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评论

时间:2010-7-29 专题:司马懿

看《三国演义》,每每读到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的时候,总觉得司马懿被诸葛亮的空城计吓跑,只不过是作者罗贯中有意为之的春秋笔法。

试想,司马懿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被一个小小的空城就吓跑了呢?诸葛亮独坐城楼,琴声可闻,想必和司马懿的军队离得很近,那样的话,一顿乱箭就能把他射成刺猬。再着,司马懿麾下号称有十五万人马,就算诸葛亮在城中真的有伏兵,硬拼起来也未必打不胜——除非城中埋伏的人马都是天兵天将。但问题是,诸葛亮要真能唤来天兵天将,又何必让他们埋伏在城中呢?大大方方地拉开阵势开战不就得了,让众神仙干这种偷偷摸摸的事,岂非亵渎了各位神灵。

由此看来,这段故事背后必有深意。

话说司马懿,虽然具备很高的军事才能,但是通观整部《三国演义》,他更多表现出的是自己的政治才能。从曹操手下默默无闻的一个马伕到权倾朝野的魏国大都督,再到被自己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追谥为晋宣帝。靠得是什么?当然是独揽魏国的军政大权,进而推翻政府,自立门户。其实总揽军政大权并不是什么难事,他以前就做到过,但是魏明帝曹叡不信任他,找了个机会就把他给贬为了庶民,这一次诸葛亮领兵北伐,一路上势如破竹,无人可挡,曹叡没有办法,听了钟繇的话又重新启用了司马懿,但是心中必然还是对此人存有芥蒂的,就想着等打退了蜀兵,就再一次将他束之高阁。但司马懿显然不傻,他当然不能给曹叡再一次将他架空的机会,因为他最终目的是谋取魏国的江山,同时他也知道,整个魏国只有他能抵挡住诸葛亮,这是自己的机会——只要诸葛亮活着,就会以“征伐曹魏、光复汉室”为己任,不断的领兵征讨。而曹魏为了抵挡诸葛亮,也必然会不断的给自己增兵派将,从而可以逐渐的将魏国的军政大权重新揽到自己手中。

而诸葛亮呢,他既然将司马懿视为自己的劲敌,当然是了解此人的,之前他就利用小皇帝曹叡对司马懿的猜疑,稍稍使了那么点儿“坏”——玩儿了一出反间计,四处张贴司马懿要兴师废君的榜文告示,而曹叡也将计就计,将司马懿打发回家种地去了。他当然也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司马懿为了获得魏国的军政大权,必然不会将自己怎么样。所以他才可以大大咧咧的坐在城楼上,怡然自得的抚琴,兴致勃勃的等着司马懿“中计”,进而退兵。

司马懿心中则是老大的不痛快,心说诸葛亮这老小子也忒坏了,这不是逼着我“中计”嘛,我如若退兵,必然会成就诸葛亮的一世英名,而我也将会被历史所牢记——被诸葛亮空城计吓跑的一个跳梁小丑。而自己这会儿如若杀将进去,必然能生擒诸葛、大破蜀军!但是想归想,事情当然不可以这么做,因为逞一时之意气,是会坏了大计的。思量再三,自古成大事者能伸能屈,自己就成全他诸葛村夫一回,遂大喝一声:退兵!

就这样,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默契十足,成功地演绎了一出“双簧”。以后的故事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终因劲敌司马懿的抵挡无功而返,最后鞠躬尽瘁、出师未捷身先死。而司马懿则在诸葛武侯的鼎力“配合”下,渐渐的将魏国的军政大权独收囊中,最终由自己的子孙颠覆了曹魏的政权。当然,这只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而非正史——历史上并没有诸葛亮施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记载。在这里,我们只能将这段故事理解为小说作者罗冠中为读者们留下的一个小小的伏笔,为读者们增添了一点阅读的乐趣而已。


我只有四个字:这是假的
蜀将马谡违令,街亭失守,魏将司马懿引十五万士众进逼西城.时城中蜀兵第二千余,将士咸失色.亮登城望之,果见敌军如蚁聚,遂令曰:旌旗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及大语者,斩之.又令四门大辟,各以二十军士作洒扫状.亮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魏军临城下,怪之.懿至,遂退.其子昭曰:"何故退?"懿曰:"亮平生谨慎,未尝弄险,此必有计,非汝辈所知."亮见魏军却,抚掌而笑.诸将士心忧悸焉.


蜀国的将军马谡违反了命令,街亭失守,魏国的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士兵逼近西城。这时西城中蜀国的士兵只剩二千多人,将士们都失了神色,诸葛亮走上城楼查看司马懿大军。果然看见敌军像蚂蚁一样聚拢,立即命令说:旗帜都藏起来,所有军士都各自守住城中的岗位,如果有不听命令的以及大声说话的人,就斩了他。又命令打开四成门,每扇门用二十个军士作出扫地洒水的样子。诸葛亮就穿上鹤氅,戴上纶巾,带着两个小书童拿着一把琴,到城楼上依靠着栏杆坐下,烧香弹琴。魏军来到城下,觉得很奇怪。司马懿赶到,就撤退了。他的儿子司马昭说:“为什么要撤退?”司马懿说:“诸葛亮一身都很小心谨慎,从来没有尝试去冒险,不是你这样的人所能了解的。”诸葛亮看见魏国的军队撤退了,供手大笑。所有将领心里仍然还害怕着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