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张学良是谁

时间:2010-7-21 专题:张学良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曾用名李毅,1901年6月4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张学良童年的生活环境是动荡不安的,学生时代也未进过正式学校。6岁时其父张作霖特聘台安县举人崔骏声为其开蒙,13岁从师金梁学文。

1915年随父进入奉天(今沈阳),在家设专馆,聘请教师,学习国文和英文。十五六岁是张学良走出家庭步人社会的起点,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面对日俄的野蛮侵略,张学良参加了爱国储蓄、推销国货、救济灾民等反日爱国运动。同时,他接受了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中国的希望”的演讲教育,下决心从我做起,立誓救中国:这个阶段由于参加网球俱乐部、基督教青年会活动,接触了普赖德等欧美人士,受外国师友的影响更多,在西方发达国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从思想到行动开始向青年爱国者转变。

张学良从19岁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开始了戎马生涯:20岁任少将旅长,22岁任梯队司令,24岁任军长,26岁任军团长。此间,张学良奉父命参加军阀混战和对抗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战争。在战争中,他看到无辜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极为反感,开始反对内战。他提出了“息内争,御外侮”,力主和平统一祖国,和平建设祖国,以增强抵御帝国主义的实力,反帝爱国的政治主张。

1928年6月4日,日军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遇害。28岁的张学良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主政东北。1928年8月,他亲自兼任东北大学校长。明确教育宗旨:“培养实用人才,建设新东北,以促成国家的现代化”。为了办好东北大学,他礼贤下士,高薪聘请著名学者到校任教;创立校董会,从严治校。实行学院制,强化各项管理;增添新学科,开拓新领域;用世界最先进仪器,装配实验室和实习厂,创造教学和科研的优越条件;奖励优秀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发展体育运动,健身强国;出资8000银元,资助刘长春参加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使刘长春成为中国参加奥运的第一人;增加办学经费,由年经费72万元增至16u万;解囊捐巨资,建教学楼、实验室、学生宿舍、教授住宅、罗马式体育场。
由于张学良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至1930年,东北大学已成为国内办学经费、教学、体育场所、校园占地面积及环境,拥有六大学院24个专业,300名教授,3000名学生,一流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张学良不仅呕心沥血办大学,而且办同泽小学、同泽中学、同泽女子中学等多所中小学校,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把东北从中国版图上分裂出去的阴谋。193u年4月,爆发了蒋、阎、冯各派军阀的中原大战。9月18日,张学良发表了拥护“中央”、维护“统一”、倡导“和平”的“巧电”,进行武装调停,避免更大的内战,维护了国家的和平和统一。10月9日,30岁的张学良在沈阳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

此时,他提出“统一告成,建设开始”的号召,力主建设新东北,促成国家现代化,以消弭邻邦的野心。他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与压迫东北的夹缝中与之抗衡,进行工业、农业、林业、商业、文化教育、铁路交通、航空运输等方面的建设,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取得可观的成效,为东北地方民族工业奠定了基础。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背上“不抵抗将军”的骂名,仍主持“长城抗战”。1932年,张学良任北平军事委员会代理委员长。1933年,代蒋受过,被迫下野,出国“考察”。1934年1月8日张学良回国抵上海。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武昌行营主任,4月2日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

1935年12月,张学良赴南京参加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会后,只身去上海,会见李杜等抗日名将,探讨新的出路。此间,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张学良派专员携款到北平慰问参加运动的东北大学学生,随后又派人营救出了因参加运动而被北平当局逮捕的东北大学40余名学生。

1936年2月,张学良同中共中央代表李克农会谈,达成停战、互相通商等口头协议。4月9日,张学良与中共中央全权代表周恩来副主席在肤施(今延安)会谈。双方达成了“停止一切内战,全国军队不分红白,一致抗日救国”的协议。10月22日,蒋介石亲临西安,严令张学良进剿红军。张学良多次向蒋介石进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蒋介石顽固坚持其“剿共”的立场,于是张学良进行“兵谏”。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及其随行的军政要员,发表了八项抗日救国主张的通电。蒋介石被迫许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六项诺言。“西安事变”对结束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纪念“西安事变”2u周年大会上,周恩来总理称张学良先生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到蒋介石的软禁,失去人身自由长达54年之久。辗转流迁,先后在南京宋子文和孔祥熙公馆、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寺、安徽黄山居士林、江西萍乡绛园、湘西沅陵凤凰山、贵州修文阳明洞、重庆歌乐山松林坡、台湾新竹井上温泉、台湾基隆、台湾北投复兴岗等地幽禁。

进入晚年时期的张学良,心系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期盼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他一直关心故乡的情况,关心他当年苦心兴办的东北大学,亲自为东北大学题写校名,并担任东北大学名誉校长和校董会名誉主席。

公元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先生与世长辞。张学良的一生是伟大的爱国者的一生。他的爱国与牺牲自我是密不可分的。“牺牲我自己和我的一切所有”,包括牺牲自己的生命、家庭、财产,权利、地位、荣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他可以不做大军统帅,可以不要优裕的生活,甚至不要家庭,不要自己的生命,也要发动“西安事变”,并且送蒋回南京而被软禁54年无怨无悔。正像他在送给东北大学校友张捷迁的诗中所说:“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张学良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彪炳青史,永远为世人景仰。
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辽宁省海城人,一级陆军上将,长城抗战时为陆海空副总司令,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张学良的父亲为东北军领袖张作霖。张作霖为了培养儿子将来承位,光宗耀祖,在张学良很小时,就聘请专人教他文化和科技知识。1918年张学良17岁,即被任命为卫队旅营长,以后又送他进东北讲武堂学习军事。1920年,19岁的张学良晋升为少将旅长,以后又兼任了航空学校校长,筹划建立了空军和海军,严格选拔和训练各种人才,为东北军的振兴打下了基础。在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他以第三军军长的身分,率部一直打到了天津。1928年,蒋、冯、阎、桂联合北伐,张学良以京汉线总指挥身分率军与之对抗,结果连遭失败,张作霖只好下令撤退。6月4日当张作霖乘坐的专列行驶到沈阳皇姑屯时,被日军炸弹炸毁,张作霖受伤身亡。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司令,他不顾日本的威胁利诱,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毅然决定易帜,接受南京政府的领导,随后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官。1930年5月,蒋、冯、阎的中原大战爆发,两派都派人联络张学良,张学良权衡再三,出兵帮助蒋介石打败了冯、阎联军,蒋封张学良为陆海空副总司令,并把华北大权交给他。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沦丧,华北受侵,张学良判断失误(同时也为保存自己的实力)面对日本的侵略下达不抵抗的命令。蒋介石为了平息全国民众的怨情,逼张学良引咎自辞,张学良只得于1933年3月11日通电下野,出国去疗养,蒋介石安排何应钦接替了张学良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的职务。1934年1月张学良被蒋介石从国外召回,先后任他为鄂豫皖三省“剿总”副司令,西北“剿总”副司令,代理总司令职务。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逼他答应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但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却被秘密软禁起来,由大陆到台湾,几十年失去了自由。
http://baike.baidu.com/view/4095.htm
张作霖的儿子。,辽宁省海城人,一级陆军上将,长城抗战时为陆海空副总司令,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
张学良英雄.他的事迹几天也说不完
一代军伐张作霖的儿子,东北军司令,逼蒋搞日的民族英雄
建议去看一本书,叫"大帅府"里面讲的很详细
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促进了国共合作!
发动77事变之一
东北人
英雄
张作霖的儿子是一位将军。。。
就是发动西安事变挟持老蒋逼他抗日。。
可惜最后被老蒋软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