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朱熹的资料

时间:2010-7-19 专题:朱熹
朱熹的资料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叉仲砖,号晦庵。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住重要的哲学家、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关干道德修养的主张1、立志朱熹认为学者首先要立志,树立明确高尚的志向。他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思不进。只思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已"。又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所谓立志,即是树立要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但一般自暴自弃的人,多半不能树立做圣贤的明确高尚的目的。他说:"今之学者大概有二病:一以为古圣贤亦只此是了,故不肯做功夫;一则自谓做圣贤不得,不肯做功夫"。自暴的人不屑做圣贤,自弃的人不敢做圣贤,这两种人都不能立志,所以都不肯做佳养功夫。立志又要勇猛坚决,才会有进步。他说,"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何谓勇猛坚决呢?就是如饥思食、渴思饮的态度。所以他又说,"立志要如饥渴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朱熹认为立志要明确高尚、勇猛坚决,这样就有坚强的信心,何患不进?2、主敬程颐曾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认为主敬包含以下几个意思。第一,所谓主敬,是培养严肃的或不放肆的道德态度。朱熹说:"敬是不放肆的意思"。所谓"不放肆",即是严肃谨守记礼法的态度。所以他又说,"敬只是收敛来","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即是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一身的主宰,培养自我支配的能力。第二,所谓主敬,是培养谨慎小心的道德态度。他说:"敬只是一个畏字"。所谓"畏","如居烧屋之下,如坐漏船之中",可畏"是警惕的态度。第三,所谓主敬,是培养精神专一或始终一贯的态度。他说:"主一只是专一"。"敬者守于此而不易之谓","敬是始终一事"。朱熹是十分重视主敬的工夫的,认为这是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贯穿在整个佳养过程的始终的,所以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有人间:"敬何以用工"?怎样做敬的工夫呢?他答道:"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这是一句很扼要的话。所谓"内无妄思",即是念念存天理而去人欲。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重,口容止,气容肃,皆敬之目也"。"内无妄思",是潜伏的内心精神生活的控制;"外无妄动",是显著的外在身体动作的支配。只要能支配身体的动作,便能影响内心和生活;反之亦然。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内无妄思,便自然外无妄动。他把这叫做"内外夹持"。他的这种主张,是和他的中华民族主义世界观及人性论分不开的。他的主敬修养,也吸取了佛教"入定"的因素。他反对不要名教的宗教,却把名教中含有的宗教的禁欲主义因素在禁锢人们的心灵上,这表现了他的理学教育思想的特点。3、存养孟子讲过"养心莫善于寡欲"、"操者存舍者亡"的思想。朱熹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他从"性即理"的思想出发,认为道德修养必须注意把无有不差的"心"存养起来,要收敛其身心,使精神常集中在这里,而勿便失忘。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纸上语。待存养得此昭明洞达,自觉无许多窒碍,焦时方取文字来看,则自然有意味,道理自然透彻,遇事自然迎刃而解,皆无许多病痛"。所谓"存心、养心",是专指心而言。从另一面说,就是不要失忘此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但人的"心"中交杂着物欲和义理,因此朱熹认为"存养"就只要收敛此心,使它都安顿在义理上。"学者为学,未间其知与力行,且要收拾此心,令有个顿放处。若收敛都在义理上安顿,无许多胡思乱想,想久久自于物欲上轻,于义理上重"。所以,有时他把存养和穷理联系起来:"学者须是培养。今不作培养功夫,如何穷得理。4、古察朱熹认为,"只是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的是人欲,正当于平分界处理会"。因此,一方面对天理来说,人主张立志、主敬、存养;另一方面对人欲来说,他提出"省察"的工夫。他同意他的学生的看法:"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顷,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涵养对省察可以起推进作用,"至于涵养愈熟,则省察愈精矣"。"省"是反省,"察"是检察。所谓"省察"的工夫,就是要求学生对人欲之私意在"将发之际"和。己发之后"进行反省和检察。他说,"谓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立于念虑之始萌也。谓省察于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念虑之萌,固不可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朱熹的"省察"工夫,即"求放心"的工夫。他认为不良环境及一切物欲蒙蔽以至于使精神昏味,本然的善心丧亡,"道心"主宰、支配不了"人心","人心"却要主宰、支配"道心"。"省察"的工夫,即是随时清醒、谨慎从事,把违反天理的言行压抑掉,而且更要窒息这种思想在他们头脑中任何的萌芽。"省察"本心,揭去昏翳,使心中的"理"永远保持通明,这就是朱熹道德教育与修养的重要任务(一)朱熹的读书法1.循序渐进所谓循序,是尊循教材的客观顺序与学生的主观能力去规定学习的课程或进度。所谓渐进,是不求速的意思。依朱熹的看法,读书"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则志定理明,而无踩易陵遢之患矣。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近方觉此病痛不是小事。元来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面无根脚。"2.熟读析思所谓熟读,就是要把书本背得烂熟。所谓精思,即是反复寻绎文义。依朱熹的看法,"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遍数己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为精不熟之患。今人所以不如古人处,只争这些子。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底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通透处。若不如此,只是虚设议论,非为已之学也。"3.虚心涵泳所谓虚心涵泳,即是客观的态度,还古书的本来面目,并不执着旧见,接受简明平正的解说,而不好高务奇、穿凿立异。依朱熹的看法,"庄子说,吾与之虚而委蛇。既虚了,又要随他曲折去。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灰杜撰。学者看文字,不必自立说,只记前贤与诸家说便了。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了,却将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其有不合,便穿凿之便会。"4.切已体察所谓切已体察,即是读书时,使书中道理与自己经验或生活结合起来,并以书中道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依朱熹的看法,"入道之门,是将自个已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已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在外,无不相干。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已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复,我实能克已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5.着紧用力所谓着紧用力,即是以刚毅勇猛的精神去读书,以坚持到底而不懈怠的精神去读书。依朱熹的看法,"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全不曾发愤。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6.居敬持志所谓居敬,即是收放心,严肃认真与精神专一的态度。所谓持志,即是树立一个具体目标、或根据一个特殊问题去书中搜集及整理有关资料。依朱熹的看法,"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自持,凡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多是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不精。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好。"(二)教学原则方法朱熹《中庸》上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当做教学过程,并认为"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在教学过程中,他提出了几项教学原则和方法。1.自动和适时的启发朱熹很重视学习的自动性问题,他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千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依他的看法,做学问主要靠自己主观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去掌握知识或寻求真理。既然这样,那么教师起什么作用呢?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师友之功,但能示于始,而正之于终尔"。他还说了自己的经验,"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终不能代替学生的作用。教师只是做一个"引路人”,在学生开始学习时给予引导指点;在一个阶段学习完结时,检查学生学习是否正确,是否有成效,给予适当的评价、证明和裁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一同商量。在商量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启发。他在《论语》"不愤不启"一章注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又说:"此五所谓时雨之化。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己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不愤不悱,很难教导;待其愤悱,就豁然贯通了。朱熹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等待学生自发地出现主动性,而是靠教师积极主动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使无疑者有疑,便有疑者无疑,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见解。2.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所谓"勇猛奋发",是指在学习开始时,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精神去学习,应如兵士在开始战时,抱有进无退、有死无生的决心一样。他说,"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功夫。若半上半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他又把学习比做炼丹、煎药、推车。开始用猛火炼丹,"方好微微火养教成就。""譬如煎药,先猛火煎,数百沸大滚,直涌坌出来,然后却可以慢火养之"。"如推车子,初推却用些力;车既行后,自家却赖他以生"。这就是说,开始学习时,应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态度去做学问,才能克服客观的困难和主观的惰性。但朱熹以"猛火"之后,再用"微火养之"譬喻,并不等于说以后的学习可以松懈下来,所以他又提出了"温故时习"的原则。依朱熹的看法,"时习"是重要的。他说:"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这就是说,如果不学习,就不能获得必需的知识技能;如果不随时复习或练习,就不能巩固其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如果不随时复习或练习,就不能收到复习的功效。他又说:"学贯时习,须是心心念念在上,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所谓"时习",即随事、随时、随处都复习、练习其已获得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不间断的"温故"的过程。他说,"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他认为温故是知新的基础。"温故"能便其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他认为那种只知机械地重复旧闻而不能触类旁通的人,是不能当教师的。所以他说:"温故又要知,唯温故而不知新,故不足以为人师"。朱熹种既强调学习要勇猛奋发,又主张持之以恒;既重视时习温故,又不忽视探索新知的思想,对我们仍是有启发意义的。3.教人有序不可取等朱熹承了张载的思想,也提出"教人有序不可说等"的原则。他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序,而不可说等。"又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远者大者。"他很注意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他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又说,"于显处平易处见得,则幽底自在里许。且于切近处加功"。还说:"据某看学问之道只在眼前日用底便是,初无深幽妙"。这就是说,学习必须从低处到高处,从平易处到幽微处,从眼前日用底到深深远幽妙底。低处、平易处、眼前日用底是基础。怎样循序渐进?朱嘉说:"学不可躐,不可草率,徒费心力,须依次序,如法理会,一经通熟,他书亦身着"。他又说:"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下学是上达的基础,学问要做下学的工夫,打了基础,才有上达的可能。他说,"圣贤教人,下学上达,循循有序,故从事间者,博而有要,约而不孤,无忘意凌躐之弊。今之言学者类多反此,故其高者沦于空幻,卑者溺于闻见,伥伥然未知其将安所归宿也"。朱熹认为,不先从事于下学而妄想上达,就是躐等,便沦于空幻;专从事于下学而不想上达,虽未躐等,但沉溺于闻见。前者是"不循序而跟进",后者是"虽循序而不进",都是不好的,只会浪费精力而不能达到目的。他认为只有遵循由易而难、由近而远的阶段,且力学习,则自有进步。4、笃行朱熹继承了儒家关于笃行的思想,在教学上重视行的作用。他说,"徒明不行,则明无所有,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则行无所问,某行而已"。他的意思是说,知而不行,其知为空知,行而不知,其行为冥行。所以知行应该是并进的,不可偏重或偏废。如果从发生的时间上说,致知在先,力行在后;但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上说,致知为轻,力行为重。所以他说:"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行为重"。他还提出了"知行相须"的观点。他说:"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他以这种常见的事例,深刻地表述了知行不可分割的关系。不但如此,他还进而提出知识是靠实践来加以检验的思想,他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益明,非前日之意味"。在他看来,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他这种躬行践履对于句识还需检验的思想,是深刻的。5.博学与专精结合朱熹认为,为学应当从博学开始,进而使博学与专精结合起来。所谓博学是指什么呢?他说:"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已治人之方,皆所当学"。"为学修己治人,有多少事在。如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军旅、刑法,皆是着实有用之事业,无非自己本分内事"。他还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朱熹是重视博学的,他以盖房子为例,重视"阔开基,广开址厂以为博学就是打好宽厚坚实的基础。他还说过:"孟子日: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语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须是先博然后至约,如何便要先约得?人若先以简易存心,不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将来便入异端去"。没有广博的基础就难以专精,仅只有一般性广博的知识而不专精,那也不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所以他强调治学"贯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无所得。。总起来说,朱熹教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己接触到了教学过程中教学原则的一些基本问题,学习的自动性、学与思、学与习、学与行、教与学、博与约等等;也涉及到教学的目的性、积极性、良好开端性、巩固性、量力性、实践性、广博性、专精性等等。他对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做了一番归纳、整理、总结、改造工夫,使之系统化了。其中很多是发人深思的见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遗产。(完)
我不认识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叉仲砖,号晦庵。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住重要的哲学家、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关干道德修养的主张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其父朱松,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此时朱熹14岁,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等人。绍兴十八年(1148),朱熹中进士,任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主簿,聚徒讲学,后罢归,监潭州(今湖南长沙)南岳庙。孝宗即位,朱熹上书反对议和。隆兴元年(1163)被召见,复言主战。朝廷虽屡任以官职,因与执政者政见不合,皆辞不就。淳熙五年(1178)史浩再度为相,荐朱熹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屡辞不许,次年赴任。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请修复旧观,订立学规,从事讲学。淳熙八年(1181),浙东大饥,朱熹被任命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次年,因屡次上疏弹劾台州太守唐仲友违法扰民,唐仲友为宰相王淮姻亲,朱熹的奏章被扣压,因愤而辞归。淳熙十四年(1187),周必大为相,任朱熹提点江西刑狱。次年,升兵部郎官,以足疾为由请归。淳熙十六年,光宗即位,任为江东转运副使,以病力辞,后改任漳州(今属福建)知州。绍熙二年(1191)辞归建阳,五年(1194)起任湖南安抚使,修复岳麓书院,扩建学堂,广纳四方游学之士。宁宗庆元元年(1195),为焕章阁待制、侍讲,因得罪韩□胄而罢。次年,监察御史史继祖劾其伪学欺人,革职罢官,归建阳讲学著述而终。朱熹一生关心现实,对金人南侵、土地兼并、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现状焦虑不安,要求选贤任能,修明军政,爱养民力,实现统一。从中进士至死50多年间,虽为官仅9年,在朝廷任职仅40天,但在任上都能革除弊端,打击贪吏,救灾安民。朱熹一生的主要精力倾注在讲学和著述上。他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义理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的正宗哲学,在思想领域中起了长期的消极作用。所撰《四书集注》,元代以后的科举考试规定士人发挥题义必须以此书为依据,影响极大。在文学观点上,朱熹与二程相近。他倡导文道一贯之说,强调文道统一,认为道是文的根本,文是道的枝叶,二者不能分开,反对"文以贯道":"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主张人们只要修道明理而力行不倦,文便能随道的产生而产生,好的文章便是文道合一的产物。因而,他对唐宋古文大家们重视文的作用不满,说他们是"弃本逐末"。与此相应,朱熹论诗重言"志",即诗中要有道德修养,认为有此即自成佳作。他反对从格律、词藻方面论工拙,强调质朴自然,因而形成他诗论中的复古主义观点。但他在具体论文论诗中,却有一些较公允的见解。如他认为学诗要从《诗经》、《离骚》开始;论古诗则重汉魏而薄齐梁;对陶渊明、李白、杜甫、陆游的诗和苏洵、苏轼的文都有较中肯的评价。同样,他的《诗集传》、《楚辞集注》,也常表现出尊重事实、重视文学反映现实和抒发情志的作用的求实精神。在道学家中,朱熹的诗歌艺术性最高;在南宋文坛上,他的文章也很有特点。朱熹的父亲朱松和老师刘子□,都是著名诗人,朱熹受他们的熏陶,也能写诗。他重古诗而轻律诗。五古学汉魏,学陶渊明,学唐人中诗风古朴的一派,往往即景即事,言志述怀,以表现其"雍容俯仰"的气象和"中和冲淡"的胸襟。篇幅较短,语言自然,不用典故,长于用白描手法写自然景色。《对雨》、《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卧龙庵武侯祠》、《康王谷水帘》等,都是代表作,《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中的"况复逢旱魃,农亩无余收;赤子亦何辜,黄屋劳深忧。而我忝朝寄,政荒积愆尤。怀□卧空阁,恻怆增绸缪",则反映了迫切的现实问题,抒发了忧国忧民的心情。朱熹认为自律诗出而讲究用韵、属对、比事、遣词,"益巧益密",有害于诗的"言志之功"。但他自己还是写了不少律诗,有些篇章也值得一读。五律如《登定王台》,旧时选本多入选。《拜张魏公墓下》6首,通过对爱国宿将张浚的赞颂哀悼,暴露了朝政的昏暗。"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中原尚腥□,人类几豺狼!"悲痛、愤激情见乎词。他的七律也有佳作,如《和刘叔通怀游子蒙之韵》:"扣角听君悲复悲,壮心未已欲何!交游半落丘山外,离别偏伤老大时。尚喜渊潜容贾谊,不须日饮教袁丝。病余我更无□赖,勉为同怀一赋诗。"这是晚年被贬逐之后写的。报国无门的悲愤,出之以苍凉委婉之词,弥觉沉痛。朱熹的七绝清新明丽之作较多。《水口行舟二首》、《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武夷□歌十首》一类诗,都情景交融,很有韵味。道学家用诗讲道理,写出的不过是"语录讲义之押韵者"。朱熹集中也有这一类"诗",但比例较小。同时,有些诗尽管也讲道理,却不是抽象地讲,而是用比兴手法写客观景物,给人以启发。如《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寓议论于写景,富于哲理性而不乏诗味。至如七律《鹅湖寺和陆子寿》中的"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直接说理,但说得亲切,至今为人们所引用。朱熹文章长于说理,风格近似曾巩。如《庚子应诏封事》力陈"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结构谨严,逻辑周密,语言平实,很能代表其文章风格。他的一些记事、写景的短文,颇有文艺性。如《记孙觌事》(《文集》卷七十一),寥寥200字,通过孙觌写降表"一挥而就"的情态及其"顺天者存"的议论,刻画出投降者的形象并给予辛辣的讽刺。《百丈山记》(《文集》卷七十八),写涧水、瀑布、远山、日光和云涛变灭,细致准确,宛然在目。《送郭拱辰序》(《文集》卷七十六),先写郭君为他画像表现出"麋鹿之姿,林野之性",后写他将出游,欲画隐君子之形以归,而以郭君不能从行为憾。其国土日蹙、贤人在野、朝政昏暗之意,都见于言外,是历来传诵的名篇。朱熹的《朱子语类》140卷,涉及面很广,是宋代以后新的语录体奠基之作。这种讲经传道、品评是非的口语化的文体,其特点是质朴无华,平易近人。如他论陶潜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语类》卷一百四十)论黄庭坚诗:"如《离骚》,初无奇字,只凭说将去,自是好;后来如鲁直恁地著力做,却自是不好。"(《语类》卷一百三十九)这些话语,大都是他平时语言的忠实记录,讲述者的情感和语气宛然,很有感染力。所著《朱文公文集》10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刻本。又有《续集》11卷,《别集》10卷,与《文集》合刊为《朱子大全》,有《四部备要》本。另有《朱子诗集》单行,共12卷,明程璩编,有正德十六年(1521)刻本。《朱子语类》140卷,有成化九年(1473)陈炜刊本、石门吕氏刊本。《诗集传》、《楚辞集注》均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新刊本。
名人姓名:朱熹出生年代:1130-1200名人职称: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名人国家:中国(南宋)相关介绍:朱熹(1130-1200)年,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出生于福建南平龙溪。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巨星。[www.mrzl.com,点击进入]朱熹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着有《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等。他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又建紫阳鹅湖书院,从事教育50余年。[www.mrzl.com,点击进入]毕生执着于教育的朱熹,师从一个"理"字。在他的心目中,"理"是万物开始的主宰,是自然界的一切,所有的世间万物,生成于"理",遵从于"理",归结于"理"。这种先天存在的精神的"理"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又是随处可见,时时主宰着人们的生活。他说万物有一"理",而一物也有一"理"。为了讲得更清楚一些,他采用了古代先贤们在哲学问题上最常用的推理方式,研究出一套以"理"为中心的运行模式来,即理--气--物(现世)--气--理。[www.mrzl.com,点击进入]可以看出,"理"是世界运行的主宰,也是世间万物的终结。一切从"理"开始,产生了阴阳二气,生成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又衍生了世间万物,同时,世间万物无论如何变化又离不开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复归于"理"的主宰,完成了一个轮回。[www.mrzl.com,点击进入]朱熹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www.mrzl.com,点击进入]朱熹的学说,在他晚年被斥为"伪学"。庆元四年(1198),宋宁宗下诏要求伪学之徒改视回听,并订立《伪学逆党籍》。列入党籍者从宰相到士人共五十九名。致使朱熹的门人故交都不敢再与他交往。朱熹处于空前孤立的境地,但他仍坚持讲学,直到1200年死时,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1209年,朱熹才被恢复名誉。宝庆三年(1227)。宋理宗下诏,特赠朱熹太师称号,追封信国公,并提倡学者习读朱熹着作。从此,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成为中国的正宗思想体系。
这种你上百度网页搜一下就有了呀
这不是资料,这是主张,请不要乱帖粘来东西,整点我们能看懂的。
我弟弟。。。
多谢
哇!~我建议再加几首诗,就更全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