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曹植为何没能当太子?

时间:2010-7-31 专题:曹植
其实大家同情曹植,无非是因为他有文采,七步诗闻名天下,但是曹丕的文采绝对不输曹植,史称三曹就是“曹操,曹丕,曹植”
据说曹操原本是喜欢曹植的,每次曹操出征,曹植必然作很煽情的文章,为父送行。
后来曹丕接受了手下谋士的建议,每次曹操出征则痛哭流涕。
于是,曹操认为曹丕很真诚,而曹植太过表面化。
其次就是长幼的问题,袁绍的废长立幼带来的结局是曹操不得不考虑的.
曹丕是怎么当上太子的呢①?《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有一种说法,是这样记述的:植任性而行,不自彫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这种说法看起来挺客观,颇具辩证法的味道,意思是:曹丕之所以能当上太子,从外因上讲,是因为曹植做事任性,言行不加掩饰,饮酒无度,失去了曹操的宠信,给曹丕创造了机会;从内因上讲,是因为曹丕施用权术,掩盖真情,自我矫饰,宫中的人和曹操的手下大都为他说好话,给曹丕创造了条件。但是,稍微有点阅读能力的人,谁都能体会到这种说法的言外之意:曹丕这个太子当的很不光彩,他玩弄欺骗的把戏;曹操立曹丕为太子,是受了曹丕的蒙蔽。很显然,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来理解的话,曹丕无疑是个人品很低劣的人,而曹操俨然成了容易受人唬弄的主儿了。这是事实吗?以我对相关史料的理解,我认为不是,至少不全是。特别是“矫情自饰”这一条理由,我尤其不敢苟同。谁都知道,曹操是爱才的人,而且一直主张“唯才是举”。也正因为此,他才确信曹植是“儿中最可定大事”的人②,并一度流露出要把曹植作为接班人加以重点培养。不难想象,如果曹植把尾巴夹紧点儿,自身不出现“意外”的话,曹丕再怎么“矫情自饰”,就是整出花儿来,太子的位子肯定也轮不到他。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说,曹操也不是那种轻易上当受骗的人。所以,认为曹丕是借助“矫情自饰”而被立为太子的这种说法显然不客观,尤其是在曹植得宠的时候。那么曹植失宠以后呢?曹植失宠后,我认为曹丕似乎就更没有“矫情自饰”的必要了。这时候的曹丕,最有力的一个对手似乎就是弟弟曹彰。但曹彰从小就不爱读书,论才华,曹丕拉他好几个来回儿;论品行,曹丕的口碑没的说;论资历,曹丕年长。无论从单向指标还是从综合因素看,曹彰显然不具备和曹丕竞争太子的实力。这时候的曹丕已经不需要整景儿了,稳稳当当就是赢。这里头的那点儿玄机,曹丕能参得透。说曹丕“矫情自饰”,似乎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三国志》卷二十一《吴质传》里的一段记述:魏王尝出征,世子及临菑侯植并送路侧。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王亦悦焉。世子怅然自失,吴质耳曰:“王当行,流涕可也。”及辞,世子泣而拜,王及左右咸歔欷,於是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这段记述说的是,有一次曹操带兵出征,曹丕和曹植共同送到路旁,曹植称颂曹操的功德,出口成章,旁边的人都瞩目赞赏,曹操听了也很高兴。但曹丕则感到很不舒服,显得有些无所适从。曹操手下有个大臣吴质在曹丕耳边说道:“魏王即将上路的时候,流泪哭泣就可以了。”及至辞行时,曹丕哭着下拜,曹操和部属们都很伤感,认为曹植华丽的辞藻多而诚心不及曹丕。这个很有意思的“轶事”,我每每读之都要发笑。既然吴质对曹丕说的是悄悄话,谁听到了他们的悄悄话呢?难道吴质和皇帝一样,说话也有史官的记录吗?这显然不可能。不过,疑问是疑问,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曹丕流泪肯定是流了,至于说这是吴质的主意,我认为不排除曹丕反对派的凭空捏造,以此用人性的虚伪来攻击曹丕。但不管怎么说,我倒是相信曹丕的眼泪当是发自内心的,因为真挚的感情是装不出来的,否则,不可能那么多人都被他感动。这一点,曹丕有一首怀念曹操的乐府诗《短歌行》,足以作为佐证。诗是这么写的: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神灵倏忽,弃我遐迁。靡瞻靡恃,泣涕连连。呦呦游鹿,衔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栖。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差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我对诗没什么研究,就我掌握的资料看,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里,为怀念父亲而写诗并且写得如此真挚而感人,曹丕似乎是第一人。对父亲没有深厚的感情,没有刻骨铭心的思念,曹丕能“泣涕连连”并写出这样深情的诗吗?这种感受,对诗歌略微有点欣赏情趣的人,当会有所体会。相对于“矫情自饰”的这种说法,《三国志》卷十《贾诩传》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记述的:文帝(曹丕)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原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文帝从之,深自砥砺。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適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这段记述说的是因为爱才,曹操打破了立嫡立长的“陈规”,想立曹植为太子,曹丕感到了威胁,于是向太中大夫贾诩询问巩固自己地位的方法。贾诩给他出主意说:“愿将军您能发扬德性和气度,亲身去做普通人的事情,早晚孜孜不倦,不违背做儿子应该遵守的规矩,这样就可以了。”曹丕听从了贾诩的话,暗自深深地磨炼自己。一次,就太子的人选问题,曹操征求贾诩的意见,贾诩默然不答。曹操说:“我与你说话,你却不回答,这是为什么?”贾诩说:“我正在考虑,所以没有立即回答您。”曹操说:“你考虑什么?”贾诩回答说:“我是在想袁绍、刘表两对父子啊。”曹操大笑,最终确立了曹丕为太子。曹操为什么大笑呢?因为贾诩回答曹操的话,回答的很艺术。他间接地用袁绍、刘表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的教训,提醒曹操:袁绍、刘表就是因为舍长立幼,结果骨肉相残,叫外人捡了便宜,至于曹丕和曹植,选择哪个更合适,您自己就看着办吧。这样的语气,既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又一点儿没有干政的意思,说他诚恳吧,还挺含蓄;说他含蓄吧,还挺诚恳,显然很对曹操的脾气。这一种说法,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时没有采用,他赞同的显然是第一种说法。但是,我倒认为这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更接近于事实的本相。因为不难理解,同曹植比,作为兄长的曹丕本应是世俗观念里的接班人,可是忽然间,根深蒂固的这套“约定俗成”一下子不好使了,这放在谁身上谁能坦然受之?为此,曹丕寻求巩固自己地位的方法并且“深自砥砺”亦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他要不这么做反倒是反常了,这和“矫情自饰”的本质显然不同。如此表现的曹丕才是本性的曹丕、真实的曹丕。而尤其叫我信服的,更在于这种说法里曹操的表现:理性、慎重、清醒。不难想象,在确立太子的这件大事上,曹操不可能等闲视之,他是废了不少心思的。他最初选择了曹植又最终淘汰了他,当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而他征求意见、大笑中的思索更进一步说明:废曹植也好,立曹丕也罢,一切都是曹操深思熟虑的抉择,绝非来自于外部的压力,更不会受什么表象的蒙蔽、舆论的影响。曹操是摆弄人的人,怎么会被人摆弄呢?顺带说一下的是,当曹丕被立为太子后,有人向曹丕的母亲卞夫人祝贺,并请求赏赐,可卞夫人很平静地说了这样一句话: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遗乎?③意思是说,因为曹丕年长,曹操才立他为他太子,是理所当然的,而作为母亲值得庆幸的是免去了教导无方的过失,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高兴的。卞夫人的话说的对不对呢?我的理解,卞夫人的话尽管说的左右逢源,甚至不乏遮遮掩掩的味道,但是“以丕年大”这一条理由,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没说到点子上,却也接近了事实。
做皇帝要的霸气和手段不是才学!~
命运多舛的一代才子

曹植

孙权占了荆州,杀了关羽,怕刘备报复,就派使者给曹操送了封信,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并且劝曹操顺应天命,趁早即位称帝。曹操接到这封信,就随手递给他的心腹大臣看。他微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哩。"自从汉献帝迁都许都以来,朝廷大权和兵权全掌握在曹操手里。曹操要废掉汉献帝,自己称帝,还不容易?可是他考虑到汉室虽然衰落,还有个正统的名义,怕自己做了皇帝,还有人心里不服。所以他认为孙权劝他称帝,是成心要让他为难。他沉思一下,又说:"如果真有天命的话,我就做个周文王吧!"意思就是让他的儿子来做皇帝。这件事过了不久,曹操旧病发作,请医服药都没有用,终于死在洛阳。这一年,他六十六岁。曹操死后,太子曹丕继承他做了魏王和丞相,掌握朝廷大权。曹丕即魏王位以后,有人告发他的弟弟、临淄侯曹植经常喝酒骂人,还把他派去的使者扣押起来。曹丕立即派人赶到临淄,把曹植逮住了押回邺城审问。

原来,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妻子卞后生的。曹操不但是个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个文学家,兄弟俩也擅长诗文,文学史上把他们父子合称为"三曹"。曹植从小聪明非凡,十几岁时候,就读了不少书,能写很出色的文章。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有点怀疑,问曹植说:"这是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跪下来说:"儿出口成文,下笔成章。怎么会叫人代写呢。父王不相信,可以面试。"曹操试了曹植几次,觉得他果然才华出众,因此对他特别宠爱,多次想把他封为王太子,只是因为有些大臣反对,才决定不下来。曹丕怕自己地位不稳,想方设法讨曹操欢喜。有一次,曹操出外打仗,曹丕、曹植都去送行。临别的时候,曹植当场念了一段颂扬曹操功德的文章,大家听了十分赞赏。有人在曹丕耳边小声说:"大王要离开了,你只要表示伤心就是了。"曹丕果然抹着眼泪向曹操告别,曹操很受感动,也掉下了泪。这件事使曹操觉得曹丕文才虽然不如曹植,但是心地老实,对他有感情。再加上左右侍从替曹丕说好话的人不少,曹操宠爱曹植的心渐渐变了。

曹植是个不注意小节的人。有一次,他竟在王宫里坐着车马,私自打开王宫外门出去。这件事可违犯了宫里的规矩。曹操听了这件事,大为恼火,把管宫门的官员办了死罪。又有一次,曹操派曹植带兵出征。曹丕得到消息,事先送酒食去,跟曹植一起喝酒,让曹植喝得酩酊大醉。正在这时候,曹操派人找曹植去,连催几次,曹植还没醒来。曹操只好把派曹植出征的事取消了。打这以后,曹操就打消了把曹植立为太子的念头。

曹丕做了魏王以后,仍旧忌恨曹植。这一回,就抓住机会把曹植抓起来,要处曹植死罪。他母亲卞太后知道了,着急得了不得,连忙在曹丕面前,给曹植求情,要他看在同胞兄弟份上,宽恕曹植。曹丕不能不听母亲的话,再说,为了一点小事杀了兄弟,自己也不体面,就只把曹植的临淄侯爵位撤了,降为一个比较低的爵位。据说,曹丕把曹植召来以后,为了要惩罚他一下,要他在走完七步的时间里做出一首诗。如果做得出,就免他一死。曹植略略思索一下,就迈开步子,走一步,念一句,随口就念出了一首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觉得自己对弟弟也逼得太狠,心里感到惭愧,就免去曹植的死罪。曹丕做了魏王,不像他父亲那样怕人家议论。就在这一年秋天,由他的亲信联名上书,劝汉献帝让位给魏王。汉献帝做了三十多年的挂名皇帝,接到大臣上书,就宣布让位,改称山阳公。曹丕的亲信大臣还隆重举行一个"推位让国"的禅让仪式,表示汉朝的皇权是献帝自愿让的。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朝,就是魏文帝。到这时候,东汉王朝才正式结束。

曹植早年便胸怀远大的抱负,并将自己的志向通过诗歌表达出来。他在《白马篇》中,塑造了一位英勇顽强、奋起杀敌、公而忘私、视死如归的爱国壮士的形象:“……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刀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反映出曹植对壮烈事业和英雄生活的憧憬,也反映了他建功立业的雄心大志和忧国忘身的豪迈气概。与此相对照,他在《名都篇》中,用讽刺的笔法从反面描写了“名都妖女”、“京都少年”们耽于游乐,不知报国立功的荒淫享乐生活。诗中透出了对这些庸人的蔑视,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珍惜光阴,时刻准备实现生活理想的心态。

建安时期,急剧动荡的社会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诗歌为例,建安文人大量创作的五言体诗源于汉代的乐府民歌,但却由乐府的“叙事”转向了“抒情”,这正是文人们直面生活、以诗言志的具体表现。他们把自己身处乱世的切身感触融入诗歌中,增加了诗歌“情”的成分,并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这种因时遇而感慨,借诗文以抒发,情辞慷慨悲壮,格调刚健这劲的风格,便是后人称道的“建安风骨”。在曹植后期的作品中,“建安风骨”就有典型的表现。建安25年(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洛阳。同年,曹丕继位为魏王。由于当初兄弟二人为争立太子而有过一段不愉快的往事,所以曹丕怀恨在心,即位后便开始了对曹植的迫害。其序幕是将曹植的羽翼了仪和丁翼问斩。曹植眼看好友落难,又苦于手中无权,不能搭救。悲愤之余,挥笔写下了《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诗人以罗家喻迫害者,以黄雀喻受害者,同时还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侠义少年的形象,以寄寓自己的理想和反抗精神。这首五言诗起伏迭宕,慷慨悲凉,是诗人澎湃热情的真实写照。

在曹丕的迫害下,曹植几次被贬爵,并被迫迁徙封地。平日的一言一行都受到曹丕派来的监国使者的督查,稍有不慎,便被告到朝中,请求治罪。所以曹植终日提心吊胆,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一次,曹丕将他传到宫中,命他在七步之内作一首以兄弟为题的诗,但诗中不得有“兄弟”二字,作不出来便杀了他。子建悲愤交织,信步低吟,七步未竟,诗已作成:煮互持作羹,漉豉以为汁。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如泣如诉、回肠荡气的七步诗,令在场的许多元老重臣潸然泪下,它以萁豆相煎来比喻亲兄骨肉相残的丑恶行径,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愤怒的心情。如果说曹植后期仰郁悲愤的情感在他的许多诗歌中是以曲折隐晦的方式来表现的话,那么他在《赠白马王彪》一诗中,则让为抒情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程,他创作的五言体诗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水平。

曹植的大部分作品都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可以说,正是建安时期动荡的社会环境和他本人曲折的生活经历,使他得以写出那些忧生感愤、慷慨悲凉之作,傲视建安文坛。当然,认真、严肃地对待祖国文化遗产,从《诗经》、楚骚,特别是汉乐府民歌中汲取营养,也是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他的作品,具有辞藻富丽、清新华美的个人风格,咏物寄情,细腻感人,不仅是其同时代人“各相慕习”的范本,而且对后世作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许多文人对曹植及其作品都有很高的评价。明代文学家胡应麟认为:“古今人才早慧者,多寡大成;大成者,未必早慧。兼斯二者,独魏陈思。”认为他不仅是建安时代无与伦比的歌手,在中国诗坛上也是可与杜甫、李白鼎足而立的优秀诗人。南朝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人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峰在《诗品》中,将曹植的诗列为上品,谓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又言“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音府服,古代礼服上的花纹)”。这些评价虽略麟溢美,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曹植的成就和他在文坛上应有的地位。曹植的一生,带有很强的悲剧色彩,后人对他的遭遇多感同情。他虽然最终未能实现“输力于明君”的志愿,但却成为中国诗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他才华横溢,领建安一代风骚,钟嵘称他为“建安之杰”,当之无愧。他的许多诗文,无疑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既要学习曹植那种身处逆境而仍心系祖国安危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要从他一生的创作活动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应为曹植没有曹操要的雄心,其二他的谋士也可以说是老师是曹操痛恨的杨修!

在立太子的关键时刻,曹操的重要谋士贾诩说了一句话:“君不见袁本初、刘景升之事乎?”于是,曹丕被立为储君
总的来说:曹植不是当皇帝的料!曹植仅仅是文采斐然而已!但是曹丕确实文才武略,最重要的是曹丕懂得权谋之术!阴险无比!
本身无政治才能,无野心,兼无兴趣

命不好啊没有他大哥的那些歪点子还没有好的参谋。


曹植确实是多才,但多才的人并不见得就是真正的人才。

白炽化的斗争最后都是战争和谋略的角逐,文采天下第一的人并非就是天下第一。

真正的天下第一的人应该是文治武功兼备。

无往不胜的将军可以没有文采,不会写诗作词,没有学富五车,但不可以没有谋略。

曹植只是一个学术性的人才,并非政治性的人才,他既没有政治头脑,也没有斗争谋略,所以很难成为帝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