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诸葛亮该杀魏延吗?

时间:2010-7-2 专题:诸葛亮
诸葛亮为什么想要杀掉魏延?诸葛亮死后委以重任的杨仪又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费炜、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费炜、董允果真是善良老实忠厚淳朴之辈吗?
《三国志》说魏延是荆州义阳人,也就是现在的湖南益阳。“以部曲随先主入蜀”,大概是刘备在荆州依附刘表而驻军新野的时候收编的土匪。但魏延打仗是一把好手,“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当了刘备的中央警卫团团长。
后来刘备拿下汉中的时候,没有选众望所归的张飞,出人意料的选择了魏延做汉中太守,两个人还演了一出双簧:“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众之,请为大王吞之。”当时诸葛亮心里肯定很不爽,如果是关羽张飞当这个太守,他无话可说,偏偏刘备选了个毫不起眼的魏延。论名望和资历,他魏延哪里比得上我诸葛亮呢?!要知道那个时候,诸葛亮还只是刘备的总参谋长,这个出谋划策的职位肯定不如汉中太守的起居八座、开牙建府的实际啊。诸葛亮肯定心里妒忌。建兴八年,魏延在阳溪大破郭淮,因功“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候”。而诸葛亮因为在建兴六年因街亭失守,自贬三等,此时虽然被后主官复原职,也打了几个小胜仗,但功劳毕竟不如魏延大。因为诸葛亮奋斗一生到死也只是武乡候,所以他这个时候更加不爽。
魏延打仗厉害,但搞政治不行,加上行伍出生性格梗直、脾气暴躁,比较高傲,而且同事关系也很紧张,所以“当时皆避下之”。和杨仪又经常吵架,两人水火不容。这个杨仪原来是荆州刺史傅群的秘书,后来背叛傅群投靠关羽做了组织部长。杨仪其实还是有真才学的,他与刘备讨论行军打仗和政治管理深得刘备的欢喜,于是刘备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做秘书。建兴三年,杨仪到诸葛亮军中挂职锻炼,做了诸葛亮的参谋并主管军需后勤。《三国志》记载“亮数出军,仪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说的就是他能把复杂的事两下子就搞定。估计杨仪还很会拍诸葛亮的马屁,于是诸葛亮很器重他,把他当作了心腹。由于他跟魏延关系不好,所以在诸葛亮面前说魏延的坏话肯定是有。只是诸葛亮当时还用得着魏延,故“不忍有所偏废也”。
费炜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看了《三国志》费炜传后,感觉这个家伙能说会道而且喝酒特厉害,同时也是个超级大间谍,所以诸葛亮死前安排他做了蜀国的外交部长兼国家安全部长。诸葛亮死后,杨仪派他去刺探魏延,魏延却把他当朋友,因为在他和杨仪吵架的时候,费炜经常做的事就是和事老。所以魏延信任费炜,并大大咧咧的向他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所以说魏延这家伙搞政治不行就是这个道理,而且不具备政治家的敏锐和胸襟。韩非在《说难》里说:“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把自己的心志和企图随便向人和盘托出,还“翼时论必当以代亮。”如此的飞扬浮躁,不是痴人说梦吗?
诸葛亮死后,杨仪与魏延闹翻,两个人同时向刘禅举报对方是反贼,刘禅问董允、蒋腕,董和蒋两个人都说杨仪可靠而魏延有问题,于是一场由诸葛亮亲手导演的悲剧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魏延被他的部下马岱杀死后身首异处,马岱把魏延的头提来给杨仪看,杨仪却不解恨,把魏延的头当做足球踢了几脚还狠狠的踩了几下。并恶狠狠的说:“庸奴,复能作恶不?!”所以杨仪的心理肯定有变态的倾向。
那么蒋腕和董允为什么要诬陷魏延呢?因为蒋腕是被诸葛亮内定为其死后的接班人,而且刘禅也同意了。费炜又是蒋腕的死党,他侦察到了魏延的真实目的后肯定也告诉了蒋腕,三个人怕有着深厚军事背景的魏延上台后,肯定没有好日子过。在平时魏延就疾恶如仇,眼里容不下沙子,更讨厌腐败堕落的生活,做汉中太守时曾多次上书刘备移风易俗。这蒋腕、费炜、董允三个人在荆州时就是过惯了有身份有地位的豪华生活,岂能让魏延坏了他们的好事吗?!可见这三个人都是保全自身利益的家伙,绝非“此皆良实,志虑忠纯”之辈。至于诸葛亮要在死前和杨仪秘密商讨设计除掉魏延的原因就更简了。一是诸葛亮认为魏延气量狭窄,打仗是一员猛将,但为相而治理国家则缺乏政治素养,肯定坏事,事实上魏延也确实肚量狭小了点;二是魏延这家伙平时就依仗刘备的势力不把他这个军师放在眼里,认为诸葛亮根本就是个夸夸其谈的家伙,整人内行,打仗外行,所以处处顶牛;三是魏延就“子午谷”一事耿耿于怀,说诸葛亮胆小谨慎,不听他的意见,要不然蜀国早就君临天下了,并且不论场合逢人就讲,搞得诸葛亮很没面子;四是诸葛亮怕他死后,他的权利不能顺利交接,就军队背景来说,魏延比他的接班人资格老,而且还是刘备的嫡系。有了这四条,魏延焉有不死之理?
诸葛亮在处理魏延的这件事上,确实不怎么光彩。由此可见,他在用人方面也的确有很大的问题。联想其在隆中当农民的时候,“每每自比管乐”说的就是大话,所以“时人莫之许也”就顺理成章了。诸葛亮如果真的是为蜀国爱惜人才,完全可以在平时对魏延加以劝阻和教化,象周瑜一样谦虚谨慎而礼贤下士。周瑜在20多岁时就当了东吴的三军总司令,手下统帅着一大批象黄盖、程普、韩当等战功赫赫的老将,程普就曾经倚老卖老的教训过周瑜,但周瑜非常大度的“折节容下,终不与较”。后来程普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就连刘备也评价周瑜“器量广大”。这样心胸的人,岂能以“三气”而致死的吗?!
另外诸葛亮完全可以调和杨仪和魏延的矛盾,为何要作壁上观到最后闹得不可收拾呢?所以诸葛亮也就是个擅长窝里斗的家伙。你看他培养的人,都是原来荆州的世家子弟,他就是这批人的核心。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两个字“朋党”。诸葛亮的人才观就是高过我的莫进来,被刺客杀死的费炜就曾经说过一句有代表性的话:“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抱这样的心态,这也就难怪蜀国会落拓到“廖化当先锋”的地步了。
应该说刘备最后还是明白了,知道诸葛亮是个志大才疏的人了,但由于刘备先前搞帮会时结拜的两个打手都先他而去了,留给他儿子的都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势力集团,跟他一起打江山的人老的老,死的死。所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其内心估计是悲痛万分的。但他不死心,临终前嘱咐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你千万要小心啊,他“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然而刘备也知道他儿子阿斗无力回天,因为他知道阿斗身边根本就没有心腹大将可供其驱使,所以最后无奈的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魏延的悲剧是蜀国的悲剧,他的死终结了蜀国的帝国之梦,虽然魏延不一定就能当大任,但思前想后,魏延又何尝不会是蜀国得以苟延残喘的机会呢?但是历史却不容假设。

实际不管诸葛亮的是事,至于他反与不反的理由我就不多说了,先说在演义中的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诸葛亮临死的时候说过,要是我诸葛亮死了姜维,杨仪等人就退兵,让魏延断后,要是他肯断后便罢,要是不重,我早就安排好马岱杀他了。
而正史中并不是这样,但是也是在诸葛亮在快要死的时候就跟费祎,姜维,杨仪等人说,在我诸葛亮死了之后你们就退兵,让魏延断后,如果他要是不肯断后你们就走你们的不用管他了。之后就是诸葛亮死了。杨仪,姜维他们商议让谁去和魏延说,最后选出了费祎,费祎便去和魏延说,魏延不肯断后,说我魏延凭什么给他们断后,丞相死了还有我魏延在,为什么要退兵,由我带兵继续北伐,费祎知道事情不对就和魏延说我去和他们商量一下,魏延答应了,费祎拔腿就跑,魏延才知道我怎么能让他走呢,魏延就先退兵往南走,一路之上毁掉了所有的桥和路,并且写信给后主刘禅说杨仪反了,而杨仪也给后主写信也是说魏延反了,而费祎就对刘禅说杨仪是个文人,是个书呆子怎么可能造反,刘禅就让蒋琬带兵去堵截魏延,而杨仪也同样去拦截魏延,王平也去找魏延,并且追上了就对他带的兵说丞相刚死你们就这样,那些兵一哄而散,没剩几个,而魏延就一直往南走,到了汉中被马岱斩其首级,给了杨仪。所以说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说要杀魏延。要是我说的不对楼主可以去证实一下,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谢谢!


真的不该杀,魏延只是和杨仪不和,导致矛盾激化,还有就是诸葛亮有些忌惮魏延,魏延统帅才能不居五虎之下的,很强悍,如果魏延不死且和蜀国内部文官集团没有矛盾的话,至少还能保蜀国十年。
我觉得魏延就是诸葛亮逼反的诸葛亮总是不给他重用主观的认为他比反~~~~魏延由于诸葛生前不得志~死后诸葛又任用杨仪而不用他所以被逼反了~~~

不能说该不该杀那是个不太讲道理的时代,本来政治问题就没有绝对的对于错,只能说魏延死的冤了,在古代人的头发那么长难道诸葛亮用手摸魏延的后脑了,之后知道魏延有反骨。纯属民间看法。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我认为诸葛亮穷兵黩武,不值得后人学习,但精神绝对知道我们学习,但我不是在否定诸葛亮的人品。难道只有姓刘的能做皇帝。没有道理吗。科学的看待历史就会有不一样的历史人物观念。




根本就没杀!
不该,诸葛亮太自负,不相信其他任何人,自以为是,没能让手下发挥最大的才能,难道只有他才能让魏延不反吗?刘禅就不能吗?.....
一代名臣诸葛亮世界英雄拿破仑现在才发现这句话是多么有智慧从一个侧面来说他俩都太才华横溢了,以致优秀的手下都无发挥的机会
从当时的蜀国来看,魏延是一名有勇有谋的猛将,不应该杀!!从《三国演义》的内容上看,诸葛亮在五丈原禳星未成,就是因为魏延踏灭了一盏灯!!!所以于公魏延不该杀,于私,却是应该杀!!!
恩,可是当年不知到是谁说斩了魏延会让天下人不敢投降蜀国,诸葛亮才没杀了魏延,反而魏延怀恨诸葛亮。才把七星灯给毁灭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