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大禹治水给后人什么启示

时间:2010-7-17 专题: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给后人什么启示
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尤其可贵的是,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
这个传说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国家刚刚形成时的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件事。

据古文记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生活非常困难。面对到处是茫茫一片的洪水,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鲧去完成这个任务。由于他用的是“堙”、“障”等堵塞围截的方法,治水9年,劳民伤财,不但没有治住,反而越来越大。尧死后,大家推举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巡视治水情况,看到解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举鲧的儿子禹。禹是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意志坚强的大禹,看到群众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便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子,来到治水的工地。

大禹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和曾同他父亲鲧一道治过水害的人,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有人认为:“洪水泛滥是因为来势很猛,流不出去。”有人建议:“看样子,水是往低处流的。只要我们弄清楚地势的高低,顺着水流的方向,开挖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办了。”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启发,他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改鲧过去“堵塞”的办法为“疏导”来根治水患。为了便于治水,大禹还把整个地域划分为九个大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州。从此,一场规模浩大的治水工程便展开了。

大禹亲自率领20多万治水群众,浩浩荡荡地全面展开了疏导洪水的艰苦卓绝劳动。大禹除了指挥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他手握木锸(形状近似于今天的铁锨),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由于辛勤工作,他手上长满老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长期泡在水中,脚指甲也脱落了。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这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恰好从家里传来婴儿哇哇的哭声,他怕延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过家门,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治水工作还是很忙,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在大禹领导下,广大群众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他们又回过头来,继续疏通各地的支流沟洫,排除原野上的积水深潭,让它流入支流。从而制服了灾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在治水的同时,大禹和治水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使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对于大禹的功绩,广大人民歌颂他,感谢他,怀念他,当时人们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

相传黄河上游的龙门山上的禹门口(今陕西韩城与西河津之间),为大禹所凿。龙门山口,口宽80步,河水由此而下,奔腾咆啸,声如巨雷。集中在龙门水下的大鲤鱼为急流所迫,随之而下,向下不断跳跃,即民间流传的吉祥之兆——“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位于山西省芮城县东南5公里的黄河岸边的神柏峪,相传是大禹勘察水情、并在河边的柏树上拴马歇脚的地方。后人在此处河边修建了一座禹王庙,以示纪念。

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下,人们还修建了大禹的陵墓——禹陵,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大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夏朝。我国的历史从此时起,进入了阶级社会,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


http://www.hanhuncn.com/html/hthp/20051215141834806.html
大禹治水

  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滔滔洪水淹没了平原,包围了丘陵和山岗。大批人口和牲畜死亡,房舍和积蓄也为洪水所吞噬。大水经年不退,灾民们扶老携幼,到处漂流。整个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之中。

  唐尧主持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专门研究水患问题。当时部落联盟议事会议主要由“四岳”即四个部落首领组成。他们一致推荐有治水传统的夏族首领鲧主持治水。鲧采用“堙障”办法,修筑堤坝围堵洪水。但是洪水如此之大,所修筑的堤坝频繁地被大水冲垮。鲧在九年中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没有能制止水患。尧的助手舜巡视各地,发现鲧治水无方,便把鲧放逐到羽山(今山东郯城附近),将他处死在那里。

  唐尧死后,虞舜继位为部落联盟领袖。经过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推荐,又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禹联合了共工氏和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继续向洪水展开大规模的斗争。他吸取了他父亲治水失败的惨痛教训,改变单纯筑堤堵水的办法,采用疏导的策略。《淮南子·原道训》记载:“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说他以水为师,善于总结水流运动规律,利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流势,因势利导地治理洪水。为了掌握下游地区的地形情况,大禹“左准绳,右规矩”,“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带着测量工具,到各处勘察地形,测量水势。在此基础上,他带领群众,“疏川导滞”,根据地形地势疏通河道,排除积水,洪水和积涝得以回归河槽,流入大海。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水由地中行,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于是,人民纷纷从高地下来,回到平原上。接着,禹又带领人民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发展农业,化水害为水利,在黄河两岸的平原上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诗经》歌颂禹的功绩说:“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说他平治了水灾,把梁山之野开辟为良田。

  大禹不仅聪明能干,更为可贵的是,他富于牺牲精神,勤苦耐劳,为天下人谋利益。治水工作艰苦而繁忙,他和涂山氏女结婚后的第四天,就离家去参加治水。他作为一个部落首领,“身执耒锸,以为民先”,亲自指挥和带领大家劳动。由于风吹日晒,栉风沐雨,他的脸孔都变黑了。由于经常光着双脚下水干活,他腿上的毛都磨光了。他就这样“劳身焦思”,在外面辛辛苦苦地干了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

  大禹很注意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生死悠关的危机面前,各氏族部落齐心协力,团结协作,保证了治水的成功。大禹领导人民平治水土、发展生产有功,得到人民的拥护,人们把这位治水英雄推举为政治领袖。当虞舜去世以后,禹就接替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领袖。(当时,部落联盟的领袖是由各氏族部落的首领民主推举产生,这种推举制度叫做“禅让”。)禹是原始社会末期由民主推举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领袖。在治水过程中,大禹自然地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望,形成了对部落联盟的强有力的领导。他“铸九鼎”,“定九州”,按照行政区划加强对各氏族部落的管理。并且使“人物高下各得其所”,划分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原始的民主制度逐步被打破,后来大禹传位给他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大禹治水成为中国古代国家历史的开端,因此,在我国历史上治国与治水始终密不可分。

  大禹治水传说体现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人定胜天的民族精神。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流传着远古大洪水的神话传说,都说在远古时代有一次不可抗御的滔天洪水,几乎灭绝了民族,最后仰仗神的旨意,采取逃避的方式,才使极少数人生存繁衍下来。而只有在中华民族的神话里,才说到洪水被大禹治得“地平天成”。这是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与水旱灾害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大禹治水的功绩一直受到后人的赞颂和怀念。战国时期仍有人感慨系之:“微禹,吾其鱼乎!”说要不是禹,我们现在早已变成鱼虾了。大禹治水的地域,据专家考证,是在今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山东南部及江苏、安徽的淮北部分。后来大禹治水的传说普遍流传,在以后世代的口口相传中,人们把各种重要的水利活动都附会在大禹身上。人们甚至将一些自然力创造的奇迹,疑为鬼斧神功,也附会在大禹的身上,增加了几分神话色彩。传说他除了治理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的江河陂泽外,还导江岷山、导淮桐柏、导河积石、凿龙门、辟伊阙、下砥柱等等。又传说他死后,葬在浙江绍兴的会稽山上,就是今天的大禹陵。对大禹的缅怀,是对英雄的纪念,也是对治水的呼唤。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
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
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
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
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
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
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探
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
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
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
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后代的人都称赞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
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时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
活,还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
变成氏族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
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
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
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
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
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禹
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
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
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
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在我国到处都有关于大禹的遗迹和传闻。安徽怀远县境内有禹墟和禹王宫;陕西韩城县有禹门;山西河津县城有禹门口;山西夏县中条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开封市郊有禹王台;禹县城内有禹王锁蛟井;湖北武汉龟山东端有禹功矶;湖南长沙岳麓山巅有禹王碑;甚至远在西南的四川南江县还建有禹王宫;而河南洛阳更有大禹开凿龙门的传说。这些遍布中国的大禹遗迹,记刻着大禹的丰功和人们的思念。大禹是我国古代伟人中最受人们崇敬的一个。

  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从他父亲鲧(gun滚)的时候起,就开始治水。我国人民与洪水搏斗的古老故事,就是从鲧开始的。

  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我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传说时代,也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那时,生产能力很低下,生活条件很艰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洪水横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活着的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请各部落首领共商治水大事。尧对大家说:“水灾无情,请大家考虑一下,派谁去治水?”大家公推鲧去办理。尧不赞成,说:“他很任性,可能办不成大事。”但是,首领们坚持让鲧去试一试。按照当时部落的习惯,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与大家意见不相符,首领要听从大家的意见。尧只好采纳大家的建议,勉强同意鲧去治水。鲧到治水的地方以后,沿用了过去传统的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搞了个象围墙似的小土城围了起来,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是由于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结果弄得堤毁墙塌,洪水反而闹得更凶了。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并没有把洪水制服。

  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情况。他见鲧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把鲧办罪,处死在羽山(神话中的地名)。随后,他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还派商族的始祖契、周族的始祖弃、东克族的首领伯益和皋陶(gaoyao高摇)等人前去协助。

  大禹领命之后,首先寻找了以前治水失败的教训,接着就带领契、弃等人和徒众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这次考察是很辛苦的。据说有一次他们走到山东的一条河边,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山洪暴发了,一下子卷走了不少人。有些人在咆哮的洪水中淹没了,有些人在翻滚的水流中失踪了。大禹的徒众受了惊骇,因此后来有人就把这条河叫徒骇河(在今山东禹城和聊城县一带)。

  考察完毕,大禹对各种水情作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带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木耒等工具,开始治水。他们一心扑在治水上,露宿野餐,粗衣淡饭,风里来雨里去,扎扎实实地劳动着。尤其是大禹,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腰累疼了,腿累肿了,仍然不敢懈怠。

  据考证,当时大禹洽水的地区,大约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巍峨雄姿,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但是,特大洪水暴发时,河水就被大山挡住了去路,在缺口处形成了游涡,奔腾的河水危害着周围百姓的安全。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获得了成功。原来,黄河水系有主流、支流之分,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宽,把支流疏通,与主流相接,这样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归主流。同时,他们把原来的高处培修使它更高,把原来的低地疏濬使它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陆地和湖泽。他们把这些大小湖泽与大小支流连结起来,洪水就能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了。

  大禹指挥人们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他公而忘私,据说大禹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他路过家门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劝他进去看一看,照顾一下,他怕影响治水,没有进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见了父亲,非常高兴,要大禹到家里看一看,他还是没有进去。他把整个身心都用在开山挖河的事业中了。

  治水成功之后,大禹来到茅山(今浙江绍兴城郊),召集诸侯,计功行赏,还组织人们利用水土去发展农业生产。他叫伯益把稻种发给群众,让他们在低温的地方种植水稻;又叫后稷(ji)教大家种植不同品种的作物;还在湖泊中养殖鱼类、鹅鸭,种植蒲草,水害变成了水利。伯益又改进了凿井技术,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到处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夏禹死后就葬在茅山,后人因禹曾在这里大会诸侯,计功行赏,所以把茅山改名为会稽山。这就是绍兴大禹陵的由来。而今的禹陵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1979年重建大禹陵碑亭一座,飞檐翘角,矗立于甬道尽头。内立明朝人南大吉书写的“大禹陵”巨碑一块。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亭南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是前人考辨禹的墓穴所在之处。

  大禹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子孙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为炎黄后裔怀念。人们来到绍兴,总忘不了去市东南的大禹陵观瞻。 

<ahref="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90/92/43/1167909243.8407552.jpg"target="_blank"><imgsrc="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90/92/43/1167909243.8407552.jpg"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
翻开金光闪闪的中华文明史册,长卷的首篇,赫然在目的便是大禹治水的壮举。大禹作为华夏民族的伟大祖先,他一生最大的功业,一是治水,一是立国。治水,奠定了立国的根基;立国,巩固和发展了治水成果,使当时松散的氏族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可见,大禹不但是伟大的治水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祖。历史的尘埃湮没了远古人类迈向文明的足迹,浩繁的典籍中也只留下一些难以真切辨认的史影。根据有关史料和先贤、时贤对大禹的研究成果,对大禹治水立国等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探讨意见,与大家讨论。


  一、中华民族大规模的治水始于四千年前的尧舜时代


  地质学的研究证明,地球在“新冰期”后,由于气候变暖,冰雪消融,世界各地曾普遍发生洪水灾害,对此,犹太、印度、希腊等民族的古神话中都有关于洪水的记述。


  关于大洪水降临人间的缘由及人类在洪水中再生的情况,西方的神话传说是:上帝看到人类罪孽深重,便涌起滔天洪水毁灭了人类。惟有诺亚奉上帝之命建造了一艘“诺亚方舟”,载着一家老小及各类留存物种逃脱了灭顶之灾。“方舟”最后在阿拉特山搁浅,诺亚放出鸽子探视水情。鸽子衔来一片鲜橄榄叶,传递出洪水退尽、大地回春的消息。于是诺亚走出方舟,成为人类的新始祖。


  中国著名学者竺可桢先生在经过大量科学研究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在5000年前的仰韶时代到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黄河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潮湿,河水的径流量和洼地的蓄水面积大大增加。亚热带的雨水偏多造成了这一地区洪涝灾害的频发。于是便有了尧舜时期“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尚书?尧典》)的记载。


  洪水横流所带来的草木畅茂、禽兽繁殖的状况,是农业发展的一大阻碍,但是丰沛的水源和活跃的生态同时也是农业发展乃至整个文明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动力。尽管这种生态环境本身还不是文明,本身并不构成一种人文创造,而恰恰是人类文明的阻碍,但是它给人们提供一个活跃的环境,提供了一个挑战的对手。洪水横流的环境给人们带来了急待整治、开辟的艰难和逆境,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特殊的蓬勃生命力。


  但是在东方,面对“汤汤洪水”,华夏民族的祖先没有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上帝的身上,而是汇聚人类自身的智慧和力量,与洪水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为了制服洪水,我们的祖先与洪水进行了英勇的抗争,鲧禹治水的传说就是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起初,“帝尧十九年,命共工治河”(《竹书纪年》),共工采取“壅防百川,堕高堙庳”(用堤坝挡住众多的河流,削平高处、填平低处)的办法,不但没能治住洪水,反而使漆水更加严重,共工因此被流放到(“流共工于幽州”)。共工治水失败后,尧在征求“四岳”意见的基础上,命鲧治水。鲧没有接受共工治水失败的教训,仍采用“堙洪水”即水来土挡的办法,“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被杀于治水任上。鲧死后,禹又担当起治水的重任。禹在认真吸取前辈治水失败的教训,根据水往低处流的特性,改用疏导为主的办法,“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孟子?滕文公下》),经过多年艰苦卓越的奋斗,终于战胜了经年不息的大洪水。相传禹疏导洪水入海以后,很快把治水的主要工作转向了农田水利建设上,即修建农田沟洫,把田间积水排到川泽中去。这样,经过大规模的平治水土之后,“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孟子?滕文公下》)。


  二、大禹治水的范围和治水活动内容


  如果按《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大禹治水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绝大多数大江大河,这其实是附会和夸大大禹的功绩。按照当时的社会状况,大禹治水不可能把今天范围的华夏河山重新安排。从大禹乃至后来夏朝活动的范围主要在黄河中游晋南和豫西一带而言,大禹治水的范围应该不超过华夏族与东夷族聚居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也包括今淮河和海河流域部分区域。


  “疏川理水”经由的路线大抵如《禹贡》所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漳水),至于大陆(为黄河冲击而成的大湖,在今河北隆尧、巨鹿、任县之间,今已淤平),又北播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大禹治水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凿山导水,具体就是“凿龙门,辟伊阙”;二是“播九河”,即疏导黄河下游多条支流入海;三是“尽力于沟洫”,即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关于“凿龙门,辟伊阙”。按照史料记载,疏通河道最关键的工程莫过于“凿龙门,辟伊阙”,即将挡住洪水去路的龙门山、伊阙山(伊阙在河南洛阳的西南10公里处的龙门石窟前。此地两山夹峙如门,伊水从中穿过,称为伊阙,唐代以后称龙门)凿开,让洪水顺流而下。


  黄河,宛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汹涌澎湃,左冲右突,奔腾向前。行至今陕西韩城市与山西河津县交界的龙门,河道突然变得十分狭窄,两岸峭壁林立,谷深流急。相传远古时代,此处的两架山——黄龙山和龙门山原是连在一起的,大禹从积石山疏导黄河一路来到这里,见河水被大山挡住了去路,便率工匠凿开龙门,让滚滚河水顺流而下。因龙门为大禹所凿,故又称禹门。千里黄河奔流至此,冲过龙门,便进入平原地带,河面立即变得开阔平缓。


  应该说,以龙山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大禹“凿龙门,辟伊阙”的可能几乎为零。后人为了颂扬大禹治水的功绩,将大禹治水赋予了一种改造自然的创造力,把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龙门和伊阙等,统统附会在大禹身上,把他老人家神圣化了。不过,我们却可从中得到这样的启示:凡是为人民造福的圣贤,后人都愿意把他做得好事渲染、夸大,甚至神话,借以表达强烈的感恩之情。因此,流传至今的英雄大禹,可以说是人和神的完美“化身”。


  对于大禹“凿龙门,辟伊阙”的传说,我认为的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强烈的地震或暴雨导致龙门(伊阙)一带发生了大规模的山体滑坡,阻塞了洪水去路,大禹率领民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将挡路的泥石搬走,从而打通了阻碍洪水行进的道路。或许还有这种可能:大禹采取了火烧水浇人工凿的方式,日夜挖山不止,终于将狭窄的天然口门——龙门(伊阙)浚深拓宽,使大山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得以滚滚而下。


  关于“禹播九河”。“禹播九河”,是说大禹带领民众疏通了大陆泽以下的黄河尾闾,将其“分播为九”,使上游的洪水通过多条道路入海。近海河道因有潮汐迎送,涨潮时海水逆流而上,故称“逆河”、“横河”等。《尔雅?释水》列“九河”分别是指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钩盘、鬲津、简、絜等。当然,也有学者说,“九”代表多,并非确指九条河。


  位于今山东禹城徒骇河畔的一座土山(今禹城市西北3公里处,十里望村)。据当地旧志记载,“禹播九河”时,大禹率众来到今禹城境内,在具氏部落筑土丘以观水势,定徒骇、马颊、鬲津等九河流向,留下一座高十仞、广倍之的土台,后人称其为“具丘山”,并在台上建禹王亭,以示纪念。上世纪70年代,考古专家在此发现了“灰土层”、“单孔石铲”及“陶蛋丸”、“陶纺轮”、“卜甲”等器物,考证属“龙山文化遗存”,与大禹治水的年代相仿。


  关于“尽力于沟洫”。“尽力于沟洫”,是说大禹领导人民平治水患后,为了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产,又领导人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排除涝水,开辟出沃野良田。


  三、大禹治水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文明古国,农业对水的依赖直接导致了“治水平土”活动在华夏大地上大规模的展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语),这种以治水平土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生产活动无疑会强烈地反映到人类自身,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类本身的发展、人的社会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构成等,产生巨大的影响,留下深深的文化印痕。


  事实上,中外许多学者都把中国文明的产生归结为大规模的治水活动。美国历史学家魏特夫在《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认为,东方社会是治水社会,一切围绕着治水进行。东方文明是治水的产物。他还第一次提出了“水利文明”的概念,指出:“凡是依靠政府管理的大规模水利设施——无论是生产性的(为了灌溉),还是保护性的(为了防洪)——而推行其农业制度的文明时期,即水利文明。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和印度以及墨西哥和秘鲁都属于这种文明。”魏特夫还进一步阐述说,水利文明从物质角度讲,是社会财富的大规模凝聚,大规模的治水活动是人力与自然力的大较量。因此,一定历史时期治水活动的规模,也是当时社会物质财富力量的象征,所以水利文明必然出现在人类开始大规模有组织的治水活动时期。


  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当始于奴隶制社会的开端,而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正好形成于大禹治水之后,这是许多学者都十分关心并进行了深入探讨的问题。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治水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肖萐父主编的《中国哲学史》认为,中国奴隶制之所以早在四千多年前确立,比希腊、罗马及其他民族奴隶制“早熟”的原因是治水。是书指出: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政治上团结各氏族首领作为自己的‘股肱心膂’,建立治水机构;组织上,‘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按氏族分布的地域来确定版图,调剂劳力;经济上,‘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庶类’,按权力高下来分配治水斗争胜利果实。这样,就把原来维护灌溉的共同利益的机构,演变成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这就是由于治水斗争而促成我国奴隶制‘早熟’的客观要求。”


  按照上述思路,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首先,人们往往把鲧治水的失败归结为他采用的“壅防百川”的办法不对头,这固然不错,但从深的层次探究,鲧治水失败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治水的认识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对洪水还只能采用“障”的办法;另一方面,我们不妨做这样的推测,即鲧治水的时候,部落首领尧舜的势力还比较小,部落林立,各自为政,难以统一治水的行动。而到了大禹的时代,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首先,大禹注重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去治理水患,采取了科学的治水的方略,即根据水往低处流的特性,实行了以疏为主的治水方法。其次,大禹注意把各部落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合力,共同降伏凶猛的洪水。他请来四岳、后稷、臬陶、伯益等有名望的部落首领共同主持治水活动;并“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即会同天下诸侯共同治水,协商一致后统一行动。大概那时,严峻的洪水形势使人们普遍认识到,治水是事关各部族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需要有统一的意志和强有力的人物来指挥,并需要各方面的协作与配合,故能够比较自觉地服从大禹的指挥。


  对于东方国家形成的原因,恩格斯有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论述:“同一氏族的各个公社自然形成的集团最初只是为了维护共同利益(例如东方是灌溉)、为了抵御外辱而发展成国家,从此具有了这样的目的:用暴力来维持统治阶级生活条件和统治条件,以反对被统治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这里,恩格斯所说的东方,指古代的波斯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古代各氏族间为了维护灌溉的利益而组成的机构日后演化成国家机器。按照恩格斯提供的思路,我们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想:即中国古代为了维护氏族生存和发展而建立的治水组织机构,是后来演变成为奴隶制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如此呢?因为大规模的治水活动,需要有统一的意识和行动,也需要建立有强有力的指挥机构,从而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人力、物力用于治水斗争。治理大河洪水是许多部落共同的利益,因而促进了较大范围的部落联合。“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说明禹在治水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民族为中心,包括周围各兄弟民族的一个庞大联合体。而在这个联合体中被公推为领袖的大禹,在组织各部落共同的治水活动中,逐渐提高了声望,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力,他不但能召集万国诸侯聚会(同时诸侯又纷纷献上玉帛),而且能轻易地杀掉一个不听号令的诸侯。传说“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杀而戮之。”(《国语?鲁语下》)在会稽山与各部落的首领共商治水大计,防风氏因故迟到,被大禹处决。这很可能是防风氏对治水活动消极懈怠,不服大禹调遣,故大禹以开会迟到为名将其斩杀。这说明一种凌驾与超越氏族制度的强权体制已经产生,大禹与其他氏族首领的关系已不再是平等协商的关系,而是臣属的关系了。可见,大规模的治水活动促进了王权的产生,为禅让制转变为世袭制的专制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条件,与此同时,在长期治水过程中形成的凌驾于各氏族部落之上的组织机构,很容易演化成奴隶制的国家机器。正如周魁一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在禹治水的过程中形成的制约各氏族部落的领导机构,当是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前身,因而,治水本身也象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一样,在奴隶制国家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促进的作用。”(《先秦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及其含义的初步解释》)


  许多史书记载,大禹在治水胜利后,将天下“划为九州”。如《山海经?海内经》说:“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淮南子?修务训》也说禹“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国”。这里所说的州、国,显然与原始公社的氏族部落不同,当时已具有诸侯国的性质。这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已扩大到足以突破以血缘团体为基础的部落界限,向着更高的发展阶段——国家迈进。因为氏族制度和国家的区别,在于氏族的基础是血缘关系,而国家则“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禹平洪水,定九州,制土地,各因所生远近,赋入贡棐”(《汉书?食货志》),这表明臣服于夏禹的部落,已开始上交贡赋,而贡赋是国家政权得以维护的经济保障。
大禹治水时的得力助手皋陶,为东夷部族的首领,舜帝时就被任命为大理,掌管部落联盟的司法大权。大禹受禅为帝后,皋陶为仅次于禹的第二号人物。按照禅让制,皋陶是禹的法定继承人,然而皋陶先禹而亡;皋陶死后,另一位协助大禹治水的功臣伯益被推举为大禹的继承人。


  不过,历史的发展轨迹并没有按照原始民主——禅让的传统运行下去。禹死后,伯益并没有顺理成章地取得部落联盟的领导权,君临天下者却是大禹的儿子启。于是,在大禹巨手的强力推动下,历史在脱胎换骨的挣扎中奋力迈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级的台阶——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开始被世袭制度所取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诞生了!从此,阶级社会代替了原始社会,文明时代取代了野蛮时代。


  四、大禹治水的过程也是大量科技发明产生的过程


  治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艰巨的治水任务,光靠出大力、流大汗的苦干、硬干和盲干是不行的,还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支撑。可以肯定的是,大禹率领民众治水的过程,也是大量科技发明产生的过程。


《史记?夏本纪》说禹“身为度,称以出”,即是说大禹在领导这次大规模治水活动中,以自己的身体为长度,制造出了统一的测量工具——尺。还说大禹在查勘河流时,“左规矩,右准绳”——用规画圆,用矩作方,用准定平,用绳量长短。还“行(随)山表木,定高山大川”——沿着山岭砍削树木,以树为标,把测量数据一一记录下来,从而确定山川的高下及走势。


  有了测量数据,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记录和比较、分析和运算——后人藉此推断,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逐渐创造了古测量学,并催生了原始数学——“禹治洪水,决疏江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释昏垫之厄,使东注于海而无浸逆,乃勾股之所生也。”(《算经十书》)。


  治水对促进古代社会的文明进步远不止上述这些,城廓和文字的发明大概也应记在治水的账上。


历史学家把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最重要标志列为文字、算数和城廓的产生。而这“三大件”的问世又与治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城的发明产生于治水——水来土掩的“土围子”,就是后来“城”的源头,这是史学界的共识。关于中国的汉字起源,通行的说法是苍颉造字,仔细推敲起来,这种传说是站不住脚的,如此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只由一两个人发明。



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到了殷商,才开始有了文字——青铜器文和甲骨文”(尚钺《中国史纲要》)。但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非常成熟。而任何事物的成熟都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的渐进过程。因此,中国文字的发生史至少上推千年以上。


著名历史学家徐旭生先生认为,文字的普遍运用始于鲧禹治水时代,他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到了尧舜时代,治理洪水是刻不容缓、超过一切的大事,各氏族间的往来、商酌一定很频繁,不但算工计数需要符号帮助记忆,就是召集、约束恐怕需要符号帮助……因为事的促迫,它被推广使用,成为各族间的信号。文字的比较普遍运用和统一,就在这个时期开始的。”徐先生的见解是深刻的,值得信服。


五、大禹建都于豫西、晋南一带考证


大禹成为天下共主后,建都于何处,是史学家们颇为关心的问题,有禹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镇)、阳翟(今河南禹州市)等不同说法。


我以为,以尧舜禹一脉相承而言,大禹始建都处应在尧舜故都附近的晋南安邑。但没过多久,便翻过中条山,迁都于豫西的阳城。之所以迁都阳城,首先,从人文地理格局上看,夏邑处于中条山以北的汾运盆地。这里群山环抱,比较封闭。若求得大的发展,必须冲破自然屏障,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地理空间。而阳城临近伊洛地区和黄河谷地,居天下之中,便于统驭四方,可得地利之利。其次,嵩山一带是夏部族兴起和聚居的中心,也是禹的祖居之地,迁都于嵩山脚下的阳城,便于巩固统治基础,可得人和之利。于是,“禹都阳城”,并以他的氏族为国名,称“夏后”。


四千多年前大禹建都于嵩山脚下的阳城,阳城是中国奴隶制王朝——夏朝最早的都城,所以堪称真正意义上的华夏第一都。其理由如下:


第一,文献记载言之凿凿。许多重要典籍如《世本》、《竹书纪年》、《史记》中,有“鲧作城”、“禹都阳城”、“禹避阳城”之类的记载。


第二,考古实证不容置疑。古阳城遗址在今登封市东南告成镇西约1公里的王城岗上,是夏商周断代考古的重大发现——这里有一座面积30万平方米的规模庞大的夯土城垣遗址,发掘出土了古城墙基槽、祭祀坑和玉石琮、白陶器等重要礼器,经测定均为龙山文化晚期的文化遗存,已接近或进入夏代纪年范围内,与文献记载的禹都阳城的时代、位置十分吻合。


第三,本地旁证是为重要支撑。最主要的是这里有东周的阳城、汉三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禹避阳城处碑、启母冢以及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等。耐人寻味的是,千百年来这里的百姓一直把这个地方称作“王城岗”——只有王者所居之城,才可谓之王城。由此,考古学家便把这个遗址命名为“王城岗遗址”。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专家推定这里便是大禹当年建都的地方。至于“阳城”变成“告城”,是唐代武周时期发生的事情,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为庆祝自己封禅嵩山大功告成,遂将阳城县改为告成县。


王城岗遗址位于颖河与五渡河交汇处,岗之北是高大的嵩山,岗之南横贯颖河,山之南、水之北均为阳,其地取名阳城,可算是名副其实。这里背山面水,地势高敞,堪称风水宝地,大禹建都于此,可谓独具慧眼。


在位于此遗址不远处的“王城岗文物陈列馆”里,陈列着大量从王城岗出土的龙山文化晚期至东周时期的文物(主要是陶器),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在一些出土的东周陶器上看到了“阳城”或“阳城仓器”的篆体陶文戳记。遗址、文物、文献记载、民间传说,还有“王城岗”的地名等等,这不都传递着“禹都阳城”就在这里的信息吗!


至于史书上说“禹受封于夏伯,在豫州外方(嵩山)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即“禹都阳翟”的说法,其史实很可能是:禹或禹之后人又将都城从阳城迁往阳翟。


六、大禹的身世及死后葬地探究


1、大禹的身世


关于禹的身世,史书的记载是:禹,姒姓,名文命,字高密,黄帝的玄孙,崇伯鲧之子,夏后氏部族的首领。据有关学者考证,禹,即夏禹、姒禹,大禹是尊称。至于“文命”,则是由称赞大禹“文德教命”的词句转化而来;高密是由封地(今河南省新密市东南三十里有古高密,相传是禹的封地)变而为禹名。


在古人笔下,大禹的出身充满了神话色彩。《启筮》说:“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初学记》说:“鲧腹出禹。”如此说来,大禹是被杀于或羽山的父亲鲧所生,确系鲧的根苗。其实大禹不可能是乃父鲧直接所生,而是“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剖背而产高密(即大禹)”。


相传公元前2297年农历六月初六,是禹的生日。至于禹的出生地,则聚讼纷纷。有说“禹生西羌石纽”,地在今四川北川县(或汶川或茂县)禹里乡的石纽村,有说禹生于今河南登封嵩山脚下的“水牛屯”(“水牛”为“石纽”的谐音),等等。以禹父鲧被杀前曾为崇伯——即活动于古嵩山(嵩山古称崇高山、崇山)地区的夏部族首领(因名崇伯鲧),和夏族发祥地在晋南、豫西一带(一般认为,夏族兴起于晋西南的汾运盆地,后扩展至豫西——“禹都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告城镇),以及嵩山一带大禹圣迹众多的事实而论,我以为禹的出生地当以嵩山脚下的可能性最大。


我曾到被称为“神禹故里”的四川省北川县禹里乡拜访,见到“禹生石纽”的刳儿坪,其地“稍平阔,石上有迹,俨然人坐卧状,相传即圣母生禹遗迹”(《四川通志》);沿刳儿坪溪流而下,见一巨石,其状如盆,传为禹母生子时的“洗儿处”。


放下禹生于何处的疑问不说,单就他诞生这件事本身而言,可以肯定地说,禹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定与常儿无异,只是后来他成为伟大的英雄,人们才把他的出生涂上了神奇的色彩。


因治水有大功于人民,后人称禹为大禹,意即伟大的禹;一个“大”字,表达出后人对禹的无限推崇和景仰。


2、大禹的葬地


“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相传大禹晚年的时候,曾召集各部落首领到茅山“会计”(开会讨论之意),“爵有德,封有功”。各部落的诸侯都如期到达,并向大禹呈献了各自的贡品。“会稽者,会计也”,据此,后人便将茅山改为会稽山。


“禹葬会稽,不烦人徙。”大禹死后,相传就葬于会稽山。据说大禹死前还立下这样的遗嘱:“吾百世之后,葬我会稽之山,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下无及泉,坟高三尺,土阶一等,葬之日,无改亩,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大禹死后,伯益等遵其遗嘱对他实行了简葬。如此功勋齐天的英雄人物,死后不过用“苇椁桐棺”裹身,这件事让孔老夫子都感动不已:“禹,吾无间然矣。”是啊,大禹的功德近乎完美,除了赞美和崇敬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以大禹的地望在中原嵩山,建都于晋南、豫西一带而论,他死葬于绍兴会稽的可能性较小。更何况距今4000年前,宁绍平原还是一片浅海或沼泽,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特定的地理条件,人类的改造自然的脚步还不会踏至此地。与此同时,考古学家也没能在绍兴一带找到夏文化的蛛丝马迹。故有学者认为,按照史书关于“禹封泰山,禅会稽”的记载,早期的会稽应在今山东泰山附近,绍兴会稽当为大禹某支后裔迁徙而来。当时,大禹后裔抵达今绍兴一带后,逐渐与当地的土著融合在一起,后来反客为主,成为这带的主人,因怀念先祖,故将绍兴的茅山改为会稽,并作禹穴于其上。也有学者指出,大禹巡狩会稽和死葬会稽的故事,是越王勾践强大以后,为了扩大影响,有意编造出,并加之散布,属托古之辞。


不过,大多数的中国人还是相信,他们心目中的伟大治水英雄和“立国之祖”就长眠在会稽山上。而且在华夏民族的意识中,禹早已升格为神,成为万民景仰和顶礼膜拜的对象。


七、大禹精神千古传


禹治水十三年,劈山开地,决通九河三江,使百川通畅注入大海,终于制服了洪水。于是,被水围困的人民“降丘宅土”,纷纷从丘陵高地搬回肥沃的平原。大禹又带领人民“尽力于沟洫”,开挖沟渠,引水灌溉,使荒地成沃土,泽国变良田,人民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芒芒(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九州是大禹不辞劳苦,用脚底板“量”出来的。黄河上下,大江南北,无处不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禹迹”,这些“禹迹”同样是用“禹步”“走”出来的。


为了治水,大禹“身执耒臿,以为民先”,始终与民众一道战斗在治水第一线;为了治水,大禹栉风沐雨,废寝忘食,“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治水,他甚至变成力大无比的黄熊,开山拱石,一往无前。《史记?夏本纪》载大禹治水时,“劳身焦思”,“薄衣食”,“卑宫室”,“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这分明就是一幅艰苦卓绝的劳作图。


《尸子》也告诉我们:“古者龙门未辟,吕梁未凿,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不窥其家,生偏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曰禹步。”由此可见,大禹治水不但与艰难困苦为伴,也与疾病折磨如影相随。


由于长年的“劳身焦思”,大禹积劳成疾——手上的指甲脱落了,腿上的毫毛磨光了,面容黑瘦,嘴尖脖细,呼吸也上气不接下气。因经常与水打交道,“生偏枯之疾”,即染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痹,迈不开步子,走起路来,“步不相过”,只能前腿拖着后腿往前挪。这就是“原生态”的“禹步”,是大禹为民造福奋不顾身乃至不惜牺牲自己健康的真实写照。


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后人因崇拜大禹的事功和精神,竟连同对大禹本人来说很感痛苦和无奈的这种步态,也崇拜起来,不但模之仿之,还把它演化为一种祭祀舞蹈中的步法——“禹步”。


禹步最早为巫祝所采用。道教承袭此术,作为道士在祭祀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西晋禹步,写满了大禹治水的勇毅、坚忍、艰辛和奉献、牺牲,后人在模仿时,是否有这种生命历程的体验?!


生为圣贤,死为神仙,大禹的功德逐渐潜移默化为一种信仰。比如,称中国为禹域,大禹走过的地方叫禹迹,道士们做法时走禹步,山东有禹城、河南有禹州,禹王庙更是遍及全国各地。比如,道教的三官信仰中,以尧为天官,舜为地官,禹为水官。大禹虽名列第三,但在有些地方(如登封唐庄三官庙),人们竟违背“规矩”,别出心裁地将他供奉在中间。儒家也和道家一样虔诚地膜拜大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把禹尊为道统承传的圣人。比如,禹凿龙门、劈三门峡、“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后人崇拜他、纪念他,甚至把他身后许多人的治水功绩都算在了他的头上……特别是大禹治水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内核之一,其光芒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传说古时候中原地带常闹水灾,尧帝就命令鲧去治水。鲧只知道筑堤挡水,结果洪水仍然泛滥。舜继承了尧的帝位以后,决定任命鲧的儿子禹主管治水工程。于是禹就出发治水去了。他背着测量用的工具,登高山、立标志、跑九州、测地形,不顾雨雪泥泞,日日夜夜奔走在治水工地上。他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看一下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就这样他历尽辛苦,殚精竭虑地工作了整整十三个年头,带领百姓开辟了九州的道路,疏通了九条大河,整治了九片大泽,凿通了九座大山,终于治好了洪水,安定了九州,使原来洪水泛滥的地方成了鱼米之乡。禹治理好了洪水,立了大功,但他不居功自傲,还帮舜创作了名叫“九韶”的乐曲,用以体察政治,宣扬礼仪。舜对禹的品德和能力十分满意,于是就决定让他来继承部落首领的位置。
传说,古时候洪水滔天,吞没了大片的土地和山川,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舜帝派大禹到嵩山治理洪水。禹来到嵩山后,一改以往的治水的方法,变塞堵为疏导,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决定在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的轘辕山打开一条疏洪与泻流的通道。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多灾的华夏大地变为适合居住和生产之地。大禹治水的事迹也在不断为后人所缅怀。

最近有消息说,有运营商为解决长期以来宽带客户私接盗连严重等问题,如个别用户利用路由器为附近居民提供宽带接入谋取私利、非法经营事件,直接导致了黑网吧、非法运营等问题的发生,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制约了宽带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这种情况给给相关运营企业造成了大量的收入损失,因此,决定从完善技术手段入手,启用了宽带用户行为分析系统,有效地抑制了非法宽带客户私接盗连和ip电话猖獗的势头,使非法ip长途电话总时长大幅度下降。

仔细分析这种方法的确是行之有效,使企业的收入在短期内快速增长,但我们进一步分析却感到这种手段在策略上是不是有不妥之处呢。我们可以将用户比做水,水使堵不住的,因为你意堵水就可能流到其它地方去了,现在有这么多的运营商,有这么多的解决方案,用户为什么一定选择你呢。即使你堵住了,也会像蓄水一样,水压越蓄越高,将来一有机会水还是流走了,这样做是不是得不偿失呢。在这方面,我们真的要学习大禹治水的方法,变塞堵为疏导,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获得真正的有价值的用户。

我们不妨在细分一下所谓的非法用户,对于谋取私利、非法经营的当然要给与一定的适当的打击;对于私接宽带我们是不是可以区别对待呢,因为很多这样类型的用户之所以这样做,无非不是觉得宽带费用高了些,这样做省一些钱,我们的运营商是不是应该适当容忍一下呢,用户这样做无非就是多占用了一些流量和带宽资源,控制一下不就可以了吗;而对于ip长途电话,也可以通过控制通话质量来进行适当的限制,进一步想其实ip长途电话是一个很好的增值业务(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很难都堵住),运营商真的可以在这方面大做文章,通过这个是不是可以保留一部分流失的用户,或是通过俱乐部等方式来研究一下这方面的应用和增值空间,通过运营商的增值服务,使得这些ip长途电话要比未经过服务的质量要好,或是再叠加一些其它类型的服务,这样机会是不是更多一些,用户的感知度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

目前,提供宽带接入的运营商并不是一家,而且无线宽带接入的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质量则会不断提高,同时还有移动资费在不断地下降,移动对固话的取代在不断的加速。在这种情况下相关运营商是不是更应该为用户着想,改变服务态度和服务模式,相关运营商是不是应该向大禹治水学习,变塞堵为疏导,面对现在的竞争,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花费一些精力,在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基础下,不断地引导用户的消费。如果是这样,运营商的策略是不是更高一些,这样的运营商是不是更有发展前途了呢。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国家刚刚形成时的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件事。据古文记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生活非常困难。面对到处是茫茫一片的洪水,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鲧去完成这个任务。由于他用的是“堙”、“障”等堵塞围截的方法,治水9年,劳民伤财,不但没有治住,反而越来越大。尧死后,大家推举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巡视治水情况,看到解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举鲧的儿子禹。禹是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意志坚强的大禹,看到群众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便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子,来到治水的工地。大禹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和曾同他父亲鲧一道治过水害的人,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有人认为:“洪水泛滥是因为来势很猛,流不出去。”有人建议:“看样子,水是往低处流的。只要我们弄清楚地势的高低,顺着水流的方向,开挖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办了。”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启发,他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改鲧过去“堵塞”的办法为“疏导”来根治水患。为了便于治水,大禹还把整个地域划分为九个大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州。从此,一场规模浩大的治水工程便展开了。大禹亲自率领20多万治水群众,浩浩荡荡地全面展开了疏导洪水的艰苦卓绝劳动。大禹除了指挥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他手握木锸(形状近似于今天的铁锨),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由于辛勤工作,他手上长满老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长期泡在水中,脚指甲也脱落了。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这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恰好从家里传来婴儿哇哇的哭声,他怕延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过家门,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治水工作还是很忙,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在大禹领导下,广大群众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他们又回过头来,继续疏通各地的支流沟洫,排除原野上的积水深潭,让它流入支流。从而制服了灾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在治水的同时,大禹和治水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使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对于大禹的功绩,广大人民歌颂他,感谢他,怀念他,当时人们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相传黄河上游的龙门山上的禹门口(今陕西韩城与西河津之间),为大禹所凿。龙门山口,口宽80步,河水由此而下,奔腾咆啸,声如巨雷。集中在龙门水下的大鲤鱼为急流所迫,随之而下,向下不断跳跃,即民间流传的吉祥之兆——“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位于山西省芮城县东南5公里的黄河岸边的神柏峪,相传是大禹勘察水情、并在河边的柏树上拴马歇脚的地方。后人在此处河边修建了一座禹王庙,以示纪念。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下,人们还修建了大禹的陵墓——禹陵,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大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夏朝。我国的历史从此时起,进入了阶级社会,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