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评论陶渊明的作文诗集

时间:2010-8-4 专题:陶渊明
评论陶渊明的作文诗集
我要的是评论陶渊明的作文诗集不是评论陶渊明的
歌至今存留一百二十五首,其中九首四言诗,一百一十六首五言诗。其中《归田园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等,是陶诗的代表作。另有文、赋十余篇,也都成为传世之作。田园诗是陶渊明创作的主要成就。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在文坛上产生一派专述老庄哲理的"玄言诗",以孙绰、许询为代表的文人创制了许多感悟自然与阐释玄理相揉合的作品。陶渊明一改玄学清谈的文风,以满腔的挚情描写了田园景物的美好和退隐生活的苦乐。《归田园居》是一组清新自然的佳作,其中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生动地摹写了悠然恬静的乡居生活,表达了冲出"尘网"、"樊笼",复归自然的喜悦心情。写闲适生活、弄饴之乐的代表作之一是《和郭主薄》?quot;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诗中写夏日清风,书琴时弄,蔬谷自给,美酒解颐,稚子绕膝,望云怀古的田园风情。写困顿生活的代表作之一是《乞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副虚期。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诗中写陶渊明向人乞贷,主人赠与并款待他。此时陶渊明非常贫寒,无法像韩信那样回报漂洗衣服的老妇,只能死后在冥府中报答主人。在"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涯中,陶渊明还写下了对劳动的认识和感受。《庚戍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写道:"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深刻地表明力田自给符合人生之道,愿与古时隐士长沮、桀溺一样长年躬耕。《归田园居》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更加细腻地写出了劳动中的切身体验。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折射出一种"自然"的哲学内涵,《饮酒》诗第五首是后世广为传诵的名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中反映了陶渊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悠远的心境,纯洁的秋菊,高峻的南山,自由的飞鸟等都寄托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操守与清纯高洁的理想。王安石对此诗大加赞赏,曰:"有诗人以来无此句"。此外,陶渊明还创作了一些抒写胸臆的咏怀诗,主要有《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陶渊明在政治上一直若进若退,他曾经有过大济苍生,建功立业的猛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但是,恶浊的现实使他壮志难酬,最后终于解绶归田。在他的诗作中,透露出一股亢壮之情。他以松菊、孤云自似,热情讴歌反抗强秦的荆轲,"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在《读山海经》之二中,愤世嫉俗的情绪表现得更为激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诗中讴歌了不向命运屈服的伟大精神;同时又表达了他猛志难展的愤懑,黑暗的社会政治,使他徒有"在昔心",却没有偿愿的"良晨"。这类诗作表现了陶渊明的另一种风格,所以朱熹认为陶诗豪放,鲁迅说陶潜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题末定·草七》)陶渊明的文、赋和他的诗一样以质朴自然见长,《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自祭文》等是历来为人们传诵的名篇佳作。《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自祭文》等都是陶渊明的自况文。《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赋中的代表作品,作于彭泽辞官归乡之际。这是一篇与官场诀别的宣言书,感情真挚,文笔畅达。欧阳修对此文推崇备至,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一篇而已!"《五柳先生传》也是一篇奇文,全篇百余字,以"不"字贯穿始终,"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文中的五柳先生任情率真,超然世外,表达了陶渊明"自然"的人生哲学。《桃花源记》在内容上接近于小说,因此被收录于志怪小说集《搜神后记》。陶渊明在文中塑造了一个没有帝王,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稳定的理想社会。文中写武陵渔人初入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风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这个美轮美奂的聚落中,有儒家追寻的上古之世的淳朴,有老子宣扬的"小国寡民"的宁静,表达了动乱时代的广大人民对太平社会的向往。此外,陶渊明还在文章中大胆地否定了君权,寄托了深刻的思想政治内涵。桃花源中的乡民"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种思想与阮籍的《大人先生传》、鲍敬言的《无君论》一脉相承。陶渊明的艺术风格以朴素、自然、真淳著称。其作品没有华美的修饰,空泛的议论,而是经过精心雕琢又返朴归真,高度洗炼又明白晓畅。后世文人评曰:"陶诗淡,不是无绳削。但绳削到自然处,故见其淡之妙,不见其削之迹。"(明王圻《稗史》)其艺术上的另一特点是情、景、理三者浑然天成,构成完整的意境,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陶渊明的笔端饱和着内心的真情实感,在描写乡居生活和自然景物中,寄托了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被称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田园诗之祖,他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是长久而又广泛的。中国历代著名诗人无不受到陶渊明的艺术感染,他们对陶渊明的诗文生发出由衷地赞叹。但陶渊明生前在诗坛上颇为冷寂,文学界对陶渊明诗文的赞同经过了一个逐渐深化,历久而弥笃的过程。南朝宋诗人鲍照的《学陶彭泽体》是文学史上较早的效陶诗,但他援用自然通俗的语言,身后却遭到"险俗"的非议。齐梁间文坛领袖沈约第一个在《宋书》中为陶渊明立传,列入"隐逸"类。传中言及《五柳先生传》、《归去来辞》、《与子俨等疏》以及《命子》诗,此外对陶诗不置一词。刘勰的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对陶诗同样不加评赏。同时代的另一位文艺理论家钟嵘则给陶渊明很高的评价,在《诗品》中将陶渊明列为上品。但是,宋代陈振孙著《直斋书录解题》,又将陶诗由上品降为中品。钟嵘评陶诗曰:"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醉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梁太子萧统在《文选》中评论陶渊明:"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章,独起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桢其德,恨不同时。"(《陶渊明集.序》)唐代许多大诗人对陶渊明都心仪不已,李白有诗曰:"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戏赠郑溧阳》,栗里为陶渊明故乡。)杜甫曰:"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quot;《江山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白居易曰:"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题浔阳楼》)北宋以后,陶渊明在文坛中地位日尊,晏殊曾有:"宁从陶令野,不取孟郊新"的观点。苏轼对陶诗爱不释手,尝于《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题跋中曰:"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字大纸厚,甚可喜也。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遗耳。"在《与子由》文中自况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首,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quot;"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陆游亦将陶渊明立为楷模,于《自勉》中曰:"学诗当学陶,学书当学颜。"南宋理学家陆九渊将陶公引为同道曰:"李白、杜甫、陶渊明皆有志于吾道。"(《象山全集》卷三十四)朱熹亦将陶公视为知已:"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元明清数代,注陶、评陶之风日盛,文学界对陶渊明的评价已成定论。晚清维新派诗人黄遵宪擢取渊明《饮酒》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自号人境庐主人,并将诗集名为《人境庐诗草》。龚自珍将陶公与诸葛亮、屈原相比拟:"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寻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父一分骚。"沈德潜则认为,陶渊明诗在质朴自然的统一风格中蕴藏着渊深朴茂的多种特质:"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在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在其浚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有学者指出,历代有成就的诗人,几乎都受到他的艺术熏陶,后世的"拟陶"、"和陶"诗达千首以上。此外,陶渊明的诗文还被介绍到朝、日、法、德、英、美、俄、澳等国,由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在给中国诗人梁宗岱的信中说:"你翻译的陶潜诗使我神往"。日本著名学者大矢根文次郎在《陶渊明研究》中写道:"渊明文学在日本的流传,从古远的上代直到今天。不论时光如何消逝,各个时代的诗人、文人和画家们,对于他恬淡高洁的人格的憧憬,对于其诗文的无限热爱从未中断。他们把这些吸收到了的自己的作品中,化成了自己的血肉。他长期地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各个时代的人们都从其中得到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他充分地保持了纯粹属于东方文化的特征。今后的日本文学,还会继续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