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诸葛亮打赢的仗有哪些

时间:2010-8-5 专题:诸葛亮
诸葛亮打赢的仗有哪些

历史上的情况是1,2,火烧博望坡和新野是刘备烧得,和诸葛亮没关系3,4,赤壁是周瑜打得,后期的路上战役是刘备和周瑜共同打得和诸葛亮根本没关系,荆州本来就是孙刘两家商量好的自己打自己的,然后周瑜还借给了刘备一个襄阳,诸葛亮最多有个跑腿的贡献5,马超是自己跑过来的,马超本来就是人品很差的3家奴(一开始跟他爸,然后把他爸害死,然后投张鲁,后来觉得张鲁没前途又投刘备,刘备诸葛亮一眼就看穿了他从来就没给过他一天兵权,马超在这之后就没带过兵)6,汉中战役是刘备在法正的协助下打得,那时候诸葛亮根本不在前线,还为了要不要派援兵去前线和刘备吵了一架7,夷陵之战蜀军几乎全军覆灭,不过这件事情又和诸葛亮没关系都是刘备打得糟糕,陆逊根本不像追杀刘备,因为他还想要和蜀军结盟呢8,成都之战是诸葛亮唯一能接触到决策层的战役,当然这仗还是刘备打得,只不过诸葛亮出了一些比较有用的注意,因为那时候庞统死了法正还没归降,刘备只能带诸葛亮诸葛亮在刘备死悄悄前根本没有任何兵权,最多做个谋士,刘备死后他才开始带兵打仗,主要是在云南和孟获打了一家,然后北上5次进攻魏国的领土。在云南是打赢了,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以数万正规军对付一些土著人不可能打不赢的,然后是5次进攻魏国领土,基本上属于不胜不负,魏军的损失始终大于蜀军,而且蜀军还掠回了上千魏国的人口,但是从大局来说对于魏国这些损失不值一提,而蜀国耗尽了几十年的存粮,几乎所有男人都上了前线。诸葛亮一身中唯一一场能算打赢的仗只有打南中,平心而论就军事能力而以诸葛亮善于练兵,知道怎么带兵,但是过于谨慎,在形势不利于乙方的情况下谨慎的将领几乎不可能打赢仗,可惜的是诸葛亮每次都处于很不利的形势下(南中除外)。个人觉得诸葛亮很富有战略眼光,善于执法,善于行政,善于练兵,适合在后方管后勤收老家,刘备也看到了这点所以在前期基本上都把他留在大后方,等到托孤的时候刘备手下的人才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只剩下诸葛亮这个全才,只能托孤给他,但是当时蜀国的实力和诸葛亮的作风还有国际形势注定了他没机会打大胜仗了。三国演义瞎扯蛋的事情太多了,非要把一个全才的诸葛亮推举到神仙的地步,所以只能胡编乱造一些战功加给他。
1、火烧博望坡2、火烧新野3、赤壁之战4、取荆州(三气周瑜)5、收服马孟起(马超)6、汉水之战7、彝陵之战
博望坡之战,新野之战,赤壁之战,成都之战
根本没多少。说句老实话,诸葛亮做了九年丞相,他挂了蜀国风水轮流转,耗了好几十年才被干掉。诸葛亮其实不算啥,但他的忠心(愚忠)令人感动
没有诸葛亮,蜀国可能还能多活一段时间,
赤壁之战
用百度的网页搜索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赤壁之战取荆州(三气周瑜)收服马孟起(马超)汉水之战彝陵之战
1、火烧博望坡2、火烧新野3、赤壁之战4、取荆州(三气周瑜)5、收服马孟起(马超)6、汉水之战7、彝陵之战
《默记》: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袁子》: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陆法和: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李靖唐太宗问对李靖:臣前所进黄帝、太公二阵图,并《司马法》、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用其一二,成功者亦众矣。但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臣敢不奉诏,当纂述以闻。太宗曰:兵法孰为最深?太宗曰:然!吾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也;百战百胜者,中也;深沟高垒以自守者,下也。以是较量,孙武着书,三等皆具焉。靖曰:观其文,迹其事,亦可差别矣。若张良、范蠡、孙武,脱然高引,不知所往,此非知道,安能尔乎?若乐毅、管仲、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此非察天时地利,安能尔乎?其次王猛之保泰,谢安之守晋,非任将择才,缮完自固,安能尔乎?故习兵之学,必先由下以及中,由中以及上,则渐而深矣。不然,则垂空言,徒记诵,无足取也。诸葛亮战绩《三国志》: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三国志》: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三国志》: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三国志》: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三国志》: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三国志》: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三国志》: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资治通鉴》: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巂入,斩雍闿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门下督巴西马忠由牂柯入,击破诸县,复与亮合。《资治通鉴》:孟获收闿馀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枞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资治通鉴》: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镇东将军赵云,杨武将军邓芝为疑军,据箕谷。帝遗曹真都督关右诸军亮身率大军攻祁山,戎陈整齐,号令明肃。始,魏以汉昭烈既死,数岁寂然无闻,是以略无备豫;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应亮,关中响震,朝臣未知计所出。《资治通鉴》:亮之出祁山,参军姜维诣亮降。亮美维胆智,辟为仓曹掾,使典军事。《资治通鉴》:春,汉诸葛亮遣其将陈戒攻武都、阴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建威,淮退,亮遂拔二郡以归;汉主复策拜亮为丞相。《资治通鉴》:汉丞相亮命李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更名平。亮帅诸军入寇,围祁山,以木牛运。于是大司马曹真有疾,帝命司马懿西屯长安,督将军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以御之。斋暝三月,邵陵元侯曹真卒。至自十月不雨,至于十月。司马懿使费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张郃欲分兵驻雍、郿,懿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亮分兵留攻祁山,自逆懿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于上邽之东。《资治通鉴》:懿敛军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懿等寻亮后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不在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懿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诸将咸请战。夏,五月,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懿还保营。《资治通鉴》:六月,亮以粮尽退军,司马懿遣张郃追之。郃进至木门,与亮战,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乱发,飞矢中郃右膝而卒。《资治通鉴》:诸葛亮劝农讲武,作木牛、流马,运米集斜谷口,治斜谷邸阁;息民休士,三年而后用之。春,二月,亮悉大众十万由斜谷入寇,遣使约吴同时大举。诸葛亮至郿,军于渭水之南。司马懿引军渡渭,背水为垒拒之,谓诸将曰:“亮若出武功,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诸将无事矣。”亮果屯五丈原。雍州刺史郭淮言于懿曰:“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懿乃使淮屯北原。堑垒未成,汉兵大至,淮逆击却之。亮以前者数出,皆以运粮不继,使己志不伸,乃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资治通鉴》: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馀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毘杖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亮病笃,汉主使尚书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国家大计。福至,与亮语已,别去,数日复还。亮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亦决耳。公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咨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斋之。是月,亮卒于军中。《资治通鉴》:是月,亮卒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懿追之。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误亮诈死敛军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闻之,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懿案行亮之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追至赤岸,不及而还。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火烧新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