职责,深信他的忠诚会感动君王,君王一定会再度信任他、重用他。所以,当他在流放途中多次进谏受阻、走投无路、绝望之极、矛盾之极,甚至多次想远走高飞或以死明志,几度写绝命词想要“从彭咸之所居”的时候,皆因放不下心爱的祖国,唯恐君王长期被佞臣蒙骗、小人继续祸国殃民而又坚强地奋斗着,“愿遥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尤其是顷襄王二十一年,当他听到秦将白起攻破郢都的消息后,悲痛欲绝,虽然又写下了绝命词,但他实在不甘心历经数百年辉煌的楚国就这样被秦军灭掉,“恐皇舆之败绩”、“惜壅君之不昭”、“惜壅君之不识”,最终还是抱着当初“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信念,再次坚强地活了下来。相信昏庸的君王在国难当头之时定能悔悟,并重新启用他为国效力。终于有一天,他朝思暮盼的君王果真专程找他商议救国大事来了,他是多么激动和欣慰啊……。但当他得知君王正被敌人追杀时,毅然决定易服救主,以此来报效自己深爱的楚国和人民。这一义无反顾的死啊,真是死得伟大,死得崇高,死得壮烈,死得忠义。这一举动使屈原“悲哀的人生结局”瞬间改写成壮丽的篇章。这样的死符合他一贯忠君爱国的政治思想。

这样看来,屈原就是在对楚国未来充满希望中英勇投江,而不是在绝望中殉国自沉的。这一壮举的价值还在于唤起了顷襄王的斗志,楚国的历史终因顷襄王的觉醒而得以延续。《楚世家》说楚顷襄王二十三年,“襄王乃收东地兵,得十余万,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秦。”可见,顷襄王在楚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正是采纳了屈原的救国、治国良策,依靠人民反秦的力量,一心聚集残兵,收复失地,治理国家,才使得楚国的历史又延续了半个多世纪——这才是值得屈原为其百折不挠、九死无悔而效忠的君主啊!试想,历史上这么一个昏聩无能的“壅君”,在国都被秦攻占、楚军全线溃退、君臣仓皇逃命、国力日渐衰败的困境下,居然还能东山再起,与日趋强大的秦国抗衡长达55年,这难道不是三闾大夫伟大的爱国精神、非凡的人格魅力对顷襄王及其楚国人民强烈感召的结果吗?如此看来,屈原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旗帜,品质修养的典范,而且在政治领域执着的求索精神也堪称楷模,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屈原投江而死,也就是汨罗江在今湖南汨罗县,以下是屈原的死因
屈原的真正死因


从司马迁著史至今,屈原因政治忧愤而投汨罗江自沉的动人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而其中唯一的证据,就是诗人那首被放逐以后所写的《怀沙》。诗中称,自杀的方式已然确定,那就是向江中忿然一跃,去拥抱(“怀”)江底柔软的泥沙。对此,早在30年代胡适先生就曾提出质疑,认为《怀沙》一诗中的许多话语并不符合屈原的模式,很可能是后人根据他自杀的传说而炮制的一篇伪作。

那么,屈原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目前,在海内外的学者和历史学家当中,“屈原死于谋杀”的说法十分流行。在屈原生活的年代,许多人有谋杀他的嫌疑,如他的政治宿敌令尹子兰、佞臣靳尚等等,但屈原已遭贬放,除非有极特殊的原因,否则他们没有必要再去杀害这个在政治上已经毫无指望的人。这样看来,屈原最终不过是一场秘密爱情的牺牲品而已。

屈原在爱情生活上的浪漫性是人所共知的。他写过大量的情诗,其中《湘夫人》最令人关注,因为屈原对她投入了异乎寻常的眷恋与爱慕。从诗中可以推断,此女美貌惊人,而且比屈原拥有更高的地位;她因为种种限制无法与屈原公开见面,而只能和他在荒郊野外秘密约会。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其实“湘夫人”三字已是暗示,“湘”就是楚国;“夫人”,即楚王的妻妾。

屈原与其宠妃的暖昧关系被怀王知道后,促使他以政治名义放逐屈原,使人再也无法与郑袖见面。十几年后,楚怀王驾崩,为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卷土重来,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了捕杀。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罗江,兵士们最终在江边抓住了屈原,将他刺杀后装进袋子,捆紧了之后压上石块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

还是有百姓目击了这一谋杀过程,但在当时的暴政下他们必须委婉地说出真相,于是导致了“端午节”的起源:在纪念另一个楚国英雄伍子胥的日子(五月初五)里,举行哀悼屈原的祭礼,用赛龙舟隐喻当时追杀屈原的激烈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实——糯米饭象征着屈原的肉体,粽叶象征着装他的袋子,粽丝象征着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里,则象征着屈原被人淹死的真相。

历史,被掩藏在了风俗的背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