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时间:2010-8-16 专题:明朝王振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的悲惨下场

有一句成语“三户亡秦”,年轻人可能不太注意。这句话的全句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楚国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会灭亡秦国”。这句话的来源是:《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这是楚国被秦国灭亡后不久,一个叫楚南公的人发出的预言。

他是根据楚国人能正善战而且如屈原那样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说的,当然也有气话和诅咒的成分。楚国人的反抗意识很强,当年行刺秦始皇“博浪一击”的张良,就是楚国人。楚南公这句话,在民间广泛流行。

但实际上没有多少人真的相信几个楚国人能灭亡秦国,当时秦国是那样强大。这句话带点阿q“精神胜利法”的意味,不过是了民间解恨的口号和渺茫的期望。

历史就是这样不可思议,后来发生的事情,产生了偶合:正是三个楚国人:项羽、刘邦、陈涉(吴广是附属),造成了秦朝的灭亡。还有一个巧合是:灭亡秦国的决定性战斗,又恰好是在三户水(现在河北省临漳县西边)的地方进行的。也正是这种巧合,才使“三户亡秦”这句成语,没有被历史湮没。

秦的统一没多久,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涉、吴广起义。陈胜(陈涉)是阳城(今河南方城县东)人,吴广是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两地都属楚国。这次起义,引燃了全国的怒火。陈涉吴广打起的国号叫“张楚”,是“张大楚国”和“大楚国”之意。秦末农民起义军拥立的空牌位叫“楚怀王”。楚国,以今天的湖北省为中心,当时的区域很大。

击败秦军主力的项羽是楚人,也就是后来的西楚霸王。最后取代秦王朝、建立汉帝国的刘邦,出身于沛下这个地方。他不过当了个小小的亭长,盘剥乡里、肥吃肥喝,是个混混。沛下在楚国境内,他也是楚人。

陈涉振臂一呼,天下英雄揭竿而起,秦国高压政策积累的深刻矛盾,全都爆发,动摇了秦朝统治基础。项羽和刘邦组成联军,与秦军作战,而项羽出力最大,摧毁了秦军有生力量。刘邦则在最后一战中,彻底打败秦军,使秦朝灭亡。刘邦还建立新王朝,成功而巩固地进行统治,后来发展相当强大,维持了好几百年。这三个人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确实是三个楚国人造成秦朝的灭亡。

蔡东藩写了一大部《历史通俗演义》,是通俗讲解中国历史知识的书籍,整整一大套,很多本。他是用严谨负责的态度,为民众传播历史知识、引入教训。和今天的戏说、歪曲、胡编,造成广大普通人对历史的误解完全相反。

他在通俗演义里谈到明朝的灭亡,有一首诗,写得音韵优美,气势流畅,评价也比较公允:

楚虽三户足亡秦,(楚国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足以灭亡秦朝)

况今天下尽乱民;(何况如今天下全是造反的人民)

大好江山如瓦裂,(大好江山像瓦片一样四分五裂)

半由天意半由人。(一半原因是历史的客观规律,一半是主观的人为错误)

请大家把这首诗读几遍,最好出声读,就体验出它的美感了。

总的分析,明朝的失误都有哪些呢?有人说:最末皇帝崇祯帝朱由检的失误最大,他虽然呕心沥血却指挥严重错误,弄得人心离析。可这不过是近因,而灭亡的远因则在明朝开始时即已伏下。

朱元璋虽然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很突出,但是,他有一个根本错误,就是:把君王自身和臣下的关系,放在敌对的地位上,给整个有明一代留下了隐患。

他怀疑大臣、猜忌大臣,进而就屠杀大臣。杀尽了当年为他打天下的每一个功臣,而且总是连带九族,每杀一次,就是两万多人、三万多人。最多一次,广泛株连,老小在内,杀了五万多人。这都是历史事实。

由于怀疑大臣,他废除了宰相制,而宰相,则是协助皇帝进行统治,减轻皇帝工作量,并且补偿皇帝失误的责任人。当然,宰相又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好,可以富国强兵、天下太平;用不好或遇上坏人,那就天下大乱、皇位动摇,这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辩证关系。朱元璋只考虑后一点,便采用敌对大臣的策略。他还在《祖训》中规定:“今后子孙做皇帝,不许立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凌迟处死。”

他的后人,整个明朝,都把臣下当狗对待,采用监视、驱策和残杀手段,而不注意怎样善于利用、巧于利用。有明一代,大臣的人权和生命毫无保障,杀几个大臣,只不过是儿戏。嘉靖皇帝刚一即位,首先忙的一件“大事”,是追认自己生身父母为皇帝皇后。原来,前任的武宗皇帝无子,他以堂弟身份即位,他的父母不过是一般的皇族,如果追认为帝后,是严重违反中国自古以来的皇位制度的。大臣们反对,屡争无望后,一齐到午门外跪伏地上请愿。过几天,皇帝对他们进行处罚,下旨“杖责”,竟然毫不留情,打死了16人。

后来的清朝,接受教训,对大臣比较宽厚,除了重罪,一般不杀。尤其是不杀专职提意见的“言官”。

明朝死的这些人,可都是一片忠心,为了国家,宁可自己舍生的人,都是国家的栋梁大臣。

结果怎样?用不着太远,到了朱元璋孙子建文帝时,皇位发生危机,可是,连可用和可靠的带兵大臣也选不出来,被他爷杀光了。只好找两个庸才带兵,打一仗败一仗,最后城被攻破,建文帝焚烧皇宫,只身逃亡,不知所终。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抢夺了皇位,总算没有落到外人手里,还是明朝。假如遇到外族入侵,会怎样?

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屡下西洋,建立了中国古代航行海外的不朽功勋。而这次航海的最初目的,是想要寻找建文帝的踪迹,斩草除根,带有重要的政治目的。不然的话,永乐皇帝不会耗费全国的巨量财力,进行海外探险,开始时,海外探险,看不出一点用处。

明朝不设宰相、也不培养可靠的重臣,造成的后果,拿比较勤奋的皇帝说:崇祯帝,就缺乏依托和辅助,加上自己多疑,只能本身日夜操劳,忙得身心交瘁。

而懒惰的皇帝如万历,干脆不管国事,散心逍遥、迷恋声色,曾经25年躲在宫内,没有会见大臣,很多大臣,入朝多年,竟不认识皇帝。他刚即位时是个孩子,他的妈妈李太后善于使用大臣张居正,使当时的国力、经济各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是明朝最强盛的时期。

他接管朝政以后,起初还好,到了中年,便把国事完全不管,当时,关外的努尔哈赤已经把全东北占领,势力坐大,他几乎不知道,只关心修自己的陵墓。北京的“定陵地宫”,那么豪华奢侈,是他即位不久22岁就开始修建,经营了一生的光辉成绩。

万历朝的中期,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这开始,明朝才一步步衰弱,走向灭亡。

万历的爷爷嘉靖帝,也是懒于国事,却勤于修炼道教,把国家交给了大奸臣严嵩。

朱元璋不信任大臣,却信任太监、使用太监,太监干扰政治、干涉军事,在明代起了不小的破坏作用。他为了监视臣下和人民,设立锦衣卫。到他后代,更不断发展,扩大成成“东厂”、“西厂”,对人民和臣下,进行特务统治,当作敌人监视、随意残害,弄得全社会离心。

到了明朝末年,人民反抗、臣下贰心,烂摊子早已铸成,各种条件发展非常成熟,明朝想不灭亡,是不可能的了。蔡东藩在那首诗里用了“天意”两个字,就是“明朝灭亡,大势所趋”的意思。至于人为错误,只不过使灭亡早点到来的次要诱因而已。明朝从万历中期走下坡路,一步步衰退,到了崇祯帝,那灭亡的结果,除了特殊的中兴明君能扭转外,一般很难避免了。

崇祯皇帝,派大臣镇压农民起义,派一个打败仗一个,他就杀一个,结果臣下失望、全国离心。有一个大臣袁崇焕,虽然耿直冒失,但却忠心保国。他坐镇在今天的兴城,就像一扇大门,牢牢挡住清兵。“老罕王”努尔哈赤来进攻兴城,崇焕在城上喝令放炮,罕王中炮受伤,随后死亡。满清为了除掉这个障碍,采用“反间计”:写了一封假信,里面是袁崇焕和满清暗中勾结的内容,设法传到崇祯皇帝的手里。那崇祯,连最起码的常识都不顾,竟下旨处死袁崇焕。这一方面反映了他多疑不自信而又轻信的性格,也遵从了明朝怀疑大臣和残杀大臣的传统。还有一个秘密原因是:当时他自己为了减轻东方的军事压力,好专力对内,曾派大臣暗中与满清议和,不慎事情泄露,不了解敌情的群臣们汹汹抗议,他就用通敌的罪名把袁崇焕处死来平息众怒,因为崇焕处于前线,深知危机,也是主张议和的。

既然处死,就是凌迟,这是处理勾结敌人的反叛者必用刑罚。凌迟就是“剐刑”,所谓“千刀万剐”。把袁崇焕绑在广场的柱子上,用小刀一小片小片地割肉。先从最痛苦而又最不致命的地方开始,割到两三个小时或三四个小时以后,人才咽气死亡,残忍到极点。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在安顺场,贻误时机,没有抢渡乌江,结果兵败被捉,也是被凌迟处死的。行刑时,痛得汗如雨下,人却一声不哼,坚持到底,直到咽气,堪称英雄。

皇帝说袁崇焕勾结满清,北京市民当然相信,大家聚起来每人拿一个大钱,买一小条袁崇焕的肉,在周围地摊儿的火上烤熟吃掉,发泄深深的愤怒。

袁崇焕死后,黑锅还背了一百多年,直到后来清朝的乾隆皇帝,感到袁崇焕本是忠臣,却背着反叛的骂名,于心不忍,就下旨把当年使用反间计的档案公布于世,这才为袁崇焕洗刷罪名,恢复了名誉。我们说袁崇焕是“千古奇冤”,确是如此。

当时明朝内外交困:内部遍地农民起义,外部满清虎视眈眈,袁崇焕有力地阻挡满清,崇祯皇帝却自毁干城。袁死后,崇祯换了好几个大臣,都打败仗。一个名望很高的大臣洪承畴,不但打败仗,还投降了满清。东方的屏障没有了,明朝腹背受敌,两线作战,大大加快了灭亡。

这给李自成造成了好条件,他的势力很快长大,开始大举进攻明朝。为出兵,他发表一篇檄文,里面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意思是:皇帝并不是非常昏暗,但他孤立,而下边对他的蒙蔽总是太多;大臣全都行私舞弊,互相结党而公心忠诚的绝少),是把失掉江山的责任大部分放到明朝臣下的身上。不管这种看法对不对,实际上,君王把臣下当作敌人对待,不会使用,则是骨子里的原因,不敢用人、不会用人。

李自成很快攻进北京,是各种条件成熟的结果,而北京守城的,不是大将,是个崇祯帝信任但却贪财扣兵饷的太监,士兵不给他用力,这又帮了李自成的忙。

最后关头的崇祯皇帝,仍然犯了错误,他没有安排好下步棋:第一,应该早把太子派到南方,留下东山再起的伏线。临到外面城已围严的时候,才匆匆送往亲戚家,亲戚不敢留,举报给李自成,后来生死不明。第二:他自己也应该早早撤出北京,去组建半壁江山,以图恢复。

他已经失去方寸,外面开始围城,他连忙下旨,让皇后和贵妃自杀,以免落到“反寇”手里,造成耻辱,又通知前熹宗皇帝的遗孀张皇后也自尽。他动手杀了几个妃嫔,再亲自去杀大女儿。他对着15岁的长公主大哭道:“你为什么生到我家!”。实在下不了手,自己蒙着脸把刀一挥便走了。蒙脸是父亲的感情,而挥刀是皇帝的责任。长公主有幸只被砍掉一条胳膊,晕倒在地,被宫女救起来,后来落到民间,当了妻子。

他又想逃跑,鸣钟召唤百官,一个大臣不来。他提着火炮出宫,去一个大臣家敲门,人家不敢开,又跑回宫里。外面,城已被攻破,喊叫声临近,他喊人无人来,只有一个老太监王承恩在跟前。他从故宫后门神武门出来,走进对面路北的煤山大园子里,就是今天的景山公园。明初建皇宫的时候,在这里堆放大量煤炭,所以叫“煤山”,后来把施工下来的废土堆到这里,形成几个小山包,还叫煤山。崇祯帝上山向东走,走到东边的小山上,咬破手指写一封“遗诏”,揣到怀里,然后在一棵横弯的树上上吊自杀了。只有35岁,他虽然当了皇帝,可是没过上一天舒心日子。临死前,他把头发解开,披盖到自己脸上,表示无颜面对。愧对的是谁,当然是他的祖先,也有一点愧对死难人民的意思。他的老太监王承恩,验证他确实死亡以后,也在对面树上吊死了。

那棵横弯的枯树——歪脖树,并不太高,伸手就能够到,文化大革命中期还有。这就是“崇祯爷吊死煤山上”的历史结局。

明朝灭亡的远因在朱元璋;中期原因是万历帝;而近因则在崇祯帝的哥哥熹宗皇帝身上。熹宗朱由校,一生贪玩,是个巧手的木匠,他动手制作的小宫殿、家具等等,很是精致。熹宗的“熹”字,是他23岁死后给他加上的“谥号”,带有“嬉戏”的隐意,确是恰当评价。他本是个工程师的材料,硬让他当皇帝,违背了他的兴趣,他便每天丁丁当当干活,把国家事扔掉不管,完全交给了魏忠贤。魏忠贤是历史上有大名,胡作非为到极点的大奸臣、大太监。明朝的大臣,正直忠心的能占一半,他把这一半都杀掉,历史上有名的死难者,就有“前六君子”、“后七君子”等,很多人。有一个东林党的大臣,受刑打得两个屁股的肉都没有了,狱中没药可医,棒疮溃烂,自己咬牙一片一片把烂肉撕掉,后来仍被处死。正是魏忠贤,使明朝国力衰竭,民心完全背离,而崇祯帝是接了一个危机四伏、难于扭转的烂摊子。

崇祯帝朱由检死后,人们给他的谥号是“怀宗”,表现了对他的惋惜。我们用今天的口气给崇祯皇帝作个评价,那么就是:“他已经尽力了,遗憾是没有作到”。

纵观整个明朝,是明君少而昏君多、庸君多。明朝,明朝,明白的皇帝少。

以上我谈到了明亡的原因,这仅仅是一个,是我个人的体会。明亡还有其他原因,请大家补充、丰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